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的成语大全
1、(羝羊触藩)羝羊:公羊;触:抵撞;藩:篱笆。公羊的角缠在篱笆上,进退不得。比喻进退两难。
2、(羊体嵇心)羊:南朝宋羊盖;嵇:南朝宋嵇元荣。指精于琴艺,深得琴师心法和技巧。
3、兔死狗烹: 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烹:烧煮。)
4、 “猴年马月”是2016年6月5日至7月3日。根据农历干支,猴年12年一个轮回,马月也是12个月一个轮回,凡是猴年,必有一个月是马月。“猴年马月”的周期是12年。2004(农历为甲申年)正好是猴年,从6月18日开始直至7月16日是农历五月,也就是庚午月,正好是“猴年”里的“马月”。因此2016年6月5日(芒种)至7月3日(小暑前夕),人们又将迎来传说中的“猴年马月”。
5、(羊破菜园)平时常吃疏菜,偶然猛食羊肉,好像被羊踏破肚皮一样。比喻偶贪荤食而致腹疾。(羊的成语大全)。
6、使羊将狼(shǐyángjiàngláng)将:统率,指挥。派羊去指挥狼。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驾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这要坏事。
7、(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8、狼羊同饲饿虎擒羊昌歜羊枣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9、“争鸡失羊”比喻贪小失大。出自汉·焦延寿《易林》“争鸡失羊,亡其金囊。”
10、(饿虎攒羊)攒:向一个目标簇拥。像饥饿的老虎向羊簇拥过去一样。形容动作而猛烈。
11、猴子戴金冠——惹祸大王孙悟空照镜子——猴里猴气
12、羊质虎形(yáng zhì hǔ xíng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造句:他其实是个羊质虎形,全在表面。
13、(亡羊之叹)亡:丢失。叹:叹息。为丢失了羊而叹息。比喻探索学问,徘徊歧路,结果一无所得,空留遗憾。亦作“亡羊歧路”。
14、饿虎扑羊: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15、人强马壮:形容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或军容很盛。
16、呆若木鸡: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呆:傻,发愣的样子。)
17、(挂羊头,卖狗肉)挂着羊头,卖的却是狗肉.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
18、驱羊攻虎、饿虎吞羊、系颈牵羊、羊枣昌歜、虎荡羊群、驱羊战狼、牛羊勿践、昌歜羊枣、悬羊卖狗、羊撞篱笆、担酒牵羊、羊鹤不舞、羊头马脯、羔羊之义、虎质羊皮、羊贪狼狠、羊破菜园、饮羊登垄、羝羊絓棘、黄羊任人。
19、猴子爬竹竿——节节上升;上蹿下跳孙猴子半天云里打眼罩——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20、挂羊头卖狗肉: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
21、“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指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弄得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那是要坏名气的!”
22、(羚羊挂角)羚羊夜宿,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
23、(羝羊触藩)羝羊:公羊;触:抵撞;藩:篱笆。公羊的角缠在篱笆上,进退不得。比喻进退两难。
24、“臧谷亡羊”喻事不同而实则常用来指单靠主观热情,而不顾事物的固有特性,结果好心办坏事。典出《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
25、(红羊劫年)红羊:古时迷信,认为丁未年是容易发生灾祸的年份,丁属火,未属羊,故称红羊.指国家或个人遭受灾难的岁月.
26、“爱礼存羊”的原意为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后用“爱礼存羊”比喻由于爱惜根本,虽然根本已亡,仍爱其形式。
27、猴子抱西瓜——顾此失彼猴子唱大戏——胡闹台
28、(羊碑犹泣)晋朝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长达十年,死后,州人为之罢市巷泣,其部属为其建碑立庙,每年祭祀,见碑者莫不流泪。比喻对死者的怀念。
29、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30、瘦羊博士(shòuyángbóshì)指能克己让人的人。
31、 沐猴而冠。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说的是项羽小的时候,不好好读书,后来改学剑,也不肯用功,他的叔父很生气。项羽说:“读书有什么用,只能记名姓而已。学剑也只能抵挡一个人,我要学能抵挡万人的本事。”后来项羽带兵攻入咸阳,杀了秦二世子婴,烧了秦朝的宫殿,收拾了秦朝许多宝贝财物就准备回去。有人劝他说:“关中这个地方很险要,土地肥饶,可以建都称霸。”项羽见宫殿都烧毁了,又想著赶快还乡,说:“富贵了不回家乡,就像穿著锦绣衣服在黑暗中行走一样,谁会知道呢!”劝说的人叹道:“人家说项羽像只戴著帽子的猕猴,徒有虚名,果然不错。”后来项羽在垓下打了败仗,逃到乌江,乌江亭长有一只小船,劝他渡江,说:“江东虽然小,也有方圆千里的地方,几十万人口,也可以称王啊。”项羽说:“是老天要亡我,我为什么要渡江呢!开始我和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而来,现在无一生还,即使江东父老可怜我、让我称王,我又有什么面目见他们呢?”“沐猴而冠”比喻虚有其表,没有真正的能力。
32、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龙钟:行动不灵便的样子。)
33、(羊公之鹤)羊公:指晋朝征南大将军羊祜。原指羊公不舞之鹤。现比喻名不副实。
34、羊头狗肉 ( yáng tóu gǒu ròu )喻表里不明一套暗一套。
35、“卖狗悬羊”也指“挂羊头卖狗肉”,意指名不副实。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脯于内也。”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悬羊头,卖狗肉,坏后进,初几灭。”
36、 羊触藩篱——羊角勾挂在篱笆上。形容既不能进,也不能退。
37、(如熟羊胛)羊胛:羊的肩骨,易熟。象煮熟羊胛一样。形容时间短促。
38、孙悟空拔猴毛——变化多端;转眼就变;变化无常
39、如虎添翼:好像老虎长上了翅膀。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
40、(羊歧忘返)羊歧:歧路。在歧途上忘记了返回。比喻因辨不清正确方向而误入歧途。
41、(多歧亡羊)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42、(顺手牵羊)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
43、(商羊鼓舞)商羊:传说鸟名。商羊飞舞定有大雨。比喻重大变故发生之前的预兆。
44、猴年马月、沐猴而冠、尖嘴猴腮、杀鸡吓猴、杀鸡儆猴
45、“羝羊触藩”是进退两难的意思。出自《周易·大壮》:“羝羊触藩,羸其角。不能退,不能遂。”
46、(抱头鼠窜)抱着头,像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失败后狼狈逃跑。
47、羊歧忘返 ( yáng qí wàng fǎn )羊歧:歧路。在歧途上忘记了返回。比喻因辨不清正确方向而误入歧途。
48、“羊毛出在羊身上”比喻表面人家给了自己好处,但实际上这好处已附加在自己付出的代价里。出自于明·唐顺之《公移·牌》“稍稍借贷度日,有收之年送还田主。谚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
49、“多歧亡羊”指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因情况复杂多变而迷失方向,误入歧途,引申为泛而不专,终无所成。出自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
50、(羝羊絓棘)羝羊:公羊;絓:绊住.公羊的角被荆棘绊住,进退不得.比喻进退两难.
51、“羊狠狼贪”原指为人凶狠,争夺权势,后比喻贪官污吏的残酷剥削。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52、饿虎攒羊:攒:赶。饥饿的老虎追赶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53、“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比喻众愚不如一贤。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大夫无罪,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诸大夫朝,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谔谔,是以忧也。”
54、(羝羊触藩)羝羊:公羊;触:抵撞;藩:篱笆.公羊的角缠在篱笆上,进退不得.比喻进退两难.
55、(羊质虎皮)比喻外表雄武威猛,而内心怯弱。
56、猪狗不如:连猪狗都不如。形容人格低下,品行极坏。
57、烫了屁股的猴子——急红了眼猴王闹王宫——大打出手
58、“臧谷亡羊”喻事不同而实则常用来指单靠主观热情,而不顾事物的固有特性,结果好心办坏事。典出《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
59、(羔羊之义)旧时指为人或为官清白,有节操。
60、歧路亡羊:亡:丢失。在岔道上跑丢了羊。比喻人生道路复杂;掌握不好方向会误入歧途;以致难以达到预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