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字俗语
1、举例:他性格倔强,在这种趾高气扬的洋人底下工作,不是被炒鱿鱼,就是自己熬不下去。
2、糊涂虫:指糊里糊涂,不明事理的人。
3、简单来说,众人皆说,成之于语,顾名思义成语。
4、1泡病号:小病大养或闹情绪长期歇假
5、夸海口:自己并不能够确定的事情,却在别人面前漫无边际地说大话。
6、抱不平: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弱小的一方。
7、东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8、卷铺盖:比喻被解雇或辞职,离开工作地点。
9、1迷魂阵: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10、横撑船:突然没道理的参与进来
11、1满天飞:形容到处乱跑。
12、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
13、乘人不备,放箭伤人。比喻暗中伤人。冷箭:暗箭。
14、1试金石:比喻可行的考验人的方法,也指对事物的检验方法和依据。
15、耳旁风: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过后不放在心上的话(多指劝告、嘱咐)。
16、出处:《张居正》第二卷第13回:“但也明白此时此际再也不是泼冷水的时候。”
17、1980年出版的《词源》:习用的古语,以及表示完整意思的定型词组或短句。
18、1卖关子:比喻说话做事在紧要时,故弄玄虚,使对方着急而答应自己的要求。
19、笑面虎:比喻外表善良,心地凶狠的人。
20、一而光:比喻彻底清除。同“一扫而空”。
二、三字俗语有哪些,三个字的俗语大全
1、替罪羊——代人受过,替人挨揍的人
2、出处:唐·韩愈《杂诗》:“岂殊蠹书虫,生死文字间。”
3、1弄潮儿:比喻敢于在风险中拼搏的人。
4、哈巴狗(hǎbagǒu)也叫巴儿狗、狮子狗。一种体小、腿短、毛长,供玩赏的狗。常用来喻指温顺的奴才。
5、有八个字的,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6、开快车:比喻加快工作、学习速度。
7、出处:宋·陆游《焚黄》:“早岁已形风木叹,余生永废《蓼莪》诗。”
8、出自《汉书·李陵传》:“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9、夹生饭:本意为半生不熟的饭,比喻开始没做好再做也很难做好的事情。
10、打水漂:比喻白白投入而没有收获。打圆场:调解纠纷,缓和矛盾。
11、白眼狼:比喻忘恩负义的人。
12、势利眼——只认钱不认人的人
13、1满堂红:形容全面胜利或到处兴旺。
14、急就章:匆忙完成的文章。
15、翻烧饼:翻来覆去
16、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或助势。
17、1牛鼻子:比喻事物的主要矛盾或影响全局的关键。
18、1主心骨:可依靠的人或事物,也指主见、主意。
19、定心丸:能使人情绪稳定的东西。
20、孙悟空捂着脑袋说:“好疼啊,您这个来自东土大唐的东道主怎么净放马后炮,给俺老孙加上紧箍咒这种莫须有的事不早说?难道是恶作剧?”
三、三字俗语是什么意思
1、释义:男女之间只有单方面的爱恋思慕,若对方一直不回应你则只会以痛苦收场。也比喻双方中只有一方有愿望或热情。
2、马大哈:“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缩略语,指粗心大意的人。
3、10口头禅:经常挂在口头的词句。
4、1现世宝:丢人的人。
5、1驴打滚:越积越多。
6、孺子牛:比喻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
7、释义:笑掉人的下巴颏儿。形容人开怀大笑。
8、从字数上看,成语大多是四个字的,但也有三个字的,如“莫须有”“落水狗”,
9、鬼点子:坏主意。
10、喜欢这篇文章,就点一个在看吧~
11、杵臼交:指不计贫贱的交谊。
12、马后炮:象棋术语,比喻不及时的举动。
13、1980年出版的《新编现代汉语》:成语是具有定型性、整体性、古语性、习用性的固定词组。
14、癞皮狗:指死皮赖脸,卑鄙无耻的人。
15、急先锋:比喻冲锋在前或积极领头的人。
16、出处:《新唐书·孟郊传》:“孟郊者,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愈一见,为忘形交。”
17、捋:抚摩。比喻触犯有权势的人或冒着很大的风险。
18、露马脚:比喻暴露了隐蔽的事实真相。
19、1没辙儿:比喻没办法,无可奈何。
20、1留尾巴:比喻事情做得不彻底,还留有问题。
四、三字俗语智多星指哪一类人
1、闭门羹:被主人拒之门外或主人不在,对于上门的人叫吃闭门羹。
2、乱弹琴:比喻胡扯或胡闹。
3、出处:《汉书·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
4、滚雪球:比喻事物在原来的基础上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5、戴高帽:比喻对别人说恭维的话。
6、应声虫:指随声附和,没有主见的人。
7、干瞪眼:形容在一旁着急而又无能为力。
8、大锅饭:多数人吃的普通伙食。
9、顶梁柱:比喻起主要作用的骨干力量。
10、其实,你只是误把它当成俗话了,听到下面这些三字成语,你一定会拍大腿说道:“哎呦,原来是这些啊!”
11、出处:1976年第3期:“我不怕你抓辫子!”《人民文学》1977年第2期:“人还没得两根门槛高,抓辫子倒蛮里手。”
12、闷葫芦:比喻很难猜透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
13、1撒手锏:比喻关键的时刻使出拿手的本领。
14、白眼狼(báiyǎnláng)(名)指忘恩负义不知感恩的人。
15、打头阵类似的三字俗语有:笑面虎多指笑里藏刀的人,表面上一团和气,背地里总想着怎么排挤别人。如:王西彦《古城的忧郁·灾祸》:“这位黎总编辑是一个出名的笑面虎,无论对人对事,表面的谦和,往往正表示他内心的不满。”三脚猫比喻对各种技艺略知皮毛的人。如:《书信集·致章廷谦》:“但医生须得人,不可大意,随便令三脚猫郎中为之。”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撺掇或助势。如:每天又有帮闲的敲边鼓,给人们听惯了,就不但做得出,而且也行得通。碰钉子指遭到拒绝。如:他连日奔波募款,却四处碰钉子,深感懊恼沮丧。栽跟头摔交,跌交。亦以比喻失败或受挫折。如:一个人如果脱离了党和人民,即令他职位再高,资格再老,本事再大,也非栽跟头不可。
16、恶作剧:捉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动。
17、是《西游记》中唐僧用来制服孙悟空的咒语,能使孙悟空头上的紧箍收缩,头痛欲裂。后用来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18、莫须有、马后炮、想当然
19、千里眼,表意指“可以看见千里以外事物的眼睛”.于现代可以分为几个解释:道教中的守护神、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所记载过的的一位能人异士,与顺风耳齐名、故事《十兄弟》中十位各自拥有特异功能的兄弟中老二的外号、特异功能中常见的一种,效果同样是容许看见远距离及被不透光物质阻隔的事物.另外,千里眼还是无线视频监视系统以及电影名称等
20、哈巴狗——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
五、三字俗语害人精
1、1落汤鸡:形容浑身湿透,像掉在热水里的鸡一样。
2、这些都是三个字的动宾式俗语和常用语,除了这些,还有:动宾式:和稀泥、走麦城、抹诈和、打皮袢、掉底子、翘盘子、杀皮子、下马威、掺砂子、借东风、使绊子、拉帮套、破天荒、打牙祭、斗地主、撂挑子、踩红线、打老虎主谓式:驴打滚、鬼打架、酒麻木数字式:二百80后、小九九偏正式:九头鸟、铁公鸡、中山狼、地头蛇、母老虎、丧家犬、白眼狼、臭老丧门星、扫帚星、母夜叉、多嘴婆、绊脚石、墙头草空城计、马后炮、敲门砖、冤大头、闭门羹、冷板凳、秋老虎、月光族、啃老族、追星族、不倒翁、武大郎延展俗语俗语指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包括俚语、谚语及口头常用的成语。俗语作为现代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言单位,在
3、变色龙:比喻看风转舵的政治投机分子。
4、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两面派
5、释义:比喻落水或浑身湿透的人。
6、释义:比喻贪官污吏千方百计地搜刮人民的财产。
7、形容回环往复的忧思。回肠:形容内心焦虑不安。
8、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近。同“一牛吼地”。
9、过河卒:比喻不怕牺牲和挫折,勇于拼搏,决不后退的人。
10、10开夜车:为赶时间,夜里继续工作、学习。
11、绊脚石:遇到阻止自己前行的事情或人物,都能够说成“绊脚石”。
12、挡箭牌:比喻推托或掩饰的借口。
13、代人受过,替人受罚的人(替罪羊
14、侃大山:吹牛,说笑话,没有目的的聊天。
15、《中国成语大辞典》共收录各式成语18000条,其中三字成语有近60条。
16、指大量的古旧书籍、资料。含贬义。比喻人埋首研读古书,不知人情世故。
17、开小差:原指军人私自脱离队伍逃跑,后比喻思想不集中。
18、应声虫——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的人
19、出处:汉·王褒《四子讲德论》:“附骥尾则涉千里,攀鸿翮则翔四海。”
20、和稀泥:比喻无原则的调解或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