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
1、主旨是文章和作品的灵魂,决定文章和作品的质量高低、价值大小、作用强弱,是文章和作品的统帅。
2、是气质与你相近的先贤,只有你知道,也无需人家指导,更无人能勉强,你找到这样一位作家,自会一见如故,苏东坡初读庄子,如有胸中久积的话,被他说出,袁中郎夜读徐文长诗,叫唤起来,叫复读,读复叫,便是此理。这与“一见倾心”之性爱同一道理。你遇到这样作家,自会恨相见太晚。一人必有一人中意的作家,各人自己去找去,找到了文学上的爱人,“文学上的爱人”,奇语,但极有道理。读书若无爱情,如强迫婚姻,终究无效。他自会有魔力吸引你,而你也乐自为所吸,甚至声音相貌,一颦一笑,亦渐与相似,这样浸润其中,自然获益不少,将来年事渐长,厌此情人,再找别的情人,到了经过两三个情人,或是四五个情人,大概你自己也已受了熏陶不浅,思想已经成熟,自己也就成了一位作家。若找不到情人,东览西阅,所读的未必能沁入魂灵深处,便是逢场作戏,逢场作戏,不会有心得,学问不会有成就。
3、升华主旨:是比喻某些事物的精炼和提高,是提高了一个层次和境界。
4、犹主张,主意,更加抽象,有时可以理解为想要体现的一种精神。(主旨)。
5、主旨是构成文章内容的两个基本要素之一(另一个是材料),其中主旨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两者是有机统一的。所谓文章的“主旨”,也叫文章的主题,是指在文章中通过有组织的文字表现出来的目的性,能反映出作者的某种思想、观点和倾向。
6、主旨可以指作者写作的目的,还可以指故事要告诉我们的事情,道理。
7、(翻译)在过去25年英文报纸发生的所有变化中,影响为深远的可能就是其文艺报道的范围和严肃性已呈现不可阻挡的衰落之势。
8、知道情人滋味便知道苦学二字是骗人的话。苦学误人!警句。只可惜读教科书,却非苦学不可。然如能从浸润各色奇书来长己之才智,未必不能过考卷关。学者每为“苦学”或“困学”二字所误。读书成名的人,只有乐,没有苦。据说古人读书有追月法、刺股法、又丫头监读法。其实都是很笨。读书无兴味,昏昏欲睡,始拿锥子在股上刺一下,这是愚不可当。一人书本摆在面前,有中外贤人向你说极精彩的话,尚且想睡觉,便应当去睡觉,刺股亦无益。叫丫头陪读,等打盹时唤醒你,已是下流,亦应去睡觉,不应读书。而且此法极不卫生,不睡觉,只有读坏身体,不会读出书的精彩来。若已读出书的精彩来,便不想睡觉,故无丫头唤醒之必要。刻苦耐劳,淬励奋勉是应该的,但不应视读书为苦。视读书为苦,第一着已走了错路。天下读书成名的人皆以读书为乐;汝以为苦,彼却沉湎以为至乐。比如一人打麻将,或如人挟妓冶游,流连忘返,寝食俱废,始读出书来。以我所知国文好的学生,都是偷看几百万言的三国水浒而来,决不是一学年读五十六页文选,国文会读好的。试问在偷读三国水浒之人,读书有什么苦处?何尝算页数?好学的人,是书无所不窥,窥就是偷看。于书无所不偷看的人,大概学会成名。
9、(翻译)不过体育界的这种趋势可能掩盖了一个未被认识到的现实:美国人基本上已经停止长高了。虽然现在的人比140年前普遍高了两英寸,但特别是那些几代人都在美国生活的家庭中出生的人,他们的身高在20世纪60年代就达到了极限。
10、主旨隐藏在字里行间,连作者自己也不能清晰地表达出来。
11、“主旨句”和“中心句”两个词常常被提及,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对此不以为意,认为“主旨句”就是“中心句”。
12、主旨在写作教学中指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社会生活现象时,通过文章或作品的全部内容表达出的基本观点,是文章的叙写、议论目的。在记叙文类中,主旨与主题是相同的概念;在议论等类文章中,写作意图一般称主旨,不称主题。
13、(解析)根据题干中的title可知,本题是主旨题。大多数文章属于开门见山交代主题,所以重点关注第一段。第一段中的themostfar-reachinghasbeentheinexorabledeclineinthescopeandseriousnessoftheirartscoverage表明,艺术评论的范围和严肃性在英语报纸中无可挽回地缩小和降低,即英文报纸中的艺术评论逐渐消失,所以答案应该选[B]“在报纸中消失的视野”。[C]是大的干扰选项,本文并不是讲报业的衰退,只是报纸中的一部分内容的衰退。
14、一篇文书中的观点、主张、要求、措施,就是文书的主题。
15、 typically adv.一般来说,通常
16、犹主张,主意。更加抽象,有时可以理解为想要体现的一种精神。
17、 seriousness n.严肃,认真
18、再来看主旨,主旨是文章和作品的灵魂,可以指作者写作的目的,还可以指故事要告诉我们的事情、道理。简而言之,主旨就是写作目的。
19、主要意思,有时用来对某词语意义的提问,比如“形而上学在哲学中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0、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写人叙事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即为文章主旨。
21、 [C]MournfulDeclineofJournalism
22、看完视频,有没有觉得串线大法很像四川的名小吃串串!
23、观点,持某一种观点,必定要有理有据,通常比较让人信服。
24、点明主旨:将重点点明,使着整个主题明了、深刻。
25、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有的文章开篇点题,起到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文章在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
26、从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入手。有的文章开篇点题,起到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的作用;有的文章则在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
27、不许读书。因为在课室看书,有犯校规,例所不许。倘是一人自晨至晚上课,则等于自晨至晚被监禁起来,不许读书。
28、 coverage n.新闻报道
29、如果是广告,请看首段和广告给出来的小标题,
30、主旨是文章和作品的灵魂,决定文章和作品的质量高低、价值大小、作用强弱,是文章和作品的统帅。主旨可以指作者写作的目的,还可以指故事要告诉的事情,道理。
31、 之前也给大家讲过,主旨常见的地方有第一段、第二段、后一段,所以务必要把含有文章主题的段落读懂,这样在做题的时候才能站在一个高度去理解。
32、(4)从与标题的关系看,公文的主旨与标题关系密切。
33、(1)一般以偏概全,只是文章的细枝末节,不能涵盖全文内容。
34、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文章主旨的表现形态是有差异:
35、主要的意义﹑用意或目的(也就是中心思想)。
36、 Thetrendinsports,though,maybeobscuringanunrecognizedreality:Americanshavegenerallystoppedgrowing.Thoughtypicallyabouttwoinchestallernowthan140yearsago.Today’speople—especiallythoseborntofamilieswhohavelivedintheU.S.formanygenerations—apparentlyreachedtheirlimitintheearly1960s.
37、今日所谈,亦非指学堂中的读书,亦非指读教授所指定的功课,在学校读书有四不可。
38、由是可知读书有二方面,一是作者,一是读者。程子谓《论语》读者有此等人与彼等人。有读了全然无事者;亦有读了不知手之舞足之蹈之者。所以读书必以气质相近,而凡人读书必找一位同调的先贤,一位气质与你相近的作家,作为老师,这是所谓读书必须得力一家。若单就读书,得力一家,失之于简率。然林语堂意思是要人找到师法对象,全心投入、气质浸润。此即读书以“情”读和以“智”读之区别。不可昏头昏脑,听人戏弄,庄子亦好,荀子亦好,苏东坡亦好,程伊川亦好。一人同时爱庄荀,或同时爱苏程是不可能的事。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心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GeorgeEliot自叙读卢骚自传,如触电一般。尼采师叔本华、萧伯纳师易卜生,虽皆非及门弟子,而思想相承,影响极大。当二子读叔本华、易卜生时,思想上起了大影响,是其思想萌芽学问生根之始。因为气质性灵相近,所以乐此不疲,流连忘返,流连忘返,始可深入,深入后,如受春风化雨之赐,欣欣向荣,学业大进。
39、在不同的文体的文章中,主旨有不同的习惯叫法:在记叙文中叫中心思想,在说明文中叫说明中心或中心意思,在议论文中叫中心论点或基本观点。
40、学堂所以非注重记问之学不可,是因为便于考试。如拿破仑生卒年月,形容词共有几种,这些不必用头脑,只需强记,然学校考试极其便当,差一年可扣一分;然而事实上与学问无补,你们的教员,也都记不得。要用时自可在百科全书上去查。又如罗马帝国之亡,三大原因,书上这样讲,你们照样记,然而事实上问题极复杂。有人说罗马帝国之亡,是亡于蚊子(传布寒热疟),这是书上所无的。在学校读过书者,皆当会心而笑。然想到教科书规范头脑,湮塞性灵,却又堪哭。
41、书读不好。因为处处受训导处干涉,毛孔骨节,皆不爽快。且学校所教非慎思明辨之学,乃记问之学。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礼记早已说过。书上怎样说,你便怎样答,一字不错,叫做记问之学。倘是你能猜中教员心中要你如何答法,照样答出,便得一百分,于是沾沾自喜,自以为西洋历史你知道一百分,其实西洋历史你何尝知道百分之一。
42、点明主旨:是在同一层次和同一境界,强调主题。
43、升华主旨:将一个浅显、普遍的问题,提升到另一个精神层面。
44、[C]Americanshavereachedtheirgeneticgrowthlimit
45、深化主旨:是结尾开头相呼应,也是和题目相呼应,增强了小说的艺术。
46、 [B]TheLostHorizoninNewspapers
47、(词汇)obscure v.掩盖,隐藏
48、所以读书不可勉强,因为学问思想是慢慢胚胎滋长出来。其滋长自有滋长的道理,如草木之荣枯,河流之转向,各有其自然之势。逆势必无成就。树木的南枝遮荫,自会向北枝发展,否则枯槁以待毙。河流遇了矶石悬崖,也会转向,不是硬冲,只要顺势流下,总有流入东海之一日。世上无人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心境不得不读之书。警句。有你所应读,我所万不可读,有此时可读,彼时不可读,即使有必读之书,亦决非此时此刻所必读。见解未到,必不可读,思想发育程度未到,亦不可读。孔子说五十可以学易,便是说四十五岁时尚不可读《易经》。刘知几少读古文《尚书》,挨打亦读不来,后听同学读《左传》,甚好之,求授《左传》,乃易成诵。《庄子》本是必读之书,然假使读《庄子》觉得索然无味,只好放弃,过了几年再读。对庄子感觉兴味,然后读庄子,对马克思感觉兴味,然后读马克思。读书要等兴味来。若有不喜欢之书,搁下几年,未尝不变做喜欢,于我心有戚戚焉。
49、一篇文书中的观点、主张、要求、措施,就是文书的主题。主题是指作者通过全部文章内容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它是作者通过文章的内容所表达出来的基本观点和写作意图的体现,是一篇文章的核心、总纲,是“统帅”和“灵魂”。
50、深化主旨:把某个主题从表层,细致的剖析、描述到本质本源。
51、主要的意义_用意或目的(也就是中心思想)。
52、一般起到概括全文的目的,是文章的中心所在,主旨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者是结尾,来概括全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3、主总笔画:5笔。笔顺:丶(点)、一(横)、一(横)、丨(竖)、一(横)。
54、主旨也可以称作主张或者主意。主要的意义、用意或目的。夏丏尊叶圣陶《文心》六:“其中的主旨,叫青年须认识公理,认识帝国主义,认识自己。”鲁迅《三闲集·在钟楼上》:“有时看见熟人在旁,就托付他,请他看后告诉我信中的主旨。”邹韬奋《萍踪寄语》五四:“有钱人家的女儿受满义务教育后,往往不再入学校,请私人教师到家里来教外国文学、音乐等等,以养成上层阶级的主妇为主旨。”犹主张,主意。柔石《二月》二二:“我从没有象在你身前这样失了主旨的。
55、中心思想并非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作者真正要说什么,只有作者本人清楚,我们只能说看到一个方面,大家比较公认的一面。特别是古文,更是仁者见仁,文章为时而作,我们很难知道古人作文章时的背景跟故事,于是只能分析浅显的意思,大背景下的意思。
56、主旨,好的主旨会成为人的精神支柱、奋斗目标;差的主旨会成为时代的罪人、历史的教训。
57、邹韬奋《萍踪寄语》:“有钱人家的女儿受满义务教育后,往往不再入学校,请私人教师到家里来教外国文学、音乐等等,以养成上层阶级的主妇为主旨。”
58、观点,只是指文章里作者表达出来的态度,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59、有人读书必装腔作势,或嫌板凳太硬,或嫌光线太弱,这都是读书未入门路,未觉兴味所致。有人做不出文章,怪房间冷,恐蚊子多,怪稿纸发光,怪马路上电车声音太嘈杂,其实都是因为文思不来,写一句,停一句。一人不好读书,总有种种理由。“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不知等待到来年。”其实读书是四季咸宜。古所谓“书淫”之人,无论何时何地可读书皆手不释卷,这样才成读书人样子。读书要为书而读,不是为读而读。顾千里裸体读经,便是一例,即使暑气炎热,至非裸体不可,亦要读经。欧阳修在马上厕上皆可做文章,因为文思一来,非做不可,非必正襟危坐明窗净几才可做文章。一人要读书则澡堂、马路、洋车上、厕上、图书馆、理发室,皆可读。而且必办到洋车上、理发室都必读书,才可以读成书。
60、在写作教学中:指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社会生活现象时,通过文章或作品的全部内容表达出的基本观点,是文章的叙写、议论目的。在记叙文类中,主旨与主题是相同的概念;在议论等类文章中,写作意图一般称主旨,不称主题。主旨是文章和作品的灵魂,决定文章和作品的质量高低、价值大小、作用强弱,是文章和作品的统帅。如何寻找主旨找一篇文章的主旨时,需要通读文章,全方面的思考,不能界限与一段或几句话来考虑,又不能界限与题目,才可以找出正确的主旨。
61、是说之前文章并没有直接点明中心的语句,而在文章结尾直接点明并将此上升到更高的高度。
62、一般来讲,作者所表达的观点是唯确定的,正所谓这个人观点如何、那个人观点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