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教学反思【文案71句摘抄】

admin 说说大全 2023-04-20 13:03:30

孔子的故事教学反思

1、但又重视人为,在生活和学习上取积极态度。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承认“生而知之”、“惟上智与下愚不移”,但强调“学而时习之”,提倡“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命题。

2、《孔子的故事》这本书里面的讲了从刚出生到老了的生活故事,真的很有趣,你也来看看吧。

3、班级基本都是住宿生,有时候家长会把给孩子的零花钱发群里,也就十块二十块的,我收了,把现金给孩子。刚开始总有家长抢,发现不对又发回来,又被别人抢走,再发回来,等我下课一看手机,还得往上捋,看看到底哪个家长给孩子的零花钱,说了两次,总算不抢了。

4、孔子对颜渊说:任用我,就干起来;不用我,就隐起来,只有我和你能这样吧!子路听了说:那么,您率领三军打仗,找谁共事呢?孔子说:那种赤手和老虎搏斗,赤足横涉黄河,即使死了也不知后悔的人,我是不会找他共事的。我一定要找临事知道恐惧谨慎,善于谋划并能作出决定的人。

5、金星闪,初中语文正高级教师,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省级领军人才。践行“养育语文”的教学主张,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及研究。获全国初中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优秀课评比一等奖,“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部级“优课”。主持国家和省级课题5项均结题获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建设》《教学与管理》等北大认定的全国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成果论文20多篇,其他近百家CN省级刊物发表教研文章500多篇。著有《作文教学的起点》等专著三部。策划并主编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著作32部,参与编著146部。辅导的学生在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的作文大赛中获国家三等奖的1人,省三等奖计18人次,市级二等奖100多人次;辅导的学生当堂作文在全国近百家刊物上发表600多篇。

6、在月光的照耀下,我默默地读完了巜孔子的故事》这本书,这本书深深地吸引着我把我带进了孔子的生活世界里。

7、《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理念在统编教材的编写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在统编教科书努力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既不刻意强调其中某一方面,也不把两个方面割裂开来。而作为教材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块:综合性学习,则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表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沟通,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结合,同时还引入了多种文本的阅读,强调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现在孩子的聪明是有原因的,4年级都看这些书,我敢说有很多我们大人还没有看过!

10、孔子评价自己:普通人、贱人——自谦,自嘲。

11、再比如说,我到美国听他们的数学课,四五年级的数学课看似太简单了,老师会花大量的时间和孩子讨论,3+2为什么等于

12、重视教育,论述了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和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孔子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要“先富后教”。

13、新课一开始,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既串起了课文的脉胳,又让课文所描绘的图景在孩子们的心中鲜亮起来。然后通过一段极富感染力的引语,让孩子们在读中张开了心灵的翅膀。

14、还有以前我在看《雍正王朝》的电视剧的时候,写了一段话,曲解圣贤意,枉作读书人,读书读好书,莫作迂腐人!读了一辈子书,不知道读的是什么,还之乎者也的在那说圣贤云,老以圣贤为标榜,不知自己去做圣贤事,难道这就是圣贤教导的吗?!有写上进的人,要把圣贤的道理想上发展,完善,可是自以为是的圣人门徒的老夫子们却祖宗章法不可废,圣人之说不可改,岂不知,他们在保守自己的陈腐观念的同时,其实也是背弃了传统,委屈了真理,读书就要明理,明的什么理,明的当然是大道理,但大道理从何而来呢,还不是从小道理而来,而现在有些人就抱着大道理不放,而把基础给丢掉了,这怎么行呢?!一棵大树无论长的再繁茂,要是根部出现了腐烂,那还能长久下去吗!这只是我看电视剧的感言!但是从这我也想到了《论语》里《为政》的一句话,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从这我们也可看出,孔子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他是有创新的,而这句话我想对于今天的我们还是有很大的教育意义的,尤其对老师!而在继承传统,尊重的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在我们国家的历史,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早的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还有春秋的诸子百家,还有汉朝,还有唐宋明清,我们都可以看到创新的影子,而这些创新都是在我们那广袤的传统文化的土壤里生根发芽,深入人心!还拿椅子来说,就是创新的结果!而这样的创新,在唐宋表现的尤其明显!交子,世界的第一张纸币,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吗!还有我们国乐也是在创新中得意发展的啊!可是我们现在的教育,遵循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优良的传统了吗,我看没有,我想,这对我们的教育者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教育不是死框框,我们的教育者们要不断的给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让它保持活力,这才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所倡导的!而老师们也要放下架子,去贴近学生,向学生学习,我想这也才能突出教育的本色!这也才是我们传统文化中教育的本意啊!

15、陈琦(省锡中第二实验小学)课堂上引经据典、信手拈来的胡老师,就是孩子们亲近国学好的范例。胡老师用自身魅力给孩子们以经典的熏陶,那么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会爱的。如果只是强迫地学,会适得其反。国学经典离我们现代社会的生活应用有一定的距离,而且对孩子来说存在语言上的障碍。胡老师巧妙地利用《论语》和现实生活的链接,为孩子们开启了一场趣味满满导读,学习材料的选择也体现了胡老师的匠心独具。

16、《孔子游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主要写了孔子带领他的弟子一起到泗水河边游玩,孔子借河水来教育他的弟子们做人的道理,表达了孔子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同时也说明了孔子是一个善于教育弟子的名师。

17、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8、我喜欢的一篇是《过匡城被拘留》讲的是孔子在卫国没呆几个月就离开的故事。他由于走得很仓促,又由于自己坐车,而他的弟子大多数是步行的。这其中就有子贡。当时的子贡还是个五岁的青年。因为他找不到老师孔子了,很着急,就对路人询问起来。有一个人笑嘻嘻地告诉他,我只看见东门有一个人长得很体面而且两腮很像尧帝,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腰像大禹,不过比大禹又短了三寸,而且样子很狼狈,像一条丧家狗。子贡知道这一定是孔子了,便找到东门,终于追到老师孔子了。孔子见着子贡并问他去哪里了?是怎样找来的?子贡便把刚才听来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听了就笑道:一个人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不能以点概全,不过说我像条丧家狗,倒一点不错!一点不错!

19、锤炼题材。有了题材,如何得到一篇高质量的随笔?你可能通常会觉得有话说不出说不好,这是因为尚缺乏理论积累,还不能从理论高度对手中的素材进行加工、整合,形成并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视角。而这个至关重要的锤炼过程要求我们:

20、孔子一生经历的事多姿多彩,正是经历了这么多,孔子才会成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的精神对我们影响至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榜样能给我们积极的思想,正确的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完善的人格。树立了榜样,就等于找到了自己前行的方向。榜样是无比强大的力量源泉!

21、如果你慢慢倾向于认同我们的教学要重理解,在内容选择上就要有所考虑了。

22、孔子深深地记住了老子的叮嘱,在后来的日子里一直都是谦虚谨慎的对人对事。在遇到挫拆的时候都心存善念。

23、生04:文中第一自然段写着“他有多方面的特长”“还精通音乐”“尤其弹得一手好琴”像这样一位人物,用十天学会一首曲子足够了。

24、③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就是因为向这些人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这样就证明了哪句话?

25、再比方说,近我在读一本书叫《祖父的椅子》,这是适合中小学生看的。那个作者太了不起了,他就通过一把椅子,想象美国建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都坐过这把椅子(其实是这个货商自己臆想出来的)。我看完这本书,很多名人名字还是记不住,但是里面每一个名人背后,这个作家想跟我们探讨的很多话题,让我觉得惊心动魄,我觉得这本书太棒了。这本书通过一个个名人的介绍,让我们思考,拥有土地是财富还是责任?什么是宗教迫害?宗教除了帮助人,是不是在历史上也发生过让人不开心的事情?哪一个人大力地推动了种族平等呢?他们为什么会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度呢?这本书写作的出发点就是重理解,让所有的孩子参与进来。

26、生:我想起了《论语》中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这样做正是这句话的好解释吧。

27、看完这个故事,我掩卷沉思。想到自己前天还幻想自己在云朵屋里当主角,可能这也是幻想吧。所以我不能这样,我要接受现实,不可以整天沉浸在幻想里。

28、孔子很喜欢唱歌,他满意的歌是:《韶》。他说:“我已经听到并看到好的了,再有其他音乐,我也不想享受了。”

29、生:我认为孔子做事认真,他“毕恭毕敬的弹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他对自己要求严格。

30、师:你很会倾听。点评得也到位。如果是老师来给这个故事重新拟题,我想我会依据这个故事告诉我的道理,拟定题目:国无信则亡。对于一个国家治理,只有诚信居首,才能源远流长,发展壮大。诚信还是立国之本。来,也请你在黑板上写下这四个字。

31、其实,我们的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说出,有教无类这样因材施教的话!还有,我觉得他说的当仁不让于师,可以说是好的说出了教育的意义!可是,现在谁也没有听进去!

32、          编辑:汤      丽

33、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有一套虽不周密而相当完整的政治见解和思想体系。孔子思想中光辉的一点,是提倡“仁”,仁就是“爱人”。

34、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忽视了教育,那就等于失去了国家发展的条件,削弱了竞争实力,从而使民族走向没落!但是教育又不是教条,不是老师说什么,学生做什么,而是教学生做人,学会生存,还有学会创造!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了创造力,就是教育的失败,其结果也是令人担忧的!

35、师:对,是“信”字。来,大家齐读《说文解字》对“信”的解说。

36、在孔子的一生中,一直是刻苦学习知识的。在很的小时候,他每天央求母亲教自己新的内容,然后不断地去温习,以至于小时候就已经聪慧过人了。到了长大之后,孔子更是凭借着自己的勤奋与刻苦,成为了一位闻名天下的著名学者。

37、阳光明媚的秋天,我安静的坐在阳台上把《孔子的故事》这本书读完了。

38、对于家长,我想说,孩子生出来,不是吃饱穿暖就行了的事,孩子的做人,家长也是起到很关键的作用的!养不教,父之过,教育不好,家长是要有责任的!而在这方面,传统文化也会给家长很多的!多去看看传统文化,多去贴近传统文化,对于孩子,对于家长,都是有好处的!而这在孔子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中可以说是传统文化对家庭教育好的展现!我想这是需要家长去学习的!可以说,传统文化中的家庭教育,是要家长和孩子做朋友,象孔子的学生中,有很多都是父子一块向孔子学习的,象颜回父子,曾子父子!从这些我们都可以看出传统文化中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也可以拿当仁不让于师来说,如果孩子说的话对,家长必须得听,我想这也正是传统文化给予我们的教育意义!

39、教育部高教工作新部署||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夯实教学新基建抓好三质量一水平

40、给大家举一个日本的例子,这里有两篇文章叫《要好好吃早餐哦》。重记忆的教学就说为什么要好好吃早餐,记住哪几个原因,以后记住你要好好吃早餐,准时吃早餐,早餐的营养要均衡,让你记住就行了。

41、文章结构可多样化。教学随笔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可以先简述文章的中心以及写此文的目的,再列举实例说清楚事实及过程,后归纳心得体会。

42、历史发展到现在,我们中国跟重记忆的教学相匹配的教育行为,我个人认为还是很多。

43、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见《论语述而》)。

44、师:让我们认真地读课文吧,读出师襄的感受,从这些描写师襄感受的句子中想象一下曲子的美妙,称赞一下孔子技艺的高超。

45、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将其详细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46、再看十多年前的文字,我又想起了子路曾经都把孔子逼的对天发誓了,还有颜回和孔子开玩笑“子在,回何敢死”。这样的师生关系,是不是也值得现在的教育借鉴呢。

47、生齐读:活动三:观看视频,寻觅身边诚信之事。  

48、生:我认为孔子谦虚,他本来弹琴好了,还要继续拜师学习。

49、    教学案例是真实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这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

50、甚至有的老师还会抛出一些让人惊诧的问题:你觉得孔子是一个伟人吗?什么是伟人?伟人是对那些国家、民族、世界带来福音的人吗?那么,孔子给这个国家、民族、人类带来贡献了吗?

51、张然:不后悔,因为本来是就没有真正得到这5分。

52、孔子之所以能成为博学多才的人,是因为他能够谦虚好学。孔子曾经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也不知,是知也。”意思是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道。”孔子的一生都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有一次,孔子有机会进入鲁国的太庙,里面陈列着许多文物古器。孔子进入太庙后,就下功夫认真进行的考察,对每一件不明白的事,都向别人请教。从庙里陈列的件件文物古器到举行仪式时伴奏的音乐,样样都要找人问个究竟。活动结束后,他还拉住别人的衣袖,继续问一些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他这样做,曾被看不起。有人说:“谁说这个年轻人懂得礼呢?他跑进太庙,什么事都要问。”孔子听了说;“不懂就要问,这就是礼啊!”有些人就报着这样的心态,去虚心地向别人学习,以此来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聪明的人。当这些人取得了好成绩时,仍没有满足,继续向别人请教,从来不放过任何一个增长知识的机会。

53、这些都为我们这样一线的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更高的视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铸造有序同时有效,好还能有趣的语文课堂,语文味浓厚的语文课堂,而这正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

54、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55、师:生活有时候总会发生一点小意外、小插曲,它会考量我们是否会坚守住诚信,我们班的张然同学就遇到了一次小考验,我们请她上来,同学们给她一点鼓励的掌声。大家都想知道究竟怎么回事吗?别着急,现在张然同学是故事的主人公,你们都是小记者,老师给你们提点要求,等会请你们现场采访。来,张然,你先为小记者们读一读要求。

56、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一个“差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教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57、生3:我也这样认为:孔子学这首曲子的时间应该比十天长一些。文中二至五自然段里有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一晃十天过去了”“过了几天”“又过了些时候”“不知又过了多少天”这些时间加起来也该有一个月了吧。

58、捕捉题材。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不敢说每一节课都有体会深的心得,但每天都要教学不同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做个有心人,随笔的素材就有很多。

59、师:我们先请认为孔子十天学会曲子的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好吗?

60、再比如说科学学科,大量的背诵定理、原理,而不去追求原理、定理的背后……

61、材料一:一名成绩优异的名牌大学毕业生准备找工作,他不知道,他的档案袋里有三次乘公共汽车逃票的经历。

62、情境三:站在小明的角度看,可以耐下心来听一会儿舅舅的谈论,如果实在不感兴趣,可以委婉地告诉他。给予他人适当的关注是尊重他人的体现。站在小明舅舅的角度看,可以不再跟小明谈论自己喜欢的电影内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把自己的兴趣强加给小明,是对小明的尊重。

63、这一节课始终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课堂上请学生们观看视频后当堂完成50字左右的小练笔。这一环节重在训练学生对规定情境的书面表达能力。品读学生习作时,读故事的完整性,读比喻和引用两种修辞的作用,都是力图借助学生自己的习作,引导他们“找”到文字所应该拥有的情味。在读、写、听、说等等综合能力的训练中,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64、如:“琴、瑟、笙、磬”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

65、为什么要从师: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    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因此,要从师。

66、子贡啊,你觉得自己和颜回比,谁优秀一些啊?

67、读完了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虽然孔子在很贫穷的情况下生活,但是他仍然努力学习,还成为了伟大的教育家。现在的我们生活在这么好的年代里,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68、这本书主要讲了孔子一生的故事,在孔子一生中,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也经历过很多的磨难。他去过魏国、楚国等国家,因为他去过的地方很多,所以,他的知识面广,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也是教育家。

69、教师朗读孔子的话:“不行啊,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这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读后稍顿再问:“故事到此处你有何感想?”

7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名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这就是出自伟人孔子之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