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诗句【精品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3-13 19:24:25

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诗句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5、表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诗句是《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人为什么不能自见面相?因为“我”是当局者,只向外看,当然看不见自己。可是见识他人则一目了然,因为这个时候只是旁观者。人的生理机能充分说明当局者迷,而这个“当局者”就是“我”,佛言“我执”。必破我执,契证无我,才是觉而不迷。

7、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道理。《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8、《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渐渐下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9、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10、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11、再就上面的实例说,树的倒影何以比正身美呢?它的正身是实用世界中的一片段,它和人发生过许多实用的关系。人一看见它,不免想到它在实用上的意义,发生许多实际生活的联想。它是避风息凉的或是架屋烧火的东西。在散步时我们没有这些需要,所以就觉得它没有趣味。倒影是隔着一个世界的,是幻境的,是与实际人生无直接关联的。我们一看到它,就立刻注意到它的轮廓、线纹和颜色,好比看一幅图画一样。这是形象的直觉,所以是美感的经验。总而言之,正身和实际人生没有距离,倒影和实际人生有距离,美的差别即起于此。

12、当局者和旁观者,原指下棋的和看棋的人。后用以比喻当事人和旁观的人。当事人看问题反而糊涂,旁观的人由于客观,却看得清楚。《新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观必审(清楚之意)。”

13、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写实主义的理想在妙肖人生和自然,但是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总不免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美。

14、“当局者”往往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知道自己是在云里还是在雾里,而只有“旁观者”在一边才把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才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5、同理,游历新境时容易见出事物的美。习见的环境都已变成实用的工具。比如我久住在一个城市里面,出门看见一条街就想到朝某方向走是某家酒店,朝某方向走是某家银行;看见了一座房子就想到它是某个朋友的住宅,或是某个总长的衙门。这样的“由盘而之钟”,我的注意力就迁到旁的事物上去,不能专心致志地看这条街或是这座房子究竟像个什么样子。在崭新的环境中,我还没有认识事物的实用的意义,事物还没有变成实用的工具,一条街还只是一条街而不是到某银行或某酒店的指路标,一座房子还只是某颜色某线形的组合而不是私家住宅或是总长衙门,所以我能见出它们本身的美。

1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7、比如裸体女子的照片常不免容易刺激性欲,而裸体雕像如《米罗爱神》,裸体画像如法国昂格尔的《汲泉女》,都只能令人肃然起敬。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是因为照片太逼肖自然,容易像实物一样引起人的实用的态度;雕刻和图画都带有若干形式化和理想化,都有几分不自然,所以不易被人误认为实际人生中的一片段。

1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高层。

19、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岳:指东岳泰山

20、即庐山西林寺:因为、近处。侧,旁观者清、低处看庐山:北宋作者。注释西林。直译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不相同:当局者迷:侧面:苏轼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基本信息作品,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高处:指的是庐山:题西林壁体裁,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不识庐山真面目,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此山。缘:七言绝句年代。各不同,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说明了一个道理,从远处

二、比喻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诗句

1、宋·苏轼《题西林壁》一诗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句,可以说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另一种表述方式: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所以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站在高处,从全局出发。

2、老师说的那句是正确的。因为表达的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翻译过来的意思是,看不到庐山本来的样子。是因为自己在这座山中。

3、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4、策杖白云岑,云深不知处。恍见云中君,白云乡里住。举手弄竹云,招我登云路。漫漫云路长,愿乘黄鹤驭。黄鹤不复回,白云自来去。

5、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6、问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意思相同的诗句?说多不多,说少也有一些。这句话的源出自《旧唐书 元行冲传》中,"当局称迷,傍观见审"。意思局外人由于冷静,客观,比当事人看得清楚与全面。

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高层。

8、苏轼是宋代文学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9、又逢可遵和尚,诗兴大发,写下奇趣横生的《题西林壁》。

10、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是如此。《题西林壁》这首诗有着丰富的内涵,人们身在庐山之中,视野难免受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这只是局部而已,必然带有片面性。它启迪人们认识一个为人处世的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1、王渔洋的《秋柳诗》中有两句说:“相逢南雁皆愁侣,好语西乌莫夜飞。”在不知这诗的历史的人看来,这两句诗是漫无意义的,这就是说,它的距离太远,读者不能了解它,所以无法欣赏它。《秋柳诗》原来是悼明亡的,“南雁”是指国亡无所依附的故旧大臣,“西乌”是指有意屈节降清的人物。假使读这两句诗的人自己也是一个“遗老”,他对于这两句诗的情感一定比旁人较能了解。但是他不一定能取欣赏的态度,因为他容易看这两句诗而自伤身世,想到种种实际人生问题上面去,不能把注意力专注在诗的意象上面。这就是说,《秋柳诗》对于他的实际生活距离太近了,容易把他由美感的世界引回到实用的世界。

12、在崭新的环境中,我还没有认识事物的实用的意义,事物还没有变成实用的工具,一条街还只是一条街,而不是到某银行或某酒店的指路标,一座房子还只是某颜色某线形的组合,而不是私家住宅或是总长衙门,所以我能见出它们本身的美。

1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4、宋·辛弃疾《恋绣衾·无题》:“我自是笑别人的,却元来当局者迷。用法主谓式;作主语、宾语;指当事人糊涂。示例邹韬奋《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关于工作与学习五》:“希望我们大家互相勉励……~,旁观者清,我们应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反义词旁观者清。灯谜棋散不知人世换。意思迷:糊涂,迷惑。当局者:下棋的人;旁观者:看棋的人。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出处《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旁)观见审。”

15、同是一棵树,看它的正身本极平凡,看它的倒影却带有几分另一世界的色彩。我平时又欢喜看烟雾朦胧的远树、大雪笼盖的世界和更深夜静的月景。本来是习见不以为奇的东西,让雾、雪、月盖上一层白纱,便见得很美丽。

16、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是一个成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局:棋局。下棋的人往往模糊不清,而旁观者清楚。借喻对问题的处理,处理者经常失误,而旁观者却了如指掌。

17、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18、”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句没有完整地出现在宋代诗词中,故由你的问题推测,你说的是宋代苏轼写的《题西林壁》

19、(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2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形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诗句

1、表达“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意思的诗句有《题西林壁》年代:宋作者: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偈颂一百五十首》年代:宋作者:释心月三种病二种光即不问,且如何是法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登飞来峰》年代:宋作者: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高层。《寻隐者不遇》年代:唐作者: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游白云山》年代:宋作者:袁瑨策杖白云岑,云深不知处。恍见云中君,白云乡里住。举手弄竹云,招我登云路。漫漫云路长,愿乘黄鹤驭。黄鹤不复回,白云自来去。

2、欢迎在评论中给我们留言!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4、个人认为,具有代表性的诗句当属苏轼《题西林壁》中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次为《菜根谭》中,议事者身在事外,依析厉害之情。任事者身在事中,当决厉害之虑。

5、人常是不满意自己的境遇而羡慕他人的境遇,所以俗语说:“家花不比野花香。”人对于现在和过去的态度也有同样的分别。本来是很酸辛的遭遇,到后来往往变成很甜美的回忆。我小时在乡下住,早晨看到的是那几座茅屋、几畦田、几排青山,晚上看到的也还是那几座茅屋、几畦田、几排青山,觉得它们真是单调无味,现在回忆起来,却不免有些留恋。

6、我的寓所后面有一条小河通莱茵河。我在晚间常到那里散步一次,走成了习惯,总是沿东岸去,过桥沿西岸回来。走东岸时我觉得西岸的景物比东岸的美;走西岸时适得其反,东岸的景物又比西岸的美。对岸的草木房屋固然比较这边的美,但是它们又不如河里的倒影。

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启示我们:

8、投稿请发邮件到:play361@qq.com

9、富于艺术材料的生活何以不能产生艺术呢?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蔡琰在丢开亲生子回国时,决写不出《悲愤诗》;杜甫在“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时,决写不出《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这两首诗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

10、既然“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们就应该打开“自我”心结,善于走出“局中之迷”,主动拜“旁观者”为师,遇事多向他人请教,多听取不同意见,虚怀若谷,广纳贤言,从谏如流,谨慎抉择,应做开明人,不做糊涂事。

1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2、苏轼(sūshì)(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13、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相应的诗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4、《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15、三种病二种光即不问,且如何是法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6、这些经验你一定也注意到的。它们是什么缘故呢?这全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

17、袁子才尝刻一方“钱塘苏小是乡亲”的印,看他的口吻是多么自豪!但是钱塘苏小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伟人?她原来不过是南朝的一个妓女。和这个妓女同时的人,谁肯攀她做“乡亲”呢?当时的人受实际问题的牵绊,不能把这些人物的行为从极繁复的社会信仰和利害观念的圈套中划出来,当作美丽的意象来观赏。

18、我说“距离”时,总不忘冠上“适当的”三个字,这是要注意的。“距离”可以太过,可以不及。艺术一方面要能使人从实际生活的牵绊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要使人能了解、能欣赏。“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这个道理可以拿一个浅例来说明。

19、.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20、有几件事实我觉得很有趣味,不知道你有同感没有?

四、题西林壁古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诗句

1、这就是俗话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因为是一个旁观者,用第三者的眼光来看待一件事,然后就会特别清醒特别理智的,可以把这一件事的来龙去脉,利和弊都分得清清楚楚,所以观点明确。

2、该诗句出自: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不止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因为自己在庐山里。鉴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4、——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5、含有这个道理的诗是宋朝大文学家,词人,诗苏轼的《题西林壁》

6、《登飞来峰》宋代:王安石原文: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高层。译文: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是因为自己站在飞来峰的高层。

7、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8、其他的只能算沾点边。譬如:不畏浮云遮望眼,只因身在高层(王安石)。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司马光)。还有就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陆游)。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无人不识君(高适)。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9、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0、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11、如今只恨因缘浅,也不曾、抵死恨伊。合手下、安排了,那筵席、须有散时。

12、艺术家和审美者的本领就在能不让屋后的一园菜压倒门前的海景,不拿盛酒盛菜的标准去估定周鼎汉瓶的价值,不把一条街当作到某酒店和某银行去的指路标。他们能跳开利害的圈套,只聚精会神地观赏事物本身的形象。他们知道在美的事物和实际人生之中维持一种适当的距离。

13、这些经验你一定也注意到的。它们是什么缘故呢?

14、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

15、许多人欢喜从道德的观点来谈文艺,从韩昌黎的“文以载道”说起,一直到现代“革命文学”以文学为宣传的工具止,都是把艺术硬拉回到实用的世界里去。一个乡下人看戏,看见演曹操的角色扮老奸巨猾的样子惟妙惟肖,不觉义愤填胸,提刀跳上舞台,把他杀了。从道德的观点评艺术的人们,都有些类似这位杀曹操的乡下佬,义气虽然是义气,无奈是不得其时、不得其地。他们不知道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而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

16、有一句诗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8、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19、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

20、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戴面具、穿高底鞋,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不像平常说话。埃及雕刻对于人体加以抽象化,往往千篇一律。波斯图案画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扭屈。中世纪“哥特式”诸大教寺的雕像,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延长。中国和西方古代的画都不用远近阴影。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人唾骂,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这些风格的创始者都未尝不知道它不自然,但是他们的目的正在使艺术和自然之中有一种距离。

五、题西林壁描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诗句

1、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徒弟,他说师傅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2、苏轼(1037年~1101年),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宋四家”之一。

3、种田人常羡慕读书人,读书人也常羡慕种田人。竹篱瓜架旁的黄粱浊酒和朱门大厦中的山珍海鲜,在旁观者所看出来的滋味,都比当局者亲口尝出来的好。读陶渊明的诗,我们常觉到农人的生活真是理想的生活,可是农人自己在烈日寒风之中耕作时所尝到的况味,绝不似陶渊明所描写的那样闲逸。

4、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5、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是因为自己站在飞来峰的高层。

6、倒影是隔着一个世界的,是幻境的,是与实际人生无直接关联的。我们一看到它,就立刻注意到它的轮廓、线纹和颜色,好比看一幅图画一样。这是形象的直觉,所以是美感的经验。总而言之,正身和实际人生没有距离,倒影和实际人生有距离,美的差别即起于此。

7、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8、赏析:此诗反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此诗的“理”是“局外人有时会比局中人更容易看到事物的真相。”

9、举个例子来说:当你走在一个200人的队伍里,如果要求像部队行军那样整齐划你是看不到这个队伍整不整齐,看不到有没有人走错,但如果你跳出这个队伍的圈子,站在外围去看,一下就能看清楚有谁走错,有谁不整齐。所以说,很多事情自已在里面是看不清的,必须跳出这个圈子,从另一个高度和角度去看,这就是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10、其实,“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是一句古语,并不是真理.不过,在现实当中,的确有很多人应了这句话.旁观者主要是没有被卷入胜与败的争风中,没有利益的冲突,以一颗平常的心来看事物,才会看的清.所谓是也.只要能够胜不骄,败不馁,也可以做到的.

11、出处后晋·刘昫的《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旁)观见审。"示例可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三回。

12、您还读过哪些意境相似的诗词?

13、据媒体报道,近日有一位中年妇女相信了骗子的花言巧语,社区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苦口婆心劝了半天就是不听,险些汇出更多的钱。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当天上午,这名刘姓中年妇女来到五龙河西社区网点汇款,柜员向她询问汇款的原因、用途等情况,对方迟疑了一下,随后表示自己不想回答这些问题,态度坚决地要求汇款。

14、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东方人初到西方,或是西方人初到东方,都往往觉得面前景物件件值得玩味。本地人自以为不合时尚的服装和举动,在外方人看,却往往有一种美的意味。

15、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不太在意,往往会做出一意孤行、执迷不悟、夜郎自大、心高气傲、刚愎自用等一些事情来,直到栽了跟头、撞了南墙、当了冤大头才幡然醒悟。像这样的人,在我们的身边并不鲜见,有许多真实的故事,令人啼笑皆非、扼腕叹息。

16、在大伙的努力劝说下,她终同意不再坚持汇款,跟丈夫回了家,避免了更大的经济损失。这是典型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类似例子曾经在我们身边发生过,现在依然正在不断上演。人们应该深刻汲取教训,千万不要屡屡上当受骗。

17、《游山西村》宋代:陆游原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丰盛。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18、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高层。

19、有几件事使我觉得很有趣味,不知道你有同感没有?

20、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