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史铁生的两个妻子(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03 19:34:22

史铁生的两个妻子(第1段)

1、 《我与地坛》中描写母亲的句子

2、在史铁生辞世两周年之际,中国作家协会曾组织召开了一场对史铁生作品的讨论会,铁凝、张海迪、周国平等众多作家、评论家和学者与会,对史铁生的人格修为和创作成就做出了高度评价。讨论会达成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共识:在这个不应轻言“伟大”的时代,史铁生无愧于一个伟大的生命,伟大的作家。

3、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4、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 “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 感。

5、说起史铁生就想起他的那篇《我与地坛》

6、她特别喜爱的诗人和作家是尼采。在尼采身上,她看到了微言大义后的诗意和真实,接近尼采对她来说是一种能满足心灵需求的尝试和冒险,所以在她的内心必定有某种充满纠结的疯狂。

7、她试着捕捉铁生点烟的动作、他开心的大笑以及他的叹气。她完成了《让死活下去》一书,开始了又一次清醒。对我来说,这本书是对铁生的诉说,也是某种更深层次对他离去的抱怨,字里行间充满了无法弥补的遗憾、没有方向的寻找和不肯放手的固执。但写这本书的过程当然也是她了解和克服抑郁的努力,也是把她自己的灵魂找回来的挣扎。

8、其实,你知道是我瞎编,我真想听你也瞎编,我们怎么会忘记做这件事了呢?

9、我注意看了一下,史铁生身上所穿的一件驼色平针毛衣已经很旧,显得又小又薄又瘦,紧紧箍在他身上,他坐在轮椅上稍一弯腰,后背就露了出来。王安忆此时为史铁生织了一件新的毛衣,可以说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跟雪中送炭差不多吧。

10、史铁生是个体育迷,他喜欢的人是刘易斯,但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约翰逊战胜刘易斯的那一幕让他看见了所谓“幸福的人”的不幸。“如果不能在超越自我局限的无尽路途上去理解幸福,那么史铁生的不能跑与刘易斯的不能跑得更快就完全等同。”史铁生如是写道。

11、上面的故事是近才从何东的回忆文章中看到的。追思会的当天,张越极力压制着情绪的波澜读史铁生写给妻子的诗的时候,我只是为爱情、为诗歌、为浪漫而感动,对所谓相濡以沫、贴心贴肝的理解也停留在更浅的层次。当时,从我站的地方,看不到米的表情。只能看到大幅的照片拉页,吊在“时态空间”的水泥天花板上。是一张幼年的史铁生和母亲依偎的照片,母子二人笑得如阳光般灿烂。如今想来,这样的画面竟然带上了特别的含义。儿子患病不久就离开人世的母亲,原来冥冥之中将史铁生托付给了米。给史铁生当爱人,不是亦母亦妻如米,如何能承担如此沉重的生命托付?如何能给他如此感天动地的爱情?写到这里,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女人常被比喻为大地,为什么大地常被比喻为母亲。

12、曾经对母亲的粗暴无礼让史铁生一直悔恨不已,多年以后,史铁生彻底理解了母亲的苦和对孩子的爱,但时间却不给他再来一次的机会。

13、他拒绝同情,更厌恶怜悯,而米就是那个自己苦苦等待的心仪人。不过史铁生并不强求,“如果不是爱,就请离开,是爱,就必须留下(跟我一起)”。

14、谁能想到我又上了山呢!

15、米每天都会给挂钟上弦,这个机械挂钟不准,和标准的时间不一致。但在米看来,这却正好。她就是要它的时间和这个世界的时间不同,它是另一种时间,意味着另一种存在,单属于他和她。

16、屏幕上放起了史铁生生前拍的视频:米在院子里拄着单拐,系着彩色围巾。史铁生说“往上走,一直往上走”,“绕回来”……米转回头,眼睛笑得弯弯的,拐杖和围巾一起跳起来,像飞一样。史铁生喜欢的外甥小水走上台,声调安稳柔和,讲他小时和舅舅的一次次谈话,讲他因舅舅的影响从数学系转到中文系。他还念起了舅舅的诗:“不用悲伤,他已经说过很多次,这是他的节日。”

17、然而宿命的感伤,但又有对于荒诞和宿命的抗争。《命若琴弦》就是一个抗争荒诞以获取生存意义的寓言故事。

18、除了这辆轮椅,还有一件也是我多么希望母亲看见的事,她却没能看见:一九八三年,我的小说得了全国奖。

19、可是她的这些小心思无人再懂;每每说一句话无人再回答;吃饭时饭桌上再也没有人与她谈天说地了。

20、几回回梦里回延安,随想与反省,答自己问,自言自语

史铁生的两个妻子(第2段)

1、史铁生妻子是米,1961年出生,1982年西北大学数学系毕业,1989年与史铁生结婚。后成为出版社编辑,在2012年创作了散文集《让死活下去》,表达对史铁生的怀念。

2、1978年,坐着轮椅的史铁生,正俯首案桌,执笔完成一部短篇小说——《爱情的命运》。

3、有一次与一个作家朋友聊天,我问他学写作的初动机是什么?他想了一会说:“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我心里一惊,良久无言。回想自己初写小说的动机,虽不似这位朋友的那般单纯,但如他一样的愿望我也有,且一经细想,发现这愿望也在全部动机中占了很大比重。这位朋友说:“我的动机太低俗了吧?”我光是摇头,心想低俗并不见得低俗,只怕是这愿望过于天真了。他又说:“我那时真就是想出名,出了名让别人羡慕我母亲。”我想,他比我坦率。我想,他又比我幸福,因为他的母亲还活着。而且我想,他的母亲也比我的母亲运气好,他的母亲没有一个双腿残废的儿子,否则事情就不这么简单。

4、这种心灵相依,直到史铁生生命的后一刻。曾有报道,史铁生去世前,米去旁边病房办理捐献器官手续,她刚走,史铁生就“全身挣扎,心电图立刻乱了”。她回来,史铁生便好,再去,又不行。后,米只好把手续拿到病床旁边办,史铁生便“安安静静了”。

5、莫言与史铁生、米夫妇

6、她常常有痛不欲生的感觉,她也无法讲述她内心的想法,也许根本就没有想法,也没有怒气的发泄,因为悲伤完全封闭了身体,找不到一个出气口。我只好静静地等待着她再次的清醒。

7、2012年12月31日,在史铁生逝世两周年的日子,她发表了散文集《让“死”活下去》,以文章纪念亡夫,让他“活”在自己的文字里。

8、谁都不曾料到,永远无法站立这个致命的打击却是史铁生命运苦难的开始,29岁的史铁生又得了另一个终身的疾病——肾病。慢慢地,生理排泄都成了问题,只能终身插着尿管带着尿袋。

9、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限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

10、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

11、从此,一条腿略有残疾的米成了史铁生的双腿与眼睛,他们彼此搀扶着,淌过婚姻中一道又一道的难关。

12、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 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13、就像《让“死”活下去》所描述的:“我每天都回家,你每天都不在!”“每一样东西,每一个时辰,每一点每一滴都在说你不在!到处都是你,到处都没有你!”

14、母亲是喜花的,无论怎么忙碌和艰辛,她的花花草草总是生机盎然。但是自从史铁生残疾瘫痪后,那些花呀草呀都没了生命体征,枯了死了。在母亲的眼里,孩子就是她的一切。“不,我不去,我可活什么劲。”我狠命捶打着这两条可恨的腿。

15、现在,阅读和写作已经架构了我这个挚友的生命,让我高兴的是,我永远是她作品的第一个读者,当然我也一直期待自己被迫成为她勤奋的读者,多么希望通过她充满思辨的文字一直让我们读到她的内心、想象、绝望和希望。

16、生离死别的这一刻还是来了,多病缠身的史铁生活到了花甲之年,他已经准备好“坦然赴死”,经过多年准备的米也“坦然接受”,他们共同放弃了手术,签订了遗体捐赠协议,2010年12月31日,史铁生的生命永远定格在59岁。

17、★雍和书庭&酒神书屋实体书店地址★

18、史铁生是当代中国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19、• 心理描写 • 母亲很怕因为自己的情绪或者措辞 而刺激到我,所以尽力地压抑自己 的难过,而变得小心翼翼,变得敏 感。

20、搜索抖音号WeLovePlus

史铁生的两个妻子(第3段)

1、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苦的母亲。

2、作者简介:李健鸣,著名剧作家翻译家。

3、这一见面,正式揭开两人之间的“纱帘”,面对面的谈心说情,确定彼此心意。

4、●邮箱:622006599@qq.com●

5、这些年即便身残,因才华横溢,史铁生也不乏身体健康、心地善良的姑娘追求。虽行动不便为他带来诸多麻烦,期间也有过情感挣扎,但终还是回绝了。

6、我的挚友又是一个酷爱形而下的人,爱买衣服和围巾,爱看朋友的衣服,爱看朋友的朋友的围巾,每到这时,她的两眼会发光,四肢会乱动。

7、一次平静的相逢,让史铁生有了爱情的依靠,妻子米腿部也有轻微的残疾,两个人在一起共同面对生活的困苦、疾病的考验,史铁生对米说:“你来了黑夜才听懂期待,你来了白昼才看破藩篱。”这种美好,让史铁生在痛苦中等了多年。

8、她曾经痴迷于世界各处的作家墓地,并感受那些象征此岸和彼岸连接之处的地方给予她的触动,当然她一定也是在寻找一块能与铁生一起的安详之地。渐渐地,她发现世俗的一套并不能满足她的感受,她静等着命运的启示。

9、坐轮椅竟已坐到了第三十三个年头,用过的轮椅也近两位数了,这实在是件没想到的事。一九八〇年秋天,“肾衰”初发,我问过柏大夫:“敝人刑期尚余几何?”她说:“阁下争取再活十年。”都是玩笑的口吻,但都明白这不是玩笑——问答就此打住,急忙转移了话题,便是证明。十年,如今已然大大超额了。

10、文學陕軍/王蓬文学馆开馆啦!

11、那是属于史铁生与米的时间。他们的独处时刻。

12、幸福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离60岁生日还差4天,刚做完透析回家的史铁生突发急症,紧急送医,诊断是颅内大出血。

13、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14、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史铁生对于生命的苦难所持的人生态度,不仅仅只是乐观。还有他对生命的理解,和生命赋予他的意义,以及所有遇见他的人,都会因他而有了更加积极向上而生的力量。他既活好了自己,又照亮了别人。

15、史铁生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16、作者在前部分沿着回忆的路径重现定格了母亲身影的两个镜头,以时间为序,信笔而书,笔触所至。无不渗透深情,行文如水流成溪,质朴中显风采,平淡中藏深味。史铁生简介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中国当代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

17、她记得,某年某月的一天,他和她讲自己过往的故事。他抽着烟,慢慢说,她却哭得停不了。因为她知道他心里的苦。因为她和他一样,信仰爱情。

18、史铁生在时,朋友们曾开玩笑说,他和米没有过婚礼,应当在他六十岁过个隆重的生日,请好多人,像现在人家结婚收份子钱一样,那得收多少?只是,他的六十岁生日,那个在米口中试图使他“卷土重来”的聚会,竟是葬礼。

19、那时还不能预见到“透析”的未来。那时的北京城仅限三环路以内。

20、所以,失去铁生对希米来说犹如天塌,她必须需要重新架构自己的灵魂,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自在地生活,可这实在是太难了,太难了。

史铁生的两个妻子(第4段)

1、当然,让我钦佩的是,自从退休以来,希米专心于写作(我在27年前就发现了她写作的才华),她认真地对待下笔的每一个字,她常常会写了,弃了,再写,再弃。

2、“为什么要变成星星呀?”

3、喜欢,就给我一个“在看”

4、所以,这轮椅殊不可以“断有情”,终我把它送给了一位更不容易的残哥们儿。其时我已收获几笔稿酬,买了一辆更利远行的电动三轮车。

5、虽然年岁相差不少,但他们思想的高度与灵魂的契合度却是差不多的。

6、曾经对母亲的粗暴无礼让史铁生一直悔恨不已,多年以后,史铁生彻底理解了母亲的苦和对孩子的爱,但时间却不给他再来一次的机会……

7、她后还是去了德国,当时是带着史铁生一起去的,把骨灰装在小巧的盒子里,日日随身。

8、但,墓,只是形式。史铁生说过,“不管那形式,我们不论怎样都在一起,在天在地,永不相忘”。

9、某种程度上,我是可以理解的。对她来说,记忆铁生犹如自己的呼吸,暂时还无法停止,也无法同其他的生命共享,那是一个极其私人的范围,甚至是封闭的范围。

10、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11、此文写于1981年,初发表于当年《南风报》上,那年史铁生30岁。在史铁生21岁时,也就是1969年到陕北延安“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在生龙活虎、绚丽多彩的青春年华遭遇到生命的不幸,因而他的脾气变得阴郁无比、暴怒无常。而他的母亲此时肝病相当严重,常疼得整夜睡不着觉,可她将儿子瞒得紧紧的,仍鼓励儿子好好活着。母亲猝然离去后,史铁生写下了这篇文章以纪念他的母亲。

12、她从来不抱怨商场过大,商场过乱。她只要踏入商铺,就是活生生的“如鱼得水”。如此的形而下证明了一个热爱生活的心灵,实属正常。

13、当读到《放下与执着》这本书时,可能我们还会认为他还一直纠结于他的病痛,其实并不是这样。他已能坦然的面对生命给他馈赠的任何病痛,早已不在纠结于此。这或许就是他对生命苦难所持的人生态度中高的境界了,已然做的了放下。而执着于他的另一个世界,心灵和精神的世界,他在这样的世界里也发现了生命所赋予他的价值和使命。

14、年轻的姑娘如同春天般充满生机与希望,正如史铁生在《爱情的命运》里写的“二十几岁是逃不过爱情的”。

15、“我的生命密码根本是两条:残疾与爱情”

16、米特别爱笑,她的出现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照进史铁生沉闷破碎的生活中。上帝是公平的,他让史铁生失去双腿,饱受生活磨难,但又开启了一扇窗,把米送到眼前。

17、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18、1969年,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病,6月回村,生产队关照让其担任饲养员,放牛喂牛。1971年,9月史铁生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病。1972年,1月5日住北京友谊医院,一年有半,调节结束之时即轮椅生涯开始之日。

19、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20、她被这样坚强又诚实的人所吸引,一颗名为爱情的种子在心里扎了根,开始萌芽生长。

史铁生的两个妻子(第5段)

1、那时候,我还不懂得问,是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都能给活着的人把路照亮。

2、在上一世你就是男的,我也是女的,两个人都是典型的男人和女人,生下来就是,前世就是,而且还是的异性恋。这个肯定没错。你说对吗?

3、她甚至也曾试过和铁生通灵,似乎都没有成功,也许是因为真爱的灵魂需要一段时间的修整,也许是灵魂必须等待轮回的时刻。

4、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5、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去世。根据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器官捐献给医学研究,12月31日凌晨6时许,其肝脏移植给天津的一位病人。

6、用尽苦心想办法调整、改良儿子的心情(外出看花儿);尽量避免可能对儿子情绪产生负面影响的任何事情;临终时刻念念不忘有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全文表现出了母亲对子女真挚无私的爱,也表达了子女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7、而史铁生对米美的情话,被外界所熟知的,恐怕就是那首《希米,希米》:

8、如果不是因为一场意外,大唐诗坛一哥或许不是李白

9、高晓松50岁:半生就这么过去了,我想说说心里话

10、作者是在双腿残疾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从此以后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15年间,“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作者似乎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

11、米致史铁生:让“死”活下去

12、舞蹈,特别是现代舞,也是希米的大爱。我常常想,她要是脚没有问题的话,一定会去学跳舞。她有很高的鉴赏力,喜欢皮娜·鲍什,喜欢陶身体剧场。她还写了一篇有关行为艺术女艺术家玛瑞娜·阿布拉莫雅的精彩文章。当然她关心的是指挥身体的心灵。我看完西班牙国家舞蹈团的《卡门》后,她和我就男性身体的表达这一话题讨论了很长时间。

13、《病隙碎笔》中,史铁生用生动而通俗甚至是优美的语言追寻和探索了关于我们人生的书籍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健康的心态、成功的途径和价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纽带,共分六部分,243则,字字珠玑,充满着智慧和安详。

14、通过交谈得知,史铁生生于1951年的年头,我和妻子生于1951年的年尾,我们虽然同岁,从生月上算,他比我们大了11个多月。从那以后,我们就叫他铁生兄。

15、和史铁生做了近20年邻居的王耀平则记得,他的“铁哥”和他讲过“没有米,自己就活不到今天。”史铁生还说:过去逛书店,他需要带个望远镜,对着柜台书架观望,选书买书都很费劲。有了米,她买什么书,自己就看什么书;她喜欢的书,也是他喜欢的。在王耀平看来,米影响了史铁生。她的光辉把他照亮。

16、这样深情的愿景是备受认可的,1979年,这篇小说被《希望》杂志社选中出刊,在通信不发达的年代,作为编辑的米少不得以书信与作者商定工作事宜。

17、中国人的追思,永远也不可能让人真正地感觉到别具一格,即使是对这个把死亡当节日的作家而言。这是中国人的传统,没那么容易打破。现场人很多,各行各业,三教九流,认识的不认识的,名头大的名头小的。被安排发言的人,还大多是谈论史铁生的文学成就,尤其是所谓的“官方评价”,话很大,评价很空,除了“身残志坚”,其他评价的主语似乎可以换成任何一个逝去的作家。倒是他的中学同学、一起插队的朋友,很实在地说:写《我与地坛》之前的史铁生我们很熟悉,之后的,我们理解不了他。

18、书信的内容从小说的出刊,渐渐扩展到生活琐碎,再上升至爱情观的探讨,无疑他们都在寻求灵魂伴侣。

19、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舞台效果》、《命若琴弦》。

20、王安忆为我们“牵线搭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