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校训出自
1、1938年11月19日,校务会议正式通过了竺可桢的这项提议。
2、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3、孙中山则处于伟大民主革命的时代,为了革命的需要,他十分重视教育,造就一代振兴中华,再造文明的人才。十字训词中他既继承传统的教育形式又赋予其时代的、革命的新的教育方针和内容。
4、博大精深,多用于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微。 出自明·姜世昌《〈逸周书〉序》:“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5、 首先,孙中山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和笃行五者作为有机统一体给予新释,他所指的“博学”是指学生要学习“古近中外的知识”,包括自然和社会科学乃至社会实践,更值得重视的是,孙中山的“博学”而识,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远大志向而又有广大文化知识的人才。
6、其次,孙中山反对死读书的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他告诫青年,学、问、思、辨的关键在于独立思考,学科学、发展科学,首要在于要明白任何科学的创造发明,不是靠书本知识,而是由于科学家长期考察心得贡献到人类的记录。可见孙中山的问、思、辨,是指人的学习认识方法,把“观察”和“判断”这两种近代科学思维方法运用到教学方法上,这显然也是创新的方法。
7、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是南开学校创办人严修(范孙)先生和老校长张伯苓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共同制定的。他们将南开精神高度概括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八个大字,并作为南开学校的校训。张伯苓先生指出:“允公是大公,而不是小公,小公只不过是本位主义而已,算不得什么公了。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正己教人,发扬集体的爱国思想,消灭自私的本位主义。”“允能者,是要作到能,要建设现代化国家,要有现代化的科学才能。
8、 明末清初,随着社会的变动,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发展传统《中庸》思想,强调“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即把做学问与立志结合起来,所以对“博学”做出新的阐发:“博学于文,行己有耻”。顾炎武所指的“文”,已不是纯粹古代的经书文章,而是包括一切天下国家大事。他所指的“耻”,不是指个人荣辱,而是指全体人民的荣辱。博学的指导思想从个人自身修养扩大到“当务之事”的社会大事,所以他作出学、问、思与立志的统一。顾炎武是一个实事求是的爱国主义者,故他对传统教育能按照新形势需要而做出新释。
9、十字训词原文出自儒家经书《礼记·中庸》第十九章:“博学也,审问也,慎思也,明辨也,笃行也。”按《中庸》原意,是指人具有“诚”之本性,只要按“至诚”之本性从事修身,透过学、问、思、辨、行五个环节,便可以把自己修养成“君子”。国父所题训词意思是,做事要广泛的学习,仔细的探究,谨慎的思考,明确的辨别,后要切实的去实行。
10、2007年,学校在原洞窗图案的基础上加以完善,以“中英文校名+图案+建校时间”的完整形象及专门配制的绿色,确定了中山大学校徽的终形制。
11、内容节选自中山大学档案馆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孙中山与中山大学》;
12、中山先生应时代的要求,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和笃行五者作为有机统一体给予新释,认为“博学”是指学生要学习“古近中外的知识”,包括自然和社会科学乃至社会实践;“问、思、辨”是指人的学习认识方法,把“观察”和“判断”这两种近代科学思维方法运用到教学方法上;“笃行”则是社会实践。“学、问、思、辨、行”是统一的整体,实为读书为人之道。只有在“行”的过程中去“学、问、思、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才能使自己的知识学问与时俱进、日新月异,进而成为栋梁之才。
13、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山大学的英文名称是SunYat-senUniversity,就是孙逸仙的意思。中山大学以前是孙中山于1924年创立的国立广州大学。
14、看似简单的校徽中,蕴含着与孙中山先生相关的诸多代表性元素:中文校名,采用了先生的手书集字;大钟楼,是中山先生系统演讲三民主义之所在;19是先生颁令成立国立广东大学的年份。
15、“诚朴雄伟”原是中央大学时期的校训,由罗家伦提出。“励学敦行”是从中国古代前贤名句中选取而来:“励学”二字见于宋真宗写的一首名为《励学篇》的诗,劝勉人勤奋学习;“敦行”见于《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16、 科学地发展学、问、思、辨和行的教育认识规律,孙中山强调在立大志的前提下发挥学、问、思、辨和行五者的辨证关系,表达了对教育认识规律的合理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
17、明末清初,随着社会的变动,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发展传统《中庸》思想,强调“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即把做学问与立志结合起来,所以对“博学”做出新的阐述:“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18、“自强不息”是陈嘉庚先生创校时提出的,仍是出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为厦大私立时期的林文庆校长确立的校训。“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人格理想,蕴含着生命对于至善至美理想的追求与践行。
19、 实际上古代是以中庸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为指导原则,使封建时代读书人不违背封建宗旨,成为封建主义的接班人。
20、 由此可见,孙中山把造就振兴中华置于自己肩上的人才学校,作为“好学校”: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为社会服务崇高理想的人,育的是合格人才,这对于我们来说,仍然具有启示的意义。
21、孙中山则处于伟大民主革命的时代,为了革命的需要,他十分重视教育,造就一代振兴中华,再造文明的人才。十字训词是他继承传统的教育形式而赋予时代的、革命的新的教育方针和内容。
22、“厚徳”出自《易经》;“明法”取自《管子·明法》,树立法治观念,依法治国。“格物”出自《礼记·大学》的“致知在格物”,意为实事求是、求真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