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理想国
1、在 Meno 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开始了关于什么是认知的讨论。
2、柏拉图在《理想国》里以相当大的篇幅试着反对别人提出的正义就是强者利益的观点,他认为正义应该是包括被统治者在内的国家全体公民的利益。他说,“在任何政府里,一个统治者,当他是统治者的时候,他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他的一言一行都为了老百姓的利益。
3、随后,邱教授阐述了将苏格拉底和阿喀琉斯两位人物并置探讨的理由,不仅是因为他们同为古希腊伟大的人物之而且是由于两者分别是古希腊重要经典《理想国》和《荷马史诗》中的经典形象,两部著作的创作者——哲学之王柏拉图以及诗人之王荷马带着各自的哲人之教与诗教传统起到了相互支撑、相互阐发的作用。
4、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读书是个自己慢慢品读的过程,无需他人的指点。但这样的想法却忽略了,当你要品读一本哲学大作,要你与世界上伟大的哲学家在书本中神交之时,一个正确的理解方式对于读懂这本书的重要性。
5、苏格拉底曾在奉神谶去寻找所谓智慧之人时,不止一次提到“他人以不知为知,我已不知为知”,而孔子也从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想毫无疑问,他们共同表现出的是一种超越时代认知的,对于知识,“智”的追求与敬仰,只有“仰之”才能“弥高”,若不愿“钻之”又谈何看到智的“弥坚”呢?尽管苏格拉底以此认为自己在这一点上便智慧过于他人,当然这并不应当反过来作为佐证他狂妄,自认为有知的证据,否则便有钻牛角尖之嫌。
6、柏拉图把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平民阶层。他鄙视个人幸福,无限地强调城邦整体、强调他一己以为的“正义”。在柏拉图眼中,第三阶层的人民是低下的,可以欺骗的。他赋予了统治者无上的权力,甚至统治者“为了国家利益可以用撒谎来对付敌人或者公民”
7、《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全书主要论述了柏拉图心中理想国的构建、治理和正义,主题是关于国家的管理。(苏格拉底理想国)。
8、“理想国”的主题十分丰富,它虽是一部哲学经典著作,但内容包括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文艺学等诸方面。这是因为,当时的哲学是一门综合学问,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还没有分化出为。“理想国”包含的哲学体系可以说是一个关于人的综合学说,其中包含着各门学科的经典理论。现在,人们研究西方文化传统,一定要追溯到希腊去寻找其渊源,因而有“言必称希腊”之说。同样,西方哲学和各门社会科学,几乎都可以在“理想国”中找到一些初的经典表达形式。(苏格拉底理想国)。
9、周六下午,马明老师面对面带领你欣赏柏拉图的乌托邦,欢迎你来。
10、那些曾经以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里,被我们遗忘了。
11、苏:这看来不象游戏中翻贝壳那样容易,这是心灵从朦胧的黎明转到真正的大白天,上升到我们称之为真正哲学的实在。
12、体操和音乐两个方面并重,才能够成为完全的人格。因为体操能锻炼身体,音乐可以陶冶精神。
13、摩尔本人的乌托邦是一个完全理性的共和国,在这个国家里所有的财产都是共有的,在战争时期它雇佣临近好战国家的雇佣兵,而不使用自己的公民。摩尔本人是一个信仰很深的人。他曾经想过做牧师,他的小说可能受到耶稣会的影响。
14、苏:于是这方面或许有一种灵魂转向的技巧,即一种使灵魂尽可能容易尽可能有效地转向的技巧。它不是要在灵魂中创造视力,而是肯定灵魂本身有视力,但认为它不能正确地把握方向,或不是在看该看的方向,因而想方设法努力促使它转向。
15、在他看来,哲学家的本质是具有知识,具有智慧、正义、善的美德,只有哲学家才能达到对国家高理念的认识,即对“善”的把握,而其他人也只能把握“意见”而已。治国作为一门知识,也只有哲学家才能掌握它,进而有资格执政,也就是说只有哲学家才能达到对于国家理念的认识,知道“理想国”应该怎样组织、怎样治理。这样,所谓哲学家执政,就被柏拉图理解为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的德行和高权力的结合。他坚信只有哲学家才可拯救城邦和人民,哲学家是理想国必然的统治者。
16、周六下午两点,伴随着同学们一位位走进日新书斋,摊开书本,由天津大学图书馆举办,哲学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马明老师主讲的(知学沙龙)之“《理想国》导读”便在图书馆四楼日新书斋开始了。
17、哲学家是爱智慧的人,不过那种对任何事情都好奇的人还不是真正的哲学家,只有热忱于寻求真理的人才是哲学家,这就涉及到了真理问题。
18、苏:那么,我们的学生听到我们的这种话时,还会不服从,还会在轮到每个人值班时拒绝分担管理国家的辛劳吗(当然另一方面,在大部分的时间里他们还是被允许一起住在上面的)?
19、苏:那么,没受过教育不知道真理的人和被允许终身完全从事知识研究的人,都是不能胜任治理国家的。这个结论不也是很对的,而且还是上述理论的必然结论吗,因为没受过教育的人不能把自己的全部公私活动都集中于一个生活目标;而知识分子又不能自愿地做任何实际的事情,而是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就想象自己已离开这个世界进入乐园了。
20、苏:那么,请设想一下,如果他们被解除禁锢,矫正迷误,你认为这时他们会怎样呢?如果真的发生如下的事情:其中有一人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了起来,转头环视,走动,抬头看望火光,你认为这时他会怎样呢,他在做这些动作时会感觉痛苦的,并且,由于眼花潦乱,他无法看见那些他原来只看见其阴影的实物。如果有人告诉他,说他过去惯常看到的全然是虚假,如今他由于被扭向了比较真实的器物,比较地接近了实在,所见比较真实了,你认为他听了这话会说些什么呢,如果再有人把墙头上过去的每一器物指给他看,并且逼他说出那是些什么,你不认为,这时他会不知说什么是好,并且认为他过去所看到的阴影比现在所看到的实物更真实吗?
21、第三部分,当死刑的判决终于来临,他做出的不是临终的温情,忏悔,原谅,而是预言式的宣告,宣告自己的虔诚,智慧已在自己的青年人门徒心中播下了种子。对无数雅典人,更似一位长者对即将迈向歧途的叛逆少年后的劝诫,直至他生命的后一刻……
22、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23、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愚者说话,则是因为他们想说。
24、苏:因此,灵魂的其它所谓美德似乎近于身体的优点,身体的优点确实不是身体里本来就有的,是后天的教育和实践培养起来的。但是心灵的优点似乎确实有比较神圣的性质,是一种永远不会丧失能力的东西;因所取的方向不同,它可以变得有用而有益也可以变得无用而有害。有一种通常被说成是机灵的坏人。你有没有注意过,他们的目光是多么敏锐,他们的灵魂是小的,但是在那些受到他们注意的事情上,他们的视力是够尖锐的。他们的“小”不在于视力贫弱,而在于视力被迫服务于恶,结果是,他们的视力愈敛锐,恶事就也做得愈多。
25、苏:于是,你愿意让我们来研究如下的问题吗,这种人才如何造就出来,如何把他们带到上面的光明世界,让他们象故事里说的人从冥土升到天上那样,
26、《理想国》中的认识论也主要涉及到什么是‘知识’(knowledge)和什么是‘信仰’(belief)。目前对于柏拉图持有观点的解读主要为:知识,是针对于正确的,以及存在的命题(或形式);而信仰是针对于正确的和错误的,存在和不存在的命题(或形式)。现代关于柏拉图所持认识论的不同解读主要分歧在于,知识和信仰究竟是针对存在与否还是正确与否,以及是对于命题还是形式(Form)。
27、为什么要读《理想国》这样的经典?简言之,为了从更高的理想,关照我们的现实。《理想国》的理想或许不是我们想要的,但它的结论不是答案,答案在于我们参与了这样的对话和思考,从而能更深地理解我们的处境,探索我们的出路,认识真正的自我。一如《理想国》的研究专家布鲁姆所言:“经典不会使人变好或变坏,也不会使公民变得更有用或更有害。心灵的对话本质上不是一种社会现实。西方经典的全部意义在于使人善用自己的孤独,这一孤独的终形式是一个人和自己的死亡相遇。”
28、正义的实现,首先要使立场不同的各方都能坐下来,而不是一谈就崩,分道扬镳。为此需要寻找理由、创造条件。如果听任珀勒马科斯坚持的多数人的压力和正确性,甚至诉诸武力,那将是对代表理性、智慧及文明的人类逻各斯能力的羞辱;反之,如果让苏格拉底趾高气扬地扬长而去,那将是哲学对城邦的破坏,无益于建设一个人间的美好共同体,如此一来,哲学就真的成为了空谈和空想。要记住,傲慢害死人,知识的傲慢尤其如此。苏格拉底和珀勒马科斯达成的妥协证明:正义不是简单的胜利(无论以武力还是说服),正义来自考虑对方的处境、利益和尊严,从而寻求动态的张力和平衡。从《理想国》的文本一开始,正义就如此值得玩味。相比简单的对正义的推演、定义和各执一词而言,实现正义、运送正义的方式或许更加可贵。因为这样的方式,活生生地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戏剧性冲突与和谐,没有对哲人衣袍的一扯,人们哪里会对正义投上复杂的一瞥?
29、侯朝阳老师认同邱教授的系列观点,特别认可他对苏格拉底正义城邦理念的批判性反思,对邱教授的讲解和分享表示感谢。戴晓光老师发表了自己的心得与见解,指出阿喀琉斯的“自然正义”存在着一个盲点,即对坚强的生命缺乏肯定,由此可以窥见苏格拉底是在朝着一个更加理性的方向奠基,这对“诗与哲学之争”颇具启示意义。在提问环节,同学们分别就苏格拉底对自然性的改造与城邦正义的关系、阿喀琉斯的“臣服”与“节制”等问题向邱教授请教,邱教授一一做出了细致的解答。整个讲座在热烈愉快的探究氛围中落下帷幕。
30、ForanythingF,eitheroneknowsF,oronedoesnotknowF.
31、他首先见到了苏格拉底的门徒们,他们讲述在“思想所“,人们研究跳蚤,蚊子,天文,深坑,并借此刻画出苏格拉底的形象。之后苏格拉底出场,他引导斯瑞西阿得斯放弃宙斯而转信云,空气等新神,并说“动力赶走了宙斯”。并“诱导”斯瑞西阿得斯思考琢磨抵赖的骗术,甚至因他不够“狡诈”而将其逐回。
32、国家的智慧要求它有治理整个国家的知识,只有少数人才具有这样的智慧;国家的勇敢属于保卫它的卫士;国家的自制是一种和谐,当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能够和谐一致,这个国家就达到了自制。若一个国家有了这三种德性,也就有了正义。
33、第三和第四个意义才真的是柏拉图的爱情观或两性观
34、第数理对象。灵魂将影象的实物作为影象来研究,它只能从假设出发下降到结论;
35、苏:那么,除了那些知道如何可使国家得到好管理的人,那些有其他报酬可得,有比政治生活更好的生活的人而外,还有什么别的人你可以迫使他们负责护卫城邦的呢,
36、在柏拉图的哲学中,柏拉图的正义观与他个人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哲学思想根源密切相关。柏拉图正义观的秩序诉求是对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回归、是对平息社会秩序混乱的期望。
37、针对苏格拉底的控告,集中于他研究天以上,地以下,以此传授他人,诱惑青年;和他不信国教而信新神。而在我看来,至少从苏格拉底的角度,这两项指控实际上是等同的,所谓旧神便是雅典过去智慧的缺失,却并不令雅典人因此更加愿意追求智慧,反而产生敌意。而新神则代表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智慧与真理。正如一切达到成熟的社会要接受新的进步时所表现的一样,苏格拉底对理性,智慧的追求是一大进步,却揭露了当时与斯巴达争霸渐落下风,内忧外患的雅典的落后,腐朽,从而遭受到的猛烈的攻击也在意料之中。对此苏格拉底曾数次提到自己不能违背神的指谕,不管是在法庭上泣涕哀求,以求得生存;还是放弃追逐真理,放弃对青年的劝诫。正如庄子所言“所欲有甚于生”。在他看来这些做法是有违神意的,而倘若不说有神,违反的便是他心中对于真理,智慧的执守,对平民百姓负有的责任义务,苏格拉底口中对神的“虔诚”,宣称“服从于神,而不是服从于人”,对他而言便是心中的这一执着信念。他也确乎在被判有罪时希望减轻刑罚,甚至被当作英雄一般受敬仰,语气却更加的激烈,仿佛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求生不是因为畏死,而是为了用自己一生的精力造福雅典人,去传播真理与智慧的火种。他就像一名对“新神”,对智慧与真理虔诚的信徒,在朝圣的道路上毅然前行。他心中的执着追求,怀有的高度责任感与使命感,在他被判死刑后,仍不忘警诫后人也可得到佐证。
38、如果我们知道F,那么我们不能进一步知道F;
39、今年的读书会,我们将通过阅读柏拉图的《理想国》、《法律篇》、《申辩篇》等多部经典著作,领略西方第一哲人的风采与思想。
40、苏:但是我们现在的论证说明,知识是每个人灵魂里都有的一种能力,而每个人用以学习的器官就象眼睛。——整个身体不改变方向,眼睛是无法离开黑暗转向光明的。同样,作为整体的灵魂必须转离变化世界,直至它的“眼睛”得以正面观看实在,观看所有实在中明亮者,即我们所说的善者。是这样吧?
41、所以这样一来,每个人不必兼做多种职业,而是各人做特殊适合的工作,不论老幼、男女、自由人、奴隶、手工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是这样。
42、苏:那么,如果囚徒们能彼此交谈,你不认为,他们会断定,他们在讲自己所看到的阴影时是在讲真物本身吗?
43、几个囚犯,被锁链囚禁在洞穴之中,使他们无法看到外界。此时有阳光从洞口照射进来,将影子投射在石壁上,他们对于这些影子慢慢熟悉,直到有囚犯挣脱锁链,摇摇晃晃走至洞口,起初他被炫目的阳光挡住了视线,只能低下头看他所熟悉的阴影,但当他熟悉了光线后,就可以逐渐看清阳光下事物的样子。
44、之后斯瑞西得阿斯用所学知识,终于劝说其子斐狄庇得斯前往学习。苏格拉底展示了正直与歪曲两套逻辑的辩论,终以前者落败而告终。
45、身前无路,我说,深林阴郁交错,但我们必须前进。——《理想国》
46、苏格拉底接话说,哇,骑在马上传递火炬,“这确实新鲜”,他故意显出好奇和感兴趣的神情,让珀勒马科斯有机会挽回自己的面子;而在珀勒马科斯这边,他也化解尴尬地说道,是啊,到时还可以和许多到场的年轻人聊轻松的娱乐话题呢。尽管事实上,晚上的谈话,是和老人克法洛斯从严肃的话题开始的。一旁的格劳孔立马圆场说,看来我们必须留下了。苏格拉底回应道,既然这样,就恭敬不如从命吧。
47、只有拥有高尚目标的爱才是崇高的、值得赞美的。
48、第二部分当他被判有罪,苏格拉底的确希望减轻刑罚,语气却更加的激烈,居高临下,求生不是因为畏死,而是为了用自己一生的精力造福雅典。
49、苏:又,如果一个过路人发出声音,引起囚徒对面洞壁的回声,你不认为,囚徒们会断定,这是他们对面洞壁上移动的阴影发出的吗?
50、柏拉图认为,正义就是只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而不兼做他人的事,就是为了维持社会的普遍和谐。“正义就是在国家中做正当的事,当每一个个人只作一种对国家有关的工作,而这个工作又是适合他的天性时,这个国家就有了正义。
51、这本书主题是讨论人的灵魂,却又把国搬出来,原因就是柏拉图或者苏格拉底认为国家可以看做是放大的灵魂,而放大以后显然可以把问题看得更清楚,所以从字面上来讲,柏拉图讲理想国,其实是为了向读者展示灵魂的理想状态,也就是正义。至于他内心里到底是为了讲灵魂还是国家,个人认为并不重要,因为在古希腊,一般认为研究灵魂的伦理学和研究城邦的政治学其实是一回事,适用同样的原理,只是一大一小,一宏观一微观而已。
52、其次,根据已故著名学者Gregory Vlastos的观点来看,柏拉图早期对话与中期对话作品中的苏格拉底有诸多差异,其中为人关注的就是早期对话中的苏格拉底的对话方式是辩驳式的,其中又带有讥讽对方的方法,而后期对话中的苏格拉底是位循循善诱的导师,是致力于教导对方的哲学家。
53、那么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上面这些和“理想国”又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来进一步解释。
54、柏拉图通过“洞穴”的比喻指出,认识的4个阶段并不是后天学习的发展过程,而是“灵魂的转向”。因为灵魂本身具有一种认识能力,教育只是使这种能力掌握正确的方向,使它从黑暗转向光明,从现象的世界走向真实的世界,因此教育也是《理想国》的重要主题之一。
55、伯里克利将军重用的外邦富豪克法洛斯有个儿子,名叫珀勒马科斯,大概是受父亲之托,准备邀请苏格拉底到家里一谈。珀勒马科斯是性急之人,远远看见了苏格拉底,便连忙叫奴仆先赶过去。这奴仆和主人同样性情,他跑到苏格拉底身后,不顾尊卑礼节,一把拽住了苏格拉底的外袍,气喘吁吁让他们留步,说是主人马上过来有要事相求。
56、苏:那么,后面路上人举着过去的东西,除了它们的阴影而外,囚徒们能看到它们别的什么吗?
57、而在选择何种传播自己理想的方式上,两者的做法初似乎是截然相反的。苏格拉底认为“真心为正义而困斗的人,要想苟全性命于须臾,除非在野不可”。而孔子则认为“不仕无义,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我认为两者的选择并无高下之分,而在客观上受到东西方不同政治文化生态的影响。雅典的早期民主制度,使得参政从政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并非遥不可及,也大大降低了个人凭借政治推动己见的可能性。苏格拉底本人也借此了解到所谓的民主依然受独裁,寡头所操纵,而雅典本身相对较小的面积,又令苏格拉底即使在野讲学,依然能将自己的学说传播于雅典。孔子所处的时代则是经历过相对的统一过后礼崩乐坏的时代,在野的思潮让位于统治者的专横与武力,因此即便希望渺茫,即使受尽嘲讽攻击,孔子也愿“知其不可而为之”,积极为政,推行大道。
58、倘若我们细细追究,阿里斯托芬绝非一名只会哗众取宠的喜剧家。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苏格拉底对真理的探求带来了“求知欲的泛滥“,对身边的一切都怀有好奇心进行研究,甚至进一步引起了哲学,科学的兴起。而阿里斯托芬也并未能跳出时代的局限,代表的仍是普通雅典民众的看法。在雅典面临与斯巴达争霸日趋弱势,民主权力逐渐被寡头把握,内忧外患的局面下,他与许多雅典人一样思考的仍是面包,而未从超越物质层面的角度进行反思。在理性,智慧,探求真理的冲击下,阿里斯托芬与许多雅典人都并未做好准备。即便存在客观的原因,或许苏格拉底探求的智慧在当时是否适用,恰当值得商榷。尼采便认为苏格拉底在当时所起的作用是消极的。然而苏格拉底的价值依然超越他所处的时代,为后世西方乃至世界人类的心中播下了真理的种子。
59、苏格拉底若是能读到现在的Phenomenology,大概会认为是:这几个囚犯挣脱了锁链后,颓废地互相说,我们不如就呆在洞里,研究这些影子吧。
60、讲座地点:腾讯会议(793-232-288)
61、亚里斯多德是西方哲学的祖师爷之一。他师从苏格拉底,不盲目信服,他的独立思考,经常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切磋,可谓是“吾爱吾师,更爱真理。”
62、苏格拉底在这一系列对话中有一句出现的很突兀,因而令我记忆犹新:
63、世界那么大,爱上一个人那么容易,被爱也那么容易,但要互相相爱,竟这么难。
64、“公民”一词是个政治概念。公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具有理性的人,维护城邦稳定有序。《理想国》从讨论“个人正义”开始,提出了“城邦的正义”,又讨论了什么是“不正义”。对于个人来说,正义是大的善。
65、只有驱遣人以高尚的方式相爱的那种爱神才美丽,才值得颂扬。
66、苏:逗留在上面不愿再下到囚徒中去,和他们同劳苦共荣誉,不论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