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词语和句子【精品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3-19 06:48:26

一、关于读书的词语

1、刺股读书:比喻刻苦攻读。

2、(解释):形容长期闭门苦读的典故。

3、聚萤积雪:聚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积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4、(示例):《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5、一本书象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6、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7、白话释义: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8、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一折:但得个寄信传音,也省的人废寝忘食。

9、腹为笥箧:笥:盛书等物的方形竹器;箧:箱子一类的东西。腹部成了书箱子。形容读书多,有学识。

10、学富五车博古通今才高八斗博览群书满腹经纶博学多才精益求精字斟句酌一目十行浅尝辄止孜孜不倦悬梁刺股映雪读书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手不释卷爱不释手学而不厌一目十行开卷有益

11、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读书。语出韩愈《昌黎集·进学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成语“提要钩玄”出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点上灯来继续白天的学习),恒兀兀以穷年(长年累月都这样坚持)。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12、形容不愿示人的珍贵图书。典出《汉书·楚元王传》所附“刘向”条:“上(汉宣帝)复兴神仙方术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鸿宝》、《苑秘书》,书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及邹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见。”后人于是以“鸿宝”、“秘宝”、“秘枕书”、“枕函书”、“秘之枕中”、“枕中之秘”、“枕中秘书”等来指道术书或珍贵而不愿示人的图书。

13、(出自):韩愈《昌黎集·进学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成语“提要钩玄”出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点上灯来继续白天的学习),恒兀兀以穷年(长年累月都这样坚持)。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14、(解释):形容发愤读书的典故。

15、翻译:甚至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斜日照下,忘了就餐。

16、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17、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

18、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从此手不释卷,并坚持不懈。后做了吴国的主将,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19、他这个调皮鬼,书念得太快了,劈劈啪啪,像是炒花生米一样。

20、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二、关于读书的词语和句子

1、娟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声音脆生生,很是好听,连阳光也听得入了迷,偷偷地从窗口钻进了教室,落在她的书上,久久不愿离开。

2、钝学累功:指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3、圆木警枕(yuánmùjǐngzhěn)

4、二:学而不厌(xuéérbùyàn)

5、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6、后汉时琅邪有个叫承宫的,是个孤儿,从8岁给人放牧猪羊。乡里人徐子盛给几百个学生讲授《春秋经》。一次承宫放牧经过,在那儿休息时听见《春秋经》,于是请求留下,为学生们拾柴。虽然过了几年艰苦的生活,但承宫都勤学不倦。后来天下大乱,承宫和妻子到了蒙阴山,努力耕种。庄稼快熟时,有人来说那地是他的,承宫也不和他计较,把地让给他就离开了。永平年间,承宫被朝廷封作博士,后还作到了侍中祭酒,他的名声一直传扬到了北方遥远的匈奴。

7、勤奋是成功之母,懒惰乃万恶之源。

8、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9、读书可以培养一个完人,谈话可以训练一个敏捷的人,而写作则可造就一个准确的人。

10、好词:阳光雨露、为所欲为、评析、霉烂、缠绵、青丝、粗鲁、搜捕、毅力、鞭策、朝思暮想、碌碌、悔恨、激励、踪影、饥寒交迫、欺凌、煎熬、退缩、火烧火燎、严峻、索取、厄运、如饥似渴

11、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

12、纯净低沉洪亮激昂铿锵清脆清亮沉闷尖利

13、断章取义(duànzhāngqǔyì)

14、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15、(出自):张衡《文士传》(唐徐坚等编《初学记》引):“吴郡张纯少有令名,尝谒镇南将军朱据,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坐,文不加点。”此典的主要形式有:“文不加点”、“不加点”、“万言不加点”、“不加点窜”等。

16、手不释卷(shǒubùshìjuàn)

17、南朝时期,有一个叫顾欢的孩子,好学。因为家中贫穷,所以不能进乡中的学校学习。但他却不放松自己,整天跑到校舍后去听先生讲课,而且听到的知识从不遗忘。晚上则点亮松枝或燃着稻糠,用来取光学习,从不间断。经过多年勤奋自学,顾欢终于成为一个博学多才、对社会有用的人。《太平广记》卷一七五《李琪》记载,唐代李琪为母亲守墓期间,点燃稻糠或柴禾取光,在夜间苦读,竟读完了数千卷书。后人因以“燃糠自照”为勤奋学习的典故。

18、口不绝吟:吟:吟咏,背诵。嘴里不停地吟诵。形容学习刻苦。

19、悬梁刺骨凿壁偷光囊萤映雪闻鸡起舞精益求精字斟句酌韦编三绝孜孜不倦刺股悬梁映雪读书手不释卷学而不厌一目十行与书有关的成语(词语):白面书生闭户读书秉笔直书博览群书刺股读书大书特书

20、三坟五典(sānfénwǔdiǎn)

三、关于读书的词语

1、后人于是以“流麦”、“麦流”、“弃麦”、“麦不收”、“中庭麦”、“高凤”等来形容专心读书。

2、深思熟虑学而不厌心无二用一丝不苟如痴如醉

3、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4、司马光从小到老,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官之后反而更加刻苦。他住的地方,除了图书和卧具,再没有其他珍贵的摆设。卧具很简单:一架木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枕头。为什么要用圆木枕头呢?说来很有意思,当读书太困倦的时候,一睡就是一大觉。圆木枕头放到硬梆梆的木板床上,极容易滚动。只要稍微动一下,它就滚走了。头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声,他惊醒了就会立刻爬起来读书。司马光给这个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警枕。”

5、白话释义: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可以形容学习刻苦

6、(解释):比喻在生活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读书的典故。

7、(解释):形容贫寒之士刻苦夜读的典故。

8、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9、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10、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11、废寝忘食、学而不厌、不足为法、悬梁刺股、闻鸡起舞、勤学好问、凿壁偷光、专心致志、争分夺秒、博览群书、韦编三绝、学富五车、手不释卷、才高八斗、牛角书生、临池学书、囊萤照书、据鞍读书、寻章摘句、以书为御、两脚书橱、借书留真、废书而叹、刺股读书、然荻读书、白面书生、朝经暮史、唇腐齿落、读书三问、然荻读书。

12、泌人心脾一语道破一针见血振奋人心滚瓜烂熟

13、映月读书、知书达理、拥书百城、有脚书橱、折节读书、知书达礼、手不释卷、学而不厌

14、囫囵吞枣、张冠李戴、一目十行、走马观花、不求甚解敷衍了事三心二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敷衍搪塞心不在焉漫不经心

15、懒汉的头脑是魔鬼的工厂。

16、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华罗庚

17、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18、解释: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19、语出《三国志·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裴松之注解所引《魏略》:“(董)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20、出处:《秘诀》:“他的儿子听后,再不敢妄图侥幸走上捷径,经过真正的勤学苦练,终于也成为书法家。”

四、关于读书的成语和名言

1、出处:《列子·开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三国时,吕蒙是吴国的大将。

3、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4、三余读书(sānyúdúshū)

5、出自: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一折:“但得个寄信传音,也省的人~。”

6、形容著作风行一时,人人争相传抄的典故。典出《晋书·左思传》:“及赋成,时人未之重。……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拜访)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世说新语·文学》也有:“庾仲初作《扬都赋》成,以呈庾亮,亮以亲族之怀,大为其名价,云可三《二京》,四《三都》(与《二京赋》鼎足而与《三都赋》并列而四)。于此人人竞写,都下纸为之贵。”

7、七行俱下: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聪明。

8、专心致志专心一意专心专意如饥似渴不耻下问

9、合情合理环环相扣妙趣横生妙语如珠回味无穷

10、感人至深一目十行豁然开朗

11、(出自):悬梁,语见《太平御览》卷61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打瞌睡),悬头至屋梁以自课”;刺股,语出《战国策·秦策一》:“(苏秦)乃夜发书。陈箧数得太公《阴符》之课。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

12、翻译:无论是寒冬炎夏,持鹭羽舞姿美艳

13、文不加点(wénbùjiādiǎn)

14、囊萤映雪(nángyíngyìngxuě)

15、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

16、指称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典故。语出《左传·昭公十二年》:“左史倚相(左史,官职名,倚相,人名)趋过(快步走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好好对待他)。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后人便以“三坟五典”、“典坟”、“坟典”、“坟籍”、“丘坟”等词来泛指古代文化典籍。

17、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18、孜孜不倦、兢兢业业、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不遗余力、凝心聚力、不耻下问、勤学好问凿壁借光、悬梁刺股、孟母三迁、程门立雪、汗牛充栋、学富五车、博古通今、厚积薄发举一反触类旁通、博闻强记、熟能生巧、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学而不厌

19、出处:《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0、温故知新融会贯通深入钻研手不释卷广泛涉猎

五、关于读书的经典句子

1、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2、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它而今是勤学好问。”

3、轻柔柔和深沉甜润温柔响亮圆润哀伤粗犷

4、语出《后汉书·逸民传·高凤》:“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

5、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他下定决心,发愤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在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剧烈的疼痛使他很快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6、藏之名山(cángzhīmíngshān)

7、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8、囊萤映雪,也作“积雪囊萤”、“集萤映雪”、“聚萤映雪”、“映雪囊萤”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9、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研究得差不多)矣。’”韦编,是用来串连竹简的熟牛皮;三绝,是断了三次。此典的其它形式有:“绝编”、“三编绝”、“韦三绝”、“绝韦编”、“三绝韦编”等。形容刻苦认真读书的典故。

10、浅尝辄止死记硬背心不在焉浅尝辄止鹦鹉学舌

11、形容诗文作品精心创作、极有价值的典故。事出《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千予千金。”此典的主要形式有:“一字千金”、“千金字”、“金悬秦市”、“悬金”等。

12、悬梁刺股(xuánliángcìgǔ)

13、程门立雪:冒着大雪在程颐的门前站着,形容尊师重道,虔 诚求教。

14、语出《汉书·公孙弘、卜式、倪宽传》:“(倪宽)受业孔安国,尝为弟子都养(为弟子们做饭),时行凭作(有时还要下地干活),带经而锄,休息辄诵读,其精如此。”

1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16、南齐有一读书人叫江泌,他白天要工作,只有晚上有时间读书,但家贫买不起灯,只好利用有月光的夜晚读书。他每当读到月亮西斜时,就搬一张梯子搁在墙脚下,站在梯上读,月光逐渐下坠,他也一级一级升高,一直爬到屋顶。有时读累了,一不小心从梯上掉下来,他连忙爬起来,连身上的泥土也顾不得拂掉,又爬到梯上,继续读下去。

17、(出自):《庄子·杂篇·天下第三十三》:“惠施多方(方术),其书五车,其道舛驳(他的学说多差错而杂乱),其言也不中(正当)。”后人便以“五车”、“五车书”、“书五车”、“五车竹简”、“惠施车”等来表示书多;用“学五车”、“学富五车”等来表示读书多或学问大。

18、程门立雪:冒着大雪在程颐的门前站着,形容尊师重道,虔诚求教。

19、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20、好学不倦:倦:厌倦。好:爱好。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