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报应的佛家经典语录
1、常常原谅自己,不改进自己的人,往往得不到上苍的原谅。
2、这岸的魂,莫问对岸的魂来自哪里?对岸的魂,莫问这岸的魂渡往何方。去吧,相忘于黎明时分的奈何桥底。
3、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佛语——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4、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因果报应的佛家经典语录)。
5、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6、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
7、但愿天底下的男女享受爱情的同时,又能参透爱情的真相,浪漫理性,及时行乐适时放手,充分体验爱情的美好!
8、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9、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0、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
11、常常使别人过快乐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乐。
12、多子多孙为何因,前世开笼放鸟人。今生长命为何因,前世买物多放生。
13、2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经刚经》)
14、中国佛学66句震撼世界的禅语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5、你在赖床,他在锻炼,所以他比你健康;你应付上班,他用心工作,所以他成了你领导;你在完成今天计划,他在策划明年计划,所以他比你掌握更多先机;你在找借口,他在解决问题,所以他比你事业有成;你在消费,他在理财,所以他比你更富足;你在算计自己利益,他在考虑对方利益,所以他比你更加有人脉。
16、每一个人都有自我的种子在运行,因为业力要运作,一定要从内心开始,所以当你的心,也就是这自我的根已经断了,那你就在三界消失了,既然你在三界消失了,因果怎能束缚到你?那你怎么会痛苦?因为你的痛苦来自你的心量不足,就是这样而已,就这么简单。当你的心量跟虚空一样的时候,你怎么会痛苦。
17、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18、《无量寿经》“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犯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梵网经序》“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19、“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20、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
21、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22、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23、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24、这句话,并不出自佛经,而是出自一个故事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25、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26、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27、译文: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高层。
28、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9、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30、到了晚上十一点,他说他饿了,叫我热饭热菜,我说我没有空,我要追剧,后面他就自己去热饭菜了,我一直在等他发烧,等了一晚上,人家终于发烧了,叫我拿那个拿这个的,我说人家发烧42度都还去上班,你这才烧多少度啊,装病呢,我说我瞎了聋了,什么都听不到看不见,不要叫我。
31、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32、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33、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3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35、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36、紫砂壶首选品牌、名家原创、防伪认证、低价体验、货到付款、实时发货、放心选购!
37、学悟的孩子不变坏,学悟的老人不痴呆,学悟的少年永不败。
38、“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39、出自《吕氏春秋·察今》。通过了解理解自己就可以理解、懂得别人,通过了解懂得当今就可以理解、懂得古代。因为古代与当今的道理和逻辑是一样的,别人与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是具有相同的规律和逻辑的。这句话指出,人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具有共同性,事物的因果关系及其展开和演进都是有规律可寻的。
40、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
41、原文应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出自: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
42、惜缘,是好好把握当下的人和事,善待周围的一切。善待你的亲人,善待你的爱人,善待你的朋友,善待你的敌人,善待那些在你生命里出现过的甲、乙、丙、丁......
4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44、经典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5、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46、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
47、功名利禄。得来,用小人伎俩。是暂时的窃喜;因果循环,报时,别喊疼!愚蠢一直是你的标签。
48、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49、但有逆理、于心有愧者,勿谓有利而行之;凡有合理、于心无愧者,勿谓无利而不行。若负帝教,请试帝刀。
50、虽然是大家一起承受,但是,我举个简单例子,如果学校一个班里有30个同学一起做坏事,唯独一个孩子没有一起去做坏事,老师让所有的同学全部站起来,罚站的时候,有一个同学说:“我没有做”这个同学就能脱掉干系了,也就是说大家都在做坏事的时候,你不去参与,不去做,虽然在共业来的时候,你会蒙受这个灾难,但是你可以死里逃生,听得懂吗?就像唐山地震里面有很多好的人,也有很多坏的人,等到地震来的时候,坏人好人,他们都是受到这个共业的,但是有些人就是躲在桌子底下,有些人房子就没有压倒下来,有的人就出差了,这些人就是能躲开共业的,这些人就是人家在做共业的时候,他没有去做共业,他就不会遭受到这个恶果,我们在这里学佛学法,我们在救度众生,那么等到有灾难来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有事情,对不对呀?菩萨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当中装了一个盒子,就像飞机上的黑匣子一样,这个盒子记录着你的一生所做的善事和恶事,这个黑匣子要等到这架飞机毁灭了,也就是像我们人生死掉的时候一样,它这个黑匣子才会起作用,它可以把这个黑匣子拿出来从头到尾,知道飞行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然后来判断这架飞机为什么会失事?也就是说我们在八识田中就有一个好的摄像机,把我们的一生坎坎坷坷、做人、做善事、做恶事全部记录下来了,等到你判到下面的时候,你清清楚楚能够看见你自己一生所做的一切事情,想想看,你能骗谁呢?你就是头上三尺没有神灵的话,但是在你的八识田中已经种下了因果,你这个心里会告诉你,你已经是一个罪人了,就像很多人知道,自己是一个坏人,很多人到了监狱里,你跟他讲:“你可以变成好人的”。他说:“我已经是一个坏人了”,因为他的意识告诉他:你有太多的业障了,有太多的恶缘了,因此造成了你的因果报应,所以你就是一个坏人。
51、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52、涅盘经曰:‘善男子,知善因生善果,恶因生恶果,远离恶因。’
53、出自《吕语集粹·存养》。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事物的结果来自种下的种子。比喻万事万物都有因果。也比喻不同的行为有不同的结果。
54、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55、经典二: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56、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
57、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58、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
59、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60、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大悟就是开大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言语能表达的;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
61、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62、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63、他阳了我特别激动,因为可以报仇了,他怎么对的我,我就怎么对他,他做初那我肯定做他要是敢叫我倒水,他要是敢叫我拿体温计,他要是敢叽叽歪歪,我就骂得他整栋楼都知道,我要让他知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道理。
64、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
65、老实是很平淡的字眼,但是要想成就,就非它不行。
66、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67、佛说: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68、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
69、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
70、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71、英名百战总成空,泪眼看河山,怜予季保此人民,拓此疆土;慧业几生磨不尽,痴心说因果,愿来世再为哲弟,亦为纯臣。
72、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73、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74、佛说:人就是苦今生修来生。佛说:皈依我佛吧!跳出红尘外,不在五行中,行僧之旅。
75、修行人如果有看不惯的、看不起的、看不上的.、看不顺眼的,说明修行还没有修好。学佛没有什么,就是单刀直入,改毛病、改习气。
76、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77、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78、幸福不是奖赏,而是结果;苦难不是惩罚,而是报应(英格索尔)
79、佛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佛说:道是修行,魔是心魔。
80、佛曰: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81、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82、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