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哲学的基本问题(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3-22 01:15:58

哲学的基本问题(1)

1、修道,一直是一个云山雾罩的概念,真正的哲学问题,也就是道学问题,而道学问题,又必须通过实修体验,实修实证,才能自我解答,也就是说,对于道的问题,没有实际修炼的人,是悟不到真正的道的。

2、在物质匮乏、战争和人民贫困的时代,哲学将转向政治探索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数以百计的学派著书立国,在乱世中寻求生存之道。这是一种哲学的发展,我们可以称之为"饥饿哲学"或"绝望哲学"

3、马克思的观点属于可知论的观点,他认为世界上只有我们还没有认识的事物,却并没有我们不可以认识的事物,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可以被我们人类认知和了解的。至于至今为止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未解之谜的存在,主要是由于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当科技提高,人们的实践能力提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被人类所了解的。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有两个方面的小问题,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世界的本原,二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我们在生活实践中经常碰到,必须要回答的问题也是一切哲学首先必须回答,无法回避的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哲学的性质与发展方向。

5、思维和存在不仅是人和世界关系的两个本质的方面,也是两个哲学上高的范畴。

6、所以各位同学再记住一个考点,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分方法是从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这个角度进行区分的呦。

7、并非一切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

8、(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9、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0、☞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另外还有一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亦即世界可否为人所认识、人的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历史上的绝大多数哲学家或从唯物主义立场,或从唯心主义立场,各自对这个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也有一些哲学家否认人们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哲学史上把他们称为不可知论者或怀疑论者。

11、而如果没有这个实修,单从理性思维辩证,思辨的角度,不可能得出真相,事实上,你做思考的这个思维本身,就是不可靠的。这个其实很多哲学家也都意识到了,所谓有学问的无知,康德理性批判,就是严格证明人的理性思维本身不可靠。

12、睡着了会做梦,这是一种很平常的现象。正常人都能分清楚梦和现实,不会把它们混淆起来。如果有谁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继续把自己当作蝴蝶,张开双臂整天在花丛间作飞舞状,大家一定会认为他疯了。然而,两千多年前有一个名叫庄周的中国哲学家,有一回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究竟是刚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呢,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

13、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如何定义(确定)意义本身?我到底要怎样做,才能是真的有意义的一生?我会不会在老年将要去世的时候,后悔自己一生没有意义?

14、身与心是同一物吗?身与心不是同一物吗?身是一物,心又是一物吗?请问你的心在哪里?

15、摘要:哲学追求的不仅是真理,而且是价值,因而是知识形态和意识形态的统一;哲学把人与世界的总体关系作为自己反思的对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并体现了哲学思维的特殊逻辑,即反思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逻辑。哲学的基本派别包括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新唯物主义”是“现代唯物主义”。无论在自然观上,还是在历史观上,现代唯物主义本质上都是辩证的。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包括唯物主义历史观在内的辩证唯物主义,同时,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又为哲学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16、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17、也有一些哲学家如D.休谟和I.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是哲学史上的不可知论者。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必须回答的问题。(2)研究和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核心。(3)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派别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全部哲学中具有不可超越性,是区分不同哲学派别的标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体系的基本问题。

18、它是揭示哲学发展规律的指南。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为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哲学体系、哲学派别以及对它们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标准。指导人们掌握哲学发展的普遍规律。

19、每天5分钟,考点轻松学。

20、作为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哲学并不都是一样的。这是因为,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实践水平、科学水平的不同,致使人们对人与世界关系的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也不同;同时,由于人们的根本利益、社会分工不同,使得他们对人与世界关系的认识态度也不同,因而他们的世界观也有明显的区别,尤其是在阶级社会,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世界观,一定的哲学只是特定阶级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是从属于特定的阶级并为该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明快泼辣的法国启蒙哲学是这样,艰涩隐晦的德国古典哲学是如此,神秘莫测的非理性主义哲学也不例外。

哲学的基本问题(2)

1、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属于二元论。

2、需要指出的是,面对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在哲学中正在兴起“对科学的人文主义理解”的思潮。这种思潮认为,科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方式,科学理论作为人类这种活动方式的结果,同人类自身一样,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而不是超越人类之外或凌驾于人类之上的独立自主的实体。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原则并不具有永恒的中立性,而是蕴涵着人类的历史性、解释原则和价值观念。因此,需要从人文主义的视野去理解科学,并在“对科学的人文主义理解”中,消弭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对峙。这标志着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相互渗透以至融合,是超越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对立的发展趋势。

3、2010年河南师范大学“简述哲学的基本派别”

4、A.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5、恩格斯首先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一切活动所必须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解决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并由此而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派别与哲学形态。

6、马克思、恩格斯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同时,他们又有崇高的理想,那就是改变世界,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就确立了“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理想:“如果我们选择了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页)这是一个崇高的选择。这个选择从精神上和方向上决定了马克思的一生。可见,是否抱有理想和信仰,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分绝不相干。

7、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8、(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其二是两者是否具有同一性,故本题选BC。

9、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

10、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基本内涵。一方面是本体论问题,这就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现实世界究竟是由思维或精神创造的,还是从来就是自在存在的?世界的本质和基础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这些问题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问题。本体论研究世界本身的存在和本质问题。对思维与存在或精神与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回答,是一切哲学体系得以建立的理论前提,它规定着哲学的性质以及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方向。正因为如此,恩格斯把对思维与存在或精神与物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作为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个基本哲学派别的根本标准。

11、它是揭露唯心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许多流派,为了掩盖其唯心主义实质,竭力回避和抹杀哲学基本问题。

1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不是哲学基本问题而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并非一切唯心主义哲学家都是不可知论者,相反,绝大多数唯心主义哲学家都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彻底的唯物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不过,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对人的认识的本质、来源和发展规律的观点是截然对立的。

1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4、由此可以看出,哲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正因为如此,历史为哲学指明了两条可行的道路,推动了哲学的多层次发展。

15、一个人自由的状态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怎样去追求自由?面对纷纷云云的人世变化,怎样才能自主自由,逍遥世间?

16、哲学基本问题的本体论方面和认识论方面是互相联系着的。历史上的哲学家对这两个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但是,由于时代不同和认识水平不同,哲学家们对这两个方面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有的侧重本体论方面,有的侧重认识论方面。古代哲学侧重于本体论方面,近代哲学则侧重于认识论方面。

17、本文选自《思想政治课教学》2022年第1期。

18、认识论和发展观的问题成为这一时期哲学的重点问题。

19、哲学的根本任务是研究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及其联系的基本问题。而实际上,主观世界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可以说哲学就是研究客观物质的根本问题的。有哲学家把哲学本体论定义为:“本体世界是人的思维对现象进行还原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是一种逻辑的构建物,不是客观存在,而且比现实世界更美好。

20、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历史归结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学派,用概念表达,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事物的客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3)

1、到了奴隶社会中期,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等具体科学成为一门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去了。哲学的研究对象缩小了,并具体化了,在哲学内形成了各种具体的哲学学科: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

2、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对这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党性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的标准。

3、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所以,论题是正确的!

4、不正确。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又有两个方面:一是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意识与物质哪一个是本原?这个问题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本原。二是两者是否存在同一性的问题,即意识能否反映、认识物质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可知论承认同一性的存在,认为思维能够反映存在;不可知论不承认同一性的存在,认为思维不能真正认识存在。

5、哲学基本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高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6、课堂探究: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

7、时政必考点与通关题库(第二集)

8、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思维和存在这一对范畴中,存在指客观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思维指同物质相对应的意识、精神。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9、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即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0、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1、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

1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意识)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物质)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13、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是:

14、二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对存在的反映是否是真实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15、哲学与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哲学的发展,有一个同科学浑然一体而后分化的过程。古代,哲学和具体知识搀杂在一起,被人们当做“知识总汇”。近代,自然科学逐步从哲学中分化出去,形成了日益增多的独立的学科。然而,当时的一些哲学家没有真正理解哲学和科学分化的内涵,而是把哲学看做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包罗万象的“科学的科学”,并认为各门具体科学仅仅提供不完全的、相对的真理,哲学则提供完全的、的真理。实际上,他们妄想借助于纯粹思辨来获得对自然界的认识,赋予自己以高居于科学之上并把科学纳入自己体系的特权。结果,不仅造成哲学的僵化,而且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1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17、同时,唯物主义历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又具有特殊意义,它不仅结束了唯心主义历史观一统天下几千年的历史,为哲学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而且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使哲学唯物主义成为“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使现代唯物主义成为“完整的哲学世界观”(《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68页)。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高度统从而把唯物主义提升到现代形态。

18、所谓真知,就是真正的知道,清醒,就是一定正确(正确)的“知识”,等于就是直接问你,你真的知道、确定一些东西吗?它直接的困境,就是,你在思考的这个“我”,这个意识本身,它的本质是什么?外物的本质是什么?起码要先解决这两个对象的本质问题,然后才能谈,意识对外物的认知问题。这个意识本身,是怎么产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它本身是否“靠谱”?如果这个意识本身,不靠谱,那么,它所得出来的全部结论,就可能都是谬论,而不是真的知道。

19、(解析)ABD选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20、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4)

1、这就好比,一只苹果,你一定要吃了,才能知道什么味道,这句话更严谨的深入论述是,道其实是“一个”存在(就像一个苹果),对于这个存在(苹果),你要亲自去体验(吃),才有可能知道道是怎么回事,我为什么先入为主肯定,要先实修,才能明白道,就是因为我先入为主肯定存在道,肯定道=存在,至于说,我为什么直陈宣称式说存在道,抱歉,这回答不了,这就好比问,1+1为什么等于2?这没有原因,道本体的存在,不需要原因。道本体它自身是自有永有的,是不需要他因(原因)的。

2、谢谢您向身边的朋友推荐我们的学习资源,共建共享,共同进步!

3、☞它是揭示哲学发展规律的指南。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为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哲学体系、哲学派别以及对它们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标准。指导人们掌握哲学发展的普遍规律。

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它揭示了哲学的根本特征。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无法回避的问题。(2)它揭示了哲学的根本方向和路线。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3)它揭示了哲学斗争的焦点。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派别的基本标准。(4)它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基本矛盾(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精神和物质)。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正确认识,是人类实践取得成功的思想。

5、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6、“哲学是在发展中的系统,哲学史也是在发展中的系统;这就是哲学史的研究所须阐明的主要支点或基本概念。”(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第1卷),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3页)问题在于,哲学的发展总是在哲学的派别冲突中实现的。哲学的派别冲突是哲学发展的基本形式。在哲学史上,基本的派别冲突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理论冲突,而在这种冲突中又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理论冲突、经验论与唯理论的理论冲突。在现代,哲学的派别冲突在总体上表现为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理论冲突。

7、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产生了近代实证科学,各门具体科学纷纷从哲学中独立出去,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哲学研究对象又缩小了。恩格斯指出:“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还仍旧存在的,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其它一切都归到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中去了。

8、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D.唯物和唯心的关系问题

9、所以各位同学记住一个考点,我们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这两大派别的标准,就是物质和意识二者何者为第一性这个角度呦。

10、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11、唯心主义则把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也有一些哲学家如D.休谟和I.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为哲学史上的不可知论者。

12、从这里看,大家觉得是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呢?是谁决定谁呢?

13、(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14、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第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哲学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将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对第二方面的回答将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第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哲学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将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对第二方面的回答将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5、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

16、由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作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自198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以来,已先后出版五版,发行量高达一千多万册,受到国内学界和高校师生的一致好评。目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杨耕教授正在对这本教材进行全面修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不仅在高校文科教学中普遍使用,对当前推进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也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本刊从2022年第1期开始连续刊发杨耕教授重新撰写的该书的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围绕“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三个主题展开论述,以飨读者。

17、新用户扫码立享7天免费体验

18、关键词:哲学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派别马克思主义哲学

19、图文编辑:lucky杨

20、上面这些哲学问题,基本上是涵盖了全部,一个人可能迷茫的问题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真正弄懂,通彻了上述全部哲学问题,也就是真正的在思想上达到了通彻,在“知”这个问题上,就达到了真正的明白。一个真正弄清了哲学基本问题的人,必然是真正的大清醒,大逍遥,大快乐的。那种快乐,思想、心理上的洒脱自在,不是任何有形的物质快乐所能比拟的,就好比,假如一个人天天忧心忡忡,或者,昧着良心,即便能挣到钱,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感,一样会如笼中鸟,囚中犬。相比之下,一个人虽然简单朴素,但是睡得安心,吃得安心,他会相对的过得更快乐。

哲学的基本问题(5)

1、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

2、作为人,真的能知道一些东西吗?你真的能具备一些一定正确的知识吗?外物的本质是什么?石头真的是石头吗?是否石头只是人为定义,实际是另一个东西,甚至是不存在的(只是一个幻象)?存在有什么永远不变的,具备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规律吗?

3、学生回答: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4、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5、哲学的基本问题:对人而言,是事物的存在不存在,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状态的问题。

6、时政必考点与通关题库(第一集)

7、A.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结果

8、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在希腊文中,哲学是“爱智慧”的意思。在汉语中,“哲”学的意思也是智慧。《尔雅·言音》曰:“哲,智也。”因此,从字面意义上说,哲学就是智慧之学。然而,这并不足以表明哲学的实质。作为一门学问,哲学是同人们的世界观联系在一起的,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9、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10、☞可知论是历史上的绝大多数哲学家或从唯物主义立场,或从唯心主义立场,各自对这个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其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知的,持该观点者多为唯物论者,其认为人可以凭借感觉器官及其延伸完全认知世界,而至今尚未被认知的部分只是因为技术的不发达,人类自身局限性,世界也是不断变化的,可人完全认识世界是必然。

11、☞凡是主张物质自然是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或精神是第二性的,都属于唯物主义阵营;

12、(解析)根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第二方面,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可以将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个基本观点,故本题选B。

13、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质、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精神的,就是唯物主义;

14、(单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为指导,不断探索和回答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体现出()。

15、在人本主义看来,现代科学的发展既为哲学对人的反思提供了重要前提,又为哲学对人的反思提出了迫切要求。由于科学承担了对人以外的全部存在的研究,所以,哲学应该专门反思人这种特殊的存在,并从对人的反思出发去重新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反思包括科学活动在内的人的全部活动方式,回答人类存在的意义问题。正因为如此,现代人本主义哲学具体地探讨了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理性与非理性、意识与非意识、语言与文化等诸多矛盾关系,在新的社会基础上展开了对人的哲学反思。

16、解决这个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原则上是不同的。唯物主义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认为思维是建立在反思的基础上的,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17、☞凡是断言精神、意识对自然界来说是本源的、第一性的,而物质是第二性的,都属于唯心主义阵营。

18、广义来说,哲学应该涵盖包括中国儒道墨名印度佛教婆罗门奥义书等一切与探讨真理相关的学说,也就是说,哲学就是探讨真知问题的一切学问,学说,而不是狭义的说法,中国没有哲学等。

19、所谓“饥饿哲学”,指的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利益和国家进步利益得不到满足,或阶级冲突尖锐的情况下,哲学被迫进行改革思索,以政治和经济探索的方式思考世界,从而产生的价值型哲学。

20、C.不可知论D.唯心主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