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来历简介30字【文案100句摘抄】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28 09:25:58

汉字的来历

1、汉字的来历100字介绍

(1)、属于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遗址,发掘出精美的彩陶,它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至前4500年。彩陶在中原地区到龙山文化时期便衰退了,但却在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地区得到了发展。马家窑文化与半山马厂文化约在公元前3000至前2000年,都有图案华丽的彩陶。彩陶上的花纹一般认为是装饰性的美术图案。近两年来,有人对庙底沟彩陶纹中的鱼形纹发生了兴趣,认为它是带有表意性的由鱼文化遗存的符号。甲骨、金文中有些字很像是由鱼纹演变来的

(2)、山东的大汶口文化,发现刻有符号的陶尊和残器片十六件,大都出自墓葬,上面有十八个刻符。这些刻符的图像和甲骨文与早期金文的象形文字接近。 虽然这些符号绝大多数刻在陶尊外壁口下颈部,而且一个陶尊一般只刻一个符号,只有一件在颈部两侧刻两个,另一件在颈部、底部各刻一个,相互并不连贯,因此,意义无法探求。但说它们是原始文字,已有相当的理由。

(3)、1626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金尼阁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资》,这是一本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字汇。注音所用的方案是在利玛窦方案的基础上修改的。

(4)、有一次,黄帝的军队和蚩尤的军队交战,双方打得难分难解,胜负未分。黄帝准备改变战术,叫仓颉把作战图拿来,仓颉一摸,身上带的作战地图早已丢失,黄帝又气又急,只好暂且收兵回营。

(5)、商朝,目前已知早的成熟汉字甲骨文出现,稍后出现的钟鼎文虽有字数的增加,但形体并无大的变化。

(6)、西汉后期,谶纬之说兴盛。谶纬以“阴阳五行”“天人感应”学说为理论依据,把偶然出现的自然现象解释为上天对人间的预告。谶纬之书广泛收录古代帝王、圣人的故事以及与预言相关的故事。对于汉字这一社会重要交流工具,谶纬之书亦有相关记载。在此类文献的叙述中,汉字起源更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河图玉版》中的“仓颉造字”故事便是如此。该书已佚,但郦道元《水经注》引用了其中有关的记载,曰:“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在这段文字中,我们看到这样一个情节:仓颉南巡时登临阳虚山,漫步于玄扈水、洛水之畔。灵龟背着书浮现在水上,把丹甲青文的天书授予仓颉。也就是说,仓颉能够创制文字完全是上天的馈赠。

(7)、近年来,对夏文化的探讨日渐热烈,一般认为夏代已经进入阶级社会,起码应该有一些原始文字,但是在夏代遗址的发掘中,却没有找到可以确证为文字的资料。河南偃师县发掘的二里头文化,根据考古层位,是压在河南龙山文化层之上,又被二里岗文化所压住的。它的时代约在公元前十九至前十五世纪,属夏文化,至少它的晚期已经进入了文明阶段。在发掘的陶片上有的刻划记号,用意不清。

(8)、《春秋元命苞》提到仓颉“都于阳武”。《路史》注:“今开封之祥符,故浚仪县,即春秋之阳武高阳乡也。”据此可知仓颉时代的“阳武”在河南开封。与此相应,河南开封也建有仓颉墓。关于此墓的记载早见于万历年间的《开封府志》:“仓颉墓在府城东北二十里。”河南省文物局编写的《河南文物名胜》介绍了该墓的现状:“现在刘庄村之北尚有一高出平地的墓冢,墓南有墓碑遗迹,墓碑已失。墓东南约300米有一夯筑的台基,即造字台。”

(9)、迄今为止,我们所能看到的有关汉字起源的文献记载,早来自周秦的典籍,而且大都是传说,有的还带有神话色彩。但是,神话与传说有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根源,往往是某些历史现实的折射反映。关于汉字起源的历史旧说,并不都是无稽之谈,其中也有一部分是信传。尽管这些传说并非汉字起源历史面貌的详尽写实,但是,它们对推断汉字起源前后的状况和推断汉字起源的大体时间,都是很有价值的。

(10)、1867年,英国大使馆秘书威妥玛(ThomasF.Wade)出版了北京语音官话课本《语言自迩集》,他设计了一套拼写法,用拉丁字母来拼写中国人名、地名和事物的名称,叫做“威妥玛式”。

(11)、我首先了解了“月”的由来:天空中明显的事物就是太阳和月亮,古人很早也留意到了,所以想把月亮写出来。太阳是圆圆的形状不会变,古人就用“⊙”来表示,但是月亮也用“⊙”表示不是分辨不出来了吗?幸而,月亮的形状是会变化的,有新月、满月、半月等形状,既然不适合用满月的形状,就用新月的形状造了“月”字。甲骨文中的月字不是刚好像一弯新月吗?中国传统的历法,如把月亮的圆缺周期称为一个月,所以与月有关的字还有“期”、“望”等等。

(12)、由此推断,这样的一个人,在汉字起源阶段的晚期,一定会存在的。

(13)、相比于“仓颉造字”说,另外两种传说的流传远没有那么广泛。“沮诵、仓颉造字”说只是晋代以后才有一些文献提及,“太上老君造字”说也只出现在道教文献中。

(14)、荀子认为,仓颉是一个因为集中使用文字而摸着它的规律从而整理了文字的专家。

(15)、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在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总共发现有4672字,学者认识的已有一千多字,只是商代文字的部分保留,名甲骨文,特有学科——甲骨学。

(16)、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成熟于汉代,由小篆简化而成。

(17)、契刻,即古人把一些数字或象形符号刻在陶器、竹木片或龟甲上,以此传递信息。

(18)、这两种文字,因为是现在所能见到早的文字,所以又称为「古文」。

(19)、因此,一般认为,在汉字从原始的文字过渡到较为规范的文字的过程中,他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20)、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盆上,和晚商青铜器上的鱼形图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拿它们与古汉字中的一些“鱼”比较,其相似的程度,足以使人确信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出来的。

2、汉字的来历简介30字

(1)、回复6:接收“对外汉语老师及相关岗位薪酬大曝光”

(2)、孔安国《尚书·序》(属伪作,但年代甚古)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3)、至此,仓颉的个人信息(相貌、身份、去世日等)和造字历程皆被细致描写,“仓颉造字”的故事情节已然完整。后世所述造字传说虽有小异,但故事模式大体相同。当然,东汉时期不同学者对“仓颉造字”的细节描写有所差异,后世学者便主动选取其中符合自身理念的那一种。例如,就前文提到的“仓颉造字”与“天雨粟,鬼夜哭”的关系而言,王充《论衡》认为两者只是偶然的巧合,高诱《淮南子注》则指出“仓颉造字”导致了“天雨粟,鬼夜哭”的发生。由于《论衡》对社会广为认可的“天人感应”之说多有贬斥,所以不为正统学者所认可,因此后人多倾向于高诱的阐释。而这种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说明古人更倾向于认为“仓颉造字”与天之异象息息相关,是一项伟大和神圣的事业。

(4)、从商代后期再往前,推到商代前期。考古学家认为,郑州商代遗址的发掘中找到的被称作二里岗文化的商代文化,与殷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它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1750至前1350年范围内,早于安阳小屯殷商文化三百多年。在翻转的地面上,曾发现三件有字的骨,其中两件各有一字,另一件有十个字。考古学家认为是为练习刻字而刻的,它的形制与殷墟甲骨文差不多,可以看出,当时已经在使用甲骨文。二里岗文化的陶器和陶片上也刻划符号,都是简单的刻文,刻在陶大口尊上。河北藁城县台西商代遗址里也发现了一些刻在陶器上的符号,其中一部分比商代后期略早一些。江西清江吴城遗址出土的陶器刻符,也早于殷墟四百年左右。这三处的陶文,有的与汉字很相像。

(5)、旧石器时代人们以渔猎为生,而鱼对黄河、长江流域以及滨海原始居民的生活,更有特殊作用。新石器早期的鱼形纹与后来文字的关系,确有不容忽视的一面。

(6)、意见投稿邮箱:3563545791@qq.com

(7)、传说有一次,黄帝的军队和蚩尤的军队交战,交战甚欢,难分难解。黄帝想改变一下战术,叫仓颉拿作战地图来,但发现地图已丢失。只好收兵再作商议。回营后黄帝很生气,责怪仓颉没办好。仓颉说,现在要记录的事实在太多,再用结绳记事的方式,实在难以应付,忙了就会出乱子。现在老百姓也在犯愁中,常遇到同样的问题。黄帝说,你是我朝的第一大臣,有没有解决方式?仓颉告诉黄帝,改用画图的方式,可以记录更多的事,而且大家一看就会明白。黄帝就命仓颉着手办理这个事,不用随军打仗了。

(8)、而象形文字则发源于埃及,是由绘画文字演变来的古老的文字形式之一。产生的时间比楔形文字晚一些,大约在五千五百年前,象形文字通常被刻在墙壁上,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有没有办法满足人类交流的需要,于是埃及人发明了方便书写的僧侣体,之后又进一步改进成了世俗体。世俗体是通用的文字形式,中国人到现在使用的汉子依然是象形文字,汉子是人类历史上早诞生的文字,没有消亡的文字。并且随着文字的出现,书写材料也成为极其重要的工具和载体,书写材料的廉价说明文明的发展也就很快,在古西亚三角洲,泥土跟芦苇随处可以看到,人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制作泥板和芦苇杆,书写起来也方便,但是当这些材料传到小亚细亚之后就变成稀有物品,只有权位高的人才有资格使用。

(9)、八卦说。孔安国《尚书》序(属伪作,但年代甚古)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易纬·干·凿度》认为:干卦,天字的古文;坤卦,地字的古文;离卦,火字的古文;坎卦,水字的古文;巽卦,风字的古文;震卦,雷字的古文;艮卦,山字的古文;兑卦,泽字的古文。

(10)、在古代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群岛,以及位于婆罗洲的兰芳共和国,汉字都曾是该国正式文书的系统,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文明的传播分享有着重要作用。

(11)、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文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贾湖刻符经碳14物理测定,距今约7762年(±128年)历史;还有七千年前的双墩刻符、六千年前的半坡陶符、五千多年前青墩遗址刻符、连字成句的庄桥坟遗址文字、大汶口陶尊符号、尧舜时代的陶寺遗址朱文、夏墟的水书。早期的骨刻文就是丰富的文字系统,后期的属于初步成熟阶段。这些考古发现可能是汉字起源的重要线索,也可能是各种文字发展的不同源流。

(12)、其阐释了早期记事工具向成熟文字体系发展的历程。尽管先秦文献就记载了伏羲创八卦、神农结绳而治的故事,但八卦、结绳和汉字创制之间的关联从未有人梳理。在《说文解字·叙》中,许慎把伏羲创八卦、神农结绳而治和“仓颉造字”的故事勾连起来,为我们描绘了人类改进记事工具的历程。根据许慎的阐释,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远古时期,伏羲治理天下。他仰观天象,俯看地理,观察鸟兽的足迹以及地上的草木形态。近则取象于身,远则取象于万物。根据观察,伏羲创制出《易》之八卦,显示万物的法象。到了神农氏,用结绳的方法记录事件。随着社会发展,各类事务愈发复杂,粉饰虚伪之事渐渐产生。黄帝时期,史官仓颉观察鸟兽的足迹,认识到不同的纹理可以用来区分事物。受到这样的启发,仓颉便开始创制文字。

(13)、传说毕竟不是确凿的史料,汉字起源的确切时代和起源的状况,曾经那样模糊。近六十年来,现代考古的谜一个个从地下揭晓。关于汉字的起源,也有了更多的考古资料显示了蛛丝马迹。

(14)、文字早成熟于商代。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早的成熟文字。

(15)、《河图·玉版》:仓颉为帝,南巡狩,发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I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

(16)、黄帝对仓颉说:“你是我身边聪明的一位大臣,怎能在打仗的生死关头把作战地图丢失?这是多大的过错啊!”仓颉回答说:“黄帝,如今人多事杂,又要经常打仗,用结绳记事,刻木为号的传令办法实在难以应付。若照这样下去以后还会出更大的乱子。”黄帝问:“那该怎么办?”仓颉说:“只有一种图,天下人一看,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用这种图把你要说的话画出来,人们都会按照你的意思去做。”黄帝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便说:“好吧,今后边你就不要随军打仗了,专门留下来给咱们画图造字吧!”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 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全国中小学图书馆馆配期刊第三届、第四届“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推荐活动入选期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参展期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2020/2021“中国精品期刊展”参展期刊

(18)、汉字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字之一。我们现在能见到的古而又完备的汉字,是殷墟甲骨文,是商代人使用的文字,距今三千多年了。而汉字产生的年代应该比甲骨文早得多。

(19)、与文献记载的情况相匹配,在汉字起源的传说中,“仓颉造字”说在民间的接受度广,这从各地修建的仓颉庙、仓颉墓等纪念性建筑便能看出。典籍记载中与仓颉相关的地点,几乎皆可见纪念仓颉的建筑。

(20)、指事字,就是要指出这个物体的重点所在。例如刀刃的“刃”字,是在一把刀上加一点,那一点就是要特别指出这把刀的刀刃很锋利!

3、汉字的来历和起源资料

(1)、 八卦说。孔安国《尚书》序(属伪作,但年代甚古)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易纬•干•凿度》认为:干卦,天字的古文;坤卦,地字的古文;离卦,火字的古文;坎卦,水字的古文;巽卦,风字的古文;震卦,雷字的古文;艮卦,山字的古文;兑卦,泽字的古文。

(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文字和变化瀚如烟海,又岂是仓颉一个人可以造出来的?

(3)、《北史·魏本纪》说:北朝魏的先世“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记录了原始社会部落或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在文字出现之前,以结绳记事的方法,把战争、猎获、会盟、选举、庆典、联姻、生育、疾病和灾害等大大小小的事件记录下来。

(4)、  通过上课给小朋友们讲汉字的起源,让小朋友们多了解中国的汉字。并且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制作竹简并在竹简上写出中国的古文字。

(5)、“汉字”一词早出自元朝《金史》卷九本纪第“章宗一”:“十八年,封金源郡王。始习本朝语言小字,及汉字经书,以进士完颜匡、司经徐孝美等侍读”。

(6)、而且,隔开这一段,在更早一些的新石器时代,我们还可以窥到一些文字起源的信息。

(7)、仓颉每天上观日月星辰,下观万物生灵,创造出来了越来越多的象形文字。并刻在石头和木头上。后来发现太沉重,不便携带,成了仓颉的心病。后来有人从河边捉来一只大乌龟,请仓颉造个字,仓颉发现龟壳上有很多方格子,就造了一个“龟”字,并刻在龟壳上。但乌龟趁人不备时逃走了。三年后,乌龟在另一个地方被人捉住了,他告诉仓颉,龟壳上刻的字还在,不但没被水冲掉,而且字长大了,而且更清晰。于是仓颉想到,龟壳很常见,不但很轻,而且刻的字很清楚,是很好的记录材料。他把创造的字,都记录在龟壳上,串起来。黄帝大为赞赏,并颁布天下,成了现在所说的甲骨文。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国汉字的由来。

(8)、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9)、汉字产生以前,中国曾有用实物记事的阶段。结绳和刻契是其中的重要手段。结绳记事的说法首见《易经?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 。”《庄子? 箧篇》也说:“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留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根据这两个说法,上古有很长一段时间都用结绳记事,神农氏是用结绳的后时代。至于结绳这种记事方法如何施行,《周易正义》引《虞郑九家易》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人们把结绳与文字联系在一起,是因为人类创造结绳记事的方法与发明文字的想法是很一致的。一件事情要想保留在人的脑子里,只有在记忆所能达到的时间和准确度之内,才是可能的。但记忆的延续时间和可负荷的容量都是有限的,只有用外部的标志来提示它。人们在相互约定某一事情后,也需要有一种客观凭据以便长期遵行。前者是记录某种思想内容,后者是记录某种交往内容,使这些内容超越时间的限制,这正是激发人类发明文字的动因。也就是说,到了结绳时代,文字产生的主观要求已经具备了。结绳的可区别性很低,只能用结大结小来标记大事小事,像秘鲁土人用不同颜色的绳并在一起,再加上颜色与结绳位置的区别,多也只能传递十几种至几十种信息,所以,它的记录功能是很弱的。但是,它既有治事的作用,后来又用于约誓之事,能够“各执以相考”,因而也必然具有一种约定的内容;原始社会的人群活动范围还不很大,对记事符号的交际功能要求不高,突破语言的时间限制比突破空间限制更迫切一些,结绳作为一种视觉的记事符号,在记事的数量和明确性上虽然极为寥寥,但它是一种成功的尝试。从结绳到文字,虽然发展了几千年,但在性质上,距离已不很遥远。结绳说既有后代民俗作为确证,又可从历史发展的逻辑上分析出它存在的合理性,因此,时间错乱的“八卦”说,虚玄的“河图洛书”说,是不可能与结绳说同日而语的。

(10)、当碰到众人意见不同时,总该有人出来统这个人就是仓颉,相传就是黄帝的史官。

(11)、回复接收“外汉老师必知:中国人和外国人知根知底的区别”

(12)、河图说:《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13)、    竹简在古代是文字的载体,亲手制作一个☀☀☀

(14)、中国文字已有五千年历史,但是早期的文字,已不可得见,今传早的文字是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简称甲文)。

(15)、   早的汉字由大汶口文化晚期(约4800年前)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演变而来。距今约3400年到2700年的殷周时代是汉字的「甲金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关于占卜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刻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从战国到魏晋时代(公元前5世纪-公元5世纪),人们主要是在狭长的竹片或木片上写字的,这称为简书,也有写在绢帛上的,称为帛书。

(16)、一说,甲骨文、金文的“明”字,也是鱼头纹演变来的:

(17)、 汉字起源流传广的说法是仓颉造字。古时候,还没有发明文字的时候,要利用打结的绳子来记事。传说仓颉请属下去市场用一匹马换二辆车,而属下却搞不清楚是一马换二车还是一车换二马,结果错误百出,让仓颉伤透脑筋。仓颉利用绳结记下黄帝交待他办的许多事,也是越弄越胡涂。于是仓颉开始研究,如何把图画变成文字。

(18)、500年前我国部分穆斯林少数民族中曾经使用“小经”文字,这种文字是一种阿拉伯文字。用阿拉伯字母来拼写汉语,比唐代守温用汉字来表示声母和韵母又进了一步。共有36个字,其中4个字母是特有的,这可能是我国早的用来拼写汉语的拼音文字,它不再带有汉字的痕迹,完全采用拼音字母。“小经“同时也为东乡、撒拉等民族使用。

(19)、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得知,在王充所生活的时代,东汉人是这样描写仓颉生平的: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他长着四只眼睛。根据鸟的足迹,仓颉创制了文字。在文字创制后,人们看到天上下了谷物,夜里听到鬼魂哭泣。仓颉去世的日子是丙日,因此学习写字的人都避忌丙日。

(20)、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4、汉字的来历是民间故事吗

(1)、1815年到1823年之间,在广州传教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编了一部《中文字典》,这是早的汉英字典,字典中用他自己设计的拼音方案来拼写汉语的广东方言,实际上是一种方言教会罗马字。接着,在其他的方言区也设计了不同方言的方言教会罗马字。其中厦门的“话音字”1850年开始传播,仅在1921年就印刷出售五万册读物,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前,大约还有十万人左右使用这样的方言教会罗马字。其他各地的方言教会罗马字,在南方的通商口岸传播,主要用来传教。

(2)、不过这样很不保险,因为所有的事情都用绳结来记,虽然绳结有大有小,打结的地方也不一样,可日子久了,也很难每段绳结代表的意思都记得准确无误。

(3)、除以上所列举的,全国各地还有很多为纪念仓颉而造的建筑,如山东东阿仓颉墓、河南商丘虞城仓颉墓、杭州西湖仓颉庙等。这些建筑皆体现了民间对汉字起源传说的认可。

(4)、 下面小编就给大大们主要的介绍一下你所不知道的仓颉造字吧

(5)、当然仓颉造字只是传说,汉字不是个人发明创造,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如果历史上真有仓颉,可能就是文字的采集或整理者。而所谓的“六书”,其实也不是仓颉的发明,而是后代分析汉字并将其大体归类的方法。

(6)、据考古发现,在汉字产生以前,有“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方式。现代研究认为,汉字来源于集体的智慧,如果仓颉确有其人,那他应该是文字的整理和颁布者。随着考古的进展,更多的遗址不断发现,也为汉字的.起源和来历,提供了更多的新证据。

(7)、幸好,人类还是很聪明的,他们发明了简笔画,就是把物体的样子画一个大概,使别人能够知道是什么意思就可以了。

(8)、 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他长着四只眼睛,目光炯炯,面相奇异,能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辨鸟兽之迹,见人所不能见。传说中这样一个超乎寻常的人创造了文字,可见文字对人类的巨大影响。仓颉每天在沙地上涂涂写写,渐渐地知道图画可以转变成文字,他为此欣喜若狂。他慢慢地从生活中了解形成中国文字的六种原理,即“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仓颉从此就不停地造字。一天,黄帝召见仓颉,请他专心造字,于是仓颉更积极地造字,以造福大众。这便是祖先发明文字的由来。

(9)、建立关于汉字起源的假说,首先应当弄清,原始汉字处于什么状态就算已经产生了。考古学家们认为,只要发现了一种有标示作用的符号,就可以确定为汉字起源的初阶。文字学家们认为,文字是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原始的标记符号必须脱离了任意绘形、任意理解的阶段,产生了一批具有约定的意义、可以记录语言中的词──也就是有了固定读音──的单字,并且可以开始进行字料的积累的时候,才能算已经产生了。要达到这个状态,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条件。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生产组织进一步严密,居住点与政治中心确立,继承法定,才使口语的局限变得日益突出,超越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文字才不得不发展起来。另一方面是文字发展本身的条件。文字正式产生以前,必须有一批可以书写、可以传递的图画或符号,可以用来演变为字符,有了这些可以称作“前文字现象”的材料为基础,才有创造文字的可能。我们综合考古学家和文字学家的看法,在讨论汉字起源问题时,取一个时间上线与下线的幅度。这个幅度或许会有一两千年,但这对于人类的发展来说,仍然是十分短暂的。

(10)、既然汉字发展的历史没有中断,那么,我们沿着它踏出的足迹向上追溯它的起源,应当是可能的。但是,现存早的汉字甲骨文产生在殷商时代,距今大约有三千四百年的历史。它已是一种有着比较严密体系的文字。小屯的殷墟文化,仅从它相当发达的冶炼技术和铜器、陶器、玉器上的艺术纹饰看,便可以确定它已是高度发达的文明。所以有人说,如果把殷墟文化看作中国文明的诞生,那就未免有点像传说中的老子,生下来就有了白胡子。近年来,在西安市郊区长安县花楼子客省庄二期文化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一批刻在骨笄、兽牙和兽骨上的刻符,据说已经清理出单体文字十多个。这一文化遗址属龙山文化晚期。有人把这些刻符也称作甲骨文,而因此把甲骨文产生的时代推前了一千多年。但是,从汉字学的角度看,殷墟甲骨文是一个成熟的文字体制的专称,在没有证实长安刻符与殷墟文字的历史源渊关系时,我们不能把凡是刻在甲、骨上的符号都称作“甲骨文”,而把它和殷墟文字挂在一起。

(11)、“仓颉造字”说在周秦时期只是初具模型,虽然汉字创制者的名字已经确定下来,但是文献中却没有提供他的更多信息。仓颉的相貌、身份、经历、汉字创制后的影响等记载,都是首先出现在汉代的文献中。如果说周秦时期的文献只是提供了有关造字者的简要信息,那么西汉时期的文献已然具备故事性了。

(12)、因为文字不是仓颉一个人所能独创,而是在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文字记事的时候,人们在集体生产劳动过程中经过观察自然的事物,并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创制出来的。

(13)、图画文字发展为早期象形文字,主要的变化,在于它直接成为语言的符号,变得可识可读。另外,它的总体的直观性经过分析,变为一形即一词。这时,完全写实的绘形就演变为象征的或局部替代的,只要所绘与所指保持理据,能使人识别就可以了。北美印地安人用来表达抽象概念的象征性图像。它已摆脱了写实,析为了单图,只是尚未与词对应,有意而无音。因此,它可以看作由图画文字向早期象形文字过渡的一种形态。

(14)、现代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画。一些出土文物上刻画的图形,很可能与文字有渊源关系。

(15)、周朝,由于疆域广阔且诸侯割据日久,汉字在春秋晚期明显出现诸侯国之间文字异形,战国时期的文字异形情况更重。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秦始皇令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毋敬等整理文字,以秦国大篆为基础制定出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

(16)、本栏目选编“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力求以更便捷的方式,将优质的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资源分享给更广大的用户。

(17)、                 唐 李咸

(18)、有关汉字起源的说法繁多,有结绳说、八卦说、河图洛书说、仓颉造字说和图画说等。

(19)、   汉字的构成是有规律的,古代学者研究总结出汉字有六种构成方法,称为「六书」。六书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比如「自」在甲骨文里写作一道鼻梁,两个鼻孔,像人的鼻子,是鼻子的意思。后来慢慢发展出「自己」的意思。古人很早就发现狗的鼻子十分灵敏,懂得辨识气味,所以「臭」字由表示鼻子的「自」和「犬」组成。

(20)、可以说,如果没有文字,那么人类的文明就无从谈起。文字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发明,文字的出现源自商业活动,当人们在做交易的时候,交易物品的数量一旦超出了记忆范围,人们就会用土块做记录,早出现的象形文字都是刻画动物形态,人们在泥板上书写,然后晒干,后来因其麻烦并且浪费时间,人们发明了抽象符号,代指特定事物。大约公元前2500年,西亚地区的居民们开始用芦苇杆在泥板上面书写,芦苇秆的书写痕迹形状像楔子一样,因此也被叫做楔形文字。到了公元前14世纪,楔形文字已经比在西亚和北非地区广泛使用。

5、汉字的来历故事

(1)、可见,在周秦时期,仓颉作为文字创制者的身份,逐渐在官方文献中被明确下来。除了将造字之功归于仓颉,这一时期还有仓颉、沮诵共同造字的说法,该说仅见于《世本》,其文曰:“沮诵苍颉作书。”然而此种说法在其后很长时间都未成为主流,直到晋代才重新被提起。可以说,周秦时期的“仓颉造字”说,为汉代以后仓颉形象的逐渐丰满,“仓颉造字”故事细节的逐渐丰富打下了基础。

(2)、仓颉是史官,因集中使用原始文字,得以对群众自发产生的字符加以规整。《荀子?解蔽篇》说:“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对“壹”字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解释作“专一”,把《荀子》这句话理解成:“仓颉只是众多好书者中由于用心专一而有成就的一个”。又有人以“壹”为“同一”、“统一”,认为《荀子》这句话应当理解为仓颉整理过文字。其实,《荀子?解蔽篇》所说的“壹”指正道,也就是正确的规律。“壹”与“两”相对,不受邪说的蒙蔽叫作“壹”。荀子认为,后稷之于稼,夔之于乐,舜之于义,和仓颉之于书一样,都是因为专门从事某方面的工作,从而掌握了正确的规律,才能独传。仓颉是一个因为集中使用文字而摸着了它的规律从而整理了文字的专家。在汉字从原始文字过渡到较为规范的文字的过程中,他起了独特的作用。可以推断,这样的一个人,在汉字起源阶段的晚期,一定会存在的。

(3)、在清朝前期,政府官方文字是满文,当时已用汉字一词称呼中国汉族的传统文字。另外,日本人也称呼为“汉字”,以别于由汉字派生的假名。在韩国,汉字则与训民正音(谚文)相区别。

(4)、从这以后,仓颉每日仰观日月星辰,俯察鸟兽山川,创造象形文字。不久,人、手、日、月、星、牛、羊、马、鸡、犬这些字都造出来了。可是象形文字越造越多,往哪里写呢?写在石尖上拿不动,写在木板上太笨重,写在兽皮上也不合适,这又把仓颉难住了。一天,有个人在河边捉住一只大龟,前来请仓颉给它造字。仓颉把龟细看了一遍,发现龟背上有排列整齐的方格子,便照龟的象形,造了个“龟”字。然后又把字刻在龟背上的方格子里,龟由于背上刻字感到疼痛,乘人不防时,爬进河里去了。三年以后,这只背上刻字的龟,在另一个地方又被人捉住。人们告诉仓颉,刻在龟背字的字不但没有被水冲掉,而且还长大了,字迹也更明显。

(5)、回复接收“对外汉语考研考证教学应看的书”

(6)、仓颉到底是什么人呢?传说他是黄帝的史官,黄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联盟的领袖,由于社会进入较大规模的部落联盟阶段,联盟之间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联共享的交际符号,于是搜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仓颉的手上了。

(7)、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国古代汉字也追随着历史不断的演变,现代社会中每个字的起源及演变几乎都可以找出相关的依据来,读罢小小故事,或能一窥中国汉字的神秘面纱,亦可对汉字的起源及演变有个基本的了解。

(8)、另外在地下出土了很多商周时代的铜器,上面铸有很多铭文,称为钟鼎文(简称金文)。

(9)、王充、高诱皆阐发了“仓颉造字”与“天雨粟,鬼夜哭”之间的逻辑关系。《淮南子·本经训》中讲到“仓颉造字”后“天雨粟,鬼夜哭”,但并未细论造字行为与怪异现象的关联。对此,王充在《论衡·感虚篇》中提出,“仓颉造字”与“天雨粟,鬼夜哭”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只是事件与现象的巧合而已。既然河图洛书是天降祥瑞,那么汉字亦不应被视为祸乱。至于为什么人们会认为“仓颉造字”引发了怪异现象呢?王充认为:仓颉造字后,正好赶上谷物从天而降,夜晚传来鬼的哭泣声。人们看到怪现象伴随文字而出现,便把两件事联系在一起,认为是文字创制引发了祸乱。与王充不同,高诱认为“仓颉造字”与怪异现象之间存在因果关联:“苍颉始视鸟迹之文,造书契,则诈伪萌生。诈伪萌生,则去本趋末,弃耕作之业而务锥刀之利。天知其将饿,故为雨粟。鬼恐为书文所劾,故夜哭也。”在这段文字中,高诱详细地解释了天为何“雨粟”,鬼为何“夜哭”:文字产生后,人们能够书写契约,而欺诈粉饰亦随之产生。从此,人们开始舍本逐末,不务耕作,反而争相追逐微小的利益;上天知道这样下去人们便会饿肚子,所以为人们下了一场谷物雨。鬼担心人们用文字弹劾它们,因此在夜里哭泣。此外,高诱还提出了另一种有关“鬼夜哭”的故事阐释:“‘鬼’或作‘兔’,兔恐见取豪作笔,害及其躯,故夜哭。”也就是说,人们学会写字后,兔子担心人用兔毛制作毛笔,危害兔类的生命安全,所以在夜晚哭泣。

(10)、这下可把仓颉难住了。图和字怎么造呢?他整天苦思冥想,半年过去了,眼看已到冬天,仓颉还没有想出造字的办法来,一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雪,仓颉一早起来到山上去打猎,只见满山遍野白雪皑皑,山川树木全被大雪覆盖。仓颉转了一座山,也未见到一个猎物。正准备下山回去突然从树林里窜出来两只山鸡,在雪地上觅食。山鸡走过后,在雪地上留下了两行长长的爪印。接着,又有两只小鹿也窜出树林,发现人后撒腿跑掉了,雪地上又留下了小鹿的蹄印。仓颉看得出神,把打猎的事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他把山鸡的爪印和小鹿的蹄印一对比,发现形状不一样。于是他想,把鸡爪印画出来就叫做鸡,把鹿蹄印画出来就叫鹿。世界上任何东西,只要把它的象形画出来不就成了字吗!想到这里,仓颉心花怒放,回去后就把他的这个想法向黄帝报告。黄帝听后笑看说:“我说过,你是个精明人,果然不出所料。好吧!你就把天下的山川日月,飞禽走兽,都按照象形造出字来,我再颁布天下。”

(11)、《春秋元命苞》中曾提到仓颉“终葬卫之利乡亭”,相应地,古人在白水县利乡亭(今属陕西省渭南市)修建了仓颉庙,至今仍存。仓颉庙内曾立有“仓颉庙碑”,据赵明诚《金石录》记载:“文字残缺,其略可辨者,有云:‘苍颉,天生德于大圣,四目灵光,为百王作宪。’而其铭曰:‘穆穆圣苍。’知其为《苍颉碑》也。考其岁月,盖熹平六年立。”据赵明诚考证,“仓颉庙碑”立于汉代熹平六年(177),则白水仓颉庙在东汉熹平年间已有之。除仓颉庙外,白水县利乡亭还建有仓颉墓。关于该墓的记载早见于三国《皇览》之中:“有苍颉冢。在利阳亭南。坟高六丈。学书者。皆往上姓名投刺。祀之不绝。”从文本对学者祭祀活动的描写看,白水县仓颉墓香火旺盛,可知仓颉墓在三国时期已颇具名气。

(12)、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13)、上古时候没有文字,人们只能结绳记事,既麻烦,还不能记载复杂点的事。那时,伏羲的大臣史官仓颉就常常琢磨着,要找出一套好的记事的方法。仓颉,姓侯冈,名颉,因是陈仓人,所以后人称其为仓颉。

(14)、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15)、    认真听老师讲文字“过去”的故事☺☺☺

(16)、但一切没什么简单。由于各处考古出来的符号,都零星分散,缺失也较严重。各处的地域色彩浓厚,背景也很复杂。故汉辞网认为,汉字的来历和起源还是一个有待不断揭开的谜。

(17)、了解了“月”的来历,我觉得很有趣,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汉字无穷的魅力。除了“月”字,我还了解了“船”、“日”、“书”、“羊”。的来历,是我牢牢记住这些字的笔画,像一年级小朋友看图识字一样,增长了知识,也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

(18)、今天,我们可以赏析古人的佳作,能够让千里之外的国人看懂我们发送的信息,这正是汉字的馈赠。试想,如果我们没有先进的科技,大概也会像古人一样认为汉字为神人、圣人所造,用传说的形式歌颂汉字的无穷魅力吧。

(19)、从周秦时期“仓颉”之名初见,经过汉代的形成和完善,再到魏晋以来造字人物的多元化,汉字起源的传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尽管这些传说并非对汉字起源历史的真实再现,今天的我们亦已知晓,汉字不可能是由个人独立创制完成的,但是汉字起源传说中的某些内容是具备一定合理性的,对于今人推测汉字起源情况有一定帮助。

(20)、《荀子》、《韩非子》等古代典籍里也有关于仓颉造字的记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