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大全100篇【文案49句摘抄】

admin 说说大全 2023-03-07 17:03:34

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大全100篇

1、战国时,七国之中秦国为强大。其他六国想联合起来共同与秦国抗衡。秦王的策略是各个击破,就派张仪去分化六国。张仪对魏王说:“魏国无法与接壤的五国都相处得一样好,搞不好就会四面受敌,国家四分五裂,不如与秦国修好。”魏王被说服了,与秦国结了盟。

2、(提示)比喻费力小,收效大。与“事倍功半”意思相反。

3、悬梁刺股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4、老虎抓住一只狐狸,准备吃掉它。狐狸说:“我是天帝派来的百兽之王,你敢吃我,会受到上天的惩罚。”见老虎不信,狐狸又说:“你跟着我到森林里走一趟,就知道野兽们都怕我。”由于有老虎在身边,野兽们见了,纷纷逃命。老虎信以为真,就放了狐狸。

5、  1短信只是冒泡,得送点实惠才好。送你一叠钞票,下月发工资时就到;送你美女怀中抱,电脑图库随便挑。欠我人情可不好,烦请你还个傻笑!早上开心。

6、  11--(以日为年):过一日如同过一年的时间那样漫长难熬。形容心情焦急。亦作“以日为岁”。

7、当然,小明同学的错误属于夸张型,但是对于一些不常见的成语,别说像小明这样的低年级学生,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也会用错。

8、  37--(处士横议):处士:古称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这里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横议:放肆地进行议论。没有做官的读书人纵论时政。

9、  10再往前走,胜利就在不远处。早安,世界。

10、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11、(成语故事)四字成语大全成语故事大全成语小故事(精选100篇)

12、(提示)比喻多此一举,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坏。

13、  1送你一杯早茶,茶香飘满情意,意在请你帮我推广,广聚人气,气死你,两块五一杯,掏钱。哈哈,逗你玩呢,早上好啊!

14、  56--(坐而待旦):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心情迫切。

15、形容读书或著述很多的典故。典出《宋史·贾黄中传》:“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中幼父名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后人遂用“等身书”形容读书很多,只是后来是说将书册摞起来有身子高,与典源中所指有所不同。也可以用来形容著述极富,多作“著述等身”、“等身著作”。

16、由于作诗太刻苦,损坏了健康,李贺只活了27岁便去世了。但他短暂的一生,却给后世留下二百四十余首诗歌,其中有许多世代相传的名句,如“天若有情天亦老”、“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石破天惊逗秋雨”等等。

17、此典又可写作“凿壁借光”、“凿壁借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等。形容贫寒之士刻苦夜读的典故。

18、  1晨曦依旧,梦短情长,道一句早安,快快起床,收拾好心情,晒晒阳光,温暖一整天,祝福伴随你身旁,简简单单幸福,早晨希望光芒,时刻微笑牢牢记,新的一天新希望!

19、  1接一点温馨雨,盛一杯快乐雨,舀一勺吉祥雨,放一些顺心茶,泡一壶好运润心雨水茶;送给雨天的你,愿你饮下怨烦散,留下美好爽绵绵,快乐不断时时见,安度雨天笑开颜!

20、由于家里穷,不能经常弄到油点灯,夏天他就用白绢袋装几十只萤火虫来照亮读书,一直读到天亮。清张英《渊鉴类涵》卷二0二:“孙康家贫,无油,尝映雪读书”。

21、  冬温夏凊: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此时本指人子孝道。此时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22、  1--(新亭对泣):新亭: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面;泣:小声哭。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23、悬梁,语见《太平御览》卷61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打瞌睡),悬头至屋梁以自课”;刺股,语出《战国策·秦策一》:“(苏秦)乃夜发书。陈箧数得太公《阴符》之课。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

24、  五黄六月:指农历六月间天气炎热的时候。

25、  17)(立地书厨):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26、  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成语会告诫他:百折不挠、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穷且益坚。总之,有太多的成语饱含生活的哲理,学习和应用它,会培养孩子平和的心态、洁净的心境,良好的修养。家长也可以用一些积极的成语去鼓励孩子。

27、  1愿我的问候不迟不早,带给你一份好心境,愿我的祝福不多不少,带给你一个新起点,我会一向祝福你,新的一天,加油。

28、(提示)比喻自己的行为使对方有所察觉和防备。

29、  4--(闳览博物):闳:宏大;闳览:博览群书,见识广博;博:广大。指读书很多,见多识广,能够辨别各种事物。

30、  骄阳如火:像火一样的阳光。形容天气热。亦作骄阳似火。

31、战国中期,魏国有一个农民在地里耕作时,得到一块一尺见方的玉。他把玉献给魏王。魏王叫老玉工鉴定,老玉工说:“恭喜大王得到了一块罕见的宝玉。”魏王问:“这块玉值多少钱?”老玉工说:“有钱也买不到,用五座城池的代价,也只能看一下而已。”魏王大喜,重赏了献玉的人。

32、(李密牛角挂书)悬梁刺股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33、勉励人读书的典故。典出宋代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文儒》:“太宗日阅《御览》(指《太平御览》,该书原名《太平编类》,因宋太宗曾经通读而改名)三卷,因事有阙,睱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陶渊明也有“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与子俨等疏》)的句子。后人也有写成“展卷有益”的。

34、  15--(迫不及待):迫: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35、春秋时,楚庄王当国君的前三年,只知享乐,不管国事。申无畏出了个谜语让他猜:“有只大鸟,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笑着说:“这只鸟,要么不飞不鸣,要飞就直冲云霄,一叫就让人震惊。”从此,他励精图治,成为霸主。

36、  4)(一现昙华):比喻事物或人物一出现就很快消失。华,同“花”。

37、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是合在一起的,一片混沌,像一只大鸡蛋。而人类的祖先盘古,顶破了“蛋壳”。其中轻而清的物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下沉,变成了地。盘古头顶天,脚撑地,天升高一丈,地加厚一丈,盘古也高一丈,用了一万八千年,盘古完成了开天辟地的任务。

38、形容长期闭门苦读的典故。语出金元间刘祁《归潜志》:“南渡后疆土狭隘,止河南、陕西,故仕进调官,皆不得遽。人仕或守十余载,号重复累,往往归耕或教小学养生。故当时有云:‘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日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无人问也。’”后人便以“十年窗下”、“寒窗十载”、“寒窗之下”、“十载寒窗”、“灯窗十载”等词语来形容长期清贫自守,闭门苦读。

39、成语:手不释卷三国时代,东吴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字子明。年青时,家境贫困,无法读书。

40、战国苏秦读书到深夜时很疲倦,常打盹,他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41、四:韦编三绝(wéibiānsānjué)

42、(提示)比喻不知道变通或妄想不经过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

43、  28)(望云之情):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44、  大街小巷:城镇里的街道里弄,概指都市里的各处地方。

45、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46、比喻在生活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读书的典故。事出《南齐书·孝义传·江泌》:“(江)泌少贫,昼日斫屧(做鞋子),夜读书,随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顶)。”此典流传甚广,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读”、“对月影”等形式。

47、  1把快乐织成秋的风景,悄悄灿烂你的心情;把温暖编成秋的云彩,慢慢添加你的精彩;把成功长成秋的硕果,默默甜蜜你的生活;把好运铺成秋的道路,渐渐顺畅你的脚步。朋友,早安,愿你紧握我的祝福,一路走向幸福!

48、《晋书·车胤传》:“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