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
1、曹奂,作为曹魏的末代皇帝,司马氏的晋朝便是从他手中“继承”而来。论对本朝的威胁度,由于人心思故,曹奂这个前朝之君,总比刘禅这种“外来户”危险得多,既然曹奂以及曹芳都活得好好的,刘禅又何必是惊弓之鸟?
2、其实,刘禅投降之后,起初并没有留下太多负面评价,陈寿在《三国志》中,甚至还如此评价诸葛亮辅政时的刘禅:“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然经载而年名不易,军旅屡兴,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
3、刘备当初希望刘封过关斩将封官为侯,也希望刘禅学习先贤尧舜之志做个好皇帝,但没有想到刘禅没有学到先贤精神,却学到了禅让皮毛,让刘备和诸葛亮九泉之下心灵有知,情以何堪啊?(阿斗)。
4、当时妇女地位低下备受歧视,纣王也重视有才能的女性,受世人批判的妲己实际上是一个有才干和政治头脑的女性,创新礼乐制度,辅助纣王实行法治,打破“刑不上大夫”的旧制度,处理了一些反动的奴隶主贵族,巩固了国家政权。
5、曹魏实际上的当权者,相国司马昭宽宏大量,念刘禅系主动投降,并没有按战犯处置他,而是封其为安乐公,享受王卿公候一级的生活待遇。
6、继诸葛亮之后,刘禅的放权目标接连成了蒋琬、费祎和姜维。
7、 刘备去世后,由儿子刘禅继位,刘禅的小名叫阿斗,是个愚笨无能的人。一开始,由于有诸葛亮等有才能的人辅佐,所以还没有什么大问题。后来,这些贤人先后去世,蜀国也就很快的被魏国灭了,刘禅因此投降被俘。
8、刘禅早年生于荆州,多次遭遇灾难,幸得大将赵云相救。刘备攻取益州,建立蜀汉后,册立为太子。章武三年(223年),继位为帝,年号建兴,信任相父诸葛亮,支持北伐战争。
9、话就是那么一说,回头你敢动他一下试试,当真你就输了。
10、刘备一生娶妻纳妾无数,在娶甘糜两位夫人之前已经娶过了好几个老婆,但是都没有剩下一儿半女。两位夫人年轻貌美,结果结婚多年却没有孩子,五六个老婆不可能身体都有问题,这就很值得怀疑,后来刘备娶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孙尚香很年轻,喜爱舞枪弄棒,身体自然很好,刘备与孙尚香结婚也没有孩子。很多年后等刘备入了汉中,做了汉中王,娶了将军吴懿的妹妹为妻,才生了次子刘永和三子刘理,但是,那时候刘备几近花甲,还能生出儿子吗?岁月不饶人啊,年仅花甲的刘备前五十年没有儿子,快入土了才有儿子,这儿子是刘备的吗?值得怀疑。后来义子刘封就更说明了此事。
11、所谓平等的贫穷,指的是在民众当中制造一种假象:社会不富裕,但社会是平等的,下层民众若每日只能吃一顿干饭,上层官僚每日也至多不过吃两顿干饭。这种假象,契合了民众“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极大地消解了民众内心因被压迫、被剥削而累积的不满。所以,蜀汉人人皆知诸葛丞相家只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这种“平等的贫穷”,让他们忘了诸葛丞相执政期间发行“直百五铢钱”与“太平百钱”,带给他们的巨大伤害。
12、后世捧到上天的关二爷,被追谥为壮缪侯。这个谥号是值得玩味的,“壮”含有勇武有力、武而不遂的意思,“缪”则是名与实爽,连起来就意味着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13、现场高朋满座,嘉宾云集,在万众瞩目中,张飞长女张大妞被册立为太子妃。两年后,刘备病逝于白帝城,16岁的刘禅继位,立张大妞为皇后。
14、但这个“阿斗”,其实是文字辨读错误所致。清代藏书家、校勘家陈景云早已揭破其中缘故:
15、西晋泰始七年(271年),刘禅在洛阳去世,享年六十五岁,谥号为思。西晋末年,汉赵刘渊称帝,追谥刘禅为汉朝孝怀皇帝。
16、有人说,这是刘禅走向成熟的标志。找老婆专找漂亮的,那是年轻时幼稚的想法,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婚姻从来就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儿,不要谈什么个人喜好,找老婆首先要看是否有利于国家发展,有利于政权稳固;
17、这七年的岁月,可以说刘备是一分一秒熬过来的。
18、后主的仁厚有目共睹,成都人民怀念刘禅。于南北朝时期为他建立了专祠,与诸葛亮的武侯祠一东一西,位于昭烈庙前面的两侧。
19、刘备在新野一呆就是七年,刚到新野时刘备才四十岁。
20、其次,刘禅虽然为政能力不如刘备,但是刘禅的处事能力还是有的,比如在刘禅为帝后,朝政大事多是由诸葛亮处理,所以诸葛亮得以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然诸葛亮对蜀汉、对刘禅忠心耿耿,这一点不可否认。
21、刘禅(shàn)(207年~271年),汉族,即蜀汉孝怀帝,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帝(223年~263年在位),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
22、刘禅笑嘻嘻地说出一句千古名言:“此间乐,不思蜀。”
23、阿斗(三国皇帝)一般指刘禅(蜀汉末代皇帝)。
24、属下过于强势,难免功高震主,刘备临终之时,放心不下的就是阿斗,白帝城托孤,拉着诸葛亮的手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就是说,刘禅这孩子,能帮你就费心多帮帮他,如果他不成器,你可以取而代之。
25、刘禅宠信宦官黄皓,正是因董允时常“正色臣主”,黄皓才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敢放肆,直到董允死后才频频作妖。而刘禅也只是将他当作一个跳梁小丑,说黄皓不过“趋走小臣耳”。
26、看上去,这好像是诸葛亮在夸刘禅,但其实并非如此。这是章武三年的遗诏,当时刘备已经病情加重无法回转,诸葛亮这时特意交代射援前往永安,告诉刘备他儿子有所进益,首先就包含了对将死之人的安慰。
27、刘禅有时想要为爱鼓掌,选民间美女充实后宫。担任黄门侍郎、侍中,负责管理宫中事务的董允就劝刘禅说,不应立过多后妃,“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刘禅只好听从其建议。
28、两方相争,颇有些激烈的意味。只是很少人认真想过,真的要那么极端吗?刘禅一定要么是昏庸无能,要么是贤比齐桓吗?有没有可能,真正的刘禅,是将这二者中和一下,即一个普通人呢?
29、还有后来衣带诏事件泄露,曹操东征徐州,刘备再次被击败,妻小又被曹操俘虏。而在当阳之战时,尽管在赵云掩护下,甘夫人和阿斗成功被救出。但是至少刘备还有两个女儿被曹军抓住,至于是不是有什么小妾一起被俘,也不好说了。
30、有一次,刘禅想通过民间选秀的办法充实后宫,以弥补婚姻中的缺憾,黄门侍郎董允立刻站出来反对:“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后宫嫔妃多12个,你爸都没超过这个数,你不能再增加了,不然对身体不好。硬是把这事儿给搅黄了。
31、第二:角。山鬼在《楚辞》中记载。"若有人羲山啊"。这里,"啊"的注解是"曲余",即偏僻的角落。在《周礼》中说。"四合崇武",即"四隅"。这个意思是中性的,没有什么大的隐含意思,用这个"阿",刘备自然不会用,这就要看"阿"的另一个意思了。
32、刘禅对诸葛亮任之生前,信之殁后,蒋琬、费祎都是诸葛亮临终推荐给后主的继任者,刘禅如果对诸葛亮的安排不满,大可提拔自己的亲信,可他却根据孔明的安排,先后任命蒋琬、费祎主持朝政。除此之外,在此后得到重用的董允、姜维等文臣武将也是诸葛亮生前赏识选拔的人才。
33、此时,一向没有主见的刘禅,表现坚定,力排众议,毫不犹豫,选择投降。
34、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说张飞的女儿长得其实并不丑,也不黑,人家长相随妈,白白嫩嫩美美哒。
35、后世有很多所谓的史学家对于这位蜀汉后主,为其翻案总爱用到大智若愚、保全百姓、善于权谋这类词,找的证据也是东拼西凑或者断章取义,但实际上哪用得着这么麻烦,这一切的一切,只用“放权”二字,便已足够代表了。
36、在刘阿斗之前,刘备四十岁前黄金年龄都没有孩子,那么来看看刘阿斗。
37、不过,周瑜的小气,只不过是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时虚构出来的,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形象,而把周瑜写成小气之人来做衬托的。从史书记载来看,周瑜的性格不仅不小气,还是宽容大度的代表。
38、除这些外,对拂逆他意愿的臣下,刘禅也能容得下。对董允不同意他增加后宫妃嫔数量的要求,刘禅此后不仅再也没有提起过,而且还对董允委以重任,充分信赖。
39、一个人,一辈子拥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快乐。也不失为一个的人生,还有什么遗憾可言。
40、换句话说,虽然诸葛亮忠心耿耿、并无二心,但诸葛亮集蜀汉军政于一身,在一定程度上讲,也可以说是一位权臣。自来权臣不管忠心如何,都是会对皇帝构成顾忌的。
41、正是由于当时出色的表演,才让司马昭对刘禅彻底解除了戒心,阿斗寄人篱下,安度晚年,得以善终,享年64岁,死后葬于洛阳孟津县平乐镇。
42、一个征战在外,一个长于深宫;一个只对老大忠心不一个但求嬉戏游乐;一个高傲自重,一个懵懂无知,所以俩人不存在交往上的必要和利害上的冲突。
43、更何况,诸葛亮等贤臣一心为国,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不论工作态度还是工作能力,都有目共睹,自己又何必插手呢,所谓“君道无为,臣道有为”,放手让下面的同志发挥才干,不正是领导的艺术吗?
44、正所谓“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蜀汉政权而言,刘禅这叫丧失气节,卖国投降;对于曹魏而言,这叫深明大义,和平解放;而站在历史的高度,这就是顺应时代潮流,为三国归晋,国家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
45、这段话,有人认为是刘禅装傻的精髓表演,但细想一下,如果司马昭并不了解郤正的说话风格而没有问出那句“何乃似郤正语耶”,那刘禅回答的“得体之语”岂不有悖于充傻装愣的主旨吗?所以,真正的情况只是刘禅没料想到司马昭突然发问,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下流露了真实反应,才闹出了这个笑话。换言之,刘禅是真的犯了傻,脑子不够用。
46、像刘备和袁术在盱眙、淮阴打仗时,吕布偷袭他后方根据地下邳,刘备的妻小就被吕布俘虏了。好在后来刘备走投无路,向吕布求和时,吕布把妻小还给了他。
47、刘禅被完全笼罩在诸葛亮的光环之下,不光蜀国人民只认孔明,不识阿斗,就连其他国家也是如此。
48、刘备去世后,由儿子刘禅继位,刘禅的小名叫阿斗。蜀国被魏国灭亡后,刘禅投降被俘。
49、“凉州诸国王各遣月支、康居胡侯支富、康植等二十余人诣受节度”,友邦良将纷至沓来入朝相助,外交成果令人瞩目。不但使危机四伏的蜀汉政权彻底走出低谷,反而使国家呈现一种中兴的气象。
50、诸葛亮可不客气,一点没拿自己当外人,刘备死后,他真把刘禅当孩子一样,啥也不让他管,“事无大小,皆亲自从公决断。”
51、第三点:关羽要把两个夫人送回刘备的身边,曹操的态度是好的,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曹操都没说什么,还是一路绿灯放行,究竟是为了关羽,还是为了两位夫人?
52、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立其为王太子。
53、偏居巴蜀一隅的险地,而能执政四十一年,成为整个三国时期在位长的皇帝,倘若没有过人之处,是不可想象的。有人把刘禅的执政完全归因于诸葛亮的辅佐,是不够客观的,也不是事实。因为诸葛亮于公元234年死后,刘禅又做了29年的皇帝,没有相当的智慧和能力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54、建安十三年(208年)九月,曹操派曹纯领五千虎豹骑在长坂坡大败刘备,刘备率领张飞、赵云等数十骑弃其妻子而逃,襁褓之中的刘禅在赵云的保护之下得以幸免。
55、从各方面来看,隋炀帝作为皇帝还是称职的。
56、对,必须维护好诸葛亮的形象,不允许任何人否定诸葛亮的伟大功绩,不允许任何人破坏君臣关系。
57、我们知道,夏侯渊跟曹操是同族亲戚,夏侯渊的老婆跟曹操的老婆是一对亲姐妹,俩人是连襟;张飞娶了夏侯渊的侄女,也就成了曹操的亲戚;张飞的女儿嫁给了刘备的儿子;刘备娶了孙权的妹妹;曹操的女儿嫁给了汉献帝,而汉献帝是刘备的侄子,也就是说,刘备、孙权、曹操,三个人是亲戚。
58、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蜀国只有姜维挂帅,率领已年近八旬的老将廖化,还有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迎敌,结果,一败涂地。
59、永安托孤是三国时极富戏剧性的一幕。作为统治者的刘备,竟然放心地将奋斗一生建立的蜀汉政权托付给诸葛亮,还说了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意思是说,如果刘禅无能,诸葛亮可自行取度。
60、刘禅成为真正的大东家后,立即推行自己思之已久的治国方略。他十分果断,又十分沉稳,从此不再设置丞相一职,而是由二人分担其责,且还不是简单的一分为而是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行政,兼管军事;费袆为大将军,主管军事,兼管行政。使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这种巧妙的人事安排,全新的政治格局,意味着刘禅绝不会允许再次出现事无巨细皆决于丞相的尴尬局面,也确实有效避免了君权不振的情况发生,使任何一方成为权臣的可能性都几乎降为了零。
61、刘禅召集群臣商议,有人说,敌众我寡,我们应该放弃成都,向南转移,开辟新的根据地;有人说,只能背水一战,不惜一切代价,誓与成都共存亡;还有人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为了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应该主动投诚,和平解决危机。
62、对于刘禅,有资格评价的人便是诸葛亮。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史料有两条,一是《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曾对射援称赞刘禅,射援又将诸葛亮的话告诉了刘备,刘备听了高兴,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意思是连丞相诸葛亮都称赞你刘禅聪明过人,雄韬大略,远远超过人们的期望,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二是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朝廷年方天资仁敏,爱德下士。”一个敏字,明确地肯定了刘禅的天资聪颖、敏锐通达。以诸葛亮的人品,是断不会阿谀谄媚的,以陈寿的治史之严谨求实,也是断不会无端溢美的。
63、赵云在长阪坡血染战袍救下了阿斗的小命,在大江之中截迫孙夫人改变了阿斗的命运,始终表现了一个臣子的本色。
64、刘禅维护诸葛亮维护了一辈子,从而了政权内部的长期稳定。能够如此得体地处理权臣问题的青年帝王,可谓亘古未有。难怪南朝史学家裴松之评价:“后主之贤,於是乎不可及。”
65、吴国与蜀国订立互不侵犯友好条约,上面有这样一段话:“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重复结盟,广诚约誓,使东西士民咸共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