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10 07:31:11

二十句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合集

1、①思想方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说:“今子大夫既已著大之极,陈治乱之端矣,其悉之究之,孰之复之.”.

2、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3、汉武帝尊儒的主要措施:

4、③教育方面: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这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兴办教育、提倡儒学,其必然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5、A.元代的户籍制度阻断了读书人的上升空间B.元朝政府给予读书人的优惠待遇并未实行C.郑思肖对元代读书人地位的认识存在偏见D.元朝政府在实际上推行了歧视儒户的措施

6、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向背,民心归服是统一天下的决定性因素,推崇“得民心者得天下”。

7、儒家思想内容丰富,从个体来讲有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德目,为历代儒客尊崇。

8、D.波峰与波谷恢宏与古朴经世与玄思

9、“君子”人格。“君子”人格是道德教育的首要目标。儒家德育思想将育人和培育品行放在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位置,德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仁君。“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2)强调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君子”都应以“仁”的道德原则约束自己,以“君子”的标准严格要求自我。儒家德育学说积极倡导要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追求精神世界,塑造“君子”理想人格,培养“君子”型人才。

10、②政治方面: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扩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后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

11、孔子把“仁”作为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义)、诚(信)、弟(悌)、智(知)、忠、礼、勇、恕、廉、温、恭、宽、良、耻、让、敏、惠等项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儒家思想主要人物孔子

12、A.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是在秦始皇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排除;

13、(解析)从材料来看,孔子的思想传承下来不断发展,思想精髓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都是体现出家国同构的思想,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不准确,父子间的关系不存在等级问题;

14、礼乐思想。“礼”是道德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儒家德育思想中,“礼”与“仁”两者紧密联系、互为表里,“礼”是“仁”的核心内涵的外延表达形式。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注重礼乐的学习,应该“立于礼,成于乐”(2)即凭借“礼”—个人才可以立足于社会,而“乐”可以成就人格的圆满,以“礼”践行是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礼”作为道德仁义之具,通过不同的礼仪形式对人进行教化,使人们懂得仁爱、孝道、道义,让每一个人都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遵守礼仪准则,以“礼”来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15、A.儒家遵循“天命观”

16、D.儒释道并重是在隋唐时期,D项排除.故选B.

17、C.设置刺史属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与官吏选拔无关,C项排除;

18、注:文章发表于《理论导刊》2020年第7期

19、汉武帝的这三点措施,为儒家思想上升到独尊的地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延续了两千年之久.

20、仁爱思想。“仁”是道德教育的高道德原则,是儒家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极其重视道德人格教育,针对人生第一课,孔子作出明确回答,“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2)5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是一种大爱,把仁爱视为人的本性使然与道德价值追求。仁爱精神是儒家学说的灵魂所在,彰显了孔子仁爱思想的本质内涵,将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孝悌是“仁”的本原,是实现“仁”的道德前提,也是成为“仁”的根本之所在。儒家德育思想十分重视家庭德育在孩子道德人格培育过程中的教化与引导作用,以“孝”作为“仁”之本,注重孝道的培养与传承,从而达到归仁的境界。

四十句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合集

1、儒家思想的第二部分核心内容,是各种宗教元素。比如祖先崇拜、占卜、预言、天命、阴阳等等。这部分内容没有等级制度重要,但特别接地气。

2、但是如何进行“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呢?我们认为:(1)对哪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的。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统,更具有现实意义。

3、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4、然而孔子论孝,还讲"父母在,不远游","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表现了其时代的局限性。孝被后世之儒定为繁琐仪式,《礼记》中规定父母死后"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哭泣无数"以至"身病体羸"变成精神和肉体的自我摧残。

5、(3)现代企业管理中也注入了不少儒家思想。

6、儒家思想文化的核心内涵

7、内容提要: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集中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它博大深厚的思想精髓及其所表征的价值理念,深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儒家教育学说是儒家思想文化的主体内容,德育思想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儒家德育思想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教学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起来的,是一套完备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为新时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充分发挥儒家思想文化在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过程中的涵育功能,对于新时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8、扫码可能会显示正在审核中,请登录CCtalk进行作答。

9、B.材料中韩非子的“集权”思想体现的是法家的思想,不是儒家,故B项错误;

10、在人性论上与孟子相对立,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君子、小人都一样,“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也固小人”就叫作“性恶”。

11、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冷落.原因: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这些主张在战国纷争的时代,无助于实现国家统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12、(5)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13、仁爱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 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

14、(来源:《学习时报》;作者:顾春)

15、“文化没必要一味与国际接轨”对于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我国现有的一切都是以传统为基础的,他特别强调与传统接轨。“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现在很多外国思想家正在反思社会的运行模式和走向,并感觉到了其中的潜在危机。很多思想家反思的结果就是:把目光投向中国,而他们关注的焦点就是中庸思想。

16、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校学生人数和规模总体呈现出线性递增的特征,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历史性转变。由于受多元文化影响、网络信息化挑战以及错误思潮的干扰,高校学生人才培养面临严峻挑战,直接影响着新时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育工作,进而导致新时代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价值认知、行为认知等方面受到极大冲击,甚至出现道德滑坡、价值观念扭曲、理想人格丧失等一系列失范现象。造成这种情况往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7、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以孔子的思想作为总指导的,它以“仁”为核心思想,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行为准则,注重权利与义务的统尊重人的本性与情感,关注现世生活,试图建立一个阴阳和谐,秩序井然,人人自得,彼此相爱的大同世界。细致来说,儒家思想中极核心又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内容,又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8、B.材料中的现象是指文吏以处理事务占优势,在忠诚正直方面欠缺;儒生以保持节操占优势,在处理文职事务方面欠缺,二者都有长处与短处,各有合适的工作,这反映出汉武帝时期的吏治既注重实际工作能力,又注重儒家的道德修养,故答案为B项;

19、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0、A.宣扬“天人感应”的理论

六十句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合集

1、地址:广东省梅州市东汇城广场D3栋904

2、(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君主自遣符合“天人感应”理论,但其主要意图不是宣扬这一理论,故A错误;君主专制制度反映出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与题意无关,故B错误;君主自谴与社会教化无关,故C错误;君主自谴主要意图是宣扬自己天子的地位,有利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故D正确。故选D。

3、古人对世界的认识还很朦胧,很多现象无法解释,凡人特别需要宗教这剂心灵鸡汤滋养自己脆弱的小心脏。

4、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领导哲学从阐释世界与人生本源的规律出发,得到了对领导理论精辟的阐述和分析,并且对领导的内涵做出了为本质和精准的界定。“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变;不明其得失,无以获从入之途。”

5、A.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6、A.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相糅合B.儒家用仁政掩盖等级秩序C.儒家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D.儒家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7、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

8、儒家讲德治,但“独尊儒术”的意思不是说治国只靠儒术、只讲德政,而是实行恩威并举、德主刑辅的治国之策,儒法合治,并行不悖。这就是汉宣帝所说的,“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为了更好地贯彻儒术,统治阶级对儒家思想的内容作了更加清晰的厘定。公元79年,汉章帝召诸儒于洛阳的白虎观,并亲自主持诸儒对儒学经义异同的争辩,据此成书的《白虎通义》系统提出了“三纲六纪”的道德伦常,而著名经学家马融又将“三纲”与“五常”并称。“三纲五常”理论的系统化,标志着统治者所认可的儒家政治伦理体系的初步形成。

9、B.强化君主专制制度C.加强对臣民的社会教化

10、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了解.

11、至于仁义,则是由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荀子提出人定胜天,重视人的作用,激发了人的进取心,对社会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12、隋唐:三教合三教并立

13、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14、B.旨在神化君权C.彼此存在继承关系

15、汉兴以来,除黄老之学外,儒家思想也一直比较活跃并有所发展,景武之际的董仲舒便是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元光元年(前134年),董仲舒以贤良对策。他在《天人三策》中提出,思想统治,也应遵循“大一统”的“常经通谊”,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因此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从理论上阐明尊崇儒学的思想统治原则,受到汉武帝赏识。随后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而确立了儒学的统治思想地位。

16、B选项错误,“五伦”思想出现在先秦,当时君主专制制度并未完全确立;

17、中庸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和重要性必将日益显现出来,这一点已经有所表现。中庸之道是世界上具有连续性的文化,也是中国众多文化流派中具有价值的核心精神和观念。

18、孔子在世时,他的思想一直不受重视,当时的当红炸子鸡是法家思想。春秋时期各国互殴,诸侯们急着要打胜仗,对富国强兵而言,法家思想有立竿见影之,儒家成天神神叨叨说要“仁者爱人”,就是拿不出具体办法,注定被冷落。

19、(4)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20、对于中庸精神与书法的影响,“中庸精神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中国文化就是以中庸精神为核心的礼乐文化。”此外,中庸思想对中国古典艺术精神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庸思想具体物化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从两汉、魏晋南北朝到宋元明清,一直发挥着或隐或显的作用。

八十句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合集

1、概括来讲,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强调仁义礼智信修身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君君臣臣,父夂子子,讲究尊卑秩序尊师守道,尊老爱幼,孝悌为本。

2、“中庸”就是强调“善”

3、C.三省六部制隋唐才确立;故C项错误;

4、儒家思想核心是“博爱、厚生、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法治等德道思想‘’。它对于我们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理论支援以夯实、筑高舆论阵地,对于社会树立核心价值观以寻求长治久安良策,对于我们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国际化,对于我们建设保和太和、万国咸宁的和谐世界都有重大意义。

5、然而孔子论孝,还讲"父母在,不远游",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表现了其时代的局限性。孝被后世之儒定为繁琐仪式,《礼记》中规定父母死后"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哭泣无数"以至"身病体羸"变成精神和肉体的自我摧残。

6、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达到满足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作为统治者不管采取何种思想,都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为根本出发点的.

7、B.波峰与波谷恢宏与古朴鼎盛与革新

8、九大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更是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

9、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

10、东汉时期,引经注律极为兴盛,如叔孙宣、郭令卿、马融等儒学大师通过释字求义把儒家思想灌输到法律之中,使汉律的概念更为准确。这反映了当时()

11、主张“克己复礼”,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为了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即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正言顺,贵贱有序。

12、(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13、本题主要考查汉代的儒学思想.

14、西汉时期儒家思想处于“独尊”的地位.原因: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获得“独尊”的地位.

15、B.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C.推动了封建专制的发展

16、“中庸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和重要性必将日益显现出来,目前这一点已经有所表现。”中庸之道是世界上具有连续性的文化,也是中国众多文化流派中具有价值的核心精神和观念。“所以,我们要强调与传统接轨,兼容其他文化的优秀精神,而没有必要一味盲目强调与国际接轨。”

17、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18、(解析)依据题干“董仲舒的儒学很杂,包括先秦各家思想、巫蛊方术”说明董仲舒的思想糅合先秦各家思想;依据题干“提出天人合更多充满了神性的意识,与先秦儒学的思想有明显的差异”说明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形成新儒学,故B项正确.君权神授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C项说明不符合事实,而且材料也没有体现,应排除.董仲舒的思想糅合先秦各家思想,故D项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需要掌握董仲舒思想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董仲舒的儒学很杂,包括先秦各家思想、巫蛊方术”、“提出天人合更多充满了神性的意识,与先秦儒学的思想有明显的差异”的分析理解.

19、(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0、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

一百句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合集

1、梅州市帝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2、孟子的“仁政”说,虽已转到新兴地主势力的立场上,但其“仁政”说是建立在“民为贵”、“君为轻”的基础上的,过分突出了小农利益,因而也不会得到统治者的赞赏。历史发展到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儒学随之有了恢复生机的条件。

3、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

4、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5、C.创新与再造传承与新变集成与转型

6、(解析)A.从材料中的亲亲,父子君臣,孝悌忠信等等,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家把儒家思想与宗法制如何在一起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B.儒家强调等级,并不是掩盖等级秩序.C.材料没有强调儒家要统一信仰.D.材料没有看出对人欲的控制.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儒家思想发展的过程以及内容特征来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搞清楚孔子孟子儒家思想的内容特征,其次要联系到材料中儒家思想与宗法关系的联系.

7、D.察举征辟,儒释道并重

8、(1)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

9、宗教元素的存在,让儒家思想对所有人都有强烈的吸引力,使其拥有旺盛的生命力。

10、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此时,孔子(551BC–479BC)已死百余年。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行成了新儒家思想。

11、D.传承了家国同构的文化传统

12、C.未涉及学官教授的内容,故C项错误;

13、武帝时期确立正统地位,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思想:董仲舒、汉武帝

14、贯通天人——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性即理”——周、张、程、朱的理学思想、“心即理”——象山、阳明的心学思想、新儒家——西学东渐的文化回应、儒文化圈的崛起——儒学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可能等内容。“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区分开。

15、D.文翁推广了蜀地教育经验

16、针对“文吏以事胜,以忠负;儒生以节优,以职劣。二者长短,各有所宜”的情况,汉武帝()

17、(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18、②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

19、孟子,儒家理想主义派代表,核心思想是“仁政”,主张“政在得民”,要养民、教民,取民有制,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20、对于“中庸”的概念,“‘中’是适合,‘庸’是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而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就可以长久,就是‘善’。”作为传统文化,中庸精神”就是适度把握,按照适中方式做事,并力求保持在一个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