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历史上讲诚信的故事(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11 01:43:26

20段历史上讲诚信的故事汇总

1、西汉开国名将韩信是淮阴人,小时候家中贫苦,他的德行并不出众,没有人推选他去做小吏,他又没有出众的才能,只能寄人篱下,在别人家吃闲饭,受尽了侮辱。

2、杨震何许人也?家境清贫,后来开办私塾,租田务农,清贫生活。他勤勉好学,在儒生中有“关西孔子”美称。年过五十方才做官,历任剌史太守、太尉,清廉慎独,素面直谏,可惜终受谗言撤职,饮毒酒而死。清官难容的朝代,也难长存。

3、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当佣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

4、万万没想到,等到季札完成出使任务,归途中经过徐国时,却听闻噩耗:徐君已经去世。

5、既是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一份契约

6、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今属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南武城)。生于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死于公元前435年(周考王五年,鲁悼公三十二年),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

7、战国时候魏国第一个国君叫魏文侯,由于他处处诚信待人,不论当官的,还是普通百姓,都敬重他,所以魏国迅速强大起来。有一次,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好第二天下午一定去山林打猎练兵。

8、宋濂说:“娘,今天不出发就会误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称赞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9、诚信文化就是人类跳过了动物演化所必须的基因突变,通过快速的文化演化得到的行为方式。它使人类获得了大规模合作的能力。然而,这种来不及储存在人类的基因编码之中的行为方式,也容易丧失。

10、守护诚信,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11、“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12、“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13、北宋《东轩笔录》中有一则“范文正正直”:“范文正公仲淹贫悴,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婢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

14、“尾生抱柱”又称“柱下期信”,是一则古人重诺言、讲诚信的故事。

15、相传孔子南游时,在季札墓前题字

16、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称赞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17、送家长优质家庭教育理念

18、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

19、明代史料记载,杨瞻年轻时,曾在江苏淮安、扬州一带做生意。有一次,一位来自陕西关中的盐商,在回家之前将千金寄存在杨瞻处,请他暂时保管。盐商走了之后,很久都没有回来。为了保险起见,杨瞻将千金放在一个花盆中,上面盖土种花,保藏起来。过了一段时间,见盐商迟迟不来,杨瞻托人去关中寻找盐商,才知道此人已经去世。杨瞻将盐商的儿子请来江苏,当面将花盆还给他:“你父亲生前托我保管的钱,就埋在这花盆中,你自己带回去吧!”盐商之子感动,对杨瞻很是感恩。

20、正直的陆元方却说:“如果我不这样说的话,就是在骗人!”作为卖家,陆元方诚实为本,主动说出房子瑕疵,维护了买家的利益,给现在的房地产从业者提供了镜鉴。

40段历史上讲诚信的故事汇总

1、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当佣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2、当今社会,不守诚信是个大问题。

3、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4、没过几年的时间,韩信就受到刘邦的重视成为大将军,之后还被刘邦封为楚王。等到他荣回故里之后,依然惦记着寻找那个曾经帮助过自己的老人。不但给了她很多的金银珠宝,还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家中,照顾她的起居。

5、人教数字教育(rjszjy)

6、青春小团团,等你来关注

7、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样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

8、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希望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9、范仲淹年轻时在河南睢阳读书,认识了一个李姓术士,二人关系很好。术士不久后得了重病,临终前对范仲淹说:“我掌握了一个秘方,能将水银炼为白金,我儿子还小,不足以托付给他,我将秘方传给你吧。”

10、郭沫若与芭蕉花 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很孝顺。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她伤心。从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11、第三天,放羊小孩又欺骗了人们。人们对放羊小孩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谎十分生气,从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话了。

12、二战时期,英德两国在一片海域相持。每天晚上德军布下水雷阵,次日清晨英军去排雷。如此这般形成惯例。一天早晨英军醉酒,没有排雷,结果晚上去布雷的德国海军被自己的水雷炸的死伤惨重。德军十分悲愤,大骂英国佬不守信誉

13、诚信故事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

14、“曾子杀猪”的故事:

15、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16、《曾子杀猪》是一篇古文,讲述了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同时这个故事也教育成人,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待人要真诚,不能欺骗别人,否则会将自己的子女教育成一个待人不真诚的人。(以下是译文)

17、战国时候魏国的第一个国君叫魏文侯,有一次,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好,次日下午去山林打猎练兵。

18、韩信年轻的时候,虽然心怀大志却一直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跟哥哥嫂嫂住在一起的时候,因为游手好闲一直不被重视,有时候连剩饭剩菜都吃不到,后落得流落街头的地步。就在他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时,遇到了一个心地善良的老婆婆。她靠着帮别人洗衣维持生计却将自己的饭给韩信,这才让韩信没落得饿死的下场。韩信离开之时曾对对老人说,以后有出息一定会好好报答她。

19、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也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重金悬赏捉拿。结果他的往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言行一致、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可见,诚信能赢得人心,找来挚友;能赢得尊重,换来真情;能赢得帮助,得来成功。

20、南北朝时,有一个老实的人,叫明山宾。他当州官时,因开仓济贫得罪朝廷,被罢除官位。有一天,他看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便把父亲留给他的瘦牛去集市上卖了。可是回到家中,从妻子口中得知这头牛曾经患过腿疾,就急忙跑到集市上,找到买主,跟他说明情况,并主动退了一半的钱。周围的人都赞叹不已。曾子也是个诚实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秦朝末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重诺言,讲信用。人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60段历史上讲诚信的故事汇总

1、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

2、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3、昏庸无能的周幽王只为博美人一笑而失信于众诸侯,终落得国破人亡,可见诚信的重要性!人无信则不立,人一旦失去诚信,就会成为生活的失败者,终将被整个社会所淘汰!

4、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

5、君子之约/童叟无欺,孔子东游时与一个叫项橐的小儿比试,双方约定:各出一题、互为应对、胜者为师。孔子输后,果真拜项橐为师。这就是君子之约和童叟无欺的典故。

6、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7、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子女将来的成长起很大的作用,所以有见识的家长在孩子面前处处以身作则,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曾子这样做完全是正确的,他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别看杀了一头猪,眼前利益受损,但从教育子女的长远利益看,大有好处。

8、南朝陈国将亡,驸马徐德言预料妻子乐昌公主将会被人掠去,事先打破一面铜镜,与妻子各拿一半,并且相约:若万一失散,每逢正月就在市集卖这半面镜子,以寻找对方。陈亡国后,杨素掳走了乐昌公主,每逢约定之日,徐德言便到京城卖镜,年复一年,不曾错过一回,终于,他见到一人叫卖铜镜,与所藏半镜相合,含泪留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无复嫦娥影,空去留明月辉。”乐昌公主得读此诗,悲痛欲绝。杨素知道来龙去脉,深为感动,让公主与徐德言重新团圆。

9、商人又说:“我有一颗宝珠,价值万贯,得到它能蹈火赴水,确实是极珍贵的宝珠,愿奉送给你。”崔枢接受了。他说:“我一旦考上进士,所需自有官府供给,怎么能够私藏异宝呢?”商人死后,崔枢在土葬他时就把宝珠也一同放入棺材,葬进坟墓中去了。

10、在每个历史时期,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总有一些人靠不诚信的欺诈获利,诚信者的遭遇艰难。但是诚信毕竟是人类的主流,因为只有这样,人类才维持住了大规模合作的能力,才在继续进化。

11、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

12、曾参(曾子),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

13、古代关于诚信的故事3

14、送孩子人教正版学习资源

15、古代有关诚信的名人故事

16、诚信是道路,随着开拓者的脚步延伸;诚信是智慧,随着博学者的求索积累;诚信是成功,随着奋进者的拼搏临近;诚信是财富的种子,只要你诚信种下,就能找到打开金库的钥匙。今天让我们来了解那些关于诚信的历史小故事。

17、于是,皇甫绩就找到表兄们,求他们代外公责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们一听,都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皇甫绩一本正经地说:“这是私塾里的规矩,我们都向外公过触犯规矩甘愿受罚,不然的话就不遵守诺言。你们都按规矩受罚了,我也不能例外。”表兄们都被皇甫绩这种信守学堂的规矩,诚心改过的精神感动了。于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绩二十大板。后来皇甫绩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这种从小养成的信守诺言、勇于承认错误的品德一直没有丢,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18、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蓝字关注我哦~

19、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燃起烽火报警。可诸侯们都不愿再次上当,没有人再赶来施救,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褒姒也成了俘虏。

20、小学英语课本配套歌谣53首全辑!收藏!

80段历史上讲诚信的故事汇总

1、曾参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不但博学多才,还十分注重个人修养。据说他妻子有次去集市买东西的时候,年幼的孩子也一直吵着要去。由于担心集市人多不要照顾孩子,妻子就对孩子说,让他在家好好待着,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孩子一听高兴,就没继续吵闹着跟妈妈去集市。

2、初中单词编成歌谣,一天记200个没问题!

3、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

4、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变法也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5、曾参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不但博学多才,还十分注重个人修养。据说他妻子有次去集市买东西的时候,年幼的孩子也一直吵着要去。由于担心集市人多不要照顾孩子,妻子就对孩子说,让他在家好好待着,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孩子一听高兴,就没继续吵闹着跟妈妈去集市。

6、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几亿年后冷却下来,不久就演化出了初的生命,20亿年后诞生了真核生物,再用15亿年诞生了复杂的多细胞生命。

7、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

8、几十年后,韩信成为刘邦的军事统帅,率领汉军击败了项羽,建立了西汉。韩信也被封为楚王,建都下邳。

9、我国是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历来重视诚实守信的道德修养。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说:“信,诚也”,古代的圣贤哲人对诚信有诸多阐述。“君子之言,信而有征”。征,为证明,证验之意, “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就是说人说话要算数。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说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孔子也多次讲过诚信,如:“信则人任焉;”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0、后来,重耳果然作了国君,成了晋文公。五年之后,也就是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公果然与楚国在战场上相遇,晋文公确实实践了自己的诺言,退避近百里以报楚国招待之恩。这就是成语“退避三舍”的故事原型。

11、后来,有一天,狼真的来了,放羊小孩对着山下拼命呼喊:“狼来了,狼真的来了!”但是,人们认为他又在说谎,都没有理睬他。结果,他的羊全被狼吃掉了。

12、三步轻松解决“鸡兔同笼”难题,一定要看!

13、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施行。

14、两百万年前,因为基因突变,让“直立人”这个物种出现。他们发展出新的石器技术,现在公认为是他们的定义特征。在进一步的基因改变前,他们的石器维持了两百万年不变。

15、答:古代关于诚信的故事

16、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诚信和不诚信两种文化缠斗的历史。

17、季札是春秋时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季札才能出众,素有德行。寿梦很想将王位传给他。但季札坚持推辞,不肯接受。王位传给了季札的哥哥、寿梦的长子诸樊。

18、古代关于诚信的故事1

19、人类能依靠想象的现实,迅速调整行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不再遵守“只有改变基因才能改变才有行为”这个规则的限制。这就开启了一条采用“文化演化”的快速道路,而不再受基因改变缓慢的的阻碍。走上这条快速演化道路之后,智人合作的能力一日千里,很快就远远甩掉了其他所有人类和动物物种。在“文化演化”中,虽然人类的基因和环境都没有改变,但人类还是能够迅速改变行为,并将新的行为方式通过文化的形式传给下一代。

20、仆人不理解,可查道说:“讲诚实是人应有的道德,虽然枣的主人不在,也没有别人看见,但我们既然吃了人家的枣子,就应该给钱。”

100段历史上讲诚信的故事汇总

1、文化演化将把人类带到哪里?

2、于是,官府派人挖墓开棺,果然宝珠还在棺材里。沛帅王颜认为崔枢的可贵品质确实不凡,想留他做幕僚,他不肯。第二年,崔枢考中进士,后来一直做到主考官,享有清廉的名声。

3、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4、有个大臣自告奋勇说:“那好,我马上去。”可是,魏文侯把手一摆,说:“慢,要告诉也得我自己去。昨天是我亲自跟人家约定的,如今失约,我要亲自向人家道歉才行。”

5、认知革命产生了有句法的人类语言,使信息量爆炸。人类大脑有超凡的想象力,信息量巨大的语言能够表达想象的事物,使他们可以交流它们,建立起共同的想象事物,并把它们当作真的,信仰它们,用它们规范自己的行为,文化就产生了。

6、被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的宋濂小时候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母亲见之心疼,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急着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书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人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终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抄完并按期归还了书。曾子和宋濂的做法启示我们,诚信如黄金,承诺容易,信守不易。

7、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很孝顺。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

8、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杨瞻的朋友托付的是“鱼”,范仲淹的朋友托付的是“渔”,但终都完璧归赵,传到遗孤手中。

9、众大臣在背后都说魏文侯太傻,随便叫一个随从去就可以了,何必自己亲自去呢?我觉得魏文侯一点也不傻,正因为他处处诚信待人,他才博得了臣民的信赖,国家才得以强盛,一个古代君王做事都如此诚实守信,而在我们当今社会却有一些人做事不负责任,违背职业道德。

10、左右大臣惊诧道:“大家喝得正起劲,而又下着大雨,君侯又要去哪里?”魏文侯说:“我与虞人约好了今天打猎,虽然下雨不能打猎了,岂可因为自己喝得高兴就不去跟人家说一声呢?”于是便亲自前往。魏文侯原为晋国臣下,后来和魏、韩、赵,三家分晋,独立为侯,饱受传统思想者诟病。

11、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捉猪的声音。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给儿子做好吃的。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大,说道:“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妈妈的话。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没过多久,曾子的妻子就为儿子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12、季札挂剑,为了实现心中诺言

13、典出《庄子·盗趾》:“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14、发生在古徐国的“季札挂剑”是中国典籍中早记载的诚信故事之其影响深远,季札也成为讲诚信、守承诺的典范人物

15、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16、吴国宗室季札出使北方大国,途中顺道访问了徐国国君,相谈甚欢。徐君对季札的宝剑十分赞许,季札心中暗许:出使归来,当赠予知己宝剑。然而,人有旦夕祸福,等季札归来,徐君已经去世。季札伤痛之余,把宝剑赠予徐国继位的国君,对方不敢受。随从也加以阻止,季札说:“我早在心中允诺赠剑与徐君,必须兑现承诺。因为爱惜宝剑就埋没良心,非廉洁之人所为。”后,季札把宝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树上,慨然而去。

17、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到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18、宋朝人查道,一天早上和仆人看望远方的亲戚。到了中午,两个人都饿了,可路上没有饭铺,怎么办呢?仆人建议从送人的礼物中拿一些来吃。查道说:“那怎么能呢?这些礼物既然要送人,便是人家的东西了。我们要讲信用,怎么能偷吃呢?”结果两人只好饿着肚子继续赶路。

19、“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不买。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

20、位于苏州火车站南广场上的范仲淹铜像,底座上是他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