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关于农谚的谚语十条20句
1、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白露收大秋,早熟又早收。
3、有水才有谷,无水守着哭。
4、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赫
5、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
6、第三站|兴中道,一条展示中山发展新纪元的道路
7、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8、◇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9、正如老人所说:“十冬腊月霜雪大,来年必有好庄稼”。到了冬天,就应该天寒地冻,寒霜降临,雪花飞舞,这样的话,来年喜获丰收,不在话下!
10、密了穗子小,秆软容易倒。
11、春雨蓄满塘,秋后多打粮。
12、白露节气,秋思渐浓。外婆说,“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样的诗句惹人秋思。记得多年前,我曾写过一首诗,里边有这样的句子:“又是一场乡村的露水,打湿了我的头发,那一弯瘦月亮,正沿着思念的背脊,悄悄地爬”。我的亲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秋思就在哪里。今夜又逢白露,往事离我如此之近,又那么遥远。在城市的一角,秋风沁骨,月高云淡,站在三楼的窗台前,看末班车迢迢而过。我的故乡风貌,我的亲人面容,又渐渐清晰起来……
13、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4、农业谚语它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
15、秋雨透地,降霜来迟。
16、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17、碱地施层砂,强似把肥加。
18、庄稼百样巧,肥是无价宝;
19、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20、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精选关于农谚的谚语十条40句
1、雨打黄梅头,四十五天无日头,雨打黄梅脚,车水车断黄牛脚。
2、霜降到立冬,翻地冻害虫
3、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4、三分种来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
5、霜降拔葱,不拔就空。
6、粪要施进土,一亩顶两亩。
7、稀三箩,密三箩,不稀不密收九箩;
8、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
9、桃花落在泥浆里,打麦打在尘土里。
10、如今的麦收不似从前:有了收割机,农人圪蹴在地头的树下,几根烟的功夫麦子就收完装好,只剩下晾晒了。但莫误农时、抢收抢种的习惯还保留着,正像农谚里说的“谷雨前后,种瓜种豆”“麦子发黄,绣女下床”,该种立马种,该收收,庄稼为重.
11、霜降见霜,谷米满仓。
12、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13、水满塘,谷满仓,修塘就是修粮仓。
14、春雨来得早,粮食吃不了。
15、牛粪凉来马粪热,羊粪啥地都不错。
16、秋雁来得早,霜也来得早。
17、禾怕“寒露”风,人怕老来穷。
18、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才把甘薯收;
19、上洼不空手,回来不空篓。
20、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精选关于农谚的谚语十条60句
1、秋风镰刀响,寒露割高粱。
2、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3、西风刹南脚,泥头晒勿白。
4、“大雪”不冻,“惊蛰”不开(阴雨连绵的意思)。
5、禾靠水,水靠塘。
6、月着蓑衣,天要下雨。
7、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8、秋天真的来了,准备好踏秋了吗?古人对于白露留下了哪些诗词诗句呢:
9、种地不施粪,等于瞎胡混。
10、正月二月小猫小狗全冻煞。(寒潮来临)
11、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12、人懒地长草,人勤地进宝。
13、南风入“大寒”,冷死早禾秧。
14、早晨落雨饭后停,饭后下雨不得晴。
15、久雨见星星,明朝雨更狂。
16、小暑大暑七月间,追肥授粉种菜园。
17、意思是说,牛年马年里风调雨顺,庄稼都会有好收成,不愁不丰收,而鸡年和猴年的收成一般都不好,或旱或涝,往往歉收闹饥荒。
18、好树开好花,好种结好瓜。
19、“寒露”过三朝,迟早一齐标。
20、“三知、六净”。所谓三知,即是:知冷暖、知饥饱、知力气大小和疾病;所谓六净,即是:草净、料净、水净、槽净、圈净、牛体净。
精选关于农谚的谚语十条80句
1、九月白露又秋分,秋收种麦夺高产。
2、天空出风缆,渔船快回港(台风季节见到太阳出没处出现一条兰白色的光晖穿过天顶,东西连成一线)。
3、这是古时候根据正月二十这天的天气情况,来判断清明节气前的天气情况的农谚。从字面上来看,如果正月二十这天晚下雨或者阴天,看不到星星。那么,后期雨天就会比较多,会一直沥沥拉拉的下到清明。
4、十月包含两个节气,分别是立冬和小雪,也就是预示着天气寒冷,温度下降,在零度上下徘徊。随时可能出现霜降或者小雪花天气,这样天气正常。
5、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的枣儿甜如蜜;
6、插秧到“立夏”,插唔插都罢。
7、霜降见霜,小雪见雪。
8、有的农谚是讲种植技巧的,比如“麦收一张犁,秋收一张锄”“柴草沤成粪,越长越有劲”。
9、河底泛青苔,必有阵雨来;
10、俗语是一种形象的定型化的短语,如“纸老虎”、“翘尾巴”、“乱弹琴”、“硬骨头”等。
11、据研究表明,西周时期,盛行耦耕,即二人为一组,合力而耕。这样既省力,动作又快,是耕作方法的一个进步。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铁制农器的使用有始于西周的可能性。《国语·周语》云:“民之大事在农。”周人重视农耕的文化传统,上到统治阶级,下到庶民百姓,无不如此。为表明农业生产的重要地位,也为鼓舞周人的劳动热情和夺取丰收的信心,周天子每年都会带领臣子和庶民在天子的籍田里躬亲耕作,并有一套相应的礼仪,即“籍田礼”。看来,周人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便明白了尊重土地的道理。
12、一月小寒接大寒,薯窖保温防腐烂。
13、秋收打谷又犁田,来年又是丰收年;
14、九月菊花开,小麦苗出来。
15、西府农谚中,劝人珍惜粮食的谚语不少。农人一年耕耘收获忙个不停,守护着一粒粒种子成长,播种施肥、除草收获,一料庄稼要付出许多精力和洒下许多汗水,他们深知粮食得来不易,所以,珍惜粮食的意识也很强烈,这种意识渗透进了农谚里。“惜衣常好,惜饭常饱”“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细水长流,遇灾不愁”“一颗粮一粒米,从种到收不容易”等农谚都是劝人惜物惜粮、不要浪费。
16、清明雨纷纷,植树又造林。
17、冬天吹北风,日头红又红,日落红霞现,风停霜必浓。
18、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
19、北风来得早,迟禾一把草。
20、耕地深又早,庄稼百样好;
精选关于农谚的谚语十条100句
1、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三类:
2、天干三年吃饱饭,虫害一时饿死人;
3、春阴百日阴,春寒百日寒。
4、走进白露这段清亮剔透的节气,自己也真得幻化成一颗喁喁滚动的露珠儿,成为伊人视野中的一枚装饰……你说,站在八月的边缘,那记忆的红雨伞会自然而然地淌过那片情绪的草地,把我俩罩成一方乡谚里的典故。然而,大颗的雨点,大片的蝉声和蛙鸣依然密集地淋漓而来,你会跟紧我那淤泥滩上斜斜的鸭竿吗?
5、大寒不停闲,总结再向前。
6、小满防虫患,农药备齐全。
7、云往东,一阵风,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南,雨沉船,云往北,好晒谷。
8、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忧,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9、“早喂吃在腿上,迟喂吃在嘴上”。牛只若在冬春饲养得不好,不是在使役期间临时进行补饲所能补救得来的,在使役期间的补饲,只能做到不再掉膘,而不易做到增膘。因此,凡是瘦弱的牛只,必须在使役之前的一两个月内,就补足营养,使牛身强力壮。
10、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
11、有些农谚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例如,“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是出至西汉(公元前1世纪)桓宽的《盐铁论》中。老祖宗几千年前就知道树影下的庄稼不能好生长,大块的硬土长不出壮苗。
12、孩要奶足,田要水足。
13、春季无大风,夏季雨水穷。
14、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如果“数九寒天”在正月里就结束了,预示着这年年景不好,连“老爷”这种生活条件好的都会挨饿。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在正月就结束了“数九”,说明春天来得早,气温回升的早。有朋友可能比较疑惑了,气温回升的早,小麦、大蒜早返青、早生长不好吗?还真不好!
15、“清明”大南风,晚造好耕种(指无“寒露风”)。
16、七月枣红半边。
17、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
18、海底毛虫浮上面,三天内台风必定见。
19、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20、时年丰熟唔丰熟,早造看正月初晚造看八月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