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名言警句大全10字(其一)
1、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2、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大雅·荡》
3、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5、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
6、领导干部要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真正同群众打成一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否则,就有被群众抛弃的危险。
7、用赏贵信,用刑贵正。——《鬼谷子·符言》
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9、大家小家是一家,交通安全靠大家。
10、文明行路路畅通,平安回家家温馨。
11、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2、?初中语文常考118个成语,赶快收藏!
13、国之兴也,视民如赤子;其亡也,视民为草芥。
14、头脑绷紧安全弦,行车系上安全带
15、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16、“今不知治者必曰:得民之心。欲得民之心而可以为治,则是伊尹、管仲无所用也,将听民而己矣。民智之不可用,犹婴儿之心也。”–––––––把百姓看作“不可用”之“婴儿”,所以,不必“得民之心”,这说出了历史的真相。朱元璋何曾忌惮过民心?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或许是对的,但失民心者不一定失天下(民主社会另当别论)。
17、人在路中守交规,法在心中路畅通。
18、一次不公的判断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犹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败坏了。 ——培根
19、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缔造者。若能在美丽中欣赏美丽,在痛苦中觉醒痛苦,在烦恼中关照烦恼,在悲哀中超越悲哀,在每一段生命的历程、每一个生活的片断中都保持坚韧的毅力、豁达的气度、宽广的胸襟,那么,他就会排除彷徨、苦闷和不安,在困境中坦然微笑,从危难中积聚力量,立刻找到一个新的起点。
20、泄漏/泄露:“泄漏”指专指液体、气体慢慢流出。而“泄露”指不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
法制名言警句大全10字(其二)
1、红灯,绿灯,灯灯是令;弯道,直道,道道小心。
2、诚取天地正气问人间暖凉,法引规矩方圆律世间万象。
3、——司马迁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
4、一种犯罪越是普通,越是不具特点,就越难以查明。——(英国)柯南·道尔爵士全部历史就是利益的斗争,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风的利益的性的表现。
5、义,利也。(利是义的本质)——墨子《经上八》
6、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7、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
8、常修守法之德,常思违法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9、物格尔后知至,知至尔后意诚,意诚尔后心正,心正尔后身修,身修尔后齐家,家齐尔后国治,国治尔后天下平。
10、谅解、支援和友谊,比什么都重要。
11、成立之难如升天,覆坠之易如燎毛。
12、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滋贺秀兰
1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4、意思是:有人问孔子:“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
15、文明的赤壁要法治,法治的赤壁更闻名。
16、干部缺少正常的录用、奖惩、退休、退职、淘汰办法,反正工作好坏都是铁饭碗,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这些情况必然造成机构臃肿,层次多,副职多,闲职多,而机构臃肿又必然促成官僚主义的发展。
1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18、天下有利则治,无义则乱——墨子
19、廉树威贪失信廉兴国贪失家
20、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法律不可能给每个人以方便,如果它有益于全体和大多数人,我们就该满足了。——李维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波洛克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
法制名言警句大全10字(其三)
1、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决冲突的首要渠道。
2、道路交通安全法,伴您平安行。
3、谏、争、辅、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明君所尊后也。
4、——(日)日莲《立正安国论》即使判决并没有准确地判定过去发生的事实真相,争端各方只要确信他们受到了公正的对待,他们也会自愿接受法院的裁判结果。——迈克尔·D·贝勒斯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
5、人民所关心的事情就是我们关心的焦点,人民群众不放心的事情、不满意的事情就是我们过失的所在。
6、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道的,也要算计失去的)
7、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
8、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9、上句:言必行,行必果,
10、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波洛克
11、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身就是讲道理……法律,也————即明示道理。——爱·科克
12、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匪怀细以害大。
13、法小弛则是非驳。――刘禹锡(唐)《天论上》
14、非得贤之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信之难。
15、树立现代交通意识,养成良好交通习惯。
1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17、法律被抹杀便产生专制独裁。
18、政令乖失,则人心不服,虽得之亦将失之。
19、执行法,比制定法更重要。——(美)杰弗逊
20、?50组初中英语考试必考重点词语辨析汇总,收藏!
法制名言警句大全10字(其四)
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3、好的法律从习惯产生。
4、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
5、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书·刑法志》
6、不知事实可以作为借口,但不知法却不能开脱(罪责)。
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间再长,也还是没有制约力的。
8、鸟鸢之卵不毁,而而后凤凰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
9、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10、?初中3年语文知识汇总,太全了!(可打印)
11、不怕千日紧,只怕一时松
12、“每个清华人都负有责任,建设这个国家。为学,要扎扎实实,不可沽名钓誉;做事,要公正廉洁,不要落身后骂名。”
13、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管子·法法》
14、凡法始立必有病。――韩愈(唐)《钱重物轻状》
15、粉笔罗成兴老师整理的材料,于2016年7月22日发布。由于部分朋友反映无法浏览,于此重发,侵删!
16、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然后知不足。
17、一类为具有姓氏特徵的堂号,如王氏“三槐堂”、赵氏“半部堂”等;另一类是没有姓氏特徵的堂号,如“世德堂”、“崇本堂”等。具有姓氏特徵的堂号,其来源大都伴有寓于某些含义的典故,它重复出现于该姓氏的不同支族。没有姓氏特徵的堂号,大部分分别为某一支族特有或与其他宗族的堂号甚少重复,其馀少量的堂号则在同姓和异姓宗族中间着较高的重复出现率。而其他的堂号辅以姓氏、地域的限制,也能在判断宗族方面起一定的作用。如“世德堂”,杨、丁、王、李、吴、何、沈、邵、周、胡、秦、徐、陆、陈、孙、黄、曹、许、张等数十个姓氏都有此堂号,而且同姓中的不同支派也有,出现的重复率极高,但加以姓氏、籍等条件限制,就可缩小范围。
18、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
19、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20、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
法制名言警句大全10字(其五)
1、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2、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3、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系辞.上》
4、珍视劳动,珍视人才,人才难得呀!
5、本不固者末必几,行不信者名必耗。
6、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跳进大海,究竟尝到什么滋味,只有试水者自己知道。公司创建的头几年,表面上轰轰烈烈、红红火火,实际上进退维谷、困难重重。与其说是在办公司,不如说是在跟困难做斗争、跟自己做斗争。
7、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8、?初三|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共4套)(真题卷)
9、?初中语文文言文基本篇目知识汇总,实用!
10、——(意)阿奎那法律的制定是为了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法)罗伯斯庇尔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
11、只要法律不再有力量,一切合法的东西也都不会再有力量。 ——卢梭
12、任之重者莫如身,途之畏者莫如口,期之远者莫如年,以重任行畏途,至远期,唯君子为能及矣。
13、私欲不能有,否则必献丑;私欲若太大,早晚被拿下;当官不为公,早晚现原形;生活不检点,丢人又现眼。
1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孝,礼之始也。
15、?(寒假预习)七下语文课文内容与文学常识汇总
16、人才是压出来的,高效率是严出来的。
17、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18、言无二贵,法不两适。(除了君主的命令,没有第二尊贵的言论,国家的法令不能同时迎合公私双方)
19、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
20、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