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语录及故事
1、孔子说:温习已学过的知识,进而能有新的体味,就可以做老师了。
2、出处:《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3、解释:旧时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常用作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之意。
4、解释: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5、出处:《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6、(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7、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8、(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9、出处:《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出处)“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
11、(出自):《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12、《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13、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14、出处:《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15、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像浮云那样轻飘。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16、(出自):《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7、出处:《论语·阳货》:“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18、原指教人认识四方形的东西,举出一个角就能类推另外三个角。后比喻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指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触类旁通。
19、(出处)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
20、(出处):《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21、出处:《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2、(解释):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23、君子的态度不庄重就没有威仪,所学便不会稳固;做人处事以忠信为本,不会和那些不讲究忠信的人做朋友;自己有了过错一定会勇於改过。
24、(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5、(解释):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26、出处:《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27、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