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可使报秦者翻译(前二十句)
1、例⑥,“噫”“吁”“载”均为表感叹的语气助词,翻译时只要译一个就可以了,故可译为“啊”。
2、译文:衡量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来让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
3、例④,“极”“陈”“弊”“语”“斥”都可补为双音节词,译为“极力”“陈述”“弊病”“话语”“指斥”。
4、年纪虽老,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发苍苍的老年改变心志?处境艰难,但意志应当更加坚定,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
5、10云销雨霁(“销”通“消”,消失)
6、中国待遇好的十大国企,别再只盯着公务员了!
7、解释:古汉语的“亲”指父母。比方说,故人不独亲其亲,《大道之行》里有。
8、将领们因为这些缘故就不再亲近依附他了。这就是陈王所以失败的原因。
9、秦国对待,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遇”,对待;“深”,刻毒;“为戮没”,被动句,被杀死或没收入官)
10、“求人可使报秦者”这个句子出自西汉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该文入选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这句话属于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求可使报秦者人。翻译过来就是:寻找能够出使秦国的使者。句式除了定语后置句外,还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等。
11、②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12、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13、蒲苇纫如丝韧,柔软而结实。
14、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15、二者不可得兼。——《孟子·梁惠王上》(以上两者不能够同时得到)
16、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荆轲刺秦王》)
17、司马迁善于在尖锐、激烈的矛盾中刻画人物,使人物性格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蔺相如这个人物是在秦国威胁利诱,赵国君臣束手无策、左右为难的矛盾中出场的;又在秦廷上与秦王面对面紧张而尖锐的斗争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他处理与廉颇的矛盾,是那样的谦让,似乎是在逃避,却正是他的高明处。对待不同的矛盾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从中我们能清楚、全面地认识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思想性格。
18、使者高兴,按常惠教的话来责备单于。
19、④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苏洵《六国论》)
20、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任命为上卿。于是廉颇以他的勇猛善战而闻名于诸侯各国。
求人可使报秦者翻译(前四十句)
1、解释:“其”这里出现了两次,都是语气词,判断方法:一是要结合上文,有没有指代的可能性,二是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
2、府吏见丁宁。(宁,通“咛”,叮咛)
3、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4、1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
5、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未能尽情享受游山的乐趣。(省略主语“我们”;“既”,…之后;“咎”,责备,埋怨;“极”,动词,极尽,穷尽)
6、放逐流离,至于再志气自若也。
7、出处:两汉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
8、澶渊诚塞,徐则无害。
9、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表现)
10、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延请赵国使者蔺相如。蔺相如来到,对秦王说:“秦国自从秦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不曾有一个是坚守信约的。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再说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大王派一个小小的`使臣到赵国,赵国会立刻捧着璧送来。现在凭借秦国的强大,先割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着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应该处死,我请求受汤镬之刑。希望大王和大臣们仔细商议这件事。”
11、廉颇听到了这些话,便解衣赤背,背上荆条,由宾客引着到蔺相如府上谢罪,说:“我这浅薄低微的人,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个地步啊!“(“因”,介词,通过;“鄙贱”,谦词,见识浅薄,地位低下)
12、在上面的例①、例②、例④中,“于时”“于余”“于南亩”“以事”翻译时就一定要放到动词“拘”“学”“多”“告”前作状语,但有时,有些短语可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也可以不调,仍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如例③。
13、《将相和》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课课文,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将相和》这出故事宣扬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
14、(“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知道这件事的门客;“衣冠”,名词用作动词,穿白衣戴白帽)
15、例③,“十一”是分数,“十分之一”。
16、例③,“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并补充为“妻子儿女”。
17、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目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18、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19、你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请求舞剑助兴,趁机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若”,你;“击沛公于坐”,状语后置,在座位上击杀沛公;“不者”,否则;“且为所虏”,被动句,将被他所俘虏)
20、例②,句中“一”译为“一下”,并放到谓语“击”的后面。
求人可使报秦者翻译(前六十句)
1、我一下子起飞,碰到榆树、檀树之类的树木就停下来,有时或者还飞不到树的高度,就掉在地上罢了。哪里用得着飞上数的高空再向南飞呢?(“决”,快速的样子;“抢”,、触、碰;“奚以…为”,固定句式,表示反问,哪里用得着…呢;“之”,到)
2、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段中,者字定语后置句是:求人可使报秦者。这种定语后置句的特点是:"可使报秦者"这个者字结构,是名词“人”的定语,后置在了中心词的后面,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调整过来:寻求一个可以派去回复秦国的人。
3、其後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4、我因为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去世了。年纪到了四岁,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
5、(“固”,本来;“为之奈何”,固定句式,怎么办)
6、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苏武传》)
7、即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如:
8、定语后置很明显,你都已经翻译出来了:找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找”是谓语动词,“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是定语,原文中“人”就是人,可使报秦者就是定语,到装过来就是“求可使报秦人”。者应该是不参与倒装的。
9、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必修一《鸿门宴》)
10、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蔺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11、例①,句中“一”译为“一次”,“十”译为“十天”并放到“跃”和“驾”的后面。
12、现在您竟从赵国逃奔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一定不敢收留您,反而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的。您不如袒胸露臂,趴在斧质上请罪,就能侥幸得到赵王赦免’。我听从了他的意见,幸而大王赦免了我。我私下认为蔺相如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是可以出使的。”
13、举酒属客(“属”通“嘱”,劝人饮酒)
14、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15、蔺相如回国之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出使到诸侯国家能不受欺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以为”,认为;“使不辱于诸侯”,被动句,出使诸侯国不被欺辱;“拜”,授予官职)
16、高考体检50问答:千万不要等到被退档时才看!
1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18、当时关中地区闹饥荒,杜甫就弃官离开。
19、(我)有五十亩田,自己耕田妻子养蚕,姑且以此来生活。
20、(“如”,按照;“让”,责备)
求人可使报秦者翻译(前八十句)
1、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2、①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3、10乃瞻衡宇,载欣载奔。(衡,通“横”,与“纵”相对)
4、这和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5、解释:这句话现在经常说,施恩莫念,受恩莫忘,这才是是中国人处理恩怨纠葛的境界。施恩者与受恩者通过道德约束,在利益面前实现了人性互补,这才是人际关系中至美至纯的一面。推荐一篇文章,大家看下,王春迪的《挨打》。
6、(省略主语“你”;“空自苦亡人之地”,“空”,白白地,“苦”后省略介词“于”,“亡”通“无”,状语后置,白白地在这荒芜人烟的地方受苦;“安”,哪里;“见”通“现”)
7、译文:赵王同大将军廉颇以及诸大臣们商量:如果把宝玉给了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如果不给他,又恐怕秦国来攻打。尚未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寻找一个能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也未能找到。
8、(“方为”,正是;“何……为”,固定句式,为什么……呢?)
9、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肉,告辞干什么呢?
10、(“延”,请;“逡巡”,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
1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才智。
12、正如他在本传传末所论赞的:“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也。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13、此后秦国没有给赵国城池,赵国也到底没有把和氏璧给秦国。
14、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使使”,派使者;“晓”,使动用法,使…知道,明白;“论”,判罪;“因”,趁着;“降”,使动,使…投降)
1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
16、(张衡派人)暗中探知一些奸党分子的姓名,一下子全都抓起来,官民上下都很敬畏,赞颂河间地区政治清明。(省略主语“张衡”;“阴”,暗地里;“禽”通“擒”,捉拿)
17、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18、以勇气闻于诸侯(以勇气于诸侯闻)
19、在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等事件进行描述时更是紧紧扣住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这一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或: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把国家的危急放在先,而把个人的恩怨放在后啊!计划还没定下来,寻求可以通报秦国的人,但没能找着(这样的人).《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
20、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求人可使报秦者翻译(前一百句)
1、(“以”,凭借……的身份;“使持节”,省略“使”宾语“他”;“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
2、该句出自两汉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
3、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4、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5、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而南为?(《逍遥游》)
6、又如“杏场”代“教育界”,“朱门”代“富贵人家”,“社稷”代“国家”,“干戈”代“战争”,“桑梓”代“故乡”,“祝融”代“火灾”,“衿”代“富家不肖子”,“明眸皓齿”代“美人”,“笔骂”代“文章”,“而立”代“三十岁”,“杜康”代“酒”,“天青”代“史册”,“钟鼎”“山林”代“在朝”“在野”等。
7、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
8、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9、合从缔交从。(从,通“纵”。合从,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10、设九宾于廷(于廷设九宾)
11、10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
12、求人可使报秦者.古汉语中的定语后置句,谓语是“求”,宾语是“人”,定语是“可使报秦者”,置于宾语“人”的后面,所以是定语后置;按正常语序翻译过来就是“寻找可以派去通报秦国的人”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之外湎迟.古汉语中的状语后置句,谓语是“会”,状语是“于西河之外湎迟”,置于谓语“会”的后面,所以是状语后置;按正常语序翻译过来就是“想和王交好,在西河南岸的湎迟见面(商谈)”,“湎迟”是地名.
1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14、另外,本文对材料的选择与组织也颇具特色。作者所选写的这三个事件,它们又各具首尾,各具中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们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以秦、赵矛盾与廉、蔺地位的变化及其冲突的发生、解决为线索,以廉、蔺交欢为落脚点,依次写来,环环相套,丝丝入扣,互为因果,又组合成一个大故事。
15、例①,这里的“卑鄙”应替换为“地位低、见识浅”。文言文中还有一些特称词语,即各个领域中的习惯用语,如“下车”“乞骸骨”“除”“拜”“左迁”,表时间、年龄、风俗的称谓等,翻译时也要换成现在的说法。
16、这天晚上,雨后的天空格外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
17、③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8、②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
19、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鎞”,钗子)
20、②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