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名言警句(第一篇)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5、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命为志存。——朱熹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丈夫志四海,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智者的梦再美,也不如愚人实干的脚印。望洋兴叹的人,永远达不到成功的彼岸。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6、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个是司马迁受宫刑时,自己鼓励自己的言语
7、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司马迁
8、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9、《史记》作者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到公元前90年左右在世),字子长,出生在龙门(今陕西省韩城县)。司马迁生活在大汉帝国为强盛的时代,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家和杰出的文学家。
10、0前虑不定,后有大患。《史记·苏秦列传》
11、没有利益是不行的,只有利益是不够的。人除了利益之外还要理想、要意义、要认同。
12、译文:善于用兵打仗的将领,不用自己的短处去攻击敌人的长处,而是以自己的长处去攻击敌人的短处。
1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4、窃钩者诛,窃国者矦。矦之门,仁义存。
1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6、0持方枘欲内圆凿。《孟子列传》
17、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18、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19、抓住自己有兴趣的东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
20、出自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原文选段:
司马迁的名言警句(第二篇)
1、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2、聪以知远,明以察微。
3、民不知君,何以得国。
4、很多时候,成功不是资源问题,是信心问题。有资源的人如果没有信心照样失败。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6、窃钩者诛,窃国者矦。矦之门,仁义存。——司马迁
7、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汉司马迁《刺客列传》
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10、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1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司马迁库申名言韩非名言兰多名言司马光名言司马光名言
1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13、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在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司马光
14、司马迁(前145年—约前87年)字子长,左冯诩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部纪传体通史。
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16、顺不妄喜;逆不遑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也。
17、就是说能够做到一件事情的人未必能够说出他是如何做的,而能够说出怎么做这件事情的人不一定能够做得好这件事情。
18、关于“井冈山精神”的名言警句如下: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仲位卑不敢忘忧国。——陆游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宋之问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岳飞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爱国如饥渴。——班固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断地工作,以全副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罗素一朝开始便永远能够将事业续继下去的人是幸福的。——赫尔克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
19、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20、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司马迁
司马迁的名言警句(第三篇)
1、欲成就大事业,就不必顾虑那些细小的琐事。
2、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司马迁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4、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5、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
6、我之所以能忍受耻辱,苟且偷生,被囚禁在粪土一般的牢房里却不反抗,是因为我对我的心愿尚未完全实现,就平平庸庸的死去,导致文采不能在后世显露而感到遗憾。
7、事情要取得成功很难,但失败却容易。时机要得到很难,但失去却十分容易。
8、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源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司马迁
9、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司马光
1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1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12、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
13、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14、译文:干大事不必顾及小的礼节,讲大节无须躲避小的责备。
15、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16、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邹阳列传》
1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8、善治财者,养其所自来,而收其所有余,故用之不竭,而上下交足也。司马光
19、原谅别人的不原谅,理解别人的不理解,接受别人的不接受。这样才能当领导。
20、《史记》的内容共有一百三十篇,五十多万字。其内记事从黄帝开始,到汉武帝后期为止,跨距长达三千多年,对过去的历史传说和历史事实作了比较全面的记录及叙述。
司马迁的名言警句(第四篇)
1、每个名句都是一个故事,一个鲜活经典、流传千古的历史人物事迹。读《史记》虽然枯燥,用这些历史名人名句典故串联,宛如搭起一块块缺失的拼图,是不是发觉鲜活了几分呢?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
4、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6、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7、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
8、羽毛虽然轻,但积聚多了,就可以使船沉没;货物虽然轻,装载多了也可以折断车轴;众口一词,就是金石也可以消融;流言诽谤多了,骨肉之亲也可以消灭。
9、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10、读经典文字,听世界名著
11、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翻译: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12、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司马迁 《史记》
13、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1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5、象贫则恩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16、0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刺客列传》
17、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18、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司马迁
19、反映了封建刑狱制度的黑暗、残酷;
20、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司马迁的名言警句(第五篇)
1、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刺客列传》
2、东山大道129号时代天骄9楼B06室艾肯策划
3、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司马迁
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下腐刑极矣!
5、首先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6、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7、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司马迁《史记》)
9、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10、能体现司马迁人生价值的一句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
11、天下人为了利益而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
12、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司马光
13、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正是汉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十岁时,司马迁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得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家学渊源既深,复从名师受业。
14、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15、做事情能用资源和力量的人只是中等水平,能用谋略和人心的人那才是高等水平。
16、给领导提意见,有两点特别不要做:第一个是揭领导的短揭得狠,第二个是探领导的心探得准。
17、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18、以姿色侍奉君王的人,一旦其年纪老大姿容衰落之后,他所获得的宠爱就会逐渐淡薄。
19、思想:司马迁借老子之口说出了被他改造过和发展了的至治理想。保留了道法自然的内核,有意识地剔除了反映原始社会“小国寡人”和奴隶社会“使民”如何的思想,体现了深得道家精髓的“与时迁移”思想。其核心是天道自然,要旨是人民的足欲。
20、但司马迁以历史史实功绩为主要标准,并不惧怕武帝的喜好,做到了实录的客观性。班彪同样赞颂司马迁:文质相称,良史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