黑格尔哲学(其一)
1、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精神本身。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过自然、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精神,揭示它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实际上是在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揭示二者的辩证同一。
2、为什么人们一致pick黑格尔?
3、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黑格尔
4、黑格尔的哲学是康德所开创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完成,他在这一思想运动中,承前启后既对前人作出了批判性的总结同时又把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构筑了一个无所不包、空前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这个体系为了彻底解决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制约性这一根本性的矛盾,而大大发展了通过康德、费希特和谢林一步步酝酿成熟的唯心辩证法思想,并将它贯彻到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的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可以说,黑格尔对整个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就在于他所创立的唯心辩证法,这个唯心辩证法是他通过对康德等人的再批判而发展出来的。
5、民族不是为了国家而存在的,民族是由国家创造的。
6、关于精神的本质是自由的思想
7、这与《心经》中“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有异曲同工之妙。放在现在,叔本华真的可以说是“佛系本佛”。
8、辩证法与认识论是统一的
9、在叔本华的另一本著作《人生的智慧》中阐述了他核心的哲学思想——独立人格。在他看来,丰富的精神才是人生幸福的关键,才能避免痛苦和无聊。一个人的精神层次越高,他就越能经受得住简单的生活和孤独的侵袭。
10、(3)“伦理”的环节:
11、黑格尔的《逻辑学》提炼出了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而这三个规律内部也是一个正反合的逻辑关系,量变质变的规律是事物内部的规律,而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是事物发展规律,而这三大规律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其余两个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展开的形式。
12、无知者是不自由的,因为他要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黑暗的世界。
13、“知识”发展的“理性”环节
14、a.自然哲学:说明精神如何被异化为自然的运动。
15、本书是张世英教授1982年7月至8月在长春讲学的录音整理稿(吉林省哲学学会1983年5月整理),是黑格尔哲学的入门书。对于哲学爱好者尤其是黑格尔爱好者来说,此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能够带领读者一步一步进入哲学殿堂,其受众群体比大部头专著更加广泛。
16、什么是悲剧?悲剧就是善的冲突。
17、一个恶徒的犯罪思想也比天堂里的奇迹更伟大,更崇高。
18、黑格尔把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
19、更有甚者,由于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兼具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两者之要义,因此,对于那些因看到自由主义在承认个人需求、体现人的基本价值方面的无能为力,而觉得自由主义正面临挑战的人来说,他的哲学无疑是为自由主义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20、只有那些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处的人,才会没有出头之日。
黑格尔哲学(其二)
1、黑格尔的逻辑学:概念以及向自然和精神的前进
2、一杯水是清澈的,但海水却是黑色的。就像小的道理可以说明,而真正的大道理是沉默的。
3、黑格尔认为谢林的这种做法是“对感性事物行使暴力”,是夺去了辩证法形式的“生命和灵魂”,从而只能使它丧失威信。他对谢林的“”加以辩证的改造,把它从非理性的宇宙精神改变成为逻辑的宇宙精神,从它逻辑地系统地推演出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在内的宇宙万事万物来。
4、②排除“梦”或“想象”的理解方式;第二沉思:“凡是我能用想象的办法来理解的东西,都不属于我对我自己的认识;认识到,如果要让精神把它的性质认识得十分清楚,那么我就需要让它不要继续用这种方式来领会,要改弦更张,另走别的路子。”
5、“知识”发展的“精神”环节
6、在黑格尔看来,意识阶段是个体意识向外的阶段,它以外物为对象。它包含的主要发展环节是“感性确定性”、“知觉”、“知性”。
7、b.精神哲学:说明精神是如何在人类社会和精神领域中运动的。
8、我看到皇帝,这个世界的灵魂,骑马穿城而过,去检阅军队。看到这样一个人在这里集中成一点,坐在马背上,走向世界并且统治它,这的确是一种奇妙的感受。
9、黑格尔把自然界看作是“精神”的“异化”,它包含的含义是:
10、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
11、(4)黑格尔是英雄史观者,但是,与主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不同的是,他认为英雄人物的行动之所以能带来巨大的历时事变,其根据主要不在于他们个人的性格、兴趣,而在于他们的意志与“世界精神”相联系。
12、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情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13、黑格尔批判康德认为矛盾只是所谓理性的本质,而不是世界的本质的观点,说它是出于对世界的“一种温情主义”;他批判康德只举出四个矛盾,“这未免太少了,因为什么东西都有矛盾”。他由此得出结论说,康德的根本缺陷就是停滞在所谓理性矛盾表明“物自体”不可知的消极结果里,而没有进一步认识到其积极意义:“在于认识一切现实之物都包含有相反的规定于自身。”矛盾是存在和思维的根本原则。
14、黑格尔认为知觉是对感性多样性进行综合并加到事物上面的判断知识。它的特点是用一般概念来把握个别事物,是用概念对事物进行判断的过程。
15、这两者的共同点就是坚持柏拉图关于真理和意见的区分,独断论以真理的名义排斥意见,怀疑论则是以意见的多样性为由否定真理。
16、(1)“抽象法”的环节:
17、在“作为实存根据的本质”这部分,黑格尔着重阐述了对立统一即矛盾规律,批判了形而上学否认矛盾的各种观点与谬论,因而包含着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合理内核”。
18、黑格尔认为“理念”即真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真理”应当是“客观性和概念的同一”或“客观性跟概念的符合”。这虽然是唯心主义的真理观,但是由于他是从辩证法来解释这种“符合”的,所以在这里包含了他关于逻辑学、认识论、辩证法三者一致的“合理内核”。
19、黑格尔的逻辑学:质
20、主观性——客观性——现实性
黑格尔哲学(其三)
1、因此,这种思维方式与纯粹理智之不同仅在于;在领会时,精神以某种方式转向其自身,并且考虑在其自身里的某一个观念;而在想像时,它转向物体,并且在物体上考虑某种符合精神本身形成的或者通过感官得来的观念。”。
2、(1770—1831)
3、黑格尔哲学的秘密,如马克思所说:“黑格尔哲学的真正秘密”不是别的,正是 “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
4、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在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在,每一步的直接继续。
5、宗教一般——宗教种种——宗教
6、Hegel’sLogicII:FromFinitenesstoEssence
7、点评:“我思”,略相当于洞中被束缚起来的人,“魔鬼”略相当于洞壁上由火光造成的雕塑的影子。
8、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
9、Hegel’sLogicI:Quality
10、黑格尔认为,真理不是对个别事实的简单的判断,这类确定的结论与哲学真理的性质是大不相同的,哲学的真理是科学性和体系性的真理。
11、黑格尔在“存在论”里着重考察了由质到量和由量到质的互相转化,他在这里批判了形而上学的质量观合发展观,阐发了质与量、质变与量变的辩证法,这是“存在论”中重大的“合理内核”。
12、历史给我们的教训是,人们从来都不知道汲取历史的教训。
13、误解:消极厌世、悲观绝望
14、黑格尔认为“哲学”是“精神”的高发展环节,哲学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这就是哲学史。
15、道德理性相当于以个人情感为道德基础的伦理观,它与观察的理性构成矛盾。
16、一个深刻的灵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出处。
17、哗啦哗啦把自己的事业讲给大家听的人,他的价值一定是毫不足道的。切实苦干的人往往不是高谈阔论的,他们惊天动地的事业显示了他们的伟大,可是在筹划重大事业的时候,他们是默不作声的。
18、黑格尔认为,“逻辑”的起点是概念;冥顽不灵的理智、无意识的理智,是展开了的概念;自然是逻辑观念演化成精神所经过的转化阶段;然后,体现或外在化于自然中的观念,复归于自身而变成为精神——在精神中观念向自己显示自己。
19、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20、认为分工一方面能促进技术和生产的进步,另一方面它又会使劳动变得呆板、乏味。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劳动分工的二重性。
黑格尔哲学(其四)
1、因此,对于那些因看到自由主义在承认个人需求、体现人的基本价值方面的无能为力,而对觉得自由主义正面临挑战的人来说,他的哲学无疑是为自由主义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2、黑格尔在这里的思想包含了一个有价值的猜测:人不是自然界的现成产物,人是自己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的产物,是人类从必然到自由的历史过程的产物。
3、10我看见拿破仑,这个世界精神,在巡视全城。当我看见这样一个伟大人物时,真令我发生一种奇异的感觉。他骑在马背上,他在这里,集中在这一点上他要达到全世界、统治全世界。
4、黑格尔哲学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
5、本质和现象都是相对而言的,是个不断追溯的过程,本质一旦被认识,就成了现象;这时候又需要追索后面这个现象的本质。
6、在谢林哲学之前,各种哲学包括康德哲学在理论与实践、科学与道德、自然与社会、真理与历史之间设置了不少的隔阂,谢林则作出了意识历史与自然历史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的猜测,试图把这两个被分割开的领域结合在一起。黑格尔继承并彻底贯彻了谢林的做法,把本体论、认识论、自然哲学、道德哲学、艺术哲学、历史哲学和宗教哲学等各门学科结合成一以贯之的体系。辩证法则是贯穿在所有这些领域的原则、规律和过程。因此黑格尔哲学是第一次使辩证法、历史和认识论达到统一的体系。
7、现实:实体和偶性——原因和结果——相互关系
8、“国家”的环节:国家法——国际法——世界历史
9、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矛盾运动过程具有的特点,矛盾运动是生命力的表现,其特点是自我否定、向对立面转化。因此否定之否定规律构成了辩证运动的实质,就像老子说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一样,任何事物,永远有向对立面运动变化的趋势和内在动力。
10、人类从历史学到的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11、1788年—1793年在图宾根大学(神学院)学习,兴趣却在哲学上。。
12、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13、而当拿破仑在1814年战败后,
14、另一种是怀疑论和折中主义,认为哲学无真理,有的只是纷争的意见和意见的总和。
15、与谈人:熊至立(北京大学)
16、(2)和他的真理观一样,黑格尔也把哲学史看作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由贫乏到丰富的过程。在他看来,在哲学史上初出现的哲学系统,其内容总是比较抽象、比较贫乏的。后起的哲学系统一方面是对它以前的哲学系统的否定,同时也是对以往哲学思想的继承和提高,包括了以前一切哲学系统的根本原则,因此,在内容上必定是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
17、(1)主奴关系意识是人的欲望冲突不可调和的产物。
18、Hegel’sLogicIII:TheConcept–andtheProgressiontoNatureandSpirit
19、《哲学与宗教》(PhilosophieundReligion,Stuttgart2020)。
20、(4)第二类的观察理性是对自我意识的观察,表现为面相学和骨相学等。
黑格尔哲学(其五)
1、为了阐述黑格尔的“自由观”。
2、古希腊奴隶主民主制
3、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4、用LiberalArts(博雅教育)理论,
5、现实中无法解决的困惑,就到哲学里去寻找答案。
6、本质:同一——差异——根据
7、由此可见,黑格尔“崇尚自由,反对封建”的态度与那个时代惊人地契合。而这也让黑格尔的学术思想在当时的社会备受推崇。
8、黑格尔认为,真实的东西、真理,或者说,表现真理的概念只能是“正”与“反”两个对立面或对立规定的“具体统一”,而不是片面的“正”或“反”。但是,这样“对立统一”的“具体概念”是一个发展过程的产物,是概念从“潜在”变成“现实”这样一个过程的结果。
9、哲学,是讲思辨,讲批判,讲反思。但是你连他们在讲什么都没搞懂,那么你的批判就“标不中的”、飞偏了十万八千里。
10、“世界历史”是黑格尔构造的精神的“国家”发展环节的高发展阶段。
11、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相信理性,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
12、(2)自律理性是理性为自己设立的规律,是被自我意识在行动中实现的规律,他达到了意识和实际、自为和自在、个别和普遍、具体和抽象的统一。
13、爱情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它不只停留在性欲上,而且显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秀的心灵,要求以生动活泼,勇敢和牺牲的精神和另一个人达到统一。
14、一个深刻的灵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
15、黑格尔关于“精神”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的论述,是一个体系,它从他的“逻辑学”开始,即从“精神”的纯形式或纯概念发展阶段开始,然后才是“精神”在自然、社会和人的精神领域的发展阶段。
16、必然性的三个环节为:条件、实质和活动。
17、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标志着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有甚者,由于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兼具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两者之要义。
18、黑格尔哲学名言115句
19、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乃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抑他人的伟大使之与他人相齐。
20、与所爱的人长期相处的秘诀是:放弃改变对象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