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诗歌我不知道风的体会【文案19句摘抄】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3-14 08:30:13

徐志摩的诗歌我不知道风的体会

1、  我们能够指出这首诗形式上的美丽:章法很整饬,音调是铿锵的。但是这位诗人告诉了我们什么呢?这就只有很少很少一点儿,我们可以说,首章的末句“在梦的轻波里依洄”差不多就包括了、说明了这首诗。只是这么一点“回肠荡气”的伤感的情绪;我们所能感染的,也只有那么一点微波似的轻烟似的情绪。

2、全诗共六小节,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诗的每一节都是用“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为开头,,辗转反复,整齐明快,渲染了诗中“梦”的氛围,这个梦是模糊的,不明确的,暗示了作者失意的现实,也包含徐志摩对社会不安定的思虑。

3、民国时期的女名流,婚姻是个什么状况?当想逃离的时候,总会给自己找出合适的理由,而且林徽因不是,她把婚姻进行到底,她把真“爱”留在心间!她所达到的思想高境界!如此的纯情!是她告诉人们,可以无性,但依然有“爱情存在”,为之点赞!!

4、  读志摩先生的诗总是要先了解诗的写作时日,因为那里面往往藏着他诗情诗绪的隐秘,读这首诗也不例外。此诗的写作年月为1928年3月,初载同年3月10日《新月》月刊第一卷第一号,署名志摩。好了,我们有些明白了。

5、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6、这时,徐志摩笔下“风”的意象已经超出了爱情失意的范畴,具备了更为深邃的含义。“风”成为了命运的象征,个体的挣扎求索在变幻无常的命运中显得无比渺小,而在“风”中沉吟呼喊的“我”如同约伯一般,成为了全人类的应对命运波折时充满失落感的一个缩影。

7、这首作品选自A·斯卡拉蒂创作的歌剧《爱的忠诚》,这是一首展现浓郁的民族风情的佳作,正如作品的名称,它描写了沐浴在阳光下的恒河,充满着朝气和生机。歌曲的旋律轻快流畅,歌词直白明了,情感浓烈。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在慢慢地走下“神坛”,步入世俗世界,作曲家的情感开始在作品中得到抒发,历经几百年的思想束缚,在这个时期所迸发出的思想是激烈,也具风格的,这也正如囚鸟冲破牢笼一样,开始寻找生存的希望。

8、《采珠人》虽然是一部格局相对较小的歌剧,但不管是人物设定还是故事情节,都编排设计得十分鲜明。以采珠人这个职业作为背景,歌剧人物的性格和情感都在小格局中展现出了超乎生命的贵重和大气。爱情贯穿故事的始终,也制造出了戏剧中所有的冲突。我们不得不为祖尔加后的成全而感动,也不得不审视自己,何舍何得。

9、刘半农先生用诗歌、民歌风、白话诗三种风格创作出了《教我如何不想她》,无论是诗的内容还是“她”字的含义,都奠定了这首诗歌不朽的文学地位。《教我如何不想她》诞生在伦敦大学,身处异国他乡的孤独和对祖国的思念之情激发出了诗人强烈的归属感,不管诗中的“她”所指何意,深沉的爱和意有所指的形象都是这首作品的核心所在。而作为艺术歌曲,除了思乡情切,其中还隐喻了“五四”时期,奋进的青年们在个性解放和挣脱礼教束缚中,放声高歌的洒脱和激情。

10、这段话写在歌剧《风在哪一个方向吹》的序言中,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徐志摩用铿锵有力的笔写下了一个又一个篇章,掷下了一个又一个时代强音。那群人树立高昂的人格、追求自由的灵魂、挥起解放新思想的旗杆,用生命践行着变革社会的豪情。历史更迭,几代人不断奋斗,如今我们正深陷在互联网时代的泥淖中,在这个时代,我们还会为了独立人格和自由灵魂奋斗吗?我们还会表达自己吗?

11、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

12、这道诗,可以说是徐志摩的“标签”之作。诗作问世后,文坛上只要听到这一声诵号,便知是公子驾到了。

13、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4、1926年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

15、  噢,原来这是志摩常常说的一句话啊。说给谁呢?朋友,还是自己?都是吧。难怪编选《中国新诗库》的周良沛先生说,“他的诗句‘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可以概括他的一生。”(《新诗一束品赏》)

16、其实早在回国之初,徐志摩就多次提出过这种“回复天性”的主张。他为压在生命本体之上的各种忧虑、怕惧、猜忌、计算、懊恨所苦闷、蓄精励志,为要保持这一份生命的真与纯。

17、徐志摩(1897——1931),新月派代表诗人。他倡导新诗格律,一生致力于创作“声调流利好听”、“形式轻盈柔美”的诗歌,为中国新诗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代表作有《翡冷翠的一夜》、《再别康桥》等。

18、20世纪早期的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在动荡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作曲家,他们用艺术的思维和孤高的眼光对这个社会作出了尖锐的人文批判和思索。黄自在《点绛唇•赋登楼》这首作品中,将西方的作曲技法与中国古典诗词精准地融为一体,用音乐表达出了这首词中春天的温暖和希望,另一方面,又借诗词表达出对国家的关怀和担忧,一箭双雕,在希望中思索,在思索中寻找光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