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航天名言
1、“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2、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是什么大官,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样也不想要。
3、中国采用了钱学森弹道的DF-17是全球承波体高超音速武器,在西太平洋内将所向披靡。
4、“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5、中国大学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6、正是因为有了钱学森,中国才在1970年成功地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由他负责研究的火箭,正使中国成为同苏联、美国一样能把核弹头发射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国家。——合众国际社记者罗伯特·克莱伯
7、1943年还在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的钱学森跟他的两个同学一起,在起草的一份火箭喷气推进实验计划中构建了一种设想。基本原理就是让弹头在“临近空间”(距地面20—100km)进行增程滑翔,然后再进入稠密大气。为什么弹头会在这个高度滑翔而不是“一头栽下来”呢?因为在“临近空间”存在着较为稀薄的大气,当高速物体由真空进入密度介质时,会产生反压,所以,“钱学森弹道”又被称为“助推滑翔弹道”。
8、此时,他的同窗兼好友林桦,与他分道扬镳,留在美国。几十年后,林桦成了波音宇航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梁思礼成了航天部的总工程师。林桦住在西雅图一个小岛上的高级别墅,梁思礼住在普通的单元房里,工资只有他的百分之一。
9、 2)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10、 ——>> 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一块美元也不存!
11、所以钱学森一生大力研发导弹,1960年,钱学森协助成功组织了枚近程地地导弹发射试验。后来又参与了枚改进后的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试验。领导了中国洲际导弹第一次全程飞行、潜艇水下发射导弹和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任务。
12、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
13、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今后,通过农民的创造和农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将会大大突破今天的丰产成绩。因为,农业生产的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丰产量高出很多。现在我们来算一算:把每年射到一亩地上的太阳光能的30%作为植物以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这些太阳光能把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制造成自己的养料,供给自己发育、生长结实,再把其中的五分之一算是可吃的粮食,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两千多斤或三千多斤,而是两千多斤的20多倍!这并不是空谈。举一个例:今年河南有些特别丰产试验田要在一亩地里收一百六十万斤蔬菜。虽说蔬菜不是粮食,但到底是亩产一百六十万斤!----钱学森《中国青年报1958年6月16日第四版》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钱学森》
14、“那时我一直想走‘工业救国’之路,觉得中国老受人欺负,将来学一门工业技术,学成回国后为中国的建设出力就好了。”于是,他放弃了嘉尔顿的奖学金,改领每月微薄的盟国津贴,转入以“工程师的摇篮”著称的普渡大学改学电机工程。
15、我近30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而且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绝不会不爱人民的,绝不会不爱国的。
16、事情不容易,请不要性急,还要做点实实在在的工作。----《钱学森》
17、今夜,当神舟七号的熊熊烈焰,在万众瞩目之中成功升天时,中国这条千年巨龙,亦已在这一声声呐喊,一次次期望中勃然腾飞!他,终将神游于层云之上,长啸于九天之间!
18、 钱学森在1946年将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的研究,是先驱性的工作。1953年,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改变过去只靠实验测定力学性质的方法,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并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1961年他编着的《物理力学讲义》正式出版。现在这门科学的带头人是苟清泉教授,1984年钱学森向苟清泉建议,把物理力学扩展到原子分子设计的工程技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