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不足为训的训字是什么意思(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05 18:37:19

不足为训的训字是什么意思(1)

1、明日黄花

2、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片言只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多用作贬义。

3、不易之论,汉语词语,拼音是bùyìzhīlùn,意思是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正确,出自宋·惠洪《冷斋夜话》。

4、():形容食物鲜美,吃得很满意。(注意形容的对象)

5、起先只能用于帝王诏令、典章规条之类,后来应用渐广,但也仅能指真理或伟论,其规格甚高、褒义强烈。

6、[例句](2013浙江卷)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7、也不是爆炸现场血淋淋的场面,

8、(释义)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9、(示例)他依仗官高权大,目中无人,无所不为。

10、所以,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以唐朝为时间参照的一对概念,如果把时间参照点错误地移到现在来理解“古体诗”和“近体诗”,犯错误也就在所难免了。

11、一个人有不懂的问题向别人请教,既然自己的学问比不上别人,又何谈“不耻下问”呢?在交往中,千万注意别犯这种错误。

12、安土重迁

13、道路以目:形容百姓慑于暴政,在路上相见,不敢交谈,敢怒不敢言,只能以目示意。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14、望尘莫及

15、《现代汉语词典》对“不耻下问”的解释是“不因向比自己学问低的人请教为耻”,其中,“耻”在这里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即“以……为可耻”;而“不耻”不能单独成词,只能在“不耻下问”中使用。按照这种解释,我们可以理解上述那句话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就是要“多问老师”.但是作为学生,无论成绩再好,问老师也不能算是“不耻下问”.

16、●其五:泛滥;过分。例如:《明史·史可法传》:“今恩外加恩未已,武臣腰玉,名器滥觞,自后宜慎重。”

17、():休,欢乐;戚,忧伤。彼此间忧喜和祸福共同承担,指同甘共苦。注意不能将本词与“息息相关”混淆,后者只比喻关系密切面无同甘共苦之义。

18、训孩子可能是家常便饭,

19、引申为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

20、7/07|“呆若木鸡”是境界

不足为训的训字是什么意思(2)

1、(示例)那几幅画都不怎么样,只有这一幅梅花图还差强人意。

2、():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3、():形容百姓慑于暴政,在路上相见,不敢交谈,敢怒不敢言,只能以目示意。

4、10/10|“不足为训”非准则

5、(释义)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

6、(误用)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7、古代文献记载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华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8、(释义)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9、不足为训,汉语成语,拼音是bùzúwéixùn,意思是指不能当作范例或法则。

10、我想,这就像妈妈叫孩子:

11、第二批异形词(264组)整理表

12、():通过竹管子的小孔来看豹,只看到豹身上一块斑纹。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有时同“可见一斑”连用,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13、唐玄宗李隆基年轻时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后来任用李林甫为宰相,政治开始腐败。公元745年,封杨玉环为贵妃,纵情声色,奢侈荒淫,政治越来越腐败了。李林甫死后,唐玄宗便任命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做宰相,把朝廷政事全部交杨国忠处理。一时间,杨家兄妹权势熏天,把整个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14、[例句]身为国家的公务员,一定要危言危行,注意自己的生活、工作作风,为百姓做好榜样,这样才能为百姓服务。

15、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观察到,每年的夏末秋初,这颗红色的巨星就会落向夜空的西边,也就是把这种天象变化当作天气将逐渐转凉的征兆。

16、(误用)常被误用为“进入屋子”。

17、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不能误用作贬义.

18、(6)通“驯”。驯服。《国语·楚语上》:“抚征南海,训及诸夏。”清代洪熙煊《读书丛录·国语》:“《周礼·地官序》注‘读训为驯’,驯服也。”

19、():绝:断;缕:细线。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20、我们提供知识,让你懂得更多!

不足为训的训字是什么意思(3)

1、“空穴来风”如何算

2、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朕”虽然是皇帝的自称,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的意思并不等同于其他第一人称代词“余”、“吾”、“我”等词,“朕”的意思更接近于“我的”。譬如在《离骚》中,屈原就这样说过:“朕皇考曰伯庸。”显然这里“朕”的意思就是“我的”.

3、所以,这个“刊”字就兼有“写”与“删”两种意思。而重要的文字才能称为“不刊之论”,指不能被删改的文字。起先只能用于帝王诏令、典章规条之类,后来应用渐广,但也仅能指真理或伟论,其规格甚高、褒义强烈。汉代扬雄《答刘歆书》中写道:“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意思是说,你的书是可与日月争辉,不容删减一字的大作!后来,“不刊之论”还被引申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4、[例句]今年10月份以来,全国煤矿接连发生了6起重大事故、死亡101人,但一些非法业主还是认为不足为训,利欲熏心,至今仍在铤而走险。

5、因为每个汉字都含有多个不同的意义,所以使用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切忌犯望文生义的错误。有则征稿启事是这样写的:“为提高本刊的整体质量,为读者奉献更好的精神食粮。从即日起,面向广大读者征集哲理散文。请读者朋友不吝赐稿,谢绝文字粗劣的不刊之论。”这则启事中,“不刊之论”显然是用错了。

6、●第五种,告诫曰训。如《扑满赋》:“明远鉴之退止,训劳谦之轨躅。”

7、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提到一句话:“前者自王昌龄等始用,滥觞于晚唐五代。”该文作者认为,将初始、起源之意的“滥觞”,当作了其后的发展、普遍来用是不对的。如果看了“滥觞”的第四种义项,该文作者就会知道是自己只知其不知其二了。

8、扬眉吐气:形容被压抑者一旦得到舒展而快活得意的神情.

9、不足为戒的意思是不值得作为戒条,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原来的的方法方式去做。(解释):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出自):明·胡应麟《诗薮续编》卷一:“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示例):孝琪的行为虽然~,然而他的议论思想也有独到处,这还是定庵的遗传性。 ◎清·曾朴《孽海花》第四回(近义词):不足为法、似是而非(反义词):不易之论、不刊之论、天经地义(语法):动宾式;作谓语;指对事情不以为然,不值得仿效成语应该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10、文不加点

11、望穿秋水:秋水,比喻眼睛。形容盼望得急切。

12、“万卷”该有多少书

13、(示例)虽然高考名落孙山,但他却安之若素。

14、(示例)过于夸大的道义规范会导致空虚迂腐的行为,这些不足为训。

15、有人望文生义地认为,“平天下”就是平定天下,是和武力联系在一起的,总和沙场联系在一起。但这是误解,“平天下”的意思是“使天下平定”,更接近于一种治国之道。

16、始作俑者

1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形容书籍极多.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18、(示例)对待工作要精益求精,达到得心应手、目无全牛的程度才是精英。

19、“故人情重,实不忍别抱琵琶。”

20、在2005年召开的“人大”“政协”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指出:我国官民比例高达1比与之相比,十年前为1比改革开放初期为1比如此的官民比例,比清末高出35倍;比西汉时期高出306倍!也就是说,西汉时期,八千个老百姓才养活1个官;如今,26个老百姓就要养活1个“官”.这一数字,道出了全国各政府机构臃肿的事实。

不足为训的训字是什么意思(4)

1、(误用)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2、他认为这是自作多情,不足为训。

3、():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应与“无可厚非”区别开来,“无可厚非”意为不可过分指责。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4、“滥觞”到底是何意?

5、●二是形容灯光“暗淡、零落”,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6、“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招人买。”

7、():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数典忘祖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

8、“读书破万卷”中的“卷”字指书籍的册本或篇章。如果仅仅以数量而言,这个数目的确不少,而实际上万卷书并没多少内容,因为卷本指串起来的竹简。古人一卷书的篇幅,只相当于现在的一章。一个人从七岁起每天读三卷书,到不了二十岁就能读万卷书。至于读书的种类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大概除了四书五经等基本的书目外,可看的书的种类得视家中藏书情况了。中国古代能读过百种书以上的读书人,就算是很博学了。

9、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没有人体美的空间,因而相应的词语也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相关概念也少得可怜。于是,“胴体”也就越俎代庖,登堂入室,渐渐成了“裸体”的代名词,成了女性裸体的代名词,后,该词里居然含有了比“女性裸体”更丰富的意蕴。

10、唐玄宗李隆基年轻时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后来任用李林甫为宰相,政治开始腐败。公元745年,他封杨玉环为贵妃,纵情声色,奢侈荒淫,政治越来越腐败了。李林甫死后,唐玄宗便任命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做宰相,把朝廷政事全部交杨国忠处理。一时间,杨家兄妹权势熏天,把整个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11、(示例)喜讯传来,首都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游行。

12、一字千金: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13、2018届考生应对策略志愿报考

14、古代以粮食的石数计算俸禄,所以称之为“食”,“浮”指超过。这句话的大意是说,俸禄和职位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贡献,那就是类似于贪污;自己的能力和贡献超过了俸禄和职位,就可称得上廉洁。因此,古时候的“君子”宁肯让自己能力超过俸禄,也不愿俸禄超过自己的职位。后来,“人浮于食”变成了“人浮于事”,含义也有了一些改变。但不管意义怎么变化,古人的“人浮于食”的做法应当提倡。

15、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16、“阑珊”二字为零落之意,不用于表达灯火通明、兴致很高。辛弃疾写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说元夕灯会的高潮已过,灯火零落,游人稀疏,而相约的人还在等着他。有些人聚会时拿“灯火阑珊”来形容聚会气氛很好,其实是误用。

17、():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贬义词)

18、●第一种,典法曰训。如《诗经·大雅》:“古训者,故旧之道,故为先王之遗典也。”

19、(误用)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20、():一个钱也没有。(名:占有)

不足为训的训字是什么意思(5)

1、():形容被压抑者一旦得到舒展而快活得意的神情.

2、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数典忘祖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

3、“阿堵物”是啥东西

4、近体诗大体分为两种,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5、(出处)唐《幽闲鼓吹》:“潘孟阳初为户部侍郎,太夫人忧惕,谓曰:‘以尔人材,而在丞郎之位,吾惧祸之必至也。’户部解喻再乃曰:‘不然,试会尔列,吾观之。’因徧招深熟者。客至,夫人垂帘视之,既罢会,喜曰:‘皆尔之俦也,不足忧矣,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答曰:‘补阙杜黄裳。’夫人曰:‘此人全别,必是有名卿相。’”

6、但是,自“五四”以来,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现代中国人与包括古诗词在内的传统文化已经相当隔膜了。不仅如此,就连一些基本概念,人们也很难分得清了:譬如“古体诗”和“近体诗”.很多人认为清朝之前所有的诗都可以称为古体诗,民国以来的诗则应该称为“近体诗”。此乃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7、():罄,尽,空;竹,指竹简。罄竹难书指即使把竹简写尽了也写不完累累罪恶。比喻罪恶很多,难以说完(贬义词)。例:“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难书。”

8、“哇塞”原是闽南方言,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在台湾地区流行开了。早传入大陆应该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首先流行于开放的沿海地区。其中,“哇”就是第一人称代词“我”,而“塞”则是一个表示性行为的动词,是很不文雅的词。这样一个主谓词组,它的宾语省略了,但是意思还是很明确的。

9、(反义词)不易之论、不刊之论、天经地义。

10、(误用)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11、():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忍不住笑了出来。在句子中使用时,不能与“笑”字重复。

12、():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13、师心自用

14、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15、“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来是孔子和学生子贡的一段话。这段话有个背景: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孔圉死后,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所以他就问孔子:“为什么孔文子的谥号为‘文’呢?”孔子是这样回答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16、时下,在形容女性的裸体时,除了极少数用“玉体”之外,很多时候都用“胴体”一词,且多有狎亵之意。虽然很多人也曾经对错用这个词语的现象进行了批评,但似乎是并没有阻止“胴体”的滥用。

17、(误用)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8、():咀,咀嚼;英、华,花朵。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的精华。使用时注意本词领会的对象。

19、二是竖于宫庙大门内拴牲口。

20、(误用)常被误指为能力强,没有什么不能做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