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条得陇望蜀造句
1、释义:贪婪到无法满足的地步。
2、魏武帝曹操说:“人就是苦于没有满足,已经得到了陇西,还想得到蜀。”终没有听从司马懿的意见。成语得陇望蜀出自于魏武帝曹操的对话。
3、后来刘秀还是消灭了据陇的隗嚣和据蜀的公孙述,一统天下,重新恢复了汉室政权,成为汉朝中兴之主,而他写给岑彭信中的“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这句话,一方面透露出一统天下的雄心,一方面却也透露着时势迫人的无奈。
4、破釜沉舟(pòfǔchénzhōu)
5、(shǔzhuāng)
6、刘秀回洛阳以后,又恐岑彭不积极进攻,就下了一道诏书给他,命令他:“西城攻克后,你可派兵去攻打蜀地。人都是不知足的,既已平定了陇地,还想得到蜀地(既平陇,复望蜀)。”
7、筑室道谋(zhùshìdàomóu)
8、10 人心不足蛇吞象,得陇望蜀的人终结果是交不到好朋友。
9、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10、已进了一步,还要向前进一步。比喻野心大,贪心永不满足。
11、绝望(juéwàng)
12、(解释):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13、(解释):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14、蔡东藩《前汉演义》第九十三回:“飞燕得陇望蜀,复见侍郎庆安世,年轻貌美,雅善弹琴,便借琴歌为名,请成帝许令出人,成帝也既照允。”
15、造句:不知纪极的人,往往为已所害。
16、9)贪心不足,蛇吞象。你若一再得寸进尺,小心撑破肚皮!
17、秦戎的《踏歌而舞》,其卷五题名为“陇蜀之情”,其中的一首同名诗歌共有四段,每一段的开头都写道:“你从某某来,带着一份情”,让人感到从祖国四面八方来的人,都与陇蜀之城结下了不解之缘,带来了深厚的情谊,读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观感。
18、当今,某些利用改革开放发财的不法分子经常是得寸进尺。
19、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同“贪得无厌”。
20、建武九年隗嚣财力人力消耗殆尽,处境每况愈下;而且又病又饿,只能以大豆和米,熬成稀饭充饥,终于愤恨而死。隗嚣部下拥他的少子隗纯为主,据守在落门(在今甘肃甘谷)。一年后,来歙率军攻克落门,隗纯和诸将投降,只有王元单身入蜀,投靠公孙述为将。
40条得陇望蜀造句
1、张步是琅琊人,当赤眉、绿林等农民军起义的时候,他也聚众数千,攻下了齐地的几座县城,自称为五威将军,成为当地的割据势力。汉朝的宗室梁王刘永当时也乘机起兵,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势,他跟张步联合,并且拜张步为辅汉大将军、忠节侯。张步驻扎在剧县(今山东省寿光县),对刘秀政权形成了很大的威胁。建武三年(公元27年),刘秀派光禄大夫伏隆去招降张步,拜张步为东莱太守。刘永听说伏隆到了剧县,赶快派人给张步送去许多礼物,封张步为齐王。刘秀、刘永两边都拉拢张步,因为刘永送的礼物多,名号又是“王”,张步决定投靠刘永,就杀了刘秀派去的使者伏隆。刘秀听说伏隆被杀,很是生气,决定派大将耿弇去打张步。
2、人心不足蛇吞象,得陇望蜀的人终结果是交不到好朋友。
3、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4、就算你给了他钱,他也不会甘心冥目,一样还会找你。他是这样一个贪心不足、得陇望蜀的人,哪儿能这么容易就满足?
5、贪心不足,读音 tān xīn bù zú。意思是贪心永远得不到满足。整句成语是“贪心不足蛇吞象”,贪心就像蛇想吞掉整头大象一样。例句:贪心不足蛇吞象,说到底,贪污腐败究其根源还是物质难以满足贪心。
6、我的主意还在加码,在得寸进尺。
7、这部诗丛的前四位作者,在我市文坛诗坛上都有很高的地位,都有排名靠前的座次;向前虽是后起之秀,其诗歌亦有超拔之作。同时,这五位诗人也都是我的朋友,我与前四位有着四十余年、三十余年不等时间的交往之情;知道向前也不晚,但读他的诗歌作品较迟,却也令我刮目相看。由于“知根知底”之故,倒还觉得自己有资格对他们的诗作给予品评,谈谈自己的读后感。
8、公元32年,刘秀亲自出征陇西,将隗嚣围困在西城。隗嚣请求公孙述增援,公孙述遂向陇西增兵,牵制了刘秀的兵力。刘秀见一时难以攻下,就留了一封诏书给前线的大将岑彭,自己先回京城去了。岑彭接到诏书一看,上面写着:“如果攻占了陇西,便可率军攻打蜀地的公孙述。人总是为了不知满足而辛苦,我也一样,已经得到陇地,又希望得到蜀地。每出兵征战一次,我就要增添一些白头发和白胡子。”成语“得陇望蜀”就由此而来。
9、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得陇望蜀。
10、面对哥哥的让步,他反而得寸进尺起来。
11、(造句):她正着急地在树林里东张西望。
12、蜀中的栈道。一名阁道,三国蜀汉时所建,故称。
13、接着又叹道:“人心总是苦于不能知足啊!攻下陇西,又盼望能进军西蜀,其实每次发兵,我的头发、鬓角就要白一些啊!”
14、草木皆兵(cǎomùjiēbīng)
15、指益州(今属四川省)。
16、4 那些利令智昏的人,终难逃法网。
17、汉光武帝刘秀控制了东部地区以后,又转身向西进军。这时,岑彭担任了大将军的职务,随刘秀先攻下了天水,又和偏将军吴汉把隗嚣围在西城。隗嚣在王莽时曾占据陇西,后来投降更始帝刘玄,随即又表示愿意归附光武帝刘秀,并为刘秀在镇压农民部队赤眉军的战争中效劳。可是接着又叛离刘秀,跟公孙述勾搭上了。公孙述从王莽时起,在蜀地宣布独立,自称蜀王,以成都为国都,拥兵数十万,势力不小。刘秀的.向西进军,目的就在于平定陇、蜀二地,以完成全国统。刘秀的这个目的不久就全部达到,隗嚣和公孙述都被消灭了。
18、délǒngwàngshǔ
19、délǒngwàngshǔ
20、望洋兴叹(wàngyángxīngtàn)
60条得陇望蜀造句
1、(解释):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2、名不正,言不顺发音míngbùzhèng,yánbùshùn释义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示例十之八九皆守之以僧,名不正,言不顺,莫此为甚。★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二卷
3、才:指文才、才华;斗:器具名。形容人的文才高,知识丰富。
4、(解释): 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5、得步进步(débùjìnbù)
6、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7、在光武帝刘秀进行统一的战争中,耿弇〔yǎn〕打张步,“有志者事竟成”;岑彭打隗嚣和公孙述,“得陇望蜀”,是历史上两个很有名的故事。
8、建武十一年(35年),岑彭发兵讨伐蜀郡的公孙述,双方大战侯丹,公孙述战败退回成都,岑彭追至成都,后来岑彭被公孙述派遣刺客乘夜刺死。岑彭死后,谥号为壮。
9、通览结集在《得陇望蜀诗丛》中的五位诗人的所有诗作,大都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准,是他们三十多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时代进程而潜心创作的诗歌精品,是陇南当代诗歌六零后一代人的典范之作,也是六零后诗人群体各具特色的样板之作,是诗人对陇南这片土地和人民、父母养育之恩的倾情回报,是对建设“陇蜀之城”的精神文化奉献。同时,这样的诗人群体以丛书的形式结集出版,正式发行,立足于诗歌书写而观照着当下现实,在当代陇南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的重大意义,无疑将为“陇南诗群”的崛起和“陇南文学流派”的形成带来积极的现实影响。真的是可庆可贺,可圈可点!
10、造句:贪婪的人总是得寸进尺,永不满足。
11、建武八年(公元32年)光武帝刘秀乘着前两年作战胜利的余威,亲自率领征南大将军岑彭、大司马吴汉等西征陇蜀。岑彭带兵打破了隗嚣的根据地天水,与吴汉会合后,把隗嚣包围在酉城(今陕西省安康县西北)。公孙述派大将李育来救隗嚣。李育进兵到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县西南,邽guī〕被汉军包围。刘秀看到胜利在望,又听说洛阳附近的颖川发生兵变,京城骚动,就连夜东归。他临走的时候给征南大将军岑彭写了一封信,信上说:“西城、上邽两城如能打下,就可乘胜带兵南攻巴蜀。一个人善于没有知足的时候,既平陇,又望蜀。我为打仗耗尽心血,连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
12、找他多次,每次他的父母带着他三个孩子,只会流着泪怒骂他几句,也别无他法。
13、指海棠。海棠一称蜀客。花色红,故名。宋刘圻父《花发沁园春·呈史沧洲》词:“年年佳会,长是傍清明天气,正魏紫衣染天香,蜀红妆破春睡。”参见“蜀客”。
14、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15、贪婪的人总是得寸进尺,永不满足。
16、★百问不厌成语近义词及造句
17、贪得无厌,读音tān dé wú yàn。原意:贪婪到无法满足的地步。今意:贪图名利或金钱之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例句:这个人贪得无厌,你应少与他打交道。
18、贪心 ( tān xīn )释义:1)贪得的欲望。2)不知足。
19、许地山《缀网劳蛛·命命鸟》:“咱们终的办法就是‘照例逃走’。” 茅盾《子夜》五:“ 云山 说的是对外的,公开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我们终的目标。”文心海洋《重回明末辽东·听教睢阳袁可立》:“ 袁可立微微一笑,大有深意的对杨太曦道:‘伯雄,你可知宦官干政是我朝大忌,凡和阉党有所关系的终都难逃身败名裂的下场。’”
20、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结果大败而逃,溃兵听到风声和鹤叫,都疑心是追兵。形容惊慌疑惧。
80条得陇望蜀造句
1、陇:在今甘肃东部,陕西南部;蜀:在四川中西部。现在一般用这个成语比喻得寸进尺,贪得无厌。有贬义。
2、愿你向阳生长静待一树花开
3、(例句) 他~的性子,随着年岁的增长,更加严重了!(近义)漫无止境贪猥无厌贪心不足得寸进尺得陇望蜀不知纪极多多益善得步进步诛求无厌诛求无已贪如虎狼贪婪无餍贪惏无餍贪无止境贪求无厌贪滥无厌雁过拔毛(反义)适可而止分文不取一尘不染一毫不染两袖清风巢林一枝清正廉明知足常乐
4、烈日下,妈妈在田地里挥汗如雨地劳动者。
5、原意是指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现比喻贪得无厌。
6、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牛指江淮一带的水牛,吴地天气多炎暑,水牛怕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故卧地望月而喘。比喻疑心遇到不利的情况而害怕。
7、“终”的近义词是(后)。
8、石油公司已经得寸进尺地让我们喂养了足足一个世纪。
9、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六回:“黛玉道:“正是古人常说的:‘事若求全何所乐?’据我说,这也罢了,何必偏要坐船?”湘云笑道:‘得陇望蜀,人之常情。’”
10、如果我们听任孩子们今晚迟睡,这就会成为他们得寸进尺的开端。
11、对于缩减了他们债务,把他们从死亡线上救回来的政府,这些大腕还想得寸进尺。
12、100首关于“夏”的诗词,让孩子读读背背!
13、贪:求多;务:务必。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14、第二天一早,耿弇不顾伤口剧痛,又要指挥兵马去进攻。他的部下劝他说:“目前张步的兵力还很强,不如暂时休战,等皇上带兵来增援的时候,再派兵出击也不晚。”耿弇不同意休战,他说:“皇上到来的时候,做臣子的应当杀牛备酒,隆重按驾,怎么能把没有歼灭的敌人留给皇上呢?”说完就指挥大军出战,从清早打到黄昏,终于把张步的军队打得大败。耿弇预料,张步失败之后一定会仓促退兵,就预先设了埋伏,遇到张步的败兵逃跑,又狠狠地打了他们一阵,追赶了八九十里路。
15、东汉初年,有两个反对光武帝的地方势力,一个是割据巴蜀的公孙述,一个是称霸陇西(今甘肃东部)的隗嚣。
16、贪得无厌(读音)(tān dé wú yàn) (解释)厌:满足。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出处)明·冯梦龙、蔡元放《东周列国志》:“用民不恤;贪得无厌。”
17、田:田地。舍:房屋。指只知道买田置房经营而没有远大的志向。
18、汉光武帝刘秀初建东汉王朝时,有两股有威胁的地方势力,一个是四川一带的公孙述,一个是称霸陇西(今甘肃东部)的隗嚣。
19、为更好地掌握这个词语,以下是得寸进尺造句:
20、那个腐败分子贪得无厌,得寸进尺,终于落得可耻的下场。
100条得陇望蜀造句
1、公孙述派兵来援救隗嚣,驻扎在上邦,光武帝又派盖延、耿弁包围之,自己回兵东归。
2、舐糠及米(shìkāngjímǐ)
3、蜀地所产的姜。为调味佳品。语本《吕氏春秋·本味》:“和之美者,阳朴之姜。”高诱注:“阳朴,地名,在蜀郡。”唐李商隐《赠郑谠处士》诗:“越桂留烹张翰鱠,蜀姜供煮陆机蓴。”清周亮工《次清风店咏黄...
4、事业上得寸进尺,生活中不论短长,何愁事业无成。
5、知足不辱如愿以偿知足常乐称心如意心满意足适可而止
6、基本解释:后,末了;终裁决
7、许多人对名利总不知足,常常得陇望蜀,贪得无厌。
8、秦戎的组诗《踏歌而舞》由三首诗组合而成,第一首《拥着玫瑰入眠》,诗歌中“玫瑰”,既是美人,也是故乡,更是理想。由美丽的玫瑰之梦,进入醉人的理想之乡,人在“诗”里,灵魂却去了“远方”,走向了理想的天国。毛树林的《太阳鸟》,将诗人的心灵比喻为远古传说中的凤凰神鸟,飞向理想的天堂,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把现实与理想合二为融为一体。
9、(成语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指人贪心不足;可活用作“得陇又望蜀”。
10、谁知日本妞得寸进尺,居然要老刘手里的竹笛。
11、在王莽窜汉后建立新朝,此时岑彭在自己的家乡棘阳担任县官。后来刘秀起兵反新,欲光复汉王朝,岑彭便带兵投靠,被任命为大将军,立下不少汗马功劳,颇得刘秀信赖与赏识。
12、(得陇望蜀的近义词):贪得无厌、得寸进尺、欲壑难填、贪心不足;
13、春天,农民把种子撒播在田地里。
14、人只要上了赌桌,就是输了也想捞个够本,赢了又得陇望蜀,哪里还割舍得开。
15、农民伯伯长年在田地里务农,辛苦。
16、月余之后,杨广身亡,隗嚣的处境更加危急。又捱过了几个月,王元、周宗带着蜀军五千,突然赶到西城,登高大呼:“百万大军来到!”汉军大惊,还未排好战阵,王元就冲入包围圈,把隗嚣接到冀县去。汉军粮食耗尽,撤兵返回关中。于是,安定、北地、天水、陇西诸郡,又倒向隗嚣。
17、今天我做了一件好事,老师只是口头表扬了我,心里还确实有点小委屈。妈妈告诉我说:这是你进步的开始,千万不要得陇望蜀啊,今后好好努力,用你的实力证明你自己才行。
18、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19、读音:sānxīnèryì
20、小学数学1—6年级13个重点模块知识点汇总,快给孩子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