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观点【文案76句摘抄】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3-10 05:42:55

苏格拉底的观点

1、从教育的意义上看,这种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地位。教学双方均可自由地思索,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只有通过无止境的追问而感到自己对真理竟一无所知。因此,教师激发学生对探索求知的责任感,并加强这种责任感。这是苏格拉底的“催产式”的教育原则。也就是说唤醒学生的潜在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自动的力量,而不是从外部施加压力。这不是发挥学生凭偶然机会和一时的经验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才能,而是使学生在探索中寻求自我的永无止境的过程。苏格拉底式的教师一贯反对做学生的大供求者;教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自身,而教师本人则退居暗示的地位。师生之间只存在善意的论战关系,而没有屈从依赖关系。教师有自知之明,并要求学生分清上帝和世人。

2、在苏格拉底那里,教育就是对话、探讨,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对未知领域的浓厚兴趣。即使强调阅读经典,也只是为提出或者解决问题而来的,而不是像农民的仓库里的粮食那样仅仅用来储备的。这种教育大程度地保护了学生好奇的天性,赋予学习中的创造性快乐。学生在这种方式的指导下,学会发现、思考和探究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具有极强的迁移能力,几乎可以在任何一个领域生根发芽。一种不会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探究意识的教育,是不可能会有什么创造力的。不被理解吸纳的知识,会妨碍正常思考。儿童的见解总是不同于成年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大脑还没有被知识过多填充。思维能力、思考方法,想像力与创造力是在记忆不是太多的地方才能够闪现。读书是为了促进思考,而不是为了记住而记住。我们永远不要忘记爱因斯坦的警告:只有将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完全忘记之后,剩下的才是真正的教育。

3、  (14)逆境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高学府,难题是人们取得智慧之门。

4、苏格拉底明确宣布他有自己的神灵(daimonion),并经常依赖神灵的指引。这种神灵从小就陪伴着他(31d2),是一种声音(phone,31d3),是一种似有的预测能力(40a2),是神圣的讯号(semeion,40b1)。这种神灵的存在与作用在其对话中也不时提到,如《斐德罗斯篇》(242b)、《理想国》(496c)等。色诺芬的《苏格拉底回忆录》及《申辩篇》也都有提及。苏格拉底信奉这样的神灵在雅典似乎是众所周知的。优息弗罗(Euthyphro)甚至认为这正是梅力图(Meletus)等人指控苏格拉底不信城邦所信之神而创新神的根据(《优息弗罗篇》,3b)。可是,这种神圣声音虽然干预苏格拉底的行为,但其作用一般是警告苏格拉底不要去从事有害的、危险的行为,尤其是那些其结果超越人类理性预测能力范围的事。如《申辩篇》(31d)中,苏格拉底提到,是这种神圣的声音阻止他去参与公共政治活动。与其相联系,神灵的沉默也被用作一种支持。例如,由于神灵不显声,苏格拉底认为死亡不见得是坏事(40a-c)。尽管如此,苏格拉底表述得十分清楚,神灵“从不(正面)鼓励我去做什么”(31d)。神灵不提供苏格拉底寻求的伦理知识;神灵也从不解释它为什么反对苏格拉底做某些事情。换言之,神灵不是伦理知识的源泉,而只是就某些行为的不宜性发出警讯。而这些行为为什么不能做,苏格拉底还是必须以自己的理性去发掘。因此,苏格拉底在提及神灵阻止他参政后,还是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一个寻求正义的人与政治体制间的对立。他援引神灵的沉默来说明死亡不见得是件坏事后,又在后文(40c-42a)解释了为什么死不是恶。死亡要么是变成无,要么灵魂不朽,进入阴间。如果死亡只是失去一切直觉,那就如同睡觉;如果死后灵魂进入阴间,那么苏格拉底还可以在阴间继续讨论哲学,并与那些先前逝世的伟人探讨哲学。无论何种可能为真,死都不是件坏事。

5、正如仍在进行的癌症研究,尽管找不到方法。即使许多基本问题仍未得到解答,苏格拉底依然要求在人文科学领域进行持续的调查。在对话中,苏格拉底对一位持怀疑态度的同道说:“我们有责任追查我们的无知,这将会让我们更加勇敢,让我不那么无助,而不是毫无可能的发现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苏格拉底的观点)。

6、苏格拉底从不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索去作结论。他让那些自以为是的人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并让他发现真知,因此人们从内心深处得到那些自以为还不知道实际上都早已具有的知识。因此可以说:知识必须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只能被唤醒,而不像转让货物。一个人一旦有了自我认识,就会重新记忆起仿佛很久以前曾经知道的东西。

7、《申辩篇》中开始的将神道德化,将希腊神话理性化的工作由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二卷(376c-392c)中得到全面发展。柏拉图在建立理想城邦时指出,传统神话故事充满不道德的邪恶的内容,不利于儿童心灵的健全发展,不利于培育他们的德性,所以必须进行删改。他删改的标准是:(1)神是善良的,不害人,从不做坏事;(2)神始终是美的,从不变身变形;(3)神不撒谎,始终言行一致。柏拉图的工作常常被看作是文艺作品审查制的祖宗,因而屡遭诟病。不过,更精确地说,柏拉图是在对传统宗教神话进行理性审视,而不是对文艺作品的政治内容进行官方审查。在《理想国》第十卷中,柏拉图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诗与哲学”的争吵。这里,“诗”是传统神话作品,而“哲学”代表理性。

8、有理智的教育和培养能带来益处,而失去理智将带来危害。

9、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终原因。他认为善是一切事物的根因,这些观点为后来的唯心主义奠定了基础。苏格拉底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苏格拉底的方法  (1)反诘法

10、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11、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12、一位美国当代教育家曾说,人类多少年来一直在寻求一种“无苦恼的教育”,因为实际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对学校有一段并不愉快的记忆。而苏格拉底式的教育即是一种“无苦恼的教育”。然而,现实又告诉我们:教育的进步绝不是不可避免的,它的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不是确定无误的,这一点只要我们抬眼看一看现实即可。这其中,部分的原因是客观现实,“形势比人强”,而另一部分原因是什么呢?正如赫钦斯所言:“只有一个苏格拉底,而且今天在任何教育制度中我知道并没有一个苏格拉底。”那种脱离了教师与学生实际的探索、问答、弥漫于课堂间师生间的对话,其实并不是在探索真理,大半是在磨蹭,因为你不是苏格拉底,学生暂时也顾不上探索真理,他需要的是成绩。结果呢?课堂上只存在斯巴达克式的训导与强制。

13、苏格拉底还强调了善的重要性,认为善是一切事物的根因,这些观点为后来的唯心主义奠定了基础。在教育方面,苏格拉底不提倡对学生进行灌输,更多的是采用辩论的方式,这同样为后来的辩论法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14、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惭愧:“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15、  (6)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16、④针对这个疑问,实际上苏格拉底随后给出了解释,因为他鼓励克里提亚“只管回答问题,说出你的观点;你不要去关心这里是克里提亚还是苏格拉底遭到反驳,你只需注意你的解释,即相关研究是如何推进的”。(Chram.166d-e)可见,苏格拉底之所以让克里提亚说那个观点,并不是为了反驳他,而是为了让对话伙伴发扬自己的思维能动性,亲自参与到研究的推进过程之中,而这是苏格拉底-柏拉图的问答法经常采取的策略。

17、  (17)世界上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18、  回到讲台上后,他又问:“大家闻到苹果的气味了吗?”这次,绝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稍停,苏格拉底第三次走到学生中间,让每位学生都嗅一嗅苹果。回到讲台后,他再次提问:“同学们,大家闻到苹果的味儿了吗?”他的话音刚落,除一位学生外,其他学生全部举起了手。那位没举手的学生左右看了看,也慌忙地举起了手。他的神态,引起了一阵笑声。苏格拉底也笑了:“大家闻到了什么味儿?”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香味儿!”

19、直到克尔凯郭尔才发现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本源以及在现代世界里苏格拉底深刻的意义所在。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包括反讽(刺激学生感到离真理甚远)、催产术(通过问答逐渐使真理显明),以及探索发掘真理,而非传递真理。

20、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

21、苏格拉底认为如果国人们有了好的道德修养,那么就肯定会有好的政治,那么国家也会因此而安定有序。

22、  40岁时,苏格拉底成了雅典远近闻名的人物,并进入五百人会议(希腊史3:“六一汉”制度引发雅典民主政治改革——光荣属于希腊https://www.toutiao.com/i6837110321866342915/)。

23、近代以来,人们从对于那种“谦虚”的赞美出发,引伸出另外一些认识判断,这些判断尤其是和柏拉图联系在一起的。其中主要有如下两种代表意见:(1)以沃纳·菲特(WarnerFite)、本杰明·法灵顿(BenjaminFarrington)、卡尔·波普(KarlPopper)、乔治·萨顿(GeorgeSarton)为代表的一些当代英美学者把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立起来,指责柏拉图“严重背叛”了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①因为柏拉图在很多地方看起来并没有那么“谦虚”,不是坦然承认各种开放的可能性,而是野心勃勃地建立了一套把形而上学、自然科学、认识论、伦理学和政治学包揽无遗的体系。(2)近代的德国浪漫派(尤其是弗利德里希·施莱格尔)把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同起来,主张柏拉图哲学的核心精神同样也是以“无知”为旨归,因此在柏拉图那里,同样不存在对于问题的答案,不存在意义上的真理,至多只有对于智慧和真理的“无限趋近”。

24、于是,只能乞灵于人自己了,乞灵于人们自愿地不做出这样的裁决,乞灵于人们的宽容与良知。换句话说,民主制度本身不是自足的,它有一个缺口,因此它是一个历史性,它只能被特定的人群拥有,如虽然杀死了苏格拉底,却仍不失宽宏大量的雅典的人们。(老猫网友把贝壳放逐法看成对个人权利的不尊重,有点委屈雅典人了。这座城邦用此法解决政争,长久地避免了内部的流血冲突,许多别的民族即便现在也做不到这一点。)

25、  我有一个立场,你的立场不一样,两个人开始对话,对话到后,互相截取对方的优点,得到更多的了解,然后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就往上提升。用辩证法就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辩证法承认我是正方,那么一定有反方,所以要有这样开放的心态,才能够截取别人有价值的观点,再往上综合提升。趣闻轶事  (1)苏格拉底的悍妻

26、爱奥尼亚的物理学家没有诉诸神灵的超自然世界,而是在历史上第一次试图运用理性来理解自然世界。米勒托斯的泰利斯(约公元前624-548年)提出了一个的主张,即一切都是水,考虑到水的可塑性和首要性,这第一次的尝试并不糟糕。

27、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

28、  (21)我像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

29、民主制,即以民意为终的裁决。如果剥夺了个人说话的权利,怎么判定民意呢?“民”没有口,有口的是一个个的人,民意只能通过个人的言论来表达。当然可以这样解释:既然是多数票决定的,就表明该言论不是民意,所以剥夺无碍。但是显而易见,以惩罚为手段的“剥夺”,不仅仅是不予采纳,更是禁止发表;或曰,取消了该言论的动议资格。其结果是,对该言论重新进行选择的权力丧失了。

30、上述的一切都可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找到。在这里我们把反讽分为三个阶段来界定。首先,苏格拉底在对话中使用反讽,是使一切蒙昧均清晰陈列于目睫之前,反讽使苏格拉底获得透明性。于是,他可以使人循入绝途而终于醒悟,或攻击别人明显的错误言论以求其自省。第二阶段是苏格拉底所采取的反讽的基本立场(态度),即让人对自己的无知(而自以为知之甚多)有所认识。在第三阶段,柏拉图制造出一种动摇别人根本信念的整体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反讽所表示出的一切现成物都成为模棱两可的,也只有在这两个极点之间,在纯然反嘲的氛围中,存在的质(核心)才会出场。凡不能通过反讽以使思达到破伪呈真的境界,就不是真正的思。思之光投射到存在的本源之处。哲学为解蔽而言说才有其存在的价值。这种哲学是严肃的,但不是自以为拥有真理的教条主义者的那种道貌岸然的严肃,也不是虚无主义者那种令人生厌的严肃,而是自称为乐观自信的富于探索精神的严肃。

31、  公元前404年,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三十僭主的统治取代了民主政体”。三十僭主的头目克利提阿斯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据说有一次,克利提阿斯想要霸占一个富人的财产,他命令苏格拉底带领四个人去逮捕那个富人。苏格拉底极其反感克利提阿斯的这种做法,于是他抵制了克利提阿斯的非法命令,而且公开谴责其暴行。恼怒的克利提阿斯不准他再接近青年,并警告他说:“你小心点,不要让我们不得不再减少羊群中的一只羊。”而苏格拉底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依旧我行我素。后来,“三十僭王”的统治被推翻了。有人控告他与克利提阿斯关系密切,反对民主政治,用邪说毒害青年,苏格拉底因此被捕入狱。

32、总之,整个雅典城邦呈现出一幅动荡、衰败的景象。

33、③有些学者为了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之间划清界限,甚至宁愿采纳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形象,也不接受柏拉图勾勒的苏格拉底形象。其理由是,柏拉图过于强大的哲学才华必然会给真实的苏格拉底披上很多本非属于他的华丽外衣,反之不那么聪颖的色诺芬才会忠实地复述苏格拉底的思想。这个观点同样遭到另一些学者的反驳,因为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根本就是一个极其平庸之人,因此他的问题不在于他是否忠实地复述了苏格拉底的教诲,而在于他究竟是否领会了其教诲。因此到头来,即便是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划分开来,也仍然得依靠柏拉图的著作本身。(cf.Flashar)

34、然而在《柏拉图的本原学说》中,笔者对于这里所说的第一种意见并未深入讨论。因此这是本篇论文的主要议题,即笔者希望进一步澄清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无知”的哲学意蕴,同时希望表明,在知识问题上,所谓的苏格拉底式“谦虚”和柏拉图式“僭越”之间的对立压根就是莫须有的。就后一个问题而言,那个捏造出来的对立从一开始就忽略了如下一些情况:(1)那个“谦虚的”苏格拉底形象根本就是出自柏拉图的手笔,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柏拉图本人学说的一种表现。②既然如此,柏拉图怎可能自己“背叛”自己,自己“僭越”自己呢?(2)在柏拉图的另一些对话录中,苏格拉底并不“谦虚”,而是以一种正面积极的方式提出了一套涉及方方面面的完整学说——针对这种现象,人们把其中的“苏格拉底”自动切换为一个“僭越式的柏拉图”或“独断的柏拉图”,认为这些是柏拉图本人的观点,不应算在苏格拉底的头上。③问题在于,这里的“苏格拉底”和前面那个“苏格拉底”凭什么可以区分开来呢?(3)无论是苏格拉底还是柏拉图,明明比任何人都更强调“知识”的极端重要性,甚至提出“美德就是知识”(Men.87d)这样的命题。他们反复拒斥“无知”,甚至明确将其斥之为“大的恶”(Tim.88a-b)、“万恶的根源”(Epist.VII336b)、“丑陋的东西”(Alki.I296a),而这些言论怎么能够和对于“无知”的推崇结合在一起呢?

35、⑤在《大阿尔基比亚德》里,苏格拉底指出这种意义上的“明智”或“自我认识”还是有一定用处的:“如果我们认识到自己,那么我们也有可能知道,应当如何照料自己;反之,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自己,我们就绝不可能知道这一点。”(Alki.,129a)

36、  (10)世上只有一种善,那就是知识,也只有一种恶,那就是无知。

37、这种教育仅限于“传授”知识,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而自己毫无创新精神。教材已形成一套固定的体系。人们崇拜作家及其书籍,教师本人无足轻重,只是一个代理人而已,可以任意替换。教材内容已成为固定的形式。在中古时期,教师采用听写和讲解的方式教学。听写的方式现已不再采用,因为可以由书本取代。但是听写的意义仍旧保留下来。人们把自己的思想归属于一个可以栖身其中的观念体系,而泯灭自己鲜活的个性。因为知识已经固定了,所以学生总是抱着这样一种想法:到学校去就是学习固定的知识,学会一些现成的结论和答案,“将白纸黑字的书本——明白无误的东西带回家即可”。这种经院式教育的根深蒂固的基础就是理性传统。

38、①他们宁愿推举苏格拉底的另一位学生安提斯特涅(Anthistene)才是苏格拉底精神的真正传人。(参见萨顿,第520页)而众所周知,安提斯特涅仅仅关心实践上的道德修养,对于理论思考并没有多大兴趣。他的学生第欧根尼(Diogenes)按着这个方向建立了犬儒学派,对于希腊化时期的敌视知识的怀疑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39、(3)GregoryVlastos.Socrates:IronistandMoralPhilosopher.Ithaca,19

40、这个困难导致“明智”遭到质疑,即它对我们而言究竟有什么用处?一个明智的人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知道自己的“知识”,也知道自己的“无知”,除此之外,他还能评价别人的“知识”或“无知”。然而落实到具体事务上,比如在家庭事务和国家事务上,这种意义上的“明智”并不能如医术、航海术、制衣术等等那样给我们带来任何具体的帮助。这些疑虑给我们造成了一个印象,仿佛苏格拉底要把“明智”作为某种“完全无用的东西”加以抛弃。但这里我们不能忽视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苏格拉底真正要拒斥的,是那种流于形式的或空洞的“明智”,这种“明智”仅仅知道自己或他人的“知识”和“无知”,而对于具体的知识对象,即那个“什么东西”,却不具有知识。其实通过这一反思,苏格拉底无疑已经告诉我们,单纯的“知道自己无知”(即人们通常所谓的“谦虚”),根本就是一种无用的东西,或仅仅是一种具有初级用处的东西。⑤但相比之下,真正重要的还是应当掌握对于具体对象的知识,惟其如此,“明智”(即对自己和别人的“知识”或“无知”作出评判)才是一种有根有据的、令人信服的东西。也就是说,苏格拉底之所以推崇“自我认识”或“明智”,绝不是希望人们简单承认自己的“无知”,而是鼓励人们积极地去追求真正的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到“通观”(synopsis)的高度,达到一种实质意义上的“明智”。

41、  (28)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42、  但是苏格拉底拉住了他,不准他去报复。朋友说:“你怕那个人吗?”“不,我绝不是怕他。”“人家打了你,你都不还手吗?”苏格拉底笑笑说:“老朋友,你别生气。难道一头驴子踢你一脚,你也要还它一脚吗?”苏格拉底名言精选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43、要研究苏格拉底的哲学信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由于他完全没有留下半点自己的著作,我们只能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载中加以探索,然而他们两人的记载又往往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对于何者的记载更接近真相一直是争论的话题。

44、在柏拉图所有的对话录里,讨论“明智”多的无疑是《夏米德》,其副标题就是“论明智”。和其他早期对话录一样,它也是选取一种美德作为讨论对象。同样,在对话过程中,那些初步提出的规定逐一被抛弃,终形成一个相对明确的答案。苏格拉底在这部对话录中主要有两个对话伙伴:夏米德及其舅舅克里提亚。他在前半阶段和夏米德的讨论主要起到一种铺垫作用,在这个阶段,夏米德的那些观点,比如“明智就是瞻前顾后”(Charm.159b)、“明智是一种羞耻感”(Charm.160e)、“明智就是每个人做他自己的事情”(Charm.161b)等等,被依次验证为是无效的。转折点出现在另一个对话伙伴克里提亚的介入,他接着夏米德的后一个定义,以一种更明确的方式提出“明智就是做好的事情(即把事情做好)”。(Charm.163e)而苏格拉底对此的质问是,工匠和艺术家都能做好其本职工作,因此是在“做好的事情”,既然如此,他们是否有资格被称为“明智的”呢?(这里仍请大家注意和《申辩》中对于诗人和工匠的批评的联系!)当然,克里提亚对于这个问题的答复是肯定的,但更重要的是,他在这里进而提出,“明智”就是德尔菲神庙里提出的“认识你自己”。(Charm.164d)这个定义和《大阿尔基比亚德》中的说法完全一致。在这里,克里提亚不仅提出“认识你自己”和“你要明智”是相同的意思,更认为德尔菲神庙的其他神谕,比如“勿过度”和“谁作担保,谁就遭殃”,也是在强调“明智”的重要性。(cf.Charm.164e-165a)

45、一方面是严谨冷峻的理性论辩;另一方面是对超自然、超理性的神意不加考察的接受。在苏格拉底身上出现的这种冲突不仅令我们对他自身哲学的解释造成困难,而且也使他显得是希腊理性主义进程中的反动。希腊哲学是以与宗教神话信仰的分离为标志而开始的,这也是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源”这一粗浅命题成为西方哲学开端的缘由。苏格拉底以前的自然哲学家们坚持以自然物、以理性思维来理解自然现象。而且,在巴门尼德、芝诺那里已经确立了理性理解的范围即是真理的界限这样的信念。现在苏格拉底在把哲学从自然转向伦理问题的同时,似乎又把神请回来了。这当然是极其令人困惑的。

46、  (13)男人活着全靠健忘,女人活着全靠牢记。

47、因此苏格拉底把道德水平看的相当重要,尤其是作为执政者。

48、  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苹果举起来左右晃了晃,问:“有哪位同学闻到苹果的味了吗?有一位学生举手站起来回答说:“我闻到了,是香味儿!” 苏格拉底又问“还有哪位同学闻到了?”学生们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苏格拉底再次举著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座位旁边走过,边走边叮嘱:“请同学们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

49、  苏格拉底将这个青年带到海里,海水淹没了年轻人,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探出水面。苏格拉底问:“你在水里大的愿望是什么?”

50、我们看到,这两种意见在对待柏拉图的态度上正好相反。然而,它们在另一个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即苏格拉底(乃至柏拉图)的“无知”的确是高智慧的表现,是所有后世哲学家的榜样。但在我们看来,他们对于“无知”的推崇仍然仅局限于字面上的意思,即对于真理“不具有知识”,而在这种情况下,“知道自己无知”只不过是一种谦虚心态的表现而已,在内容上并不比“无知”包含更多的东西。我们承认,始终保持谦虚的心态无论对普通人还是对哲学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涉及客观事实和真理时,过分强调“无知”毋宁说是一种虚伪的表现。毕竟我们都知道,总是把“知道自己无知”挂在嘴边的人,和哲学中的“不可知论者”,和那些反对知识而推崇信仰的宗教信徒,几乎只有一步之遥。

51、王阳明:至善无恶之心苏格拉底:善是人内在的灵魂

52、当然,《大阿尔基比亚德》仅仅强调了“自我认识”或“明智”的重要性,指出:“如果我们缺乏自我认识,不是明智的,就不可能知道,什么东西对我们是好的,什么东西对我们是坏的。”(Alki.I133c)苏格拉底在那里进而宣称,如果一个人缺乏自我认识,他也不可能真正认识自己所做的事情;如果一个人不理解自己所做的事情,同理他也不可能理解别人所做的事情,而这样的人,绝不可能成为一名“政治家”。(Alki.I133d-e)——如果我们把这些言辞和《申辩》中对于政客的批判联系在一起,就会发现,政客们之所以是无知的,归根到底在于缺乏一种“明智”。

53、世界上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哲学家告诉我们,“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

54、如何解释苏格拉底思想的宗教向度,如何处理苏格拉底思想中理性与宗教信仰的矛盾,一直是西方学者密集讨论的一个主题。有一派学者力图把苏格拉底的宗教信仰消解掉,认为他的这一方面不值得严肃对待。他的有关神谕、神灵的说法是用大多数人的习用语言来谈论其理性信念。苏格拉底在探索道德价值问题时只推崇理性考察。根据这一解释,苏格拉底确实如雅典人指控他的那样,是不信神的。这一派代表人物有L.VersényiA.Nehamas(2)(P46)等。可是,更多的学者则愿意承认苏格拉底的宗教信仰是严肃的。神意与理性考察是两条不同的确立信念的渠道,但它们不是互相冲突的,而是可以融合的。可是,究竟如何融合,神意究竟在苏格拉底确立道德信念中起了多大作用,学者们又各有不同的主张。如G.Vlastos认为,神意作为道德知识的源泉不能独立于理性,也不能高于理性,因为神意的意义只有通过理性考察才能确立。(3)(P171)而M.L.McPherran则争辩说,虽然理性考察占据主导地位,神意对苏格拉底的知识与信念状态有着实质性的贡献,其作用远比所承认的要大。(4)(P179)T.C.Brickhouse与N.D.Smith主张,神意只是了苏格拉底哲学事业的道德确证性。(5)(P107)

55、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

56、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

57、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但是他并没有创办自己的学校。

58、苏格拉底还破除了古希腊人盲目的对神的崇拜,他用自己言行像世人展示了,人类的智慧虽然很渺小,但是人还是可以去思考,并且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取正确的知识。

59、虽然苏格拉底从未把“无知”(agnoia,anepistemosyne,amathia)概念用在自己头上,但一直以来,人们就把上述言论概括为苏格拉底的“无知”,并且通过单纯的字面意思来理解和赞扬苏格拉底的“谦虚”美德。这仿佛表明,只要我们像苏格拉底一样承认自己的“无知”,也可以跻身于“智慧的人”之行列。然而在人们对此的一片赞美声中,他们显然没有注意到这一明确的事实,即在古希腊人津津乐道的诸多美德中,什么都提到了,但唯独没有提到“谦虚”。

60、  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如何才能坚持真理。苏格拉底让大家坐下来。他拿著一个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同学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注意嗅空气中的气味。”

61、  (22)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

62、他出生在希波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时刻,成长在伯里克利的盛世,当时正值智者从全希腊各地云集雅典,给民主制度雅典带来了许多新知和自由论辩的新风尚的时期。年轻的苏格拉底曾向著名的智者普罗泰格拉和普罗第柯等人求教,讨论各种重要的社会人事和哲学问题。又曾从女智者狄俄蒂玛受业。自称有“灵迹”伴随,预示以何事不当为。亦受奥尔斐秘教及毕达哥拉斯派的影响。

63、尽管苏格拉底什么也没写,但我们(或多或少是忠于原意的)保留了数千页这些独特的调节课程。在其中一个讨论中,一位年轻人走到苏格拉底身边,以寻求医治反复出现的头疼问题——毫无疑问,这是由于前一天晚上年轻人纵欲过度导致的。苏格拉底告诉这个年轻人,大多数医生不能调节许多身体疾病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他们忽视了病人的心理健康。

64、古代思想家认为自然科学在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时候,只能告诉我们有限的知识。

65、苏格拉底用毕生的言行,把知识从巫师和贵族阶层推广到普通大众,让哲学成为可以掌握的理论工具。

66、②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很难同意A.E.泰勒的观点。他认为柏拉图早期的对话录阐述的是苏格拉底的思想(其理由是早期对话录中的思想不够成熟和完善),主要是为了纪念苏格拉底,使之永垂不朽(参见泰勒,第31页),只有中期和后期的对话录才是柏拉图本人思想的反映。然而泰勒的这一观点缺乏任何证据,至于他的那个理由,“柏拉图的早期对话录只是不成熟的思想的反映”,早已遭到了学界的驳斥,尤其是图宾根学派的学者令人信服地指出,那些对话录中所谓的“不成熟”仅仅是因为柏拉图在写作它们时有所保留,没有将探索方式和答案过早书写下来。因此这篇论文并未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之间作出区分,即是说要把那种遭到曲解的“无知”头衔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头上摘下来,而本文标题之所以采用“苏格拉底的‘无知’”,原因仅在于,苏格拉底是这一曲解的更大的受害者。

67、  有教育家把苏格拉底和孔子作了个对比:苏格拉底,是永无终止的追问,由思辨推导结论;孔子,直接给出结论,却没有思辨的过程。前者激发学生,后者固化学生。苏格拉底只是学生们通向更高思维历程的“助产士”,其身后有柏拉图、有亚里士多德,青出于蓝胜于蓝;而孔子的后学们却永远都活在“至圣先师”的笼罩之下。

68、有些人认为苏格拉底其实没有任何特定的信仰,而是只会加以盘问每种信仰;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发表的冗长理论其实是柏拉图自身的想法。要从记载中区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两人的概念相当的困难,同时要解释他们的概念又更为困难。也因此,要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等人的记载中寻找苏格拉底的理念并不简单——必须留意这些理念很可能不是苏格拉底本人所提出的,而可能更接近于这些记载者自己的看法。

69、苏格拉底生就有着狮子鼻,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矮小的身体。他容貌平凡,语言朴实,却具有神圣的思想。

70、此外,当时社会上守法的风尚也正在消逝,个人为所欲为和奢靡的风气不断滋长,人们竞相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传统的宗教信仰业已动摇,而当时活跃于雅典的智者却大力宣传足以导致无原则、无是非、无道德的相对主义、个人主义的观点,即人是万物的尺度。

71、苏格拉底的“无知”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经典议题。在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以下简称《申辩》)中,苏格拉底以一种明确的口吻宣称,他之所以被德尔菲的神钦点为“智慧的人”,是因为他——相比那些自诩掌握了智慧,实则并不具有智慧的人——知道自己“不是智慧的”(Apol.21b)、“配不上智慧”(Apol.23b)等等。与此同时,在柏拉图的另一些对话录(尤其是所谓的早期对话录)中,一方面,苏格拉底在探讨许多具体问题时,多次表示自己陷入了“疑难”(Aporia),和他的对话伙伴一样,也不知道真正的答案;另一方面,苏格拉底在《会饮》、《斐德罗》等对话录中多次宣称,只有神才握有智慧,而人是不可能掌握智慧的,只能追求智慧。这些情况似乎也印证了苏格拉底的那个自我评价。

72、我想,老天再怎么不公,也不至于天差地别,只把机会赐给某些人群,而对其他漠然不顾。恐怕是,有的人群抓住了权力,便再不放开,而有的人群虽然权力到手,却又立即抛弃,由于他们的偏狭和不相容纳。

73、大自然和人的自我是有明显的区别的,人不单单只是大自然的其中一部分,而是一个独立的整体。

74、苏格拉底并没有把原始物质作为他的第一原则,而是以非物质伦理原则(如正义和善)的存在为前提,提出了一条全新的调查路线。苏格拉底独特的研究方法始于无情地检验人们的信仰体系。

75、当然,人们不能反驳生物学家解释的真相;尽管如此,骨骼肌肉与苏格拉底为什么坐在死囚牢房里没有任何关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