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大自然的小诗四句
1、赞美大自然的小诗四句原创
(1)、表达回归意愿的城市批判,是人类文明总体批判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总体批判从先秦时代就开始了,道家学派的老庄对文明、文化和社会政治的否定,对“小国寡民”、“莫之为而常自然”的原始自在的前文明状态的怀念、向往,表达的就是人类回归自然母体的本能意识。闻一多在《庄子》一文中指出:“庄子的著述,与其说是哲学,毋宁说是客中思家的哀呼;他运用思想,与其说是寻找真理,毋宁说是眺望故乡,咀嚼回梦。‘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庄子仿佛说:那‘无’处便是我们真正的故乡。他苦的是不能忘情于他的故乡。纵使故乡是在时间以前,空间以外的一个缥缈极了的‘无何有之乡’,谁能不追忆,不怅望?何况羁族中的生活又是那般龌龊、偪仄、孤凄、烦闷!”(11)庄子对道家哲学本体“无”的回归,实际上就是对文明社会以前的“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状态的深切眷恋。这种眷恋,正表明对违背自然、违背人的天性的文明社会的失望和厌倦。
(2)、《礼记》中也有类似的看法:“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礼运》)。“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人是天地之精华,圣人能够依循天地之则,尽其本性,从而赞天地,化万物,与天地鼎足而三。人与天地相类并列,遵循天地之道而不悖,这种天地人一体同等的思想,极大地提高了人的主体地位。
(3)、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4)、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自然永远灵光焕发,毫不差错,它是的、永恒普遍的光辉,万物从它得到力量、生命和美,她是艺术的源泉、目的和检验的标准。——蒲柏《奥德赛》
(6)、“人情开涤,日月清朗”,这是《世说新语》记载东晋王胡之自述观看印渚后的感受。常有学生请骆玉明老师题词留念,多次见到他以此八字应之。
(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8)、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11)、(3)胡晓明《中国诗学之精神》,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版,第63-64页。
(1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13)、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14)、三唱颂歌,赞美祖国。三唱颂歌,赞美祖国。第三篇章《颂歌》,共有20首(组)诗。这组诗歌写出了对祖国和故乡的大爱,情感饱满,构思新颖,政治性和艺术性结合得相当好,有着极强的立体感和时代性,通俗易懂,节奏明快,适合朗诵。书中《霞客路》《辉煌的“四十”》《飞翔吧,宁海》等,这些诗歌为新中国重大历史节点而写,生而欣逢,作者“诗言志”,用贴近人心的文学形式,让读者感受到精神力量。比如《霞客路》这首长诗,作为第十六届中国徐霞客开游节开幕式的朗诵节目,由央视著名播音主持人、艺术家张文星领诵,二职高学生合诵,作者从1613年5月19日,徐霞客选择宁海作为游记开篇,到如今的霞客精神,三美宁海的精彩,期间发生的巨变,让现场观众感受到诗歌带来的震撼,朗朗诗声响彻整个西门徐霞客广场。
(15)、话别说得太圆满——目的是给意外留有余地,以免下不了台。尽快成为你所在的那一行的专家——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16)、“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唐·韦应物
(17)、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8)、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1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0)、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关于赞美大自然的小诗
(1)、 家乡的人们在梨园里走着,他们见得多了,并不感到新奇。他们来施肥,授粉,梨花就那样兀自开着,兀自美丽着。蓝天白云,天与地,有一种阔寂的安静。极目远望,一团团一簇簇,雪堆云涌,银波琼浪,奔涌的心会在美轮美奂的蜇动中幻化成无处不在的山水写意。仰头细看,几许欣喜,洁白的花瓣中伸出浅黄色的花蕊,和着暖暖的春风,一股似有似无的清香。许多蜜蜂飞来飞去,嗡嗡地忙碌着,它们是要来穿上花蕊的衣裳了。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4)、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5)、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6)、D.本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由衷赞美了桃花、李花的美丽,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8)、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9)、2017年,唐曦兰参加了“海外名校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活动,2018年还参加综艺“王牌对王牌”第三季的录制。她还是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英文:SilkRoadInternationalPoetsFederation)国际诗歌传播大使。她的作品已发表于《诗刊》、《深圳诗歌》、《岷州文学》、《泉州文学》、《汉诗三百首》(2019卷)、《十月》、《草堂》、澳门《故事》、《诗歌地理》。
(10)、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1)、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比邻而居的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惯爱想一路来行过的地方/说不出生疏却是一般的黯淡/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都是病,不是风景!
(1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4)、好诗,细读会着迷;天冷,读诗可取暖。让我们一起赏读阿门,共同分享《颂歌再起》。
(15)、这首诗歌看似写景诗,不如说是借颂秋月,叙述一种乡愁之情。开篇借用被“镰刀”追赶的秋风,暗喻着容易感伤的秋显得有些悲凉,一不小心撞到月亮,一个“撞”将思乡情绪突出,描写意象深厚;接着巧妙延伸,采用三个巧比妙喻的排比手法,“涨”“漫”“吞””,未句把月光送进门里,这像河水一样上涨,从感觉上见出贴切,达到一种出奇制胜的效果;令人动容的是后二句,“直到母亲打开一扇门/月光被慢慢关进门里”,鲜活的画面,给人以深远的联想,这富有生命意义的“门”,历经一种浓浓的乡愁,慢慢品味母爱之浓厚情感。
(1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17)、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18)、找一位“衣食父母”——那个人可减少你摸索的时间。找一位对手来跟——跟住他,终超越他。
(1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2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赞美大自然的小诗四句古诗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2)、唐曦兰的名字颇有中国古典文学韵味。她说,这个名字是大学老师帮她起的。18岁那年,她来到中国,已经在中国呆了九年。她是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汉语文学本科生、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学理论硕士研究生,目前正在上海生活。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诗人俯身一看,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很像是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诗人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弯弓。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美妙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从像弓一样的一弯新月,想起当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给诗歌造成了波澜。
(5)、国外的:广阔,仁慈的避难所是大自然----法国作家莫罗阿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亚里士多德大自然不会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是往往是我们自己.------卢梭大自然治病,医生只是助手.——希波克拉底你们赞美大自然在人心目中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马克思梭洛说过:“心灵与自然相结合才能产生智慧,才能产生想象力.”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爱迪生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我不是不爱人类,而是更爱大自然.——拜伦大自然从来不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永远是我们自己.——卢梭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亚里士多德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埃斯库罗斯只有。
(6)、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7)、释义:随意地在庭院中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刚好看到了南山。
(8)、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10)、自有遮护全身的青竹壳斗笠,与斗笠相伴的还有绿蓑衣。斜风夹杂着细雨,过着乐而忘归的渔翁生活。
(11)、《春词》(唐)刘禹锡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2)、以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为标志的初盛唐时代,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是唐王朝也是整个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程度,远远高于陶渊明生活的东晋南朝。这一时期的山水田园诗,可以说在自然美之中洋溢着人情美和社会美。孟浩然的《秋登万山寄张五》:“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农人和乡村悠闲、静谧。《夜归鹿门歌》:“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则写出了乡村的另一面,归家争渡的喧闹,是农人的生活热情和乡村富有生机的显现。《耶溪泛舟》:“落景馀清晖,轻桡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落日清晖,溪水澄明,泛舟的诗人与矶头的渔翁,滩边的浣女,素昧平生而又似曾相识,虽未交一语,却有内心的某种亲近与感应。虽是萍水相逢,彼此却没有陌生感,落落大方的对视,脱尽凡俗之气,人际的友善和谐使人性人情显得分外纯洁美好。王维的《渭川田家》:“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柴门外,慈祥的老人拄着拐杖,正迎候着放牧归来的小孩;田野上,农夫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收工归来,在田间小路上偶然相遇,亲切絮语。亲人的关怀牵挂和邻里的亲密无间,使乡野黄昏情景温馨感人。他的《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偶然出游,无心遇合,即能倾情尽欢,谈笑忘返,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人们,不仅富足悠闲自由,人格心理也健康坦白,彼此没有隔膜,不须设防,心中满是友善和爱意。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和王维的《山居秋暝》,更是集山水田园的风景美和人格美、人情美、社会美于一体,典型地体现了自然主题诗歌的天人合一境界之中丰富的美感内涵。
(1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5)、那古朴沧桑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造化之笔造就的粗犷与壮观,让人以为站到了地球的边缘;世外桃源般的香格里拉,人间的梦幻天堂,被多少人引为终老之地;欧洲后的净土、圣诞老人的故乡——拉普兰的皑皑白雪、驯鹿雪橇,带你进入童话世界;远方的安赫尔瀑布,九天之水倾泻而下,涤荡心胸,让你无比震撼……人类在时间长河中是何等的渺小,历史在自然面前变得寂静无声。我们能听见风吹过的悲歌,耳边响起的是神秘花园的曲子,忧伤,淡然,像漂泊的回忆……
(16)、赏析: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17)、描写自然景物的哲理诗多,也为人们所熟悉。诸如王籍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虞世南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刘禹锡的“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许浑的“夕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王安石的“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
(18)、“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高境界,也是中国诗学的高境界。它不仅决定了中国诗歌的意象诗性质,而且决定了它的情感抒发方式,即感物而动,触目发兴,托主观情思于客观对应物,借景抒情,借景言理。这种意象化的表现手法所形成的高诗美境界就是意境,意境乃是诗人之心与自然之物的天人合一。此种艺术境界是心与物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情物理融泄一片的和谐之中,人体验着与道俱在、大化同流的恬适愉悦,身心和生命得到妥帖的安顿。汉魏六朝以下,一方面是诗学理论家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进行了诗学理论性质的转化,另一方面,以陶谢、王孟为代表的历代山水田园诗人,在人生和创作中,践履“天人合一”之妙境,对自然主题眷顾有加,挥写出难以数计的美妙篇章。
(19)、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0)、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赞美大自然的小诗四句现代诗
(1)、本诗四两句描写小草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赏析。
(2)、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綦毋潜《春泛若耶溪》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3)、 人类社会进入近现代,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对自然拥有了更大的主动性和支配权,人对自然的开采利用或曰掠夺破坏也日益加剧,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空前的对立、紧张状态。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进程也是如此,在资源开发和工业建设过程中,落伍者奋起追赶的心态,使人们不大可能顾及环境和自然问题。加之人口的失控膨胀和整体素质低下,为了生存往往对自然资源采取竭泽而渔的手段。城市化和快节奏的日常生活,也让人与自然的分离成为势所难免。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只在哲学史里偶一露面,至于广大的社会人群则将其彻底置诸脑后。20世纪的中国新诗,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进程产生发展,从总体上看,自然主题呈现弱化趋势就是必然的。
(4)、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5)、诗人清高自赏的人格情怀,融入池月夕凉、荷风香气和竹露清响的兴象之中。刘昚虚有一首阙题五律:“道由白云尽,春与清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晖照衣裳”。白云清溪,流水落花,闲门深柳,全为景语,但景语烘托出的遗落俗务、深山读书的人物,高情远志,清气拂人。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林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能于幽篁深林的寂寞之境中,弹琴长啸,悠然自得,正是雅人深致。能否耐得寂寞,实为高人俗人之分际,根底浅深之检验。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
(6)、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7)、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8)、这首诗歌的意境尤其优美,全诗以一个“煮”字微妙蕴藉,可谓意象颇深。诗歌结构凝练,先是以小见大的“悬念法”,先是把月亮放进老井煮,接着把月亮放进盛满整季的春水煮,后用老茶壶煮,层层加重诗歌的意境,于结尾翻进一层,将主题深化,升华意境。全诗以借月亮抒情为主,情景交融,意象饱满,景语不多,却恰到好处地将情融入其中。
(9)、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绝句二首》
(10)、此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d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因作此诗。
(1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2)、赏析: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13)、描写社会政治的哲理诗,能表现作者的思想观点,启迪深思。
(14)、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绝句》(宋)僧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15)、0运用累积法壮大资产——不求快,不求多,不中断。0忍一时,争千秋形势比人强时,必须忍。
(16)、改变环境或改变自己——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不打没有把握的仗——生命是经不起一次次的浪费的。
(17)、陆游的,驿路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18)、孙绰(字兴公)是东晋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讽刺卫承(字君长。或谓“承”为“永”之误)的话,典型地代表了晋人对文学与山水之间关系的理解。为什么神情不关山水,其能作文就是很可疑的呢?因为在晋人看来,文早已不是助教化、移风俗的工具,它是一种高雅情趣的艺术赋形。而山水使人“神超形越”,于是脱俗,于是多情,遂为名士风流。倘非进入上述境界,作文是不能够有结果的。孙绰本人在《天台山赋》中对于从“游览”到“作文”过程的描写,就是一个不错的注解:“游览既周,体静心闲;害马已去,世事都捐;投刃皆虚,目牛无全;凝思幽岩,朗咏长川。”
(19)、《世说新语》中关于士大夫赏识自然风物的记载多为东晋之事,而中国的田园山水诗的正式成立也在晋宋之际,因而人们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正是因为中原士大夫来到南方,被江南秀丽的山水风光所吸引,导致了对自然的发现。这一理解包含着一种潜在的前提,即所谓“自然之美”是一种单纯的客观存在,人所要做的是把它找出来和描述出来。
(20)、以上两条均是《世说》中篇幅短的文字,却漂亮。刘惔(曾官丹阳尹)用“清风朗月”象征以淡泊清雅著称的玄言诗人许询(字玄度),“有人”以春天月下光洁的柳树形容美男子王恭,优美的诗意形象,令人叹赏不已。而从语言表现来说,前一条尤佳:它不是像后一条那样,直接拿自然风物去比拟许询,只是说每见“清风朗月”就让人想起他,带有暗示意味却并不说透,意象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更为空灵,情趣也更为活泼,特别能够体现《世说》一书语言简约玄澹的特色。
5、赞美大自然的小诗四句4年级
(1)、对我来说,大自然一直是万书之本——知识的源泉。——〔法〕罗曼·罗兰:《罗曼·罗兰回忆录》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描写文艺创作的哲理诗,也同样是异彩纷呈,对人们的写作很有借鉴意义。诸如王安石的“看似寻常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示子聿》);郑板桥的“沉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题画竹》);张问陶的“敢为常语谈何易,百炼工纯始自然”(《论诗绝句》)等。
(4)、只要5毛钱,不要1块钱——拿一块钱的机会只有一次。放下架子,路就会越走越宽——架子只会捆住你的手脚。
(5)、 先秦诸子思想中均程度不同地含有沟通天人的观念。道家学派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天大,地大,王亦大”(《老子》二十五章)。庄子说:“君原于德而成于天……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庄子·天地》)。“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为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道》)。“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庄子·大宗师》)。“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物”(《庄子·天下》)。“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庄子·刻意》)。“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儒家学派的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论语·泰伯》)。“予欲无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孟子说:“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梁惠王上》)。荀子说:“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荀子·性恶》)。墨子也说:“天欲义而恶不义,然则率天下之百姓,以从事于义,则我乃为天之所欲也。我为天之所欲,天亦为我所欲”(《墨子·天志》)。
(6)、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玉楼春》(宋)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7)、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长。(宋?黄升?鹧鸪天)
(8)、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9)、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现藏南京博物院
(10)、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崖沓嶂凌苍苍。
(11)、从自然这个造物者手里出去的任何事物,本是善良无比,一旦进入人类手中,全部变坏了。——〔法〕卢梭:《爱弥儿》
(12)、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3)、时时都要有危机意识——别以为你的命好运气也好。主角配角都能演,台上台下都自在——面对人生,要练就能屈能伸的个性。
(14)、释义:随意行走,不经意间来到流水的尽头,索性坐下来观看云海的起伏。
(15)、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16)、西塞山江边白鹭在飞翔,散花洲外江上片片白帆船在轻轻地飘动。桃花水汛期鳜鱼长得肥胖。
(17)、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18)、山行 清代:施闰章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译文 山野寺庙把林子分开了,山亭好像从晚霞中间穿过去。春已经深了,可是从没有客人到来;一路走来,仿佛听到了松花落地的声音。
(19)、对这两句简单的诗,阮孚作出了异常热烈的赞美:它的意境深广清幽(水广曰泓,山高曰峥),难以言说;每次读到它,就有一种超越的感觉(神指精神,形指身体。这里神形并举,意指生命整体)。单就诗而言,“林无静树,川无停流”真是说不上有多么高妙,但是它包含着哲理性的内涵,并引出一种延伸的思考:没有一棵树是安静的,没有一条河会停止流动,整个世界都处于无穷的迁变中,人为之痴迷、竭力追求的世俗荣耀,究竟有什么意义呢?阮孚正是沿着这种哲理来思考人生,才格外感叹诗意的深邃和动人。
(20)、其实,哲理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久唱不衰,就在于后人在吟唱引用中赋予了更多更深的意蕴。下面仅举几例,谈谈与我们学习相关的诗句,以期共同受益。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2)、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3)、徐志摩的生命和诗歌与自然的融合更加完整。他从童年时代起,就“爱在天穹野地自由自在地玩耍,爱在灿烂的天光里望着云痴痴地生出一个又一个的幻想”。(7)“云游”,成了诗人一生的愿望。他一再吁请人们应“回到自然的单纯”、“回到自然的胎宫里去重新吸收一番营养”。他总是打开自我生命的全部感官,去体味大自然的和谐美妙:“只有你单身奔赴大自然的怀抱时,像一个裸体的小孩扑入他母亲的怀抱时,你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是怎样的,单是活着的快乐是怎样的,单就呼吸单就走道单就张眼看耸耳听的幸福是怎样的”,人的“体魄与性灵,与自然同在一个脉搏里跳动,同在一个音波里起伏,同在一个神奇的宇宙里自得”。(8)他把生的烦恼,爱的痛苦,“希望”和“惆怅”,消融于大自然的明净和谐之中,只求“变一颗埃尘,一颗无形的埃尘,/追随着造化的车轮,进行,进行”(《多谢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可以说,在现当代嘈嚣紊乱的生活中,诗人偶尔从俗务中逃逸,暂时置身大自然,体验并吟咏一下天人合应该说还是不乏其人的,但像徐志摩这样完全浸泡在大自然意境中的纯粹诗人,确实罕见。在《徐志摩诗全编》(9)中,以自然为题材的作品接近半数。他的《雪花的快乐》、《山中》、《再别康桥》、《落叶小唱》、《无题》、《乡村的音籁》等诗,都是情景融合的名篇。大自然的单纯、和谐,内化为诗人生命和诗歌的单纯、和谐,自然与人,生命与诗,在徐志摩那里,一派浑然天成,完满地沟通了古典诗歌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
(4)、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颖是银河落九天。
(5)、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6)、描写爱情的哲理诗,也不乏名篇,不过这类作品,大都是借助比喻或象征来表现感情的。
(7)、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大自然的风云变幻会影响人的性情、思想和神经。——〔苏〕安德列耶夫:《青春激荡》
(9)、二唱雅曲,静听乡音。二唱雅曲,静听乡音。第二篇章《雅曲》,共有16首(组)诗。听一首雅曲,话一种乡音,这组诗歌主要突出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及先进单位,他用诗画般的语境,将枯燥乏味的内容,通过一个亮点或者焦点,寻求一种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写出诗歌的灵动性,这是阿门擅长的一种创作手法。比如《“廉花”盛开》,开头写道,十七大后,“廉花”比夏天的莲花开得更艳。随后从的三个“更加”切入,三个“更加”就是三朵“廉花”,这花,清是清风的清,气是正气的气,刚与柔,情与韵,突出公平和正义,反腐与倡廉;后末段,“廉花”心中开,人如莲花洁。多好!如果说诗是一种境界,那么诗也是一种哲学。廉犹莲,气如刚,清是洁,就是现实与人性的隐喻和揭示。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1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13)、《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4)、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
(15)、春天唤醒了各种各样的生命,在这里能够寄托舒畅的心情。抬头遥望蓝天的尽头,低头看清澈的河水和水岸,辽阔而明朗的世界无边无际,用目光注视它,世界的真理就自然地向我呈现。伟大啊造化的业绩,一切存在之物都蒙受它的恩惠。各种各样的声音虽然高低不齐,给我带来的无不是新的生意。——我们能够体会到诗中的哲理与郭璞诗意相通。
(1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17)、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18)、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19)、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后两句哲理明显:只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还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要亲身实践。
(2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1)、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小荷叶才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上头。
(2)、自然哲理1蜜蜂采蜜——勤劳,奉献2森林里树下不长树——弱肉强食3狼团队捕食——团结4捕食者只吃(只能抓到)老弱病残——优胜劣汰5河变蒸汽,变雨——循环,轮回6大象身上的寄生虫被鸟吃,鸟得到食物也清洁大象——友好合作7懒的羊被吃,懒的狼挨饿——公平8蚂蚁抬比自身重的东西——吃苦耐劳,潜力无穷社会的哲理0犯了错误就该诚实地认错——狡辩、诿过只会害了自己。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描写人生理想的哲理诗,往往都是诗人的感情宣泄,真切自然,读了催人奋起。诸如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郑思肖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画菊》);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已亥杂诗》)等。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7)、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8)、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9)、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示子聿》);
(10)、韩牧的《住所》,批判的矛头直指悖离自然、扭曲人性的现代都市文明。诗的重心在第二节,展示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批判现代都市文明对正常人性的戕害。第三两节是陪衬,目的在于突出加强第二节诗;同时,三两节也从自然物的生存方面,对人的生存构成补充,完整地、全方位地展示了现代都市文明的病态。所以,余光中要《控诉一只烟囱》:
(11)、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宿左省》(唐)杜甫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12)、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13)、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14)、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相思。
(15)、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
(16)、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17)、一时间/觉得我的微躯/是一颗小星/莹然万星里/随着星流//一会儿/又觉着我的心/是一张明镜/宇宙的万星/在里面灿着
(18)、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9)、用耐心把冷板凳坐热——冷板凳都坐过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呢?套用别人的成功模式——别人的成功模式可成为一种指引,让你有方向可循。偷偷地把自己当成老板或主管——逐渐培养自己当老板或主管的能力。
(2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唐曦兰也许就是这样一位物质虽简单,内心却丰盈的女孩。她的兴趣爱好极为广泛,还喜欢绘画、摄影、表演、朗诵及主持。她还是B站、今日头条、好看视频的UP主呢。
(2)、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这三首微型诗,可谓是构思绝妙,各有滋味,既有深沉的内涵,又有灵动的意象,让你在初的惊喜之后,还有品之无尽的余味。第一首把草喻为弓背,雄鸡叫,弹出太阳,动与静的结合,以独特的眼光,把草尖上的早晨写活了。第二首把草尖比喻为一根针,来刺醒母亲的眼,母亲的辛苦和劳累没有说一个字,却在一个“刺”字,借用草尖的描写,却把母亲的神情写得更为突出。第三首写得更为形象,诗歌中借父亲用一根扁担,一个“拨”字,一个“赶”字,早晨境出,同时也写活了父亲的形象,传神意远,思之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