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朱小北被轮
1、其实在剧中,校方也没有开除朱小北,但是以朱小北的个性即使不开除她自己也会走的,她的自尊心很强,忍受不了别人侮辱,走的时候连宿舍姐妹都不让送她。
2、第四播,有请我们近天天见的《微微一笑很倾城》的两位给大家撒狗粮。(致青春朱小北被轮)。
3、欢喜冤家终成甜蜜恋人。大四毕业之际郑微的生活再次经受考验:陈孝正迫于家庭压力选择出国留学,却迟迟不敢告诉郑微。感觉再次被欺骗的郑微痛苦地离开陈孝正,却遇到搂着新欢的许开阳。多年后,郑微已蜕变为职场上的白领丽人,竟再次品尝命运的无常。
4、本来在超市买东西的她却被老板诬陷说她是偷了自己东西的贼,生性刚烈的小北根本就不同意对方提出想要搜身的过分要求。
5、后海洋馆郑微笑着跑过去的那个慢动作。然后落幕,这个处理得真到位,不多不少,定格在青春快乐的一刻。
6、如果说新浪潮时期的法式青春片带着反叛色彩,是对主流商业电影叙事与镜头语言的反叛,美式校园青春片带着泄欲色彩,是对教育体制和自我成长的嘲弄与妥协,日式青春片带着唯美且残酷的色彩,在混沌之间摆弄着青春期的多愁善感,那么,中国的青春片在商业化浪潮中是否已经找到了某种集体的创作倾向?这种影像化再现又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中国青年一辈的精神和气质?国产青春片是否将在类型电影的深化中迎来下一轮精修?这些疑问都值得我们继续跟进和探究。电影当然不只是属于年轻人的,但新浪潮时期所确立的电影精神却是永远年轻的。一代人有一代人之青春,而每一代人反复书写和上演的青春,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帮助我们的记忆穿透岁月、返璞归真。
7、个人认为,张馨予比出来的心好看,乔振宇比出来的心萌!
8、 郑微倍感失落,患难时刻与室友朱小北、阮莞、黎维娟及师哥老张结下深厚友谊,同时富家公子许开阳对郑微展开了疯狂的追求,而备受男生欢迎的阮莞用她特有的清冷守护着对于爱情的忠贞。
9、该剧讲述了朱小北和陈言离婚后,遇到了摄影师果青,果青另觅新欢使朱小北的精神几乎崩溃,感情的周折终于让她明白了平和生活的意义。
10、从2018年开始,国产青春片不再以现象级的面貌出现,即便是根据郭敬明原著改编的《悲伤逆流成河》(2018)也未能再现商业青春片的票房奇迹。这部影片在各个方面均无突出表现,连具卖点的校园霸凌也只是披上了浮夸的戏剧式外衣。但需要指出的是,这部影片与前一阶段的怀旧式青春片已有所不同:它既没有流露出对青春逝去的惋惜,也没有以超越的视角审判青春的逾矩,反而在聚焦成长“阴面”的同时,用一种更为贴近现实的方式,与青年群体并肩而立。这种恐怕是无意间的尝试,却开启了国产青春片的现实化转向,不同之处在于,此后的一些作品更聚焦于青年人本身,而《悲伤逆流成河》明显更注重情境的戏剧化和奇观化表达。出品五年后才得以公映的《狗十三》(2018)巧合般地与《过春天》(2019)、《阳台上》(2019)、《少年》等影片融汇起来,共同促成了国产青春片的文艺化转向,这一批作品不仅在影像语言和情节编织上跳脱了前一阶段青春片的商业化套路,更重要的是几乎不再以怀旧式的目光审视青少年群体。“怀旧/恋乡设定了一种过去,后者之所以令人感到慰藉,正是因为它既已不复存在,也已不能再现。”(1)换言之,怀旧预先设置了一条线性时间,青春处在时间轴的前端,完全作为想象化的过去时的存在,被剥除了现实意义。一旦青春片摆脱了怀旧的情绪,便不再像是成年人的回忆相册,而是一种正在进行时的青春体验,国产青春片的时间轴也由此被拉到了当下的现实环境中。
11、回归到中国电影的状况,似乎在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的界定之后,中国电影的创作就发生了“断代”,“新生代”的名词用以指代活跃在商业电影市场的一批导演,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却并非长期根植于电影事业的人,反而更像是电影的投资者和制片人,而非电影的作者。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中的主流商业片和文艺片都开始出现作者化的倾向,而导演与类型的结缘也在国产电影的持续发展中得以显现,例如林超贤与动作片,徐克、陈凯歌与奇幻片,徐峥、陈思诚与喜剧片,忻钰坤与犯罪悬疑片等,都可以视作作者与类型结合的典范。与其说中国电影市场开始走向一种“作者+类型”的模式,不如说作者与观众开始建立起亲密的联系,这种联系得益于普遍的市场化语境。类型电影的要义就在于搭建作品/作者与观众之间的桥梁,所谓“类型”,既是电影叙事的要素,也是以往大量作品与观众所共同创造出来的创作范式。作为类型片的作者,至少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熟知该类型的图式、风格与人物特征;二是在类型框架内对类型套路进行反拨与创新;三是将个人化的视听风格融进类型叙事之中。“类型”并不意味着陈词滥调,“作者”也不意味着无视观众、曲高和寡的精英化写作,从作者化类型片的角度上看,《少年》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代表了国产商业电影的某种新趋势。
12、王凯和王子文继《欢乐颂》后二次搭档,CP感肯定是有的。徐悦,就是剧版《致青春》里的朱小北,饰演姚檬,从目前的定妆来看,感觉姚檬还是有点偏假小子了呢……
13、由于青少年的活动范围十分有限,现实向青春片的场景便大致局限于校园、家庭与社会。青年人(尤其是在读学生)身份的特殊性,正在于他们在上述三种场景中皆处于边缘地带,这种边缘性带给青少年个体的是极端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狗十三》里,李玩对寻狗一事执著、对饭局场面抵触,《过春天》里佩佩甘愿充当“水客”换取去日本的机票(影片更为其设置文化上的边缘身份──佩佩频繁来往于深港两地),《阳台上》里张英雄的复仇计划终沦为一场青春期的幻想与意淫,上述种种行为之所以成立,甚至颇具说服力,正是因为青少年个体的行为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他们的行为导向多数源自“我”,而非“他者”。
14、该片于2013年4月2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影片先后获得第33届金像奖佳两岸华语电影、第29届金鸡奖佳导演处女作、第32届百花奖佳导演等奖项。2018年8月18日,被评为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十大优秀爱情电影。
15、第三集,由我们跃跃欲试、亟待播出的《麻雀》小兄弟带来成双成对的CP剧照!
16、2016年,剧版《致青春》也来了,这部由SMG尚世影业、华视娱乐、慈文传媒东阳紫风联合出品的电视剧,启用杨玏、陈瑶、张丹峰、马可、蔡文静、董春辉、徐悦、王紫璇等一批年轻演员,将于今晚登陆东方卫视、安徽卫视的黄金档,同时优酷全网独播。近日,我们采访了导演杨文军,他从导演的角度解析了该剧的三大看点。
17、(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转载合作请联系后台)
18、“诺、悸、寻、守、缠”,这五个角色的精髓也由这几个字一一点到啦。
19、开始小北在宿舍的一场戏里说喜欢一个男孩,但那男孩却从来没正眼看过自己,在食堂打饭的时候,许开阳像哥们儿一样搂着小北,小北却表情却很不自然。
20、刚开始小北在宿舍里说她喜欢一个男孩,但是那个男孩却从来没有正眼看过她,小北说的那个男孩就是许开阳。
21、第五集,有请我们近期不见的《思美人》剧组给大家比心~
22、好像,这是为数不多的,今天没有虐狗的剧组。
23、 《致青春》是由杨文军执导,杨玏、陈瑶、张丹峰领衔主演,马可特别出演,蔡文静、董春辉、徐悦、王紫璇、苗驰、郭鹏等联袂主演。
24、高干子女朱小北,与陈言结婚已三年,面对日复一日的平淡家庭生活,心中渴望着浪漫,正巧与从婚姻失败中逃脱出来的摄影家果青相遇并擦出了激情火花。而陈言又被遭受婚姻不幸的女同事汪丽琴暗恋,在交织不清的感情纠葛中,他们终作出了自己的后抉择,在痛苦的经历中走过幸福。
25、第一集,请收看由《蜗牛》剧组带来的“等待爱情”虐狗组图。
26、《少年的你》作为一部具有标出性意义的国产青春片,突破了此前青春片怀旧式的书写模式。片中人物以极端化的身体展演,达成了影像叙事、角色情绪与观众情感体验的高度一致。这部实现了票房口碑双高的作品,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本土语境中的作者电影,是否将在今后的商业电影版图中占据更为显要的位置。
27、《少年》中更值得一提的身体展演是陈念与小北一起剃头的桥段,这一幕发生在陈念再次被霸凌之后,她的头发被剪得七零八落,剪头发的行为除暴力之外,更是给受害人打上了屈辱性的标记。而后小北帮陈念剃了寸头,也将自己的头发全部剃去,并留下了两人的合影。剃头作为全片的重要场面,实际上象征着陈念和小北两人的“成年礼”。人类学中,“仪式”是一个极为关键的概念,仪式能够帮助个体从一个阶段/结构迈入下一个阶段/结构,是两个阶段/结构之间的断裂地带,而仪式同时又具有集体性和社群性。仪式的过程暗示着“人们从结构中被释放出来之后,仍然要回到结构之中”陈念在电影中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没有人教我们如何成为大人?这个表述牵扯到极其深刻的现实议题。影片以高考为背景,并不惜花费大量时间表现为高考奋战的莘莘学子,在中国的语境中,高考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指向的“仪式”,高考过后,学生便成了“大人”,高考由此化身成为一种结构性的成年仪式。然而,陈念和小北的成人仪式却并非高考,剃头这一幕是他们通过身体展演的方式,完成了一场个体化的、特殊的、非结构式的“仪式”,同时也暗指一种强大的重生能量,帮助他们过渡到下一个阶段。因此,这一幕所富含的意义,不仅仅是猎奇式的视觉体验,更带有叙事和情感上的必要性。
28、职场戏如此吃重,这次却有许多年轻演员,是否会有压力?导演表示,职场戏重要要稳、要心静,这次的陈瑶、杨玏、张丹峰等演员,都能做到在演绎职场戏时像模像样,而且由于拍摄进度是校园和职场跳着拍,对于演员的考验也比较大。导演很肯定陈瑶饰演的郑微,认为她能够把校园的张扬和放肆、职场时历经磨难和沧桑后的沉静都演绎出不同的魅力。张丹峰亦然,他饰演的林静,前期性格有点野有点逗,后期重新找到感情的定位后,情感戏会很吸引人。虽然在剧中不能保留小说中他检察官的职业身份,但导演,目前的改动是适合的,具体如何,播出后就揭晓了。
29、 她被诬蔑偷东西,但是自尊心强大的她拒绝搜身,后来在学校领导面前又得不到打钱,一气之下把小卖铺砸了,因此才退学。后成了记忆专家,自己去故作失忆。
30、后郑微离开林静,然后镜头俯拍山川,河流,然后配着旁白:真的爱应该像爱祖国,爱山川,爱河流的那一幕。不知怎的一直对那个镜头念念不忘。或许是因为当时的我们,没有学会心疼自己的付出,手一挥就把重若千钧的感情奉献了出去,颇有一种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慷慨,气势如虹。像投身报国的死士,像亘古不变的山川,像生生不息的水流。
31、感觉再次被欺骗的郑微痛苦地离开陈孝正,却遇到搂着新欢的许开阳。
32、风格倒是蛮庄重唯美的,不过不知道,《锦绣未央》是否如剧照所示,是HE结局呢?
33、的确,对于职场戏的补充和延伸,成为剧版《致青春》区别于影版大的看点。影版限于时长并没有在这方面做太多阐释,但“致青春”这个IP之所以吸引人,正是因为它是由已经步入职场、踏过青春的人来回味已逝青春的美好,这种感伤成为戏剧的原动力。杨文军导演表示,此次不仅补充了郑微的职场戏,陈孝正、林静乃至于其他人物的职场戏都各有千秋。
34、时态、情绪不同的三句话,仿佛暗示了青春既是曾经的,也是现在的;既是某种情绪上的表达,也是客观事实的再现。这种进行时的青春更贴近青年人的真实生活,它不再是某种“别人的青春”,青春并非因为回不去而值得歌颂,而是因为青春本身就值得歌颂。
35、“作者电影”一词,可以追溯到法国新浪潮时期,“这些即将成为法国新浪潮主力的批评家注意到了个体导演主题与风格的连续性,并将可识别的个人风格提升到价值标准的地步。他们将导演拥戴为‘作者’(auteur),在从一部到另一部电影的发展中,他们成为对世界的个人景观的创造者”一方面,新浪潮的主将们汲取类型电影的要素,如戈达尔的电影不断向美国好莱坞电影“致敬”,梅尔维尔醉心于犯罪片的创作;另一方面,新浪潮评论者所推崇和学习的好莱坞导演也都擅长创作类型电影,如希区柯克的惊悚悬疑片、霍华德·霍克斯的黑帮片与黑色电影、弗兰克·卡普拉的爱情喜剧片等等。在作者电影与类型电影的光谱上,作为“作者”的电影导演实际上发挥了巨大的能动效用,从世界电影当前的状况来看,作者导演依旧不断以一种更加灵活多变的方式参与着独立电影及类型片的创作,诸如文德斯之于公路片、温子仁之于恐怖片及漫改电影、韦斯·安德森之于喜剧片、昆汀·塔伦蒂诺之于西部片等等。类型元素予以作者导演相应的启发,作者导演对类型进行翻新与改编,这种良性的互动状态或许会将电影推向更广阔的空间。
36、因为她暗恋的那个男生在新疆。小北曾经说过,她的理想是(在我还青春美丽的时候,我暗恋的人他告诉我,原来他也在暗恋我,而且已经很久了。)
37、《走过幸福》是由叶大鹰执导,孙红雷、周韵、丁志诚、严晓频领衔主演的都市情感剧。
38、而他特别强调的是,这部剧之所以与市面上许多同类型青春偶像剧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反偶像剧而行之”的人物设定,使得这部剧烙上了一层生活真实的意味。例如男主角陈孝正(杨玏饰)、林静(张丹峰饰)并没有按照常规的偶像剧套路人物设定来过分美化,也没有修饰得让女孩有种种臆想,反而是各有各的人物缺点,这比单纯的“卖颜值”、“换老公”这样的噱头要深刻得多。尤其是陈孝正这个角色,在小说中争议点多,但恰恰也是小说能引起很多人共鸣的部分。
39、作为导演,杨文军对《致青春》整个项目的把控是这样的:故事核是一个女孩为了爱勇往直前创造奇迹,又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成长,做出了适合她的人生抉择。在这个故事中,校园部分既有纯真的美好又有无情的撕裂,职场部分则残酷写实中又有人情冷暖,总而言之,暖伤是整体的基调。
40、青春片,顾名思义,展现的是青少年群体及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暂时抛开世界电影范畴内的青春影像不谈,中国商业电影市场中的青春片以类型电影的方式存在,更多地以在校学生(尤其是初、高中生及大学生)为描写对象,着重刻画他们的学习、家庭及社会生活场景。国产青春片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与观众的不断交互中获得了合法地位,而“青春片”这一概念也成为勾连电影作品和观众期待的中介物,获得了相对稳定的意涵。迄今为止,国产青春片依据整体叙事结构及所反映的主题,历时性地呈现出三种倾向,即潜意识倾向、怀旧倾向与现实倾向。将《少年》置于国产青春片的发展轴线上,可以看到,它完全脱离了对青春的怀旧式书写,而走向现实/即时的层面。
41、18岁的郑微终于如愿考上青梅竹马邻家大哥哥林静所在学校的邻校,等她满怀期冀地步入大学校园,却遭遇打击林静出国留学,杳无音信。郑微倍感失落,患难时刻与室友朱小北、阮莞、黎维娟及师哥老张结下深厚友谊,同时富家公子许开阳对郑微展开了疯狂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