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死忽如归上一句
1、诗歌采用了倒叙、补叙的手法,如此章法,犹如电影中的“闪回”,使得白马英雄的形象渐次深化,忧国去家、捐躯济难的主题得到鲜明体现。开头两句以奇景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边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表述英雄“西北驰”的原因及以身赴敌的英勇气概。文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
2、我们心目中文质彬彬,温润如玉的曹植,也会写出这样豪情万丈的诗句。他刻画了一位武艺高超,不惜生命的少年游侠的形象,渴望建功立业,这大概也是曹植自己心中的想法吧!
3、 《白马篇》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曹植的前期代表作品。诗歌以曲折动人的情节,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武艺高强的白马英雄形象,借以抒发作者的报国之志。全诗风格雄放,气氛热烈,语言精美,诗中的英雄形象,青春气息浓厚,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一光耀千古的名句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4、总有一段历史让我们刻骨铭心,总有一些英雄让我们不敢忘记。所幸的是,在每一次民族危难之际,总有为民族大义而捐躯的烈士在为我们灾难深重的民族做着坚强不屈的证明,总有他们一个个视死如归后的一次次来之不易的胜利。回顾只是为了铭记,我从来没有觉得霍去病的身影已经远去,我更在杨靖宇张自忠们的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勇气和力量。
5、(今日小话题)谢谢德昀小朋友激昂推荐,让我们了解到了曹植的另外一面,同学们还知道曹植的其他故事吗?
6、在中国的古代诗歌中,有的以情胜,有的以意胜,而有的篇目,却纯是以才情与气势取胜。曹植的《白马篇》,便是这样的一首诗作。就全诗的情绪与风格来看,《白马篇》应该属于曹植早年创作的作品。当时曹植颇受曹操看重,被认为在诸子中“可定大事”(《三国志·魏志·陈思王传》裴注引《魏武故事》),正是英雄气蓬勃于胸,意气为风发的一段时期。这一点,在《白马篇》中可以说展现的淋漓尽致。
7、“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洋溢着视死如归的气概,曾经打动过无数热血男儿心灵深处柔弱部分。
8、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9、多少沧桑付流水,常念家国在心怀。汗青万卷,字里行间洋溢着的都是满满的家国之情,也必将激励着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自觉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让青春在d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10、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11、曹植的作品收录在《曹子建集》中。《曹子建集》共10卷,收录了曹植的诗文辞赋。其中收录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一半以上为乐府诗体。其代表作有《七哀诗》、《白马篇》、《赠白马王彪》、《门有客》等。其中《洛神赋》写洛川女神的仙姿美态,是文苑奇葩。
12、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诗人故设问答,补叙来历。关于游侠,司马迁《史记》有《游侠列传》。他说:“(游侠)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失)信,不倍(背)言,义者有取焉。”(《太史公自序》)可见那些救人于患难,助人于穷困,不失信,不背言的人,才能具备“游侠”的条件。而曹植笔下的游侠与此不同,成了为国家效力的爱国壮士。“借问”四句紧承前二句,诗人没有继续写骑白马的壮士在边塞如何冲锋陷阵,为国立功,而是一笔宕开,补叙壮士的来历,使诗歌气势变化,富于波澜。
13、这首诗描写和歌颂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年英雄。(一说是指他的胞弟曹彰,另一说是指汉时骠骑将军霍去病。)借以抒发作者的报国之志。本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为曹植前期的重要代表作品。
14、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连父母都顾不上了,更何况是孩子和妻子呢?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自己的名字都被编入了壮士的户籍中,不能够再顾及自己的私心了。
15、羽檄: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厉马:扬鞭策马。长驱:向前奔驰不止。
16、我们的先辈们,一生筚路蓝缕,为守护国家而奋斗,为拯救国民而奋斗,“清澈的爱,只献给中国”,这是他们的理想,亦是他们的信念,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信仰与忠诚!
17、现在,边塞烽火虽息,但虎狼亡我之心未死,重读《白马篇》依然热血沸腾,不为虎狼的凶狠残暴,只为壮士之坚毅勇猛。我在曹植的诗句中看到的,不仅仅是当年的大将军霍去病,更多的是看到了那些寂寂无名的为国捐躯的勇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壮士们舍家为国,一句“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令人热泪盈眶。
18、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抬起手来能够接住飞奔的猿猴,俯下身去又射碎了马蹄形的箭靶。猱,猿的一种,行动轻捷,攀缘树木,上下如飞。飞猱:飞奔的猿猴。
19、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20、此诗以曲折动人的情节描写边塞游侠儿捐躯赴难、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塑造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21、本次展示作品的文稿和音频,都是小窦包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自己完成的哦!文字和录音的制作可能不是特别专业,但他们稚嫩声音里住着他们对文学的热情,对世界的喜爱。请各位家长同学多多鼓励!
22、想当年大唐的风采,长安城也是万国来朝,寸土寸金难自弃。
23、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白马带着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一个骑手坐在马上向西北方向奔驰而去。金羁(jī):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连翩(piān):连续不断,本来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白马奔驰的俊逸的样子。
24、“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颇有气概: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25、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26、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7、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28、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29、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拉开弓弦射破了左边的靶的,向右发箭摧毁了右边的靶子。这句话是说骑手左右开弓,箭无虚发,箭法高超。的,读di,我们现在的目的是一个意思。月支,靶子。
30、 作品运用了铺陈的笔法。这正是乐府诗突出的艺术特点。如诗中写游侠儿的武艺:“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左的”、“月支”、“马蹄”,都是练习射箭的靶子,作者这样铺陈地写,就从左、右、上、下不同的方位表现了他高强的射箭本领。再如写他的战功:“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躯蹈匈奴,左顾凌鲜卑。”“羽檄”就是命令,他闻风而动,立即投入浴血的战斗当中。他平定了边乱,保住了四境的安全。这种铺陈的写法,前后句文意互应,渲染了气氛,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31、大家好,接下来的两周,是宝贝们参加之前的“地表强金句投稿活动”的入选作品展示周。
32、曹植的《白马篇》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借以抒发自己的报国***。
33、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
34、(羽檄,军事文书,类似于现在的鸡毛信,表示情况紧急,必须快速传递。)
35、曹植性情坦率自然,思路快捷。很得曹操喜爱,15岁即随父出征。16岁就写下了《白马篇》:
36、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37、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38、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刻意铺陈“游侠儿”超群的武艺。这是补叙的继续。诗人使用了一连串的对偶句使诗歌语言显得铿锵有力,富于气势。“控弦”四句,选用“破”“摧”“接”“散”四个动词,从左、右、上、下不同方位表现游侠儿的高超武艺。“狡捷”二句,以形象的比喻描写游侠儿的敏捷灵巧,勇猛轻疾,都很生动。这些描写说明了游侠儿“扬声沙漠垂”的重要原因,也为后面所写的游侠儿为国效力的英勇行为做好铺垫。
39、出自《白马篇》,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前期的代表作品。原文:
40、转载/合作请联系:douzhai@zhongwenwei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