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春节的来历(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3-24 07:25:23

春节的来历(Ⅰ)

1、春节和年的概念,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

2、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斗柄回寅”为岁首。“斗柄回寅”大地回春,终而复始,万象更新,新的轮回由此开启。在传统的农耕社会,立春岁首具有重要的意义,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首节俗文化。在历史发展中虽然使用历法不同而岁首节庆日期不同,但是其节庆框架以及许多民俗沿承了下来。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春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3、老人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说话。老婆婆看怎么劝都劝不动他,就只好收拾好东西离开了。

4、第春节关乎“生死”——这是创造的力量

5、春节期间均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攘灾、祈求丰年为主要贺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春节是敦亲祀祖、祭祝祈年的日子,祭祀活动依循祖上规矩,进贡上香,叩拜行礼,庄重肃穆,一丝不苟。

6、第二天是正月初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

7、开本:889*1194mm1/24

8、第二天是正月初人们回来后,惊奇地发现:村子里好平静啊,而且还没有什么变化。以前他们回来,村子里可都是乱七八糟的呀。

9、除夕守岁是重要的年俗活动之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10、 春节简单地解释就是农历的岁首,是上一年和下一年节点的意思。春节在民间俗称叫过年,是中国盛大、热闹、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之有很强的仪式感,其中有许多规范性的东西,不过现在其中一些内容有所淡化,但是不春节在中国人心中是神圣的和不可替代的,带有强烈的中华民族信息,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集中的表现。

11、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12、春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是传统上的农历新年。春节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天腊、新岁,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1)中国人过春节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在民间,旧时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日。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但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

13、《黄帝内经》中说:“同气相求,同类相应。顺则为利,逆则为害。”

14、大家听了纷纷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人间灯火通明,鞭炮齐鸣,人声鼎沸,硝烟直冲云霄,天帝忍着刺鼻的烟味,拨开雾霾往下一看,只见人间红光一片,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虽然是严重的天气污染,但毕竟解了天帝的心头之恨。就这样人们的生命财产得以保住。从此以后,每到正月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15、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16、——阖家团圆,依然是我们春节固有的文化习俗;

17、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18、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19、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20、《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春节的来历(Ⅱ)

1、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盛大、热闹、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集中的表现。

2、说话礼仪:见人称呼不能少

3、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4、很久以前,有一个很凶的怪物。它一挥手,不得了,一栋房子就被打破了;它一跺脚,就能跺出一个大火坑来;它吼叫一声,呀,不行了,整座山都要动起来了。大家都管它叫年兽。

5、活着、活好,是所有生命根本、也基础的需求,人类自然也不例外。

6、173112441004

7、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隆重的传统佳节。

8、窗花: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剪纸在中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9、3D大赛走进褚橙之乡,高端对话数字工匠精神!

10、当然,也有的传说中,“年兽”的名字叫做“夕”,所以,过年关也叫“除夕”。总之,从此每年除夕时,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都烛火通明、守更待岁;等到初一一大早时,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就这样,这个风俗就越传越广,慢慢成了中国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

11、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耐,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12、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13、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里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四类:

14、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15、点击阅读:偷吃咸菜|过小年|早游上岸的植物|马嵬驿兵变|浪费粮食的小鸡|立春古诗|春雪|快系好安全带|甘露之变|春节放假安排|胸有成竹|电饭煲煮饭原理|有意义的寒假|林肯道歉|佘太君挂帅|先礼后兵|机器人|全店8折|刻苦专研的张衡|儿童邪教视频|部编本教材|新课标公布|蜗牛荣获十佳|阅读决定孩子人生|应对流感|幸运转盘|孩子要学唐诗宋词|元旦豪礼领取|缅怀伟人|圣诞知识|圣诞贴心小礼物|冬至习俗|孩子防丢小妙招|更正说明|双十二优惠券|女儿奴的打开方式|陌生人的糖果|粉色的小内裤|感恩节赠书名单|别亲我|防性侵教育片|不能保守的秘密

16、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爱。有人曾这样概括春联:“两行文字,撑天柱地;一副对联,评古涵今。”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17、就像2020年汹汹而来的新冠疫情一样,中国人通过精诚团结和顽强努力,在短的时间内重新站了起来,这就是中国精神好的体现。

18、什么意思呢?“无为”是指心态和格局;“无不为”是指手段和效果。简单来说,“无为而无不为”就是指用放下得失、超越生死的格局,加上牺牲自己、成就他人的境界来考虑问题、思索对策;再用无论别人如何,都永远努力做好自己,逼出自己大潜力的方法,去实现目标、达到佳效果。

19、小朋友们也和爸爸妈妈们

20、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的来历2在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中,受人们重视的要算春节了。腊月里,天寒地冻,农活较闲,人们有较充裕的时间,因而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比起其它节日来更为丰富,而且这些活动都具有特别浓郁的节日特色。

春节的来历(Ⅲ)

1、阿山和阿水赶着牛群进村,远远看到年窜到吴公公家门。吴公公家门前晒了一件大红衣裳,年吓得扭转头,朝村后头跑去。

2、春节(SpringFestival),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3、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4、春节的时间(农历正月初一)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间游动。“早的春节”(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迟的春节”(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个月。根据历法计算,如果农历不进行人为调整的话,2319年2月21日将迎来“史上晚春节”,此前春节迟出现在公历2月20日,为1920年和1985年。

5、春节始终有着特殊的分量和意义,

6、传说,夏王治世,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日子过得可好哩!可是后来,不知过了多少年,也不知到了哪个朝代,世上乱起来了。天有时候旱,有时候涝,有时刮大风,有时下大雨。人有的穷了,有的富了,有的成了财主,有的成了奴隶。

7、为了慰劳过去一年的辛勤劳动,全国各地大年初一年俗都会停止劳动,除了玩还是玩。

8、——亲族和睦,也依然是绝大多数中国人不变的精神向往。

9、这个“本”就是本源、起源的意思。这句话的大意就是说,万物都有自己的起源,人也一样,所有的天地万物都是由大道规律所化生。所以,如果敬畏大道、遵循大道,就像一棵树深深扎根于大地一样,生命才能从深根固柢中得以枝繁叶茂。其实,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但简单的往往也正是高级的。

10、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11、文章投稿请发送至manjf@3ddl.org

12、春节,是农历正月初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隆重、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13、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14、这就是未来我们走进中国习俗与传统的意义。

15、春节的起源由来是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16、乡亲们听了,很快就想出一个好办法。大家在村前燃起篝火,阿山和阿水投入一根根竹子,火堆里发出“劈劈啪啪”的爆裂声。几只年跑下山。看到篝火,听到响声,果然又往回跑了。就这样,一夜过去了,乡亲们平安无事。第二天正月初乡亲们拿出红柑、花生米等好吃的东西一道吃,互相祝贺:“恭喜!”

17、餐桌礼仪:用餐卫生要注意

18、首先,我们要知道一点:所有古老的传统节日,它们的起源都与上古的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天象历法等内容有关,春节也一样——春节,也就是中国的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要说起春节的历史,那可悠久了,春节是从上古时代新一年的“祈年祭祀”演变而来的;那为什么要进行祈年祭祀呢?这里,咱们要开始讲关于春节的故事了。

19、我以上说的也许只是片片碎语,但我也早就听说春节的来历,可能始于我们的祖先尧舜之时吧!我的回答完毕!不知是否,就当我们娱乐之娱乐吧!

20、春节,中国人重要的节日。是中国盛大、热闹、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春节的来历(Ⅳ)

1、反过来,我们要操心的其实是自己!我们能否坚守住对良知的信仰?即使有时热心真诚会受到伤害,但还是要热心真诚;即使有时做正人君子会举步维艰,但还是要做正人君子。因为,只有一直善良下去,才会离幸福自在越来越近。宇宙是一个圆圆的运动,因果也是一个圆圆的运动,我们所给予的终都会回到自己身上——只有有智慧的人才敢于相信这个大道至理。其实,我们能为自己做的好的事情就是:多为别人做好事。这就是中国人朴素的良知,也是我们根本的信仰!这就是“中国精神”。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腊月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禹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霉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4、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在晋代就有除夕守岁习俗,南北朝时已很普遍,进入隋唐后守岁很盛行,宋代沿袭唐风更盛。另外,汉代已有除夕夜晚饮椒柏酒(用草药配制的药酒)以驱邪祛病的习俗,后世改为饮屠苏酒,王安石有诗“春风送暖入屠苏”。现如今,我国南方仍有年节时全家老小欢聚酣饮屠苏酒的风俗。

5、这年除夕,人们又开始收拾行李到山上去避难了。这时,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他手上拄着拐杖,肩上背着个布袋,慢悠悠地走着。人们都在赶紧收拾行李,谁也没空去理这个乞讨的老人。

6、话说在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它们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这个“年”长得很吓人,又生性凶残,经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完全不挑食,结果搞得大家都谈“年”色变。

7、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然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奶奶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8、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

9、古人说:“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

10、比如美国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大卫.查普曼,他通过对中国神话故事的解读,发现了这些中国神话背后的精神内核——也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特征。

11、大家都知道,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这是所有中国人重视的日子!别看我们从1912年以后,开始采用阳历,也就是书里经常写到的“公元”纪年…这里得插一句题外话,1912年是辛亥革命的第二年,当时刚成立的中华民国政府为了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纪年历法统所以开始采用了西方的“公历”作为国历,同时也保留了中国传统的农历。

12、在福建省民间,流传着过年的美妙传说。

13、在农村,像用扫帚扫地、用厨具做饭、用缝纫机补衣服等等日常活动都不能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14、其实,中国神话中的所有故事都告诉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15、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16、拜神祭祖习俗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承袭古时习俗,春节期间多地有举行隆重盛大的报祭天地神恩、迎禧祈福等祭祝祈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春节习俗活动甚多,贴年红、守岁、吃团年饭、拜年等各地都有之,但因风土人情的不同,细微处又各有其特色。

17、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18、当夜幕降临,凶恶的年兽就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人群聚居的村落。可大家已经知道了年兽的习惯,所以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放着芝麻杆。

19、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

20、元宵节又称灯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点起万盏花灯,携亲伴友出门赏灯、逛花市、放焰火,载歌载舞欢度元宵佳节。

春节的来历(Ⅴ)

1、春节的来历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2、其实,有个性不是不好,但需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有整体做依托。

3、玉帝听了,不禁大吃一惊:“此话当真?”“当真。”“不假?”“不假。”于是,玉皇大帝连忙降下一道御旨:要派一位大神当职,去管理民间的衣食住行。御旨一下,各位神仙都你看看我,我看看?

4、到了腊月三十日,时针移过午夜十二点(子时)的时候,鞭炮声立即响成一片,大家迎来了新年的`第一个早晨。

5、于是,家家三十晚上都点着灯彻夜不睡,谓之“守祟”。

6、于是,“年”转了大半个晚上,却一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饥。再过些时候,公鸡啼晓,旭日初升,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年兽只好悻悻地返回密林中去了。这下,所有熬过“年关”的人们都欣喜不已,感谢天地祖宗保佑自己平安过关。然后,大家也要去邻里亲友那里串个门、道个喜,祝贺大家没有被“年”吃掉,又开始了新的一年。

7、中华先祖具有极高的智慧,善于从日常生活中、从大自然中、从细小微妙的变化中总结出宇宙运行的规律,然后中国人创造了一个字,这个字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文字,它的概念超越人世间的一切,表达了人类高的智慧。

8、那么,中国人过年都有哪些习俗呢?其实,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习俗千差万别。但是总的来说,还是有一些共同的习俗的,那么我就一一道来。

9、老子没有给“道”赋予人格神的形象,因此中国的“道”一直保留着宇宙中至高无上的创造力量的概念——也就是说,“道”是天地万物的总本源,但这个总本源没有人的形象和性格,也就不可能有人的故事和偏好,所以也没有成为后世人们膜拜的对象。也有人说:这就是中国没有诞生真正宗教的原因。

10、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

11、老子在《道德经》里,管这个叫:“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也就是说,当我们像爱自己一样爱天下,那整个天下都会来托起你,这个力量可太强大了!反之,如果你孤僻、你吝啬、你自私、你阴险,那你就自行割裂了所有关系,于是你就再也得不到生命的燃料了。如此下去,你想想:自己生命这辆小车能开多远呢?

12、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出远门。但如今,这个年俗早已经不复存在,这个存在于特定时代的文化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让我们对前人的年俗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13、阿山和阿水把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回到村里,他们对乡亲们说;“原来年怕响、怕红、怕火。咱们知道它的弱点,往后可以抵御它了。”

14、在河北省邯郸一带民间,流传着关于过春节的神话故事。

15、信仰这东西很玄妙,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就像一根无形的准绳一样会约束我们的言行举止;这个“准绳”没人能看见它捆在何处,自然也就无法解开!

16、“啊,是他!”这时,老婆婆想起了那个老人,于是向乡亲们说了乞讨老人的事。乡亲们赶紧来到老婆婆家,只见老婆婆家门上贴着一张大红纸,院里还有一堆没有烧完的竹子“啪啪”地响着,屋内几根红蜡烛还闪着亮光......

17、正是由于我们对春节的重视,所以每年为了过春节,中国人就会上演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据统计,每年春运期间,咱们中国有40亿人次参与春运,这相当于三个印度或者十二个美国的总人口来了一次大迁徙!所以,不可谓不壮观!

18、一种是相传中国古代的时候有一种名为“年”怪兽,十分凶猛,只有在除夕的时候才会出现,这一天它会吞食牲畜,伤人性命,所以每到除夕这天,居民都会逃回深山躲避年兽。后来来了一个乞讨的老人,一位老婆婆给了这个老人食物并让其躲避年兽,老人请求在老婆婆家待上一晚,并许诺将年兽赶走,到了半夜,年兽闯进村后,发现家家户户门上贴上了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兽吓得逃走,村民回来之后发现了这件事并知道了驱赶年兽的方法,此后每年除夕,家家户户就会贴对联,燃放爆竹,灯火通明,到了初一还会走亲串友庆祝,此后这个风俗就流传了下来,变成了春节。

19、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20、由于对自然大道“广大之爱”的深刻领悟,所以,中国人自古就具有强的群体意识,不但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也重视人与社会的和谐,更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谐”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