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经典语句修心诗句【文案65句摘抄】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3-06 02:09:41

佛教经典语句修心诗句

1、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佛教经典语句修心诗句)。

2、28)古德云:一心是万法之性,万法是一心之相。

3、按候应知阴已往。占云可决泰将来。这般默露天心处。独有禅翁预解怀

4、后送上一段,让大家自己去体会。《涅盘经》云:「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佛教经典语句修心诗句)。

5、止:语助词,无义。两句的原意是:遇到高山就尽情仰望,遇到大路就顺利通行。

6、人只有守住自己的良心,上不负天,下不愧地,才能坦坦荡荡面对天地鬼神。守住利益的诱惑,守住自己的内心,才能守住人格与尊严。

7、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8、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快乐,但却没有人真正了解什么是快乐。

9、秩序、流动与认同——西藏三口岸边民贸易调查记

10、9悟是空空是悟无悟无空亦是空有云大悲无泪大笑无声大悟无言或曰不可说不可说

11、此辈之死后,镬汤所熬煎。业风吹其魂,猛火烧其烟。

12、8)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13、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文偃诗)

14、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

15、余晖洒下,三千斑白的青丝在微风中摇曳,点点白光,折射出岁月沧桑。

16、当时遗形骸,竟日忘冠带。似游华胥国,疑反混元代。

17、缘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窗前点滴到天明。缘是无尽的思念。而我,傲立于沙漠中静静的看着它缘起缘灭。

18、4)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夸美纽斯

19、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两汉:诸葛亮《诫子书》

20、古气参彖系,高标摧太玄。维舟事干谒,披读头风痊。

21、5)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丘

22、至道之要唯在息心,心即息,则万缘休罢廓同太虚了然无寄。

23、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24、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擎(qíng):往上托,举。

25、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26、家里的垃圾知清倒,内心的垃圾(贪、嗔、痴)不知‘倒’。

27、不好的念头一定是有的,灭不掉的,与其花太大精力断除不好的,不如花精力培养好的,使不好的慢慢削弱,好的善的东西慢慢壮大,把不太好的东西慢慢移到一边,后使好的东西形成习惯性的思维。心像一个土壤,看你怎么去耕耘,看你怎么样去选择。——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8、2)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礼记

29、南怀瑾:人世间认为的大福报,就是钱多,寿命长,儿女多,儿女好,样样都好,好得没有再好了。可是人生,都是理想,都想把明知道抓不住的现实世界拼命抓住。尤其是寿命,分明有生必有死,可是人人都想学仙学道,长生不死。

30、14)心不驰求,不妄想,不缘诸境,即此火宅尘劳便是解脱。

31、你期待什么,什么就会离你越远;你执着谁,就会被谁伤害得深。相聚就是离别的序幕,而离别就是相遇的本初。学会放下,放下不切实际的期待,放下没有结果的执着。看淡、看开、看透一些,不牵挂不计较;一切都会慢慢变好。过去的就别再翻回去,上一秒已经过去,唯有当下的快乐与幸福。

32、学悟的孩子不变坏,学悟的老人不痴呆,学悟的少年永不败。

33、道本无言,因言显道,若真体道之人,通之于心,明之于本。

34、19)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若达大道体宽,廓然同太虚空。

35、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36、6)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

37、7)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38、所谓的成佛,就是向上,后都向善,成佛不是一句空话,佛者,觉也,觉悟的人。觉悟的意思,只要你的存在,给人带来各种各样的快乐。——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39、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40、心若计较,处处都有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春天。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八能对我们百依百顺的人,能让我们如愿以偿的事都很少。我们若非要计较,没有一个人、一件事能让你满意。人活一世,也就求个心的安稳,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心宽一寸,路宽一丈。

41、古人云:“养心贵以静,淡泊宜于性。”一个人只有保持安静,才能放松自己,淡泊从容。

42、邻州竞招请,书札何翩翩。十月下桂岭,乘寒恣窥缘。

43、大意:若见世间过,即说明自己动了心、着了相,也失了慈悲之心。

44、现在还是回转到死亡这个人。我刚才讲,他已经断气,进入昏迷,进入无心境界。这个气将断未断之间这一段,我们站在旁边的人,要给将死的朋友帮忙了,提醒他、带领他念佛,这也是一个观待道理、作用道理。

45、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六祖坛经》

46、因小果大,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47、译文: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妙的佛家思想?以此进行修行自身,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

48、在佛经中,还有以月命名的菩萨,在《药师经》中有一位以月命名的月光遍照菩萨,简称为月光菩萨。月光菩萨是药师如来的胁侍,又作月净菩萨。月光菩萨是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之右胁侍,与左胁侍日光菩萨同为药师如来的两大辅佐。药师如来,月光菩萨与日光菩萨三尊菩萨合称“东方三圣”。据《药师如来本愿经》载,月光菩萨与日光菩萨同为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次补佛处,悉能持药师如来之正法宝藏。依《药师仪轨布坛法》所载,月光菩萨身呈白色,手持月轮,坐鹅座上。《觉禅钞》曾引《药师经疏》卷一说,过去世电光如来时,有一梵士医王,养育日照、月照二子,发心愿利乐众生,二子亦发愿供养。梵士医王即今之药师如来,二子即日光、月光二菩萨。  如同日光菩萨一样,月光菩萨与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咒也有密切的关系。凡是至心持诵大悲咒的修行者,月光菩萨也会与无量神人来增益其持咒效验。修行者在持诵大悲咒过后,如果能再加诵月光菩萨陀罗尼,则月光菩萨当会来加庇护,使持咒者除去一切障难与病痛,并成就一切善法、远离各种怖畏。  在禅宗语录中有两部书是以月为名的,这两部书分别为《指月录》和《续指月录》。这两部书中的月即为标月之指中的月,意指禅宗学徒通过读诵两部指月录,可以通过经典的指示,见到自性佛(月)。《指月录》分为上下两册,全称《水月斋指月录》,共三十二卷,明万历年间瞿汝稷编撰。全书记述禅宗世次,上始过去七佛、西天祖师、东土祖师,下至宋大慧宗杲止,共记录了禅宗传承法系650人之言行事略,机缘语句。全书除了具有一般禅宗灯录的特色外,还附载了许多禅宗名宿的拈颂评唱以及作者的辨析论议,收录禅宗公案1700余则。  《续指月录》共二十卷。清代聂先撰述,明代瞿汝稷《指月录》所记从七佛至六祖下第十六世止,本书则接续瞿汝稷的《指月录》,自十七世(南宋)记至三十八世(清初),前后约五百年。该书卷首有《瞿录补遗》一篇,系补记瞿书遗漏的六祖下第十六世人物机语。后一卷为《尊宿集》,专记南宋以下师承关系未祥的高僧大德。  月在佛教中有多重涵义,我们通过对关于月的经典,语录的通读,不仅能够明了经文的要义,而且还能够更加深入领会月所代表的深刻佛教内涵,从而更加方便我们对经文的理解。

49、去年别我龙沙岸,今日逢君楚水滨。相别相逢两无语,落花啼鸟又残春。

50、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5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断彻底,这是做人的准则和美德。

52、10)道本无言,因言显道,若真体道之人,通之于心,明之于本。

53、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5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

55、③松巴堪布益西班觉著,蒲文成、才让译,《松巴佛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2013年,第206页。

56、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57、这句话,并不出自佛经,而是出自一个故事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58、松巴堪布对史料概念的拓展和史料类型的延伸得益于其广游四海、亲临其境的生动体验。他三赴北京和五台山、两赴西藏和蒙古等地,期间不仅深度观察了他所到过的每一个地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把这部分直观体验记录于自传和历史著作中,极大地拓展了史料的范围,丰富了史料的类型。

59、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知道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60、所以叫你们练习禅定,一切念头、感受不理,一切境界不理,再慢慢培养行住坐卧中的定力。《金刚经》上告诉你:“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做得到吗?在这里就可以考验了。一个真有修持的人,他在断气以前,他的正念是存在的。譬如修密宗的人,或者修净土宗,观阿弥陀佛的人,他到这个时候,嘴里念不出来,气力没有了,意识分散了,但是他的心念,不去管自己死不死,只要想一个佛像,心中想着佛的这个正念存在,拿基督教来讲,他一定得救,上升了。这个叫念佛,不是嘴里念。

61、 养身必先养心,修身必先修行,做事必先做人。

62、得客辄忘食,开囊乞缯钱。手持南曹叙,字重青瑶镌。

63、永愿遗世知,现身弥勒前。潜容偏虚空,灵响不可传。

64、这个身体,只是借我们暂住而已,如房屋,无常一到,就要搬家,切勿执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