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歇后语故事(第一篇)
1、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2、60)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3、连环计(王允貂蝉董卓吕布)
4、火烧连营七百里(陆逊刘备)
5、进步慢的孩子,究竟差在哪?
6、关公赴会——单刀直入(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7、有这么一句话,叫“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这话可不是大人吓唬孩子玩的,它实际上是清代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说的,因为水浒教人造反,三国教人谋略,少年人容易冲动,看了水浒都去打家劫舍就不好了,而老年人应该“知天命”,再玩弄奸诈权术已经不适合了。
8、蒋干过江——净干失着事
9、•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10、·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11、刘备有舅子——孙权
12、老师:关于孔融让梨你们怎么看?
13、刘备摔阿斗,语底:收买人心。
14、《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汇总大全相关文章:
15、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16、孙权杀关羽——嫁祸于人
17、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才识,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他出山辅佐。这天恰巧诸葛亮不在,只能失望而回。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
18、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得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歇后语大的特点是谐音、比喻和会意,现将有关四大名著中之一的《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和人物的歇后语收如下:
19、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20、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三国演义歇后语故事(第二篇)
1、4)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2、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3、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4、(注:地瓜讲堂、巨子学堂均为北京巨子文化有限公司旗下教育品牌。)
5、鲁肃上了孔明船——糊里糊涂
6、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7、故事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
8、•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9、周瑜暗算诸葛亮——计计落空;
10、张飞穿针一一大眼瞪小眼。这句歇后语意指张飞瞪着大眼晴盯着针鼻欲穿针。比喻众人都没了主张,大眼瞪小眼不知所措。
11、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
12、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13、民间有名的空城计故事取自《三国演义》,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后被用于三十六计,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多用于己弱而敌强的情况。
14、大意失荆州,即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失去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的典故。故事概况为:赤壁之战后,荆州七个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刘备入蜀(四川),留关羽镇守占据的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其中南郡是刘备向东吴借的。刘备得到蜀川后,将长沙、桂阳两郡还给了孙权(相当于还了南郡)。后来关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区,孙权派吕蒙乘虚偷袭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失陷,导致荆州三郡失陷。大意失荆州,现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导致失败或造成损失,有粗心大意、骄傲轻敌的意思。
15、东吴杀关羽——嫁祸于人
16、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17、•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18、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十个,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在我们的生活中应该大部分的人都是对三国演义有一定的了解的,尤其是三国演义一些比较有名的事件,以下分享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十个。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十个1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19、·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20、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三国演义歇后语故事(第三篇)
1、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出处): 《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3、刘禅上朝误了斗鸡——顾此失彼;
4、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5、孔明的计谋——神机妙算
6、•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7、关羽守嫂嫂——情谊为重
8、甘露寺里的刘备。语底:安然无恙。
9、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10、53)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11、曹操唱京剧——满脸奸诈;
12、诸葛亮做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3、诸葛亮征孟获——收收诸放放
14、·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15、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16、学生:既然是礼物一定要是好梨子了,为什么还明显地有大有小,不能一般大吗?
17、也许是受了鲁班木车马的启发,约1700年后,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用其在崎岖的栈道上运送军粮,且“人不大劳,牛不饮食”。与王充记载鲁班木车马的寥寥数语相比,《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书对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的记述可算是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极为详尽了。但不知为什么,陈寿和罗贯中等对木牛流马的制作原理和工艺却不提一字。
18、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19、•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20、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歇后语故事(第四篇)
1、??三国演义的歇后语(精选篇)
2、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死后,由司马懿和曹爽辅佐曹叡执政。曹叡死,司马懿杀了曹爽,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立曹髦为皇帝。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不把曹髦看在眼里,威胁要封晋公。曹髦气愤不过,说:“司马昭的心,路人所知也。比喻人们所共知的野心。
3、有一天,司马昭问他说:"是否会思念蜀地?"刘禅回答说:“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国。”知道了这事,随侍刘禅的郤正就指点他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时,你应哭泣著回说:‘先人的坟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后来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话回答。司马昭于是说:“为何像是郤正的语气呢?”刘禅听了大惊,睁眼望著司马昭说:“您的话确实没有错。”左右的人都笑了。
4、★经典名著《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大全
5、76)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6、诸葛亮妻——为事业着想
7、44)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8、另外,像成语三顾茅庐、危在旦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由分说、不出所料、一臂之力等等都是从《三国演义》中演化而来的。除了《三国演义》,其他记述三国历史的书籍也留下了很多说法呢。《三国志》甚至在日本都产生了影响,比如日语中就有很多谚语、常用语、成语都是来自三国历史。
9、•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10、黄忠出阵——不服老
11、•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12、刘禅封为安乐公——乐不思蜀;
13、·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14、9)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15、23)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16、东吴杀人——嫁祸于人
17、•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18、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19、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20、张飞认针——大眼瞪小眼
三国演义歇后语故事(第五篇)
1、9)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2、赤壁之战时,为了让曹操上当,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奋勇当先,于是在军事会议上,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甚有轻视之意。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斩首,因为黄盖是有功的老臣,因此诸将苦苦求情,周瑜将处罚改为笞刑,将黄盖打得卧床不起。这正是做给诈降吴营的蔡中蔡和看的,于是阚泽为黄盖献诈降书,蔡中蔡和又恰好将这一假情报传回了曹营,曹操便深信不疑,在黄盖领军前来时,丝毫没有防备措施,以至于后来被火攻导致赤壁惨败。
3、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至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
4、15)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5、阿斗的江山——白送
6、•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7、顾:拜访;茅庐:草屋。
8、廖化,三国蜀将。三国后期,蜀名将相继死亡﹐后主以廖化充当先锋,成为突出的人物。后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比喻没有杰出人才,平庸者也侥幸成名。这句话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嘲笑蜀国后期无大将,结果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必须使用廖化这样平庸无能的人做先锋,其实是对廖化的误解,廖化并不是无能之辈。
9、“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他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后来人们便把“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比喻文才高超的人。
10、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11、(拼音): dàn xī zhī wěi
12、三气周瑜(诸葛亮周瑜)
13、故事情节:因为马谡的骄傲自大导致街亭被破,街亭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而且领军的人偏偏又是诸葛丞相十分赏识的人。为了安抚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来换取民心。
14、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15、100条关于三国时期人物的经典歇后语
16、刘备见孔明——如鱼得水
17、诸葛亮隆中对策——先声夺人
18、·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19、东汉末年,汉灵帝死后,董卓借口惩除宦官,进兵京城。途中,他救起落难的新立少帝和陈留王。到了洛阳以后,为了独揽朝廷大权,董卓又废掉少帝,令立九岁的陈留王为帝。董卓自为相国,专断朝政。后来,曹操和袁绍起兵反对,董卓又挟持献帝从洛阳西迁长安,并自为太师,残暴专横到了极点。比喻某人没安好心。怀有恶意,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20、关羽熟读兵书,久战沙场,便将计就计。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单刀赴会。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 拽着鲁肃互相敬酒,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就这样赴了宴严重挫伤吴国锐气。打消了孙权收回荆洲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