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王守仁心学十六字(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09 20:55:15

王守仁心学十六字(1)

1、18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2、人必须在事上磨炼,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3、王阳明——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是有明一代气节、功业、文章第一人,他是中国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皆备的“三不朽”之人。是时代机遇造就了他,更是他那乐于实践、敢于实践、善于实践的品格和行动成就了他。钱穆先生说:“阳明讲学,偏重实行,事上磨炼,是其著精神处。讲王学的人,自然不可不深切注意于阳明一生的事业。”诚然,如果忽略了实践维度,我们对王阳明的理解必然浅薄。

4、良知是本体,启用良知是良知之用,是功夫。

5、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偈

6、刮脸刀刚迈出门槛,太阳光射进来,在它的刀刃上闪出耀眼的光芒。它得意,觉得自己实在是了不起。

7、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

8、那么,王阳明心中的“狂者”是什么样的呢?照他的讲法,狂者志存高远,以古圣先贤为自己的学习目标,从不被世俗的纷扰尘嚣所累,犹如凤凰翔于千仞之上,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境界。那么,狂者相比圣人如何呢?王阳明以为,狂者“一克念即圣人矣”。即是说,需要再加以克念之功,狂者才能达到圣人的境界。如果不做这实践的功夫,那么就容易“阔略事情”。

9、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

10、“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11、只有理解透彻了,就记住了,若是只为求记住,那么记的过程会很痛苦,而且也不会理解透彻。而只要理解透彻了,自然就记住了。但理解也不是高的,的境界还是“自家本体”——自己的心。理解终还是为自己所用,如果目的是求理解,那还是不够的。

12、第二天,弟子诸生前来拜谢。王阳明对他们说,学习“狂者”之论,可使人从富贵声利中解脱出来,获得豁达开朗的心境。但是,如果只执着此论,不能落实于实践,极易误入淡漠人情世故、忽略人伦物理的歧途。如此一来,虽然强于那些庸俗之辈,但终究还是未得大道。所以,大家务必要在实践中精益求精,万不可“以一见自足而终止于狂”。

13、比如,你看到一个孩子掉入井中,你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想冲上去把孩子救出来,不管这是不是你的孩子,不管你认不认识孩子的父母,你都想这样做,这来自你与生俱来的恻隐之心。

14、1)心即理,2)致良知,3)知行合一。

15、01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16、有个学生问王阳明,安静的时候我感觉很不错,思想清晰,可一遇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为什么?王阳明说:“这是你只知道静养,却没有下克己的功夫。这样一来,碰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人应该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炼自己,才能站得稳,才能静亦定,动亦定。”

17、造成这深浅的原因,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心清”二字。

18、约是穷困的意思。心中没有仁德的人,或说心中没有安顿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安于穷困,也不能够长久地处于富贵之中。即贫贱难耐凄凉,富贵不能乐业,左也不安,右也不安。

19、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不“人为”地做事。“人为”的意思是“伪”,即造作。儒家和道家都主张天人合前者的重点在人,后者的重点在天。道家认为人生的幸福来自于天,烦恼来自于人自己,因而主张减少人为的因素,即人设的目标和期待。例如,对于人的健康来说。

20、“道心”是处于相对较高层次的哲学范畴,其抽象性高于“人心(这里指“人之道心”)”,也就是说“人心”之理也不脱“道心”之范畴。由此也可以理解在研究事物的本质时,必须“去人欲,存天理”。就能理解“此心纯处天理之极”究竟是什么意思。(这个意思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高于一切其它属性”(摘自《暮初语录》)。

王守仁心学十六字(2)

1、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

2、11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

3、圣人之学不是这等捆缚苦楚的,不是装做道学的模样。

4、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5、西方的吸引力法则,说人的心念如何会招致相应的事物和境遇,本质上也是愿力的体现,因为这心念就是有所向而行的。

6、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有善有恶是你的思想在活动了。知道善知道恶是一种良好的知道。有好的作为及去掉恶行都是基于对事物的理解。

7、良知是人人原本自足的。

8、王阳明弟子:据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列名记载,就有六十七人之多。这些“王门弟子”,继承王阳明的讲学传统,亦到处办书院,传播王学。

9、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10、无所不中,然后谓之大本;无所不和,然后谓之达道;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11、以下是由王阳明高仿真机器人书写的“致良知”。机器人通过交互认知的技术,临摹和示教书法真迹和碑帖,以此实现王阳明先生草书、行书和楷书等书法作品的重现。

12、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正所谓“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传习录》)。而“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对此,王阳明说:“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传习录》)

13、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14、人心无所不包,原本就是像天那样深不可测。只是这样高远和深邃的心,却常常被私欲所填充,所以失去了本来的高远、深邃,不能够无所不包,不能够海纳万物。

15、《传习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一对父子发生争执,互相控诉对方,想请王阳明为其评理。王阳明听他俩说完之后,对他俩如此说了一番,话未说完,父子俩就抱头痛哭,冰释前嫌而离去。

16、众所周知,舜是中国古代有名的孝子。王阳明之所以说“舜是世间大不孝的子”,是为了让那对互相控诉的父子明白,做人要有自知之明,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责怪他人。

17、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阳明先生应邀作序,写下《象山文集序》。这篇经典文章,之于心学,可谓正本清源。

18、这背后是一种高度的感应力,对于诚,心清如同本体,感应则是起用的法则。

19、中国哲学是如何指出出世的路呢?

20、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有善有恶者心之用,知善知恶者良知,为善去恶者格物。如此四句?无善无恶者心之体,乃是指客观看待事物是心的本体,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待事物,这是基本。有善有恶者心之用(有说意之动),我认为有善有恶即是心存善恶,心存喜好,如此“辨善恶”,便是心之用,意之动。知善知恶者良知,这个不就是指辨清了善恶,便拥有良知吗?辨清了善恶,便是知——道。为善去恶者格物,便是在以上基础上,知善去恶的情况下,便可格物而致知。只有有知道正确的善恶观,才能客观的格物。以上仅是个人理解。

王守仁心学十六字(3)

1、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

2、只论精不论多寡。只要此心纯乎天理处同。便同谓之圣。

3、一个人,若是真的用功,他人的毁谤或是欺慢,也会是一种磨炼,也是使自己的道德进益的机会。如果不用功夫,那么别人的毁谤就是登时将自己击垮的魔鬼。每一次外界的挑战,都是对本心修养的一次考验,是将其作为“进德之资”还是“魔”,就看自己的功夫了。

4、26人若着实用功,随人毁谤,随人欺慢,处处得益,处处是进德之资。若不用功,只是魔也,终被累倒。

5、在这诸多的经历中,龙场悟道可谓是为关键的转折点。因为,自此以后,他逐渐步入圣人之道,开始创立自己的理论学说。王阳明因直言上疏被贬贵州,几经艰险才到达龙场驿。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事事亲力亲为:伐树修屋,尽心照顾生病随从,专做石棺以参看生死,设想圣人心境,终得以悟道。王阳明后来也说:“往年谪官贵州,横逆之加,无月无有。迄今思之,是动心忍性砥砺切磋之地。”可见,龙场挫折实践的巨大效果,王阳明是深有体会的。

6、天理人欲不并立。

7、王畿年少时豪放率性,日日在酒肆博场中,每天都涉足酒楼茶馆和赌场。王守仁很早就想结识他,可是始终没有适当的机会。

8、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

9、凡今天下之论议我者,苟能取以为善,皆是砥砺切磋我也,则在我无非警惕修省进德之地矣。

10、“傲”与谦虚相反,与人交往不屑与人为伍,学习上蔑视他人,似乎自已远远超乎于知识之上。所以,阳明先生告诫人们:“谦为众善之基,傲为罪恶之魁。”

11、后者亦有诗为证:“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上诀,良知两字是参同。”

12、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

13、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14、约礼只是要此心纯是一个天理。要此心纯是天理,须就理之发现处用功。

15、夫道必体而后见,非已见道而后加体道之功也;道必学而后明,非外讲学而复有所谓明道之事也。

16、知行合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道的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联系才有意义。知行不能分家,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

17、古人所说的诚,也是这个含义,只是我们这个诚还浮在表层,古圣的诚则直透深层。诚的内涵,其实至为深邃。

18、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作实想。

19、去人欲,并非抹杀人的自然欲望,而是去除会产生危害的过了头的欲望,而达到一种中和的状态——“天理”。去人欲、存天理,不是只有在静静地躺着、坐着时才能做,在行动中也可以做到,时时、事事皆可磨练。

20、这种神通之所以更加让我震动,是因为在个人之外,更是涉及了对天地之力的把握和运用,体现在王阳明这种曾出入佛道数十年而又大入世的人身上就更值得注意。

王守仁心学十六字(4)

1、后来问起能够预知的理由,王阳明笑答:“只是心清。”后来很多人来找王阳明请教吉凶祸福,王阳明也大多能说中。

2、第十四章利他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心即理,是阳明学的第一命题。

4、再反观今日的人心浮躁和欲望滚滚,终日奔波追逐而不肯停息,“清”是什么意思,就用不着解释了。

5、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是个渐,所以生生不息。

6、正因为王阳明的学说的起点较高,是站在“道心”的角度来论说学问,因此世人由于学识不足,往往不能窥其门径。加上王阳明本身行为举止“和乐坦易,不事边幅”,因此世人也往往误解王阳明以及人的学说。即使游学之士听到王阳明的学说,也是一知半解。徐爱说这种现象是“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因此,徐爱为了让王阳明的学说免于误传,所以写了一本书,取名为《传习录》,记录了学生们与王阳明之间的解惑答疑,明了一些学问上的释义,使王阳明的学说得到了正确的传播。但是,后人就连对这本《传习录》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言论代代层出不穷,这也是徐爱生前所没有预料到的。

7、人身如一棵菩提树,人心像一块明亮的镜台,明净纯洁;要时时勤快地拂拭(注意修身的功夫),不要让明亮的镜台,沾染上污垢尘埃(摒除各种贪欲杂念,使心性永远保持洁亮光明)。在这首偈句里,心和烦恼是对立的;将修行看作对烦恼的拒绝,将众生的烦恼拒之门外。

8、如果经过多次的摸索实践,发现视频中没有讲的细节,然后才烧出比较符合口味的菜,那才叫"真知"。

9、做人、做事重要的就是“养心”。一个人内心恶念盖过了善念,就要做起坏事来;一个人内心不安稳、不安定,也无法做成事情。王阳明这里用种树作比喻,告诉我们,我们的本心是我们修德、做事的基础。

10、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11、有人说:“既然我本来就有良知,我的心原本就是好的,那何必还要去‘致’呢?”

12、佛氏不着相,其实着了相;吾儒着相,其实不着相。

13、阳明先生37岁龙场悟道,他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14、“虚灵不昧”,大约是指本心不受外物障蔽,保持原始的本然状态,心灵处于安宁、虚静和专一的情状。在此状态下,才能静下来体察世间万事万物之“理”。不昧的“心”如镜子一般映出“理”,所以说,“心即理也”,心与理为一体,而反对朱熹将心与理分成两部分。

15、明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亥时(1409)生,壬令。

16、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17、文字思索亦无害。但作了常记在怀,则为文所累,心中有一物矣,此则未可也。

18、致良知,就是讲虽然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符合天道至理,但人受了欲望影响,迷糊了本性,使人的内心偏离了天道,人要记住自己给自己的内心纠偏,给自己的良心洗澡,向内求,问自己良心天性是否还在。

19、物理学中就有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说法,不仅在宇宙中的比重远远大于看得见的物质,作用和主宰性也要远远更大,只是很难观测。

20、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王守仁心学十六字(5)

1、盖良知之在人心,亘万古、塞宇宙而无不同。

2、第十七章果敢心:成事在谋,谋事在断

3、生命不是因为尊贵它就能长久存在,身体不是因为爱惜它就能壮实。道家认为,掌握天道的方法,就是减去人为的因素。而道家没有正面告诉我们天道是什么。道可道,道。

4、19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5、1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6、阳明先生在这篇文章里明确地指出:

7、诚是如此重要,要做到却是极不容易的。诚的基础是心清,众生则往往心浊。诚的反面是虚伪,众生却皆在欺人和自欺。修诚,等同于修心和修道。

8、“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

9、“致良知”,一言以蔽之,曰: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这是一个功夫,也是一个过程。

10、圣人之所以谓之生知者,专指义理而言,而不以礼乐名物之类,则是学而知之者亦惟当学知此义理而已,困而知之者亦惟当困知此义理而已。

11、王阳明的心学,讲的就是致良知、知行合致良知的过程也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

12、ISBN:9787511350510

13、读书的目的在于发现我们的本心,就是“致良知”,而不在于记住一个词,一句话。不在于如何去记住书本,而在于如何用书本上的道理启发自我。

14、第十三章包容心:能容能恕,厚德载物

15、“知善知恶是良知。”就是说,人自身有道德体认、辨别是非的能力,天性中有向上向善的本能追求。

16、第六章素净心:减一分人欲,得一分轻快

17、8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廊清。

18、阳明从自我之心出发,而后要求万事万物之理契合本心,契合自我,心乃是非之本,心乃是非判断的至高!任何学问都要由心过一遍,心认可了,契合了,那才是自我的真学问;任何是非判断都要由心过一遍,心认可了,契合了,便是自我的真是非,便是真自我!从心出发,方能有真心,从我出发,方能有真自我!其结果是坚持本心,坚持自我,以致心之光明,以致自我的精神圆融。

19、人都是如此,何况对天地,有感天动地的诚心,才有感应天地的能力。

20、第十章忍耐心: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