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农谚的意思(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5-04 01:36:33

二十句农谚的意思精选

1、既然寒露节气这么重要,古人留下了哪些谚语呢?分享几个给大家,作为参考了解!

2、根据动物的各种行为来判断天气的农谚: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麻雀囤食要落雪。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泥鳅静,天气晴。猪衔草,寒潮到。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等。

3、二十四节气是古人为了指导农业生产而设立的,是根据地球在太阳黄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换句话说,就是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了24等份,每一个等份就是一个“节气”。月初为“节”,月中为“气”,节的重要性要比气大,代表着变化。就像竹节一样,节起到上下连通的作用。

4、它们对于指导历代农民从事生产,的确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几千年来,尽管读书的士人写了不少总结农民生产经验的农书,但严格地说,它们与农民的直接关系不大,主要还是供领导农业的政府官员或供经营农业的识字地主的参考,农民从中受到间接的益处则是存在的。农谚的流传,遵循着“遗传和变异”的规律,即一方面世代相传,绵绵不断;另一方面又会在流传中失去旧的,产生新的。

5、在通气好时,有氧呼吸促进根的分化,细胞分裂,根系发育好,而缺氧时,胚芽鞘伸长,根不下扎,直至芽鞘露出水面.所以半旱育秧或旱育秧可培育水稻壮苗.

6、这是相当经典的一句俗语了,很多的老农民都听说过。其意思是指冬至节气当天如果不下雨,那整个冬季就会以晴天为主,降水、降雪的情况就比较少了。在广州地区有着“冬至有雨雨水多,冬至无雨雨水少”的说法,而在湖南则有“冬至毛毛雨,夏至涨大水”。

7、蛇过道,大雨到;蛇上树,有大雨。

8、意思则刚好相反,如果立春后天气转暖慢,则出现倒春寒的概率很低。

9、雪:雨夹雪,没收歇/冬雪是宝,春雪是草

10、其说的是如果在立春当天是刮北方,那当年的雨水比较充足。而是刮东风,则表示天气回暖很快。如果是刮西风,那就还会继续冷上一段时间。

11、这句农谚也是有几分道理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小暑节气期间主要是以高温少雨的天气为主。原因是受到了副热带高压气候的影响,因此在这个期间雨水对于农民来说就尤为重要了。我们从“伏天的雨,锅里的米”、“小暑不受旱,一亩打几石”就可以看得出来了。如果发生了旱灾,那对水稻、玉米、大豆、花生、红薯等作物的影响很大。

12、从这方面来看,古人留来的农谚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我们没有必要过于担心,我们现在应对恶劣天气的手段越来越多了,可以避免由于极端天气造成的大幅减产。

13、小满节气是二十四节气当中反应降水的节气,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意思是说,到了这个节气下雨的天气开始增多了。而这个时候也是大蒜成熟的时期,如果不及时采挖,又赶上下雨,大蒜就容易腐烂变黑。所以,古人留下的“小满不起蒜,留在地里烂”的说法还是很有道理的。

14、在以前是没有天气预报的,但是老祖宗所总结的这些农谚、俗语,却能预测几个月后,甚至来年的天气情况。而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来年雨水的多少,是在冬至节气当天就有所体现的。如果冬至节气当天降雨,那来年雨水充足。而冬至节气当天是晴天,那么来年的雨水就比较少了。

15、“大雪满天扬,来年谷满仓”:冬天下了很大的雪的话,第二年谷物就会有好收成。

16、天上起了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17、寒露怕晴天,天晴冬不冷

18、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九月初一在寒露节气之后的年份,空气会来得比较晚和冷空气相对比较少,当年的冬天不会太冷,是个暖冬,不用特意去准备棉衣。相反,九月初一在寒露之前的年份,冷空气会来得比较早,冬天也会比较冷,是个冷冬。

19、二十四节气的清明,太阳运行到黄经15度时开始清明节气。

20、梨五杏桃三樱就是梨树再短也要五年才结果,杏树则需要四年,桃树三年,樱桃两年。主要意思就跟樱桃好吃树难栽差不多。农谚是农村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特别是古时候的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民间也流传着很多农谚,比如“种好稻好,娘好囡好”,“秧好半年稻”,“会插不会插,看你两只脚”,“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早稻泥下送,晚稻三遍壅”,“处暑根头摸,一把烂泥一把谷”等等。农民有了这些农谚,就好像现在有了技术指导手册一样,曾经起过很大的指导作用。

四十句农谚的意思精选

1、谷雨花:棉花(花生)适谊播种期就在谷雨前后,还有,谷雨前后必须播种秧苗(水稻的幼苗),生长到立夏左右就能插栽稻秧了。

2、冬至离春一百零五到清明。

3、腊雪不烊,种田人饭粮;春雪不烊,断脱人肚肠。

4、俗语:“人睡三觉,命比纸薄”,连古人都不睡的3种觉,不妨留意

5、农谚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例如,现今流行的“秧好半年稻”,“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赫”,“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等农谚,见之于明末的《沈氏农书》。

6、就是说雪下得越大越厚,明年小麦的收成就越好

7、以为一年两春,黄土变黄金,是没有合理的依据的,笃信不得,这是古人认识历法上的一种错觉,以为春是美好的,一年立两春了,是好上加好,农业风调雨顺,可得大丰收,而做黄土变黄金。其实闰月是为阴历迁就节气节而人为的有意安排,人力是没那么大能量来改变自然气候的。只有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为己所用。

8、如选好品种的农谚:“龙生龙,凤生凤,好种才有好苗生”、“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可见选种在农业生产上有多么重要。

9、立夏前后也是芝麻种植的佳时期,问题里只说了~麻,花,稻,芝麻,其实:夏季是所有农作物播种的后一季,也是农民辛苦的一个季度。对农民来说,一年四季在于秋!因为秋天才是真正收获的季节,接下来就到金秋十月秋播期,冬小麦开始播种了。

10、农谚是指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对农业生产与天时气象关系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比如春不种,秋无收。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五月端午晴,烂稻刮田膛等等。

11、虽寥寥几字,却是对农业生产与天时气象关系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可谓道理深刻。它产生于农业生产实践,又指导和服务于农业生产实践。不但在气象科学不发达的过去,对促进农业生产丰产丰收有重要意义,而且在科学种田较普及的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12、农谚是指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农业谚语是广大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对天时气象与农业生产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升华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13、这句话的意思是指把你平时生活中积累的农谚知识都举出来。

14、类似的农谚还有“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说的是立春节气当天是大晴天,那以后的天气风雨相宜,适合耕田。还有“雨琳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由此可见,农民普遍是希望立春当天是晴天,这样雨水才均匀,农民才更容易丰收。

15、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从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头伏萝卜二伏菜”。农谚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农谚是千百年来农民生产经验的结晶,它是特殊的产物,是农民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利以后,农民自己“口写、口传”的“农书”。

16、俗语:“好男有毛值万金,好女无毛旺三代”,说的啥意思?

17、风:朝风一夜雨/东风雨,西风晴,北风过来冷煞人/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

18、清明麻:以前,麻是农民生活必用之作物(拧绳子用的麻,麻子可压油食用)。麻的佳种植期就是清明前后,成熟期在秋季。

19、雷:一夜起雷三日雨/秋后雷多籽不实

20、这是在农夫的家乡湖南这边所流传的一句经典俗语了,听农村的老辈人说,其准确率还是比较高的。俗语的意思是说在冬至节气当天早上如果是有霜,也就是说当天是大晴天,那么在明年的时候雨水就比较少,很有可能会出现旱情。在国内多个地区都有这个说法,比如在广西地区有农谚“冬至无雨,来年夏至旱”,意思是冬至当天没有降雨,在第二年的夏至节气期间少雨,极有可能会出现旱情。

六十句农谚的意思精选

1、⑦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湘、粤)

2、一年两春,两春夹一冬,要懂其意,就要对我国使用的历法有所认识了解。我国使用的农历是阴阳合历。阳历是节气历,阴历是月相历。节气历可以据此而指导农事,而月相历只反映月相变变的,没有具备指导农事功能。但月相历形象易为人接受而爱用,就使不明袖里的人产生了错觉,以为节气是服从于阴历月相变的的。

3、在北方,一层厚厚而疏松的积雪,像给小麦盖了一床御寒的棉被。雪中所寒的氮素,易被农作物吸收利用。雪水温度低,能冻死地表层越冬的害虫,也给农业生产带来好处,来年收获就多。所以有一句农谚“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4、对于大棚作物来说,高温高湿易得灰霉病、霜霉病等低糖类病害,要提前做好预防,注意棚内排湿。并且,要喷一遍杀菌剂,做好预防。

5、芒种芒种,连收带种

6、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智慧的结晶,通过细微的观察和简短的文字总结出每个节气的物候特征,用来指导人们播种和收获。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劳作和生活经验也总结出来一些俗语农谚流传下来。关于小满的农谚有哪些呢?分享几个给大家,作为参考和交流!小满有雨豌豆收,小满无雨豌豆丢这里的“豌豆”可不是单指豌豆,指的是豆类和瓜类作物。例如、黄豆、红豆、绿豆以及一些适合小满节气种植的瓜类作物。并且,是新种的作物。

7、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二十四节气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

8、雨前麻花,小雨落勿大,雨后麻花落勿停。

9、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它的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在农村,芒种前后是一段农事活动忙碌的时间,既涉及收获,也涉及播种。

10、农谚是指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农业谚语是广大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对天时气象与农业生产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升华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虽寥寥几字,却是对农业生产与天时气象关系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可谓道理深刻。

11、④一年雨水看冬至(浙)。

12、“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说的是大雪节气这天如果突然刮大风了,并且气温大降了,那冬季的时候就会比较暖和,就连冷的三九天也会很暖和。如果出现这样的天气,农民就要开始担心明年的粮食收成了。

13、削断麦根,牵断磨心,意思:是说麦子需要勤中耕,中耕后可以增产,但他不用增产等明字眼,而说麦子加工,磨大量的麦粉时可能会把磨心都牵断了,这样烘托来说,以鼓励人们作好田间中耕工作。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意思:就是说有晚霞的话,以后几天都是晴空的好天气;早霞出现的话天气就会变坏。稻子黄恹恹,主人欠它豆饼钱,意思:稻缺氮肥,叶片发黄,急需增施肥料。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意思:玉米打顶后可以促使植株生长有力,结棒子粗壮。春东风,雨祖宗,意思:春天吹东风,是坏天气的前兆。东风四季睛,只怕东风起响声,意思::东风是不一定下雨的,东风大了,倒是可怕的。

14、距离夏至节气(6月21日)过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而进入夏至以后,也就意味着酷暑天气正式来临了。从这几天的天气变化来看,就能明显感觉到酷热天气到了。现在就算是什么都不干,在中午的时候也常常大汗淋漓,即便是下雨天气温还是比较闷热。今年在南方的雨水还是比较充足的,可是在北方雨水还是有点偏少(好像北方这几年雨水一只偏少)的。有些地方玉米播种下去了,但是降雨却少,有些玉米苗都已经受旱很严重了。在北方地区就流传着一句预测秋季庄稼收成的农谚:“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六”,是什么意思呢?有道理吗?

15、另外,以前我也多次说过,冬天如果不寒冷,冬小麦和大蒜等越冬作物就会在冬天出现旺长的情况,抗冻能力下降,寒潮来时就会发生冻害。所以,冬天寒冷,小麦不会发生旺长,并且,大雪覆盖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和有利于后期生长。老话“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6、现行是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定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

17、③冬至无雨一冬晴(皖、鲁、川)。

18、在旧时,我国农村人常以月初十五来预测近段时间天气的好坏。常以初一晴则以晴测,初一雨则以雨测,即月初一有雨,近半月则多雨,晴则多晴。同理,中月十五有雨,则后半月多雨,晴则多旱。月是阴历月,阴历月以月亮朔望圆缺论的,月初一是朔,月中十五是望。四月十五云遮月,是说阴历的四月十五月圆日,云遮月,表示云多阴天雨多,预示未来半月雨水多。

19、古人留下来的农谚,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很多已经不是那么准确了,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就行。还是要随意留意天气预报,做好相应的工作。但话又说回来,在古代那种条件下,形成的谚语,一直被流传下来,还是有它存在的道理的。对于古人留下来的农药您怎么看?还有必要继续流传下去吗?期待您的评论!

20、俗语云,耳听是虚,眼见为实。其实认真起来,眼见未必为实。人是会有错觉的,要用心思悟才明。一年两春,黄土变黄金,不是两春夹一冬,黄土变黄金的一样说法吗?谁有这本事,黄土变黄金?那是夸张的说法,目的在强调一年两春的好处性,其实这是人认知上的错觉。但从鼓励积极上说是有点用处,给人以信心以鼓劲有好处。

八十句农谚的意思精选

1、“立夏芝麻小满谷”的意思是立夏种芝麻,小满种稻谷。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预示着季节的转换,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3)时间一般在每年公历的5月5日或6日。立夏以后,中国江南地区气温回升快,降雨量和降雨的天数都会明显增多。小满,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小满后,天气渐渐由暖变热,并且降水也会逐渐增多,民谚有“小满大满江河满”的说法。小满,标志着炎夏登场。物至于此,小得盈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饱满但未成熟,故称小满。

2、农谚是指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农业谚语是广大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对天时气象与农业生产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升华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虽寥寥几字,却是对农业生产与天时气象关系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可谓道理深刻。作用: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利,他们的经验主要靠“父诏其子,兄诏其弟”的口头相传方式流传和继承下来,农谚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农谚极大部分作者是广大的劳动群众,这就决定了农谚的思想、感情以至于表达形式必然是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富有

3、月:小晕风伯急,大晕雨师忙/月亮毛东东,不下雨,就起风

4、因地制宜的农谚:“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水稻玉米走平川,小麦豆类走半山,洋芋高涯顺山转”等等,要尊重作物的生长特性,根据土壤的性质来播种。

5、农谚的意思:是指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从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6、牛马年,好种田,就怕鸡猴这二年

7、正所谓“小暑过,一日热三分”,小暑节气一到,“蒸煮模式”也就开启了,因为紧跟其后的就是一年中热的三伏天了。农谚说“夏至三庚入头伏”,而今年头伏是7月12日,并且中伏还有20天了。根据农谚“冷在三热在中伏”来看,今年的伏天比较热,而且还是超长待机,从七月下旬将要持续到八月中旬。在有些地方还有着类似的说法,比如在江苏地区有“雨打小暑头,四十五天不用牛”,意思是说小暑节气前后下雨了,那后面的天气干旱少雨,所以用不到牛了!

8、阴历四月是已月,节气在小满前后。小满是已月中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是交夏季后的第二个节气。以麦类作物而言,在中原一带,这时开始灌浆乳熟,小满不满,小得盈满,所以据此称小满。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时正合收麦插秧两头忙。如遇多雨天气,就要会分轻重缓急来干农活了。为了使成熟之麦收获好,就要先放下插秧农活而先干收麦的工作。不然就会因雨使麦减产或不收储霉坏有损失,收割麦是急事重要事,插秧也重要,但没有收割麦急。如果晴天无雨,则可以两头忙。

9、意思是说,如果小满时节前后下雨利于新种豆类和瓜类作物播种和出苗,预示着当年产量较高。如果,小满时节前后没有下雨,预示着作物生长受到影响,不能获得丰收。 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这句农谚说的是大麦和小麦晚的收获时间,一般大麦生长周期大约半年左右,也就是5月底到6月初是成熟时间,相比小麦要早一些。

10、意思比较简单,是说在冬至节气当天有霜,那么在年前的时候会有降雪。这同样是古人多年观察后的经验总结。类似的说法还有“冬至有霜,腊雪有望(浙)”,其意思是冬至当天有霜,在腊月份就有雨雪,而这个时候降雪是很好的,瑞雪兆丰年。

11、“天上有了扫帚云,不出三天大雨淋”:天上出现扫把云,表示要下大雨了。

12、好的谚语不但通俗易懂,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

13、小雪飞满天,来岁是丰年。

14、意思是:麦子上盖了三层被厚的雪,雪越厚越保暖。经过一冬的养精蓄锐。一开春便会以旺盛的势头突飞猛进。长的好当然就丰收。

15、“大雪满天扬,来年谷满仓”:冬天下了很大的雪的话,第二年谷物就会有好收成。

16、有了二十四节气人们劳作就简单多了,可以在每两个节气之间安排相应的农业生产活动,按节气时令安排播种、耕耘、收获和冬藏。

17、前几天雨连着下了三天,一点也没有歇息的意思。乡亲们急得要命,披着蓑衣打着伞往地里跑。地里的景象让人忧心,玉米倒在了地里,谷穗落在了地里。王大爷叹息道,这是要歉收的节奏呀,老天爷可真不赏脸。接着他说了这么几句农谚老话,一起来看看说的是啥意思吧!

18、而这句农谚也是有一定依据的,古人发现每年到了农历五月二十六这天的雨水普遍比较多,只要这一天下雨了,那么后面的雨水就比较充足,往往三天下小雨,五天下大雨。反之,如果这天没有下雨,那后面的雨水就很少,这个就是古人的经验总结。而在农历五月二十六这段期间已经进入酷暑了,气温比较高了不说,阳光也很充足,日照时间也很长,这样各种作物的生长也是比较旺盛的,而作物的生长也是需要雨水的时候。像水稻、玉米、高粱等作物都是喜水作物,因此这个时候下雨了,那对其生长有利,自然就可以预测今年秋季的收成如何了。但如果到了农历五月底了还不下雨,那雨水就不多,而这对于庄稼来说是很不利的。

19、四月十五云遮月,预兆近段时间多雨,要急于争时抢收麦,防止因雨有失收。

20、农村有很多的谚语,也有很多的俗语, 基本都是农耕传统留下的顺口溜。

一百句农谚的意思精选

1、另外,今年气象专家预测可能导致我国冷冬热夏的拉尼娜已经基本确定。由此可见,今年冬天出现暖冬、霜降不见霜的可能性实际上也并不是很大。有鉴于此,我个人觉得,我们暂时可以把“霜降不见霜,来年鼠啃仓”扔到属于它的历史故纸堆里去了。

2、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老。

3、“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座果率。华南早稻栽插扫尾,耘田施肥应及时进行。各地的玉米、高梁、棉花也将要开始播种。

4、这是农民种植农作物的经验总结,告诉人们,节季到来了,要开始种瓜种豆了,不能拖缓,节气不等人,你迟它不迟,不种就错过了种植的大好时机了。

5、古人留下来的农谚和俗语,虽然有的已经不合时宜了,但能够流传这么久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您认为呢?

6、老祖宗留下的关于小满的5句农谚,每一句都饱含智慧,值得看一下!

7、乌云接日头,半夜雨稠稠。

8、我们今天说的寒露节气,就是月初的“节”,所以,寒露节气间气温变化无论是对收获还是对播种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9、有个歪木头,没个歪匠人

10、关于大雪节气的农谚还有很多,都是古人根据生活经验的总结,有些还是比较准确的。不过需要注意这些农谚都是有地域性的,并不是全国适用的。

11、小雪不见雪,来年长工歇。

12、在指导播种期方面,有许多反映物候学的谚语,如“梨花白,种大豆”“樟树落叶桃花红,白豆种子好出瓮”;以及“青蛙叫,落谷子”,等等。更多的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指出各种作物的适宜播种时期: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白露白,正好种荞麦”等。

13、星:三个星星看一夜/久雨现星光,来日雨更狂

14、意思是说,如果在立春节气就开始打雷了,那一直持续到惊蛰节气的这段时间都会以阴雨天气为主。类似的农谚还有“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是说立春节气就开始响雷,那这样在春天的时候还会出现比较寒冷的天气,这样会导致六畜不安。

15、瑞雪兆丰年,霜重见晴天。

16、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

17、由于每一次循环的开始都是以“甲日”开始的,所以,古人认为每个甲日都会影响到之后那几日。拿到天气情况上来看,老话有“初一十五天不好,这月晴天一定少”以及“夏雨甲子,撑船入市”的说法。意思是说,如果甲子日这天如果下雨,那么接下来十多天下雨的天气也会比较多,而“甲子日”下雨,那么接下来60天内,降雨的天气就会比较多。

18、重视农时的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小满芝麻芒种谷”,不误农时才能农作物正常生产,获得丰收。

19、梨五杏乌鸦说的就一句农谚。这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四册的一篇课文,讲了一只猴子因为没有主见,一味听别人的意见不断改种果树,后一无所获的故事。其中包含的农谚分别是“梨五杏四”,“杏三桃四”,“桃三樱二”以及“樱桃好吃树难栽”,其中只有第一句是乌鸦说的。前三句农谚的意思是杏树四年结果,桃树三年结果,梨树五年结果,樱桃树两年结果。

20、这里初一是指农历九月初咱们知道二十四节气是阳历,在阳历上的时间比较固定,每年前后相差不到3天。但是,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上就不固定了,有的时候在月初,有的时候在月中,还有的时候在下个月。因此,寒露节气在农历上有的年份是在农历八月里,有的时候在农历九月里。所以,古人把白露和农历九月初一的先后顺序来预判当年冬天的寒冷情况,为农耕做准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