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思想主张
1、荀子的思想主张礼治
(1)、紧接着提出富含儒家特色的“化性起伪”的解决对策和具体思路,旨在矫治恶性、改变气质、积善化性、增益身心,即强调人通过后天的师法教化和对礼义文理的学习实践而努力改变其性恶一面之“伪”,从而使人获得道德主体地位。
(2)、紧接着,老师讲到《劝学篇》。这篇文章开门见山,“学不可以已。”道出了学习的重要性,这一观点也是贯穿于《荀子》整个著作的主线。“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才能到达目的地;只有一条一条的涓涓细流,才能汇成万顷波涛。
(3)、荀子的“天人论”主张“天行有常”、“人可制天命而用之”。这是荀子思想中具积极进步意义的思想之一。我们仅举《天论》中一例加以说明。《天论》篇开头写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4)、 重视道德教育,荀子主张学生要具备崇高的德操。他认为,学生对知识要融会贯通,按照学习的程序,以礼法为标准规正自己的言行。这样就能做到不为权势利禄所动摇,不因形势恶劣而改变意志。这就具备了高尚的德操,也达到了成人的标准。荀子关于“德操”的主张,在当时是十分精湛的见解。对今天的立德树人有重要启迪。d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d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王制》篇云:“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
(6)、秦制(郡县制)。过去人们一般将荀子的政体称之为“大一统”,但是,就其内涵而言,荀子所建构的大一统,与西周以及孔子的大一统具有重要的差异。“大一统”系《公羊传》对于《春秋》“王正月”的解释,《公羊传》曰:“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大一统之“大”,是“重”的意思(参见马卫东,第119页),大一统即是重一统。至于“一统”之“统”字,《公羊传·隐公元年》何休注:“统者,始也,总系之辞。”(《春秋公羊传注疏》,见《十三经注疏》,第2196页)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统,纪也。”又说:“纪,别丝也。”段玉裁注曰:“别丝者,一丝必有其首,别之是为纪。众丝皆得其首,是为统。”(段玉裁,第645页)段氏以“众丝皆得其首”释“统”,甚是传神,它清楚地表明,大一统之不是单一之而是合多为由众多整合为一统,但一统并没有消灭其间的多,而是使它们统之有宗而会之有元。刘家和先生进一步分析《公羊传》“一统”之内涵,认为“一统”“不是化多为而是合多(多仍旧在)为一……但此‘一’又非简单地合多为而是要从‘头’、从‘始’或从根就合多为一。”(转引自马卫东,第119页)那么这里的“头”、“始”或者“根”是什么?就是以亲亲、尊尊为原则的周礼。从权力结构上看,春秋大一统之合多为一表现在周王与封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周王作为国家高元首的地位和权力毋庸置疑,但仅仅表现在朝聘会盟或者对外征战的时候,至于平时的治权,则为各封国本身所拥有。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但国家治理是多中心而非单中心的,一个诸侯国就是一个治理中心。(参见吴稼祥,第129页)从政体类型看,西周封建制界于邦联和联邦制之间,它比邦联更为紧密因而能够完成国家主权的统一;但它比联邦制的分权程度更高,因为诸侯拥有自己的军队。荀子曾经在《儒效》等篇将其称之为“兼制天下”的体制。吴稼祥认为,周朝以封建兼制天下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它通过血缘和地域的结合,大大缓解了超大规模国家的治理本身所必然要求的集权压力,在保持国家统一的前提提高了社会自治程度,激发了社会活力和创造力。(同上,第155页)的确,从社会的自由与国家统一两项指标看,周制提供了古代世界一个难得的分权治理模式,超过八百年的王朝寿命也证明了其当时在制度上的优越性,周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对儒家政治思想具有深远影响。但是,由于分封制自身的逻辑,作为大封国的周天子必然日趋削弱,因为再大的领地也禁不住天长日久的赏赐和分割,诸侯的命运同样如此。故政权下移是必然的趋势,陪臣执国命是不可避免的结果。因此,近五百年的春秋战国史就是封建制瓦解而郡县制确立和壮大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了钱穆所说的“新军国”(钱穆,第82页)之间的血战,而到了荀子时代,封建制度已成强弩之末,而那些较早采用郡县制的新军国之间的战争也接近尾声,强秦统一天下的前景已经清晰可见。荀子在这种背景下所设计的制度,正是一个由“天下一统”转向“统一天下”制度,而统一的模式自然不是周制而是秦制。在荀子描绘的王制中,多中心的治道图景完全为单中心的治道所取代。他将封建制度中形成的一切具有社会自治性质的行为,全部统一到君权之下,将一切横向的关系统统纳入纵向的政治关系之中,他甚至开始将夫妻关系、父子关系等也单向化,本着“从义不从父”(《子道》)将政治原则置于父子亲情之上,足以表明荀子的王制社会集权化的程度。因此,从制度形态上看,他将以中和为精神特质的西周之多中心的大一统转变为以极权为精神气质的单中心治道下的大统他是八百年封建制度思想上的终结者。孔孟之政治上之所谓保守,要保守的其实正是周制中多元化的政治思想,而荀子之大统一也就意味着对于传统多元化政治格局的否定。历史总是在悖论中前行,以新军国的郡县制来统一六国,从结束战乱看自然是个进步,但从分权和多元主义的视角来看,这又是一种退步,退步的结果是君主专制体制的形成,要理解它的性质,就不能不涉及荀子与儒家和法家的关系了。二晚周政治发展的核心线索是从封建制到郡县制的转变,为重大的政治事件则是中原外围的诸侯国如韩国、魏国、楚国和秦国等渐次强盛,它们的治国都深受法家影响,精研富国强兵之道的荀子自然没有忽视这一点,他本人到过以法家治国的秦国并对秦制有过细致入微的观察:秦人,其生民也陿阨,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埶,隐之以阨,忸之以庆赏,䲡之以刑罚,使天下之民所以要利於上者,非斗无由也。阨而用之,得而后功之,功赏相长也,五甲首而隶五家,是为众强长久,多地以正。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议兵》)荀子指出,秦国成功的关键在于使得人民要想获取利益和地位“非斗无由”,通过变法成功地将民众变成了只知道发财的经济工具,将整个国家变成了一部战争机器。荀子和应侯之间还有如下对话:应侯问孙卿子曰:“入秦何见?”孙卿子曰:“其固塞险,形埶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於其门,入於公门,出於公门,归於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d,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是所见也。故曰: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秦类之矣。虽然,则有其諰矣。兼是数具者而尽有之,然而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是何也?则其殆无儒邪!故曰:粹而王,駮而霸,无一焉而亡。此亦秦之所短也。”(《强国》)荀子将秦“四世有胜”的原因联系到其民风,他赞扬了秦国国民的淳朴畏法,百吏的恭俭忠信,士大夫的明通而公,朝廷的行政效率,他将秦治视为古代理想政治一般的典范,赞叹为“治之至也”。秦国不同阶层的人格风范在荀子书中多次出现,说明秦国治道在其思想中的印象之深刻,并在客观上成为他设计理想治道的的重要参照。但是,荀子是敏锐的,他同时发现了秦治的根本问题在于“无儒”,缺乏仁义而纯任法术,于是,当李斯说秦国之兵加海内并“非以仁义为之”,而是因为“以便从事”时,立即遭到了老师的斥责:“非女所知也。”荀子又说:彼仁义者,所以修政者也,政修则民亲其上,乐其君,而轻为之死。故曰:‘凡在於军,将率末事也。’秦四世有胜,諰々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所谓末世之兵,未有本统也……今女不求之於本而索之於末,此世之所以乱也。(《议兵》)荀子认为表面强大的秦军其实“未有本统”,批评李斯舍本逐末,断言表面上战无不胜的秦军已经是与全天下为敌的末世之兵,荀子成了早预言秦国将走向灭亡的思想家。在诊断了病症之后,他随即给秦国开出一付“节威反文”(《强国》)的药方,但踌躇满志的秦国国君哪里还能听得进去?他决意将自己的军事专制主义进行到底,直到“一夫作难而起庙毁”,需要汉代的政论家贾谊来替他进行深刻的历史反省,为时晚矣。荀子与李斯的师徒对话,为我们理解荀子的政治思想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观察点,使其政治设计的整体思路显露无遗。对于荀子来讲,设计政体的指导思想与其说是“审周道”,不如说是修正儒家思想,使其与秦制相结合,由此而形成了荀子所谓“曲辨”的治道理想:儒者为之不然,必将曲辨:朝廷必将隆礼义而审贵贱,若是,则士大夫莫不敬节死制者矣。百官则将齐其制度,重其官秩,若是,则百吏莫不畏法而遵绳矣。关市几而不征,质律禁止而不偏,如是,则商贾莫不敦悫而无诈矣。百工将时斩伐,佻其期日而利其巧任,如是,则百工莫不忠信而不楛矣。县鄙则将轻田野之税,省刀布之敛,罕举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农夫莫不朴力而寡能矣。士大夫务节死制,然而兵劲。百吏畏法循绳,然后国常不乱。商贾敦悫无诈则商旅安,货通财,而国求给矣。百工忠信而不楛,则器用巧便而财不匮矣。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风俗美,以守则固,以征则强,居则有名,动则有功。此儒之所谓曲辨也。(《王霸》)不难看出,荀子这里冠之以儒家之“曲辩”的治理图景,几乎是他所盛赞的秦治的翻版,连所刻画各阶层人物的精神面貌都十分近似,甚至一些用语都相同或相近(如“忠信而不楛”、“公道达而私门塞”等)。可是,荀子用了个点铁成金之法,在前面加上了“朝廷必将隆礼义而审贵贱”,以及“隆礼至法则国有常”,试图以此将其变成儒家的治道。他在《君道》篇又说:至道大形,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纂论公察则民不疑,赏克罚偷则民不怠,兼听齐明则天下归之。然后明分职,序事业,材技官能,莫不治理,则公道达而私门塞矣,公义明而私事息矣……如是,则臣下百吏至於庶人莫不修己而后敢安正,诚能而后敢受职,百姓易俗,小人变心,奸怪之属莫不反悫。夫是之谓政教之极。故天子不视而见,不听而聪,不虑而知,不动而功,块然独坐而天下从之如一体,如四肢之从心。夫是之谓大形。《诗》曰:“温温恭人,维德之基。”此之谓也。这里明确他的政治原则是“隆礼至法”,礼法结合,但是,礼义和修身之目的却不是孔孟式的内在德性人格的成长,首先是对于礼法的外在敬畏顺服,使民众成为国家机器上的螺丝钉,君主指使他们就像大脑指使自己的四肢一样,这是一幅多么令天子们向往的图景!因此,荀子的治道中隐含着一种人格理想,儒家的修身思想被转而成为塑造法家式畏法遵绳人格的手段。在治理百姓和富国强兵方面如此卓有成效的秦制,却由于无儒而失去了“本统”,这似乎使得荀子深感遗憾,也启发他试图将礼义融合于秦制以弥补其缺陷。可是,儒家的道德软件如何植入一个如此僵硬的法家专制体制之中呢?为解决此一难题,他提出了颇有特色的治法和治人理论。荀子指出:“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君道》)荀子融合儒法的意图十分明显。为了弥补秦制“无儒”的缺陷,荀子将治人置于治法之上,正是要为秦制的身子安上一颗儒家的头颅,试图使法家的体制服务于儒家的理想,这确实是一个前无古人的设计,显示了荀子的苦心。这一设计的关键部件是“治人”即君主,他成了沟通儒法之间的桥梁,荀子的设计是否成功,端赖作为君主的“治人”能否胜任此一重大使命。荀子的君主“势至重而形至佚”(《正论》),他不仅位于那个等级森严的官僚体系的顶点,全权负责“论德使能而官施之”(《王霸》),而且是作为治国纲领的礼义的创立者,所谓“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王制》),君主被抬高到无以复加的地位,《礼论》中说的“君师者,治之本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不仅如此,荀子政制中没有为君主设置任何约束,这与孔孟政治思想显然不同。
(7)、只有分,才能别贵贱、贫富、远近、亲疏、职业等,才能节用御欲,不作无厌之求,只有分才能使得社会组织内上下相得,各尽其职,合为一体。如此一来,欲望与财富协调增长,相得益彰,这就是礼的养民作用。
(8)、在课堂的后,张老师提出了“法先王”和“法后王”的延伸性思考。先王,即主张效法以前的制度。“法先王”代表学派为儒家,后王,是对现任君主的效法,尊重现任君王的观点,为现任君王服务,代表学派为法家。儒家主张熟人政治,讲求人是不平等的。法家主张陌生人社会,讲求人人是平等的。但从“君”还是从“道”,是千百年来摆在读书人面前的一道难题,到底是道德的美感还是失落感,有待我们深思。
(9)、 d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以此为思想指导探讨荀子思想,在新时代仍有重要借鉴价值。
(10)、荀子将“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观化与规律化,见于他的《天论》一文。
(11)、(17)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30页
(12)、在荀子看来,人的天然本性是追求利欲的,而“礼”的作用则在对人的利欲的无限追求作出限制,二者之间不免有冲突。为了公共秩序的正常运转,“礼”的遵循不免要诉诸于法制的强制性。
(13)、 在经济思想方面:荀子以“富国裕民”作为振兴封建经济的纲领。他认为:国家要富强,必须通过“裕民”政策,使百姓先富起来,“裕民则民富”。这一思想,是对管子富民思想的继承。为实现“富国裕民”目标,又提出“强本节用”和“开源节流”两大经济政策。他主张把努力发展农副业生产与节约开支结合起来,达到由贫变富。他肯定工商业的重要作用,主张禁止奢侈品生产的“末业”。他又主张把开发财源、缩减开支结合起来,以使物资充足,进而实现统一天下的政治目标。荀子经济思想,对于今天加强新农村建设和弘扬俭约自守的精神均有重要借鉴意义。
(14)、(30)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46-47页
(15)、荀子认为,正常的感官欲望和趋利避害的选择是人性中本来固有的,在这一层面上,君子与小人没有分别。荀子反对“窒欲”,主张以礼乐教化引导规范人们的欲望,革除不良习气,在学习中不断积累人生经验,升华品格。不仅如此,荀子还认为墨家思想范畴内的“俭”太过枯涩,人生需要审美经验,需要博雅的语言,精良的知识,完备的仪礼,合宜的食物,适宜的居所,符合身份的衣服,互相尊重的交往规范等等。在现代消费社会中也应该秉持这样的清醒认识,虽然追求更丰富更多样的物质生活无可厚非,但生活本身远比物质生活丰富的多,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向前发展,但过度的消费欲望则是人性的扭曲,在追求物质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储备,参加家庭以及社会的交往生活与公益活动,合理消费,绿色消费,让消费更加多元化,让个体的欲望向有益于他人、环境、社会的方面发展,这样才能推动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6)、荀子的思想因其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了各家思想而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人性论、天人论、社会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等各方面都在儒家学派中独树一帜、别具特色。
(17)、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人不可违背这一规律,而只能严格地遵守它。天道不会因为人的情感或者意志而有所改变,对人的善恶分辨完全漠然置之。荀子对传统的宗教迷信持批判的态度,认为自然的变化与社会的治乱吉凶没有必然的联系。认为祭祀哀悼死者的各种宗教仪式,仅仅是表示“志意思慕之情”,是尽“人道”而非“鬼事”。(《礼论》)
(18)、 孟子是战国儒学的代表,被尊称为“亚圣”,地位仅次於孔子。
(19)、《荀子》中的修身思想,旨在将个人身心修养的升华,融入到社会治理的秩序中去,这与孔孟儒学内圣外王的传统是一脉相承的,正如《孟子》:“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①)所以,《荀子》中的修身目标也分为内外两层。
(20)、就道德修习而言,荀子认为高的要求就是“成圣”。圣人与普通人一样,只有经过后天的努力,才能够成就自己。“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强调精神气质、文化教养,荀子学说有浓重的知识化、工具化的倾向,然而在追求成圣,追求贵族性的精神气质与品格的这点上,与孔子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荀子讲成圣,又希望借圣人的教化,使得社会大众得以转变性情,以至于善。
2、荀子的思想主张君舟民水
(1)、章太炎认为荀子的养民思想比孟子的博大,重要的原因是提出了以礼养人。荀子多次强调的礼,是基于现实社会而提出的。以礼来养民,比孟子的以仁养民更具现实性。荀子认为无群,个人无法存在;无分,群又难于维系。
(2)、荀子认为,要学有所成,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积累。一个人长期耕田(“积耨耕”),就会成为农夫,长期砍砍削削(“积削”),就会成为工匠;长期贩卖货物(“积反货”),就会成为商贾;长期学习礼义(“积礼义”),就会成为君子;圣人也只不过是“人之所积”。学习就要沉下心来,贵在持之以恒,重在学懂弄通,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
(3)、荡、悍、骄、暴、贪五种不良品行是修身过程中必须革除的。荀子认为,这四种恶习是心术不正,智昏愚昧的表现,足以扰乱社会正常秩序,滋生奸佞,是小人行径。此外,欺诈、浮夸、偏执也是要不得的。“快快而亡者,怒也;察察而残者,忮也;博而穷着,訾也……辩而不说者,争也;直立而不见知者,胜也;廉而不见贵者,刿也;勇而不见惮者,贪也;信而不见敬者,好专行也:此小人之所务而君子之所不为也”。(27)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形成好狠斗勇,狂妄浮夸的败坏风气,其结果不论对个人还是国家,都是百害无一利,“斗者,忘其身也,忘其亲也,忘其君者也……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28)因而君子必戒怒戒斗,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故君子安礼乐利,谨慎而无斗怒,是百举不过也,小人反是”。(29)
(4)、隆礼重法,礼法并重,相互作用,礼为根本,法为补充,法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礼”能完全解决社会治理的一切问题,那就不必用“法”。其实不然,“礼”中有“法”;“法”中有“礼”。只讲法治,不讲礼治,百姓只是畏惧刑罚,一有机会仍会作乱。“礼以定伦”,“法能定分”,二者可以相互为用。以礼义为本,则法治就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了。
(5)、(19)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1-12页
(6)、经过几年研究,笔者提出荀子的核心价值应为“隆礼重法、创新自强”。
(7)、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历经五千多年的积累,形成了一套博大精深的治学之道。此道可分为博学与笃行两个方面,学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8)、荀子是一位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星坠日食,刮风下雨,春生夏长,是自然界的变化,自然界的变化又是有一定规律的。人力能够征服自然,应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这是一种人定胜天的思想,它反映了战国时期人们对自然斗争力量的加强。
(9)、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先秦儒家人性论思想在理论上的缺陷。宋儒以传道自命,重视心性之学和存养省察,虽喜阔谈宇宙天道,但学术重心仍然紧扣人性论这一范畴,具代表性的就是“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二重规定和“变化气质”及成性工夫。
(10)、(13)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1页
(11)、二是说明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重要的是端正学习态度,正如荀子所云,“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舍之,金石可镂”。基于人性本恶的前提,荀子十分看重学习中的“功”。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因此,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向有一技之长者学习。首先,要讲究方法,苦练内功。一个人只有通过自身努力,凭借后天的学习才能跻身圣人之列。除此之外,别无他途。荀子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积土成山可兴风雨,积水成渊可生蛟龙,积跬步可致千里,积小流可成江海,这些功夫要先积累内功。积末技可成大艺,积散识可成大智,积小善可成大德。练好积累的内功,才能“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其次,要持之以恒,练好刚韧内功。不学骐骥一跃而止步,要学驽马十驾而不舍。凭着韧功,就不会半途而废;行百里者半就不会遇坚而折,遇挫而馁。后,要咬住不放,练好专一内功。不学六跪二螯、“用心躁也”的螃蟹,乃至落得个“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的可悲下场;要学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用心一也”的蚯蚓,充分享受“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愉悦。学成圣人之身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要远离急于世故的浮躁,练就专心致志的定力。如此内功外功兼具,练就金刚之身的功夫,就“涂(通途)之人可以为禹”。
(12)、《劝学》不仅是一篇出色的古代教育论文,更是一篇文学作品。“古今劝学,此为第一”,实为经典之论。
(13)、(27)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54-55页
(14)、作者简介: 储昭华 (1963—), 男, 安徽省潜山县人,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中西政治哲学比较研究。
(15)、荀子的修身方法是一个连续系统,环环相连的过程,由学、积、诚、敬、静、化而达致知、善、伪、和的境地,对于如今的社会治理与教育仍然具有总要的借鉴意义。
(16)、 研究历史,服务现实。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作为先秦儒学之一的荀学其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已深深融合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了。其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唯物主义思想;以民为本、人才强国、礼法治国思想;尊师重教、重视道德修养的思想;重视终身学习、学无止境的精神;锲而不舍、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等都是珍贵的传统文化资源。学习荀子这些思想观念、人文精神、真正把握汲取其精髓,增强智慧,对于治国理政、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加强文化教育建设均有重要借鉴价值。
(17)、墨子(生卒年不详),名翟(dí),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 ,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生前担任宋国大夫。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18)、君子贵中道。“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⑨)荀子的中道指的是礼义之中,“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难,唯当之为贵”(⑩),礼义之中,时止则止,时行则行,所以,君子的行为恰当而有效,“君子易知而难狎,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辞”。(11)达到“宽而不僈,廉而不刿,辩而不争,察而不激,寡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12)的修养境界。
(19)、(28)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55页
(20)、大家认可“隆礼重法”。认为,《荀子》文本里多有原句可见。如,《天论篇》中有“上天有着常规的运行的规律,不是以为尧舜是明君,就不刮风下雨自然灾害了;不是以为夏桀是暴君,就不鲜花盛开丰收粮食了。……把天想象的无比大,而思念它,怎么比得上把天当做物品存蓄它,掌握它的用途,控制它为自己服务;顺从天,并且无比崇拜地歌颂它,怎么比得上掌握上天的自然规律,让上天为人类服务。”
3、荀子的思想主张的主要内容
(1)、《荀子》中对于个体修身所达到的高境界的追求就是“圣人”,“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即个体修身学习目标在于成圣。圣人具有非凡的气象,“井井兮其有理也,严严兮其能敬己也,分分兮其有终始也,乐乐兮其执道不殆也,昭昭兮其用知之明也,修修兮其用统类之行也,绥绥兮其有文章也,熙熙兮其乐人之臧也……则可谓圣人也”。(14)
(2)、他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3)、君子德全,能定能应。在第一卷《劝学》中,荀子明确提出君子的人格完善独立,其源头来自于完善的德性。所谓“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③),有了坚定的道德操守之后,“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④),定而后方能应物自如,才能做到“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⑤),“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倒,夫是之谓诚君子”(⑥),真正地把握自身主体性,形成独立美善的人格。
(4)、 重视教师作用。荀子认为,教师在改变人的恶性、传业授业等方面都起着关键性作用,人才的培养,教师的作用是巨大的。因之,荀子一再强调要尊师,尊师是国家振兴的标志,不尊师是国家衰亡的标志。荀子尊师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今天,也有重要借鉴意义。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号召全d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5)、“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看到善良的行为,感到美好就一定想把它保存在自己身上;看到不好的行为,感到忧惧就一定拿它来反省自己;善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一定坚定不移地爱自己。
(6)、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孟子认为“民贵君轻”;荀子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和继承者,他们都提出了民本思想,认为统治者治国应该以民为本。
(7)、(25)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424页
(8)、是治国的根本所在,这为宋代理学家所倡导的成性工夫论的外在规范和制约层面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可以说,由张载首倡的“变化气质”说与荀子提出的“化性起伪”人性改造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以朱熹为代表的南宋理学家普遍继承和发展北宋理学家的理论和思想。
(9)、(16)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01页
(10)、“劝学”是《荀子》32篇不朽华章中的开篇,语文课本精选。
(11)、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需相结合,而思虑则需审慎,只有审慎地思虑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当经历博学、审问、慎思之后,会形成一套思想理论和评判体系,而在将其付诸实践之前,还需要对其进行明晰的分辨,以及可行性的论证。
(12)、荀子反对孟子的学说,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孔子传人,是儒家学者,但这一点被反复质疑,除了因为他学说内容以外,也因他的亲弟子韩非子和李斯都是著名的法家人物,尤其是作为秦始皇身边重要的谋士、秦朝丞相的李斯,让他这个做老师的,很难说清楚自己与法家思想全无关系而完全是儒家学者。
(13)、荀子向来主张“性恶论”,他说:“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所以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将先天的“恶”转化为后天的“善”,用“礼”来规范一个人的思想行为,促进他通过学习形成完善的道德观念和良好行为。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人,荀子在教育目的上与先哲保持着一致,即通过教育来培养“士”、“君子”和“圣人”,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所需要的人才。他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由此可见,荀子的教育是以教人以礼为出发点的。在强调技能和知识的今天,我们的学校给孩子传输了大量的知识,却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孩子心灵的培养。今天的孩子会英语、会写作文、会画电路图,可是他们往往不会处理与同学的关系,不懂如何同父母长辈交流,甚至社会上所说的熊孩子与日俱增。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去调和这些矛盾,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孩子以传统的礼仪道德也是教育的题中之意。
(14)、天道自然的思想: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15)、 在哲学思想方面:在天人关系上,荀子认为上天没有意志,自然有它的运行规律,他反对鬼神迷信,坚持人定胜天,主张“制天命而用之”。这一朴素唯物主义论断,对于人们自觉认识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对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启迪意义。2016年1月18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讲话中,引用《荀子·王制》中的话:“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强调这些关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认识论上,他坚持唯物论的可知论,反对“生而知之”谬说,同时,重视“行”在认知中的作用。这无疑是要人们接触实践,关注现实,避免空想而脱离实际。
(16)、关键词:重新认识; 荀子; 哲学地位; 历史贡献;
(17)、荀子认为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所谓“生之所以然者”。其自然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而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纷乱理而归于暴”。所以说人性是“恶”,而不是“善”。
(18)、因此,荀子认为:“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常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荀子·性恶》)即礼义等善良的品性和德行是靠后天的人为的努力得来的,而不是天生就有的。
(19)、(④)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9页
(20)、从《荀子》中不难看出,其所倡导的君子人格并不是一个枯槁的道德模版,而是一种活泼泼的生存状态和人格境界,君子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还能以一种春风化雨的人格形态影响他人,利益社会,移风易俗。
4、荀子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1)、(23)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429页
(2)、圣人知“道”。“知”即“通于学”;荀子之所谓“道”,一方面袭承了道家的“道大”思想,却没有保留其“道”的神秘色彩,其所讲的“道”分为自然和伦理两个维度,即自然化育的博大与规律和社会政治的规范与教化。圣人知“道”而不缚于“道”,体物而不役于物,所谓“圣人也者,道之管也”。(15)
(3)、(26)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421页
(4)、在荀子看来,与其迷信天的,去思慕它,歌颂他,等待“天”的恩赐,不如利用自然规律以为人服务。
(5)、2)在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爱惜民力,逐步改良政治
(6)、荀子的儒家学者身份被质疑。因为荀子的两名弟子韩非、李斯为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张苍为汉初政治家、科学家,且荀子反对孟子学说,从现实主义出发,强调“性恶论”,这些都使历代有学者质疑荀子的儒家学者身份,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猛烈抨击。
(7)、通讯地址: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文化城办公区
(8)、(⑧)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5页
(9)、荀子思想的核心价值:“劝学修身、先义后利、隆礼重法、积善成德”,更有理由让我们推崇。
(10)、孔子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孔子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孔子死后,其言论被编纂成《论语》一书;
(11)、(⑤)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9页
(12)、在世界四大古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延续至今没有中断的文明,这自然证明了华夏文明非凡的生命力。但从维系华夏文明的制度形态看,秦以前是八百年的周王朝封建制,秦以后的二千多年是基于秦制(郡县制)而延续的君主专制政体。因此,这种历史悠久同时也意味着华夏民族遭受君主专制的时间之漫长,以及由于巨大历史惯性而来的现代政治转型的困境。“五四”以降,学界多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难以变革的原因追溯至孔子,但孔子仰慕周文而曰“吾从周”,明显倾向于分权型的周制而非集权型的秦制。从先秦政治思想史上看,真正为汉以后君主专制奠定理论基础的是荀子,在荀子的政治思想中,遗存着中国式君主专制的思想密码,也隐含着中华民族政治转型步履维艰的制约性因素。一先秦诸子百家,都是对周文疲弊此一时代课题之回应而取径不同,孔子、荀子亦然。孔子将礼坏乐崩的原因追溯到人的内心世界,认为这是由于人心中道德情感的淡漠导致了礼乐的废弛,所以他摄礼归仁,为礼乐文明建立心性论的基础。孔子对于周礼的诠释是创造性的,他从中发现了更为内在和永恒的东西,这种创造的内涵与意义已经超越周制本身。荀子身处战国末期,社会正在加速从封建制转向君主专制,他便以制度重构为先,摄仁归礼,将礼义作为“治辨之极”、“强国之本”和“功名之总”(《荀子·王制》。下引只注篇名),力图本礼义以构建现实版的王道政治。周人长于制度建设,周公制礼作乐,文物制度灿然大备,孔子所谓“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从《礼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的叙述,以及《论语》有关周代礼制的内容中(“觚不觚”,“八佾舞于庭”等),我们依然可以回想周文之繁盛细密。周人以“敬德保民”作为治国大纲,德治固然是周文的基本精神,但并非不重法,周文其实包含着德治和刑法两方面。萧公权认为:“若就《周书》《周礼》等观之,则周人所注重而擅长者为官制、礼乐、刑法、农业、教育诸事,则刑法亦为周人所擅长者。”(萧公权,1998年,第28页)他将周礼与殷礼比较后,认为殷礼尚宽大质朴,而周礼则有“礼烦政苛之倾向”。(同上,第60页)他进一步认为,“孔子之轻视政刑,殆为其对周政的一种改进”。(同上,第63页)这是十分精辟的观察。王国维也指出:周之制度、典礼,乃道德之器械,而尊尊、亲亲、贤贤、男女有别四者之结体也。此之谓“民彝”。其有不由此者,谓之“非彝”……“非彝”者,礼之所去,刑之所加也……殷人之刑惟“寇攘奸”,而周人之刑并及“不孝、不友”。故曰“惟吊兹,不于我政人得罪。”又曰:“乃其速由文王作罚”,其重民彝也如此。是周制刑之意,亦本于德治、礼治之大经,其所以致太平与刑措者,盖可睹矣。(《殷周制度论》,见《王国维集》,第135-136页)可见,周人将“不孝、不友”之类的家庭伦理也纳入了刑法的范围,用法律维系宗法道德基础,其重礼与重法同时并举。如《康诰》中要求对于不孝、不友者“速由文王作罚,刑兹无赦”。《酒诰》曰:“厥或诰曰:‘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又惟殷之迪诸臣惟工,乃湎于酒,勿庸杀之,姑惟教之。有斯明享,乃不用我教辞,惟我一人弗恤弗蠲,乃事时同于杀。”这篇诰辞要求对于参与群饮的殷民一律拘捕到京城处死;殷商旧臣参与群饮者可以先进行教育,教育不改者同样处死,亦可见周人刑罚之严格的程度。在制度设计上,荀子自称要遵循三代之法度,所谓“言治者予三王”。(《大略》)但是,三王既已久远,究竟该师法谁呢?他说:“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欲知上世则审周道;欲知周道则审其人所贵君子。”(《非相》)荀子主张“审周道”以立制,一个“审”字大堪玩味,至于他所设计的政治体制是否周制,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荀子的制度设计主要体现他“王制”蓝图中,具体包括王者之政、王者之人、王者之制、王者之论、王者之法等,按照他的规划,士农工商,有司百官,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各安其分,一个组织原则明确、部门体系完整、尊卑秩序井然、礼仪制度完备的官僚体制已经大体成形了,这自然是长于典章制度之学的荀子的一大贡献。荀子的政体中不乏周制的因素,他所列举的官职名称大多见于《尚书》《诗经》和《周礼》等,显露出借鉴周制的意图。王者之制在衣服、宫室、人徒、丧祭械用等制度主要法后王即取法周制,王者之法规定的贡赋田税、市场管理、货物流通制度也近于周制(参见蒙文通,第152-153页),但是,他的王者之政、王者之人、王者之论多与周制不相类,流露出另一种不同的精神气质。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权力结构的安排,就此而论,荀子号称“审周道”而建立的政体与周制相去甚远。周制的核心在于封建即封土建国,王室册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如此“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左传·昭公七年》),天下共戴一周天子,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大一统政治格局。诸侯国均实行宗法制度和世卿世禄制度,并在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拥有高度自治权。可是,荀子所设计的政治体制是郡县制,其王者之政规定“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於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於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表明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将各级官僚的任命权统统纳入君主手中。他的“王者之法”提出“四海之内若一家”,也正是要在完全废除诸侯国及其他贵族所曾经拥有的经济政策和财政收入的自主权,将一切权力统统收归到中央政府。显然,作为政治组织基础的国家权力的分配体制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即从以封建为基础的贵族制演变为以郡县制为基础的君主专制,这一转变显然具有革命性意义。
(13)、摘要:荀子是中国文化史、哲学史与儒学史上的大家, 贡献卓著, 影响深远。但是, 对于荀子的评价和定位, 历史上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如宋儒及现代新儒家将荀子视为“不醇之儒”, 也有学者将荀子与思孟学派作为儒家的两极对立起来。为此, 很有必要重新认识荀子的思想特征及其在儒家乃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地位与意义。我们认为, 荀子是先秦学术思想史的集大成者, 他针对时代提出的问题, 较为全面地丰富和发展了儒学与中国哲学。荀子是现实主义儒学传统的奠定者, 在外王学, 即统一中国及其制度文明的理论设计方面发挥了较为重大的作用;在方法论上, 发展了分疏、析别的思想传统。其超迈前人的学术贡献表现在天人关系、人性学说、社会理论与礼治建构、认识论与逻辑学等多个方面。荀子同时开启了几道思想闸门, 后世对他的不同评价说明他有着巨大的思想张力, 对荀子的批评史也将成为荀学思想发展史的有机组成部分。
(14)、“先义后利”出自《荀子·荣辱篇》。本篇论述了一系列有关光荣与耻辱问题,大意是“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先考虑道义而后考虑利益的就会得到光荣,先考虑利益而后考虑道义的就会受到耻辱;光荣的人常常通达,耻辱的人常常穷困;通达的人常常统治人,穷困的人常常被人统治。这就是光荣和耻辱的主要区别。
(15)、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著名弟子李斯、韩非、张苍,再传弟子贾谊。
(16)、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17)、(①)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67页
(18)、荀子解释了教师对培养人才的作用,强调了学习便捷而有效的途径就是接近好的教师。教育是一个培养人才的过程,而教师则是这一过程中精雕细琢的“工程师”。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决定了教师的言行举止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教师是个人正确发展的重要的因素。
(19)、中国文学系列文章根据《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及网络相关资料综合整理编辑
(20)、师法礼义。《荀子》中强调“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25)礼义是治国的根本,也是做人的根基,师法礼义是化性修身的途径,“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而后治”,(26)得到了师法、文学和礼义的教化之后才有可能成为君子。与此同时,合于礼义中道更是“积伪”的目的所在。礼义不是神秘的存在,而是可以所学而能,所事而成的,因此,长期的“积伪”能够使使社会归于治道。
5、荀子的思想主张及贡献
(1)、 在政治思想方面:荀子提出了隆礼重法的主张,他说:“勉之以庆赏,惩之以刑罚”“隆礼至法则国有常”。礼法治国的这一模式,影响了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在今天,对于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在人才观上,他反对唯亲是举。主张“尚贤使能”,做到“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这一人才思想,意在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的人才队伍,为实现封建大一统的战略目标服务。在今天,对于d的干部队伍建设也有重要借鉴价值。在以民为本方面,他强调要稳定政治,关键在于执政顺民心,爱民、惠民。指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强调人民群众是使君主政权存亡的决定性力量。这一千古名言,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在今天,仍有重要警示作用。2016年10月21日,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告诫全d必须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说明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中国共产d执政的牢固根基,人心向背决定着执政d的生死存亡。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人民。
(2)、“制名”统一思想。荀子提出“明贵贱”、“辨同异”、统一思想,以维护社会的秩序。“明贵贱”是指伦理和政治上的正名,使贵贱有等,亲疏有别。“辨同异”,是由伦理的正名发展到逻辑和法律的正名,要区别士、农、工、商的职业分野和各种等级称谓。使同类同情者,共约其名以相期。制名的原则:“同实同名”、“异实异名”、二者一致则用“共名”的原则,以及“约定俗成”、“稽实定数”的原则。
(3)、(⑩)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9页
(4)、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甚至烂熟于心的至理名言,再读,还是那样的富有亲和力、感召力。
(5)、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1-7)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6)、(24)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43页
(7)、其主要学术贡献就是用“理一分殊”来统领“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并揭示出二者的主次、从属关系,从而把宋代儒家人性论思想推向顶峰。
(8)、《荀子》中的修身方法系统具体,例如其提出的“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三个步骤,十分明确的提出了如何培养君子人格以及如何化成圣人境界,下文讲进一步细化梳理《荀子》中具体的修身内容和修身方法。
(9)、其通过后天的教化,人可以为善。荀子认为,人世间的吉凶祸福是由人自己的掌握和调控而产生的,而不是由“天”来左右和预兆的。
(10)、荀子的“性恶论”是其主要的思想主张之一。荀子的“天人论”主张“天行有常”、“人可制天命而用之”。这是荀子思想中具积极进步意义的思想之一。
(11)、两千年前,荀子就振聋发聩地宣示了“天是天,人是人,君王不是天,百姓须自强”的创新自强精神。这是何等的超前意识?封建社会的皇帝都是天子,皇权神授。百姓只是草民,必须服从天神的意志。荀子却不然,他在《大略》里写道“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老天爷生下老百姓,不是为你君王生的;老天爷立你为君王,是让你为老百姓服务的。荀子的创新思想、民本意识,淋漓尽致。
(12)、(11)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40页
(13)、在有限的时间里,张焕君老师引经据典、贯通古今,讲解了荀子的“身世之谜”、“学术传承”、“治世思想”,给我们了极大的启发:一方面,要好好学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另一方面,要正确对待儒学和法学的关系,探讨其现实意义,报效祖国。
(14)、荀子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具有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表现为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与采用的决定作用。通过教师的教授与指点,可以大大缩短学习过程。他说“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因此,荀子要求学生隆师、亲师、尊师、忠师。在教学中认真接受学生的意见,使教师不断提高,这也是荀子的观点。教师要虚心接受一切人包括学生提出的正确的批评性或肯定性意见,拒绝诌谀奉承的言行。教师在教学中应虚心向后辈与学生学习,而后来者居上,学生也可能超过老师,这就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5)、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荀子游学于齐国,到襄王时代“为老师”,“三为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荀子到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淄博)“稷下学宫”去求学。稷下学宫是齐国一座古老的学校,田氏代齐的第三个君王齐桓公设立,在齐威王、齐宣王时达到鼎盛,历时长达130多年时间。后来齐国为了招揽各国学者前来齐国讲学,在稷门旁开辟了大道,并给来稷下的学者以“列大夫”的头衔,让他们就国家治乱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供国君参考。在齐宣王和湣王之世时,先秦各大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如法家的慎到(赵人)、道家的环渊(楚人)、阴阳家的邹衍(齐人),都到过稷下。儒家的孟子(邹人)还见过齐宣王,向其宣传过他的“王道”。不同派别的思想家在稷下学宫各抒己见,相互辩论,以宣扬自己的主张。
(16)、荀子主张:主张性恶论,人性善是教化的结果。
(17)、这让小编想到了悟空,悟空当年拜师学法术,临走时,菩提祖师对他的叮嘱:“说什么报答之恩,日后你惹出祸来,不把师父说出来就行了。” 多多少少也道出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微妙关系,学习学习学习久了,就容易变革、出新、分野。
(18)、“法后王”。荀子在历史观上提出了厚今薄古的“法后王”说,所谓“后王”盖指“近时”之圣王或可能成为王者的“天下之君”,即理想的高统治者。他认为“先王”的时代久远,事迹简略,不如近世的后王可靠,所谓“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荀子·非相》)即“法先王”必须通过“法后王”的途径才能实现。他主张“法后王”,又提倡继承“先王之道”,意在为封建统治阶级寻求理想的人格榜样。荀子批判以复古倒退为目的的“先王”观,指责“俗儒”们的“略法先王而足乱世,术缪杂学,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儒效》)。“法后王,一制度”即是把一切都纳入新兴地主阶级大一统的制度与范围上来。
(19)、网站:www.LinZi.gov.cn/qwh/
(20)、(⑥)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01页
(1)、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各自的主张,逐渐形成了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为了揭示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他创作了《劝学》一文,鼓励人们通过学习改变不良的思想和行为。
(2)、然而到了宋代,理学家们把《孟子》升格为“经”,荀子及其思想则不显于世,甚至被视为“儒门异端”而遭到抨击和贬斥,其普遍认为荀子言“性恶”则“大本不立”,是悖圣人者。事实上,宋代理学家对荀子的人性论思想存在曲解和误读。
(3)、“隆礼重法”在《荀子》诸多篇章中多有表述,《荀子·君道篇》中有“法者,治之端也。”法制,是治理国家的开端。“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尊重礼义,法制完备,国家秩序就有常态。
(4)、孟子主张性本善,即人的善良是与生俱来的。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反对苛政,反对残暴的阶级统治,他还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保障农民的利益。
(5)、Keyword:re-evaluation;Xunzi;philosophicalposition;historicalcontribution;
(6)、 荀子是与孟子同时代的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他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变化的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7)、(③)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9页
(8)、圣人修身以治世。比君子移风易俗,治理世道人心更进一步,圣人之治是要使社会与天地宇宙同流行,共化育,实现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统一。首先,在社会治理方面,圣人举重若轻,以一执万,“平正和民之善,亿万之众而博若一人,如是,则可谓圣人”;(17)同时,“圣人清其君天君,正其天官,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以全其天功。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18)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治理境界。
(9)、荀子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弟子无数,还有两个很出名的学生——李斯、韩非。荀子认为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他要求我们博学以达到“知助而无过”,同时,他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当精诚专坚持不懈。在教育思想上,他十分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他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要兴旺发达,就必须看重教师,同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认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做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即以身作则。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系。下面我们来看看荀子的教育思想。
(10)、课堂伊始,张焕君老师以孟子、荀子等人的思想主张作为开篇。孟子创性善论,强调养性;荀子主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孟子的论述由唐代韩愈以及明朱熹等人继承和发展,而荀子的弟子则为韩非、李斯等法家代表。
(11)、在国家治理上,荀子看重“礼”。荀子认为礼从区分与调节不同人的利欲关系中产生结果。在治礼的过程中,不能只顾及人的欲望,而要让物与欲两者相持而长,在物质的增长和欲望的增长之间保持平衡。
(12)、荀子思想的核心价值,还需登上国际舞台去检验推广。2018年10月,“‘荀子思想与道统重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邯郸隆重举行,海内外二十余著名荀学研究专家济济一堂,确定了“劝学修身、先义后利、隆礼重法、积善成德”为荀子思想核心价值观。
(13)、荀子以为,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
(14)、韩非子主张: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的理论,集法家思想大成。
(15)、(⑨)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21页
(16)、(21)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2页
(17)、荀子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
(18)、这与孟子不同,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为人本来就是善的,而荀子论证涂之人可以为禹是因为人本来是智的。
(19)、荀子的“性恶论”是其主要的思想主张之一。这一思想主要反映在《荀子·性恶》篇中,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所说的“性”是指与生俱来、自然而成的“自然之性”或生理本能。“伪”不是“真伪”、“虚伪”的“伪”,而是“人为”之义。
(20)、古往今来,荀子的人性论思想一直是研究荀学引人入胜的一个领域,因为关于人性的学说是荀子全部哲学思想的重要基石。荀子作为先秦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集大成者,其人其学汇集于《荀子》一书,对后世儒学乃至整个中国哲学史都具有深刻影响。
(1)、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
(2)、早在1995年,邯郸著名荀子研究专家刘志轩老师就创作出版了《荀子传》,2006年邯郸市荀子中学创立,2011年成立邯郸荀子研究会,赵浩军任创会会长,即提出要学习研究荀子思想要义,总结归纳出荀子思想的核心价值。
(3)、(18)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03页
(4)、四是指出学习的终归宿。学习的过程是诵读《诗》《书》《礼》《乐》《春秋》,独立思考,融会贯通,身体力行,而且能去掉干扰,不断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乃至达到好学乐道,心利天下成为一种本能,而且这种本能就像“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一样。荀子认为,学习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前提,没有学习就不能形成良好的品德。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此外,荀子还洞察到了“学习—思考—行动”的学习步骤,无论是学习还是思考,终都要用于实践,这比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前进了一大步。学习者也要重视知识的积累,培养“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劝学》还讲到了明心见性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惫焉”。有德才能明道,但德是一切众生所共有的,谓之性德。然而仅有性德是不行的,要积善才能使性德的光明显示出来。
(5)、(12)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41页
(6)、“天行有常”的思想:荀子以为,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人不可违背这一规律,而只能严格地遵守它。
(7)、与其迷信天的,去思慕它,歌颂他,等待“天”的恩赐,不如利用自然规律以为人服务。荀况强调“敬其在己者”,而不要“慕其在天者”。甚至以对天的态度作为君子、小人之分的标准。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的思想。荀子明确的宣称,认识天道就是为了能够支配天道而宰制自然世界。
(8)、(22)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