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中国有哪些象征意义
1、其实“龙”在神话传说中也不过是玉皇大帝手下管理水利与气象的官员,充其量是个水利部长加上气象局长,本领也有限,曾被闹天宫的孙悟空与小孩子哪吒打得屁滚尿流,难怪后来的皇帝觉得“龙”代表他们的形象还有点不够份量,另选了“太阳”做为他们的形象代表。无论如何,都是虚幻的“偶像”与实际的权力相结合,才把“龙”的形象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步。
2、但更重要的,是因为龙几千年来常常成为中国奴隶、封建社会高统治者的"专利",是皇权的代名词。
3、总之,龙是我们立国的象征......从前作为帝王象征的龙,现在变为每个中国人的象征了。
4、他叫杜赫德(Jean-BaptisteDuHalde,1674-1743年),尽管生平未曾来过中国,但该先生朋友圈很广,很多到中国传教的兄弟,给他写信,介绍中国的情况。这些信件涵盖了中华大地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知识,从而成就了由杜赫德编纂的,于1735年面世的四大卷本的《中华帝国全志》。
5、不过欧洲“dragon”在它们的活动区域名声一般不太好,以吐火喷毒邪恶著称。而且dragon有两个翅膀,中国的龙则细长无翅。
6、虺( huǐ ):是一种早期的龙,以爬虫类——蛇作模特儿想象出来的,常在水中。“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是龙的幼年期,曾出现在西周末期的青铜器装饰上,但不多。
7、这说明,利氏知道龙在中国后台很硬、背景很强大。他向欧洲同道介绍时,尽量语气平缓、内容平实。他的有关龙形象的论述,也确实影响了西方人的初认知。
8、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一多先生,他在《伏羲考》中说:
9、当年诸葛亮葛孔明在南阳躬耕陇亩尚未出茅庐时,自比管仲乐毅,号卧龙先生,意思是空有鸿鹄之三志而怀才不遇。
10、画像几近欧洲君主的扮相、欧洲人物的面孔,龙袍上的龙更像一头长着鸟嘴的野猪。
11、在希腊神话中,巨大、有毒、长相复杂的怪物Typhon则被宙斯打败,而Typhon是大地女神Gaia的孩子,反映出原始大母神具有的创造和毁灭力量,而它被宙斯打败的故事则反映出古老的崇拜被父权或新的信仰所代替。同时,女神赫拉有一只百头巨龙Ladon为自己看守金苹果园,根据一个版本,它被来偷苹果的赫拉克勒斯所杀死,于是赫拉把其升空成为了天龙座Draco。
12、如此,大清的长方形黄龙旗即黄底青龙戏红珠旗,既是中国的第一面国旗,其中的五爪飞龙,又是清朝皇帝的象征,而在“朕即国家”的观念下,龙又当然地成了中国国家的象征。
13、事实上,我们中文中也经常用动物来比喻人或事,有些是褒义的,如“像老黄牛一样勤奋”,“像雄狮一样的威严”。另一些是贬义的,如“丧家狗”,“过街老鼠”,等。也有一些相对中性,完全要看使用的场合,如华为提倡的“狼性文化”和“狼心狗肺”中的“狼”的褒贬含义就完全相反。
14、龙是神物,非凡人可比,所以人们常常又把那些志向高洁、行为不俗、很有能耐、出息和成就的人称为"龙"。
15、由此可见,我们如果跨文化交流时如果割断文化背景,单独根据字面上的翻译来理解,就可能造成误解。我们判断讲话者对一个事情的看法,更要结合其上下文来综合判断,不可断章取义,望文生义,顾名思义,尤其在跨越语言和文化的时侯,尤其在讲话者与我们的关系微妙或紧张的时候。
16、在西方文学中,dragon的形象基本定格为凶恶野悍的怪兽。完成于公元8世纪的长篇英雄叙事史诗《贝奥武甫》,有一条看守宝藏长达三百年的巨龙,凶猛无比,能口吐烈火。因为毒龙看守的宝藏被盗,它向高特人进行猖狂报复,年逾古稀的贝奥武甫与毒龙展开了殊死搏斗。后巨龙被斩首,但贝奥武甫也被咬伤,毒液流入体内,终身亡。领主们将巨龙的尸体投入大海,把宝藏安放在贝奥武甫的墓冢中哀悼这位英雄之主。(龙在中国有哪些象征意义)。
17、 龙,在中国和天地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有联系。
18、“龙”图腾完全是民族融合的产物,龙图腾的演化过程其实就是民族历史演变过程的体现。
19、贵州红梁鼎酱酒业公司的LOGO是由高粱纹、龙纹、水纹三种图案组成。其中,高粱表示红梁鼎酱公司产品用于生产的主要原料是高粱。红梁鼎酱公司生产的酱香酒原料出自茅台镇所种植的红缨子糯高粱,它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高粱,它颗粒小、皮厚、扁圆、结实、干燥,淀粉和单宁含量合理,适合酱香酒多轮次蒸煮和发酵的工艺要求。
20、独立精神。中国龙的艺术形象是的,与龙有关的种种文化现象也自成一体、独具一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文化虽与儒教、道教和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始终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不附属于任何一种宗教。
21、龙的形象包含着多种动物元素,不少人仅依据某一特征论述其起源,所以产生了多种关于龙的原型的说法。其中有影响的是龙的原型为蛇说。著名学者闻一多在20世纪40年代便探讨了龙的原型,据其考证,龙图腾的初原型是蛇图腾。
22、● 《中国图说》中的江西龙虎山,画中有长翅膀的龙(1667年)
23、再后来,甲午战败,日本也加入了踩龙一脚的行列↓
24、闻先生的这段经典论述,交代了龙作为中国的民族图腾、皇帝化身、国家象征、中国人的象征四个内涵,下面就这四个内涵稍加解释。
25、由于道听途说,这部书的靠谱程度跟百度百科差不多。
26、● 《中国图说》中的顺治皇帝像(1667年)
27、老实说,那时的欧洲,政治尚未民主,经济尚待发展,技术有待突破,当突然发现一个有儒家民本思想治国、科举公平取士、并有一位礼贤下士的英明帝王来管理的国家时,内心没有不触动乃至崩溃的。
28、龙在中国,是人人皆知的吉祥物。几千年来,华夏儿女在它身上寄托了无数美好的愿望。在古代,龙代表着吉祥、正义、兴旺和力量。
29、● 漫画家乔治·克鲁克香克画作《在布莱顿的中国行宫》,约1816年作品
30、经典奇幻巨著《魔戒》作者托尔金曾说,自己从《贝奥武甫》那里获得了许多灵感。西方的屠龙故事有一千多例,流传范围广且时间长,比如德国菲尔特地区有一个传说,白衣骑士乌多用长矛刺死恶龙,拯救出公主,此后这个地方以表演刺龙而闻名。
31、虬(qiú):一般把没有生出角的小龙称为虬龙,是成长中的龙。唐代诗人杜牧在《题青云说》诗中就有“虬蟠千仞剧羊肠” 之句。
32、● 圣乔治屠龙图,1435年,藏于芝加哥艺术学院
33、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看到很多有关于龙logo。
34、在这样一连串痛苦的打击中,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与龙的形象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人有句话,叫“知耻而后勇”。近代的中国文化人,比如闻一多,也接受了这个设定,将龙视为中国的图腾,希望通过对龙的认同,来凝聚大众,救亡图存。
35、中国龙文化传入东南亚要比日本早的多,因而显得更具原始文化的特性。龙的头大,有些像狮子或牛,腹粗,尾大,足小。
36、这种龙的形象在这一地区的建筑、服饰、雕刻,以及龙舟、龙舞和龙灯等民俗活动中,随处可见。长江以南有星罗棋布的江河湖泊。龙舟文化甚为发达。指挥龙舟竞渡的铜鼓饰有龙凤等吉祥动物图案。
37、特别有趣的是,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十二生肖,唯有龙是想象、建构出来的动物,这也反映了龙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38、二是秦始皇帝嬴政,他自称“祖龙”,后人的解释是:“祖,始也;龙,人君象”,这是皇帝自视为龙象;
39、龙之所以具有这种文化象征意义,是和传说及神话中龙在天则腾云驾雾、下海则追波逐浪、在人间则呼风唤雨的无比神通有很大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因为龙几千年来常常成为中国奴隶、封建社会高统治者的"专利",是皇权的代名词。
40、龙的各部位都有特定的寓意:突起的前额表示聪明智慧;鹿角表示社稷和长寿;牛耳寓意名列魁首;虎眼表现威严;魔爪表现勇猛;剑眉象征英武;狮鼻复象征宝贵;金鱼尾象征灵活;马齿象征勤劳和善良等。
41、利马窦和罗明坚用葡萄牙语共同编纂了《葡汉词典》,他们将“龙”译作“bicho/bichinho”(虫蛇),与龙一样的“蛟”,利玛窦则译成“dragão”(龙)。这导致了后世各国的西方翻译者渐渐将龙与蛟合直接用西方龙的词语相对应。葡萄牙人曾德昭在他的《大中国志》中,用“蛟”的葡文“dragão”形容《封禅书》中黄帝所乘之“龙”。
42、而在埃及神话里,还有另一个蛇神Mehen,经常被描绘成盘绕的形象,不过它是Ra的保护神,而在14世纪的古埃及文本《EnigmaticBookoftheNetherworld神秘的冥府之书》中描绘了一个大人物的头脚各被两条蛇包围,这两条蛇代表万物的开始和结束,或者是太阳的出生和死亡,他是蛇神Mehen。
43、(本文来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读史入戏:说不尽的中国史》,因篇幅限制,略有删减。)
44、利玛窦的书在欧洲流传之后,中国的龙被翻译成“dragon”基本就是定了。
45、如今我们坚守“龙的传人”的意义更在于:龙图腾的历代传承衍化的过程,表面上是众多部落的图腾汇集到龙蛇图腾下,却并未改变龙的主体躯干。这个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和而不同的精神追求,以及与其他不同文化追求的相对独立关系。其他文化的只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影响中华民族文化,而不能改变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和灵魂,所以直到现在我们才拥有了与西方文化迥然不同的东方文化。
46、能反映原始部落生活的著作《山海经》和其他后世流传文献中是这样记录的:女娲、伏羲做为远古中华文化的始祖,“女娲,古神女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燧人之世……生伏羲……人首蛇身。”不仅这二位是蛇,中国远古传说中的“神”、“神人”或“英雄”基本上都是“人首蛇身”。虽然《山海经》还有“豕身人面”“鸟身人面”的, 但多的仍然是“人首蛇身”。
47、龙文化是远古时代分散化部落的多神崇拜到阶级社会人为因素的统一神崇拜衔接的物质。人为因素地造就这类复合型形状动物,并把它奉为至尊神的目地取决于使每个部落的后代觉得,她们的图腾图片也是这类复合体的一部分;龙和玄鸟,熊氏等全是每个部族的图腾图片,那时候很有可能龙图腾作为一个很大部族的图腾图片,以后因为多神崇拜向一神崇拜的变化,龙便变成了大家信仰的图腾图片。
48、 龙图腾是中华血脉大融合的产物, 是民族兴盛、人民团结的衷心表达。
49、我自己刚来美国时就因望文生义而误解同事的意思。一个和我工作中联系紧密的美国同事在和我讨论问题时,他经常在我说了一个建议时说“it’sano-brainer”。我当时刚到美国不久,对一些美国俚语不熟悉,把他说的“no-brainer”想当然地理解成“无脑人”,因为no-brainer=someonewhohasnobrain(听着好像挺逻辑的),这不就是说我的建议傻吗?可这个同事对我的态度和蔼真诚,还对中国文化充满兴趣,怎么看都不象歧视我的样。于是我在一次和我直接老板的沟通时请他和这个同事谈谈,如果他不同意我的建议可以就事论事地指出来,不要总说我傻。我的老板先是一头雾水,进而是吃惊,再三追问我那个同事究竟说了什么。当我把原委详细向他描述后,我老板大笑着向我解释那个同事不是说我的建议傻,而是很赞同,因为“no-brainer”的真实意思不是“无脑人”,而是“明显的,一定的,以至于不用想的”。
50、龙,对中国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既亲切又神秘。大家对龙的感性认识,主要来自民间传说和随处可见的龙的形象。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
51、龙,对中国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既亲切又神秘。大家对龙的感性认识,主要来自民间传说和随处可见的龙的形象。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
52、三是汉高祖刘邦,《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刘邦“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时雷电晦冥,父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也就是说,起自泗水亭长的“小公务员”刘邦竟然是个龙种。
53、龙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54、“每省有五位高的官。五位大员及其助手胸前和背上有皇帝权力的记号,那是用金线织成的一种蛇形,其中许多到了葡萄牙,常常被交给教堂作装饰之用。”
55、在澳大利亚文化里,人们把彩虹蛇Rainbowserpent视为创世之神,它们栖息于水之中,控制着水源,在一开始,大地是平的,什么都没有,而彩虹蛇穿过大地,寻找属于它的部族,在它前行的途中,它的痕迹留在大地上,形成了峡谷、山脉、河流、沟壑等
56、● 日本漫画杂志《团团珍闻》刊登《征服黄龙》(1895年),龙头是面黄肌瘦、蓄辫的中国人面孔
57、不过,要说把专属皇上一人的龙升华为全民享有的龙——“国龙”,还得感谢一位外国人。
58、之后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两次鸦片战争。面对中国官员的愚昧腐败,英国人开发出了丰富的“辱华表情包”。蓄辫的“满大人”(指清朝官员)和欧洲恶龙的形象搅和在一起,画风就变成了这样子↓
59、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长江与黄河被称为中国的“父母龙”,古代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皇帝宫殿内外到处是龙的形象。皇帝的所有用品都被冠以龙字排行:皇帝的帽子叫“龙冠”、穿的衣服叫“龙袍”、穿的鞋子叫“龙靴”、睡觉的床铺叫“龙榻”、办公桌叫“龙书案”、出行的车子叫“龙辇”等等等等,龙字已经成为皇帝家的“专利产品”其他人敢于冒用,那可是大逆不道,户灭九族的罪过。
60、龙也是封建时代中国帝王及其它东亚各国君王的象征。
61、在西方文学中,dragon的形象基本定格为凶恶野悍的怪兽,但在中国,龙是一种吉祥的生物,人们在心理上是尊崇的。中国人自豪地宣称他们是龙的子孙。那么中国龙为何被译作邪恶的Dragon?
62、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侵华后,欧美各国生产了大量针对此事的屠龙漫画。在一幅叫作《复仇者》的漫画中,“复仇者”是一个翅膀上写着“文明”的天使,“黄祸”是一条中国龙。画面上,手持长矛的天使正模拟“圣乔治屠龙”的经典场景,击杀所谓象征落后势力的中国恶龙。其间,法德两国发行了大量此类主题的纪念明信片。在德国明信片《列强征服中国》中,列强士兵全都被画成了圣乔治的模样,个个骑白马,着锦衣,脚裹护甲,手执长矛,招招刺在巨龙身上。
63、“蓝色”寓意生命之源——水,滋养大地,促进万物生长,上善若水;
64、而我们知道大多数的创世神话中,包含着“宇宙蛇、宇宙蛋、宇宙鸟”的主题,而鸟作为天上的动物,是智慧、风雨、预兆、更高知识的象征,而羽蛇神作为鸟-蛇的结合体,就如同天空和大地的结合,因此龙也反映了这个特点,显然,初的龙(原型)是智慧、生育、不朽、再生、富饶和自然力量的化身
65、这哥们压根就没到过中国,却于1667年用拉丁文写了这部图文并茂的畅销书。
66、利玛窦写了一本书,叫《利玛窦中国札记》(实际上这本书的原名是“基督教远征中国史”,霸气)。利玛窦观察入微,他注意到皇家服饰、瓷器、家具、建筑等物件上都有龙的图案,又发现大臣行君臣礼时,“供着雕有皇家标志的金龙和其他图饰的宝座”。
67、关于蛇图腾的崇拜,中西方有些不一样。在西方,蛇是邪恶、恐怖、罪恶的象征,直到现在还是这样认为。中国却不这么认为,因为我们的蛇图腾崇拜持续时间比较短,不久之后就被龙图腾取代。
68、图腾(Totem)本是北美印第安人的土语,意思是“他的亲族”。图腾崇拜的核心是认为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为本族的始祖或亲人,从而将其尊奉为本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具体到华夏民族的图腾,就是以蛇为原型的龙。
69、于是教会创造了圣徒或大天使战胜龙的传说,当然,我们也可以从早期(印欧)神话里发现屠龙的主题,包括宙斯vs提丰,阿波罗vs皮同,托尔vs耶梦加德,因陀罗vsVritra(与干旱联系在一起的蛇或龙)等等,初的屠龙者大多数是天神,象征着秩序和混沌之间的斗争,而后来则被英雄所代替。然而,古代人把龙视为老师,包括一些模糊的痕迹,比如奥丁偷蜜酒的时候把自己变成了蛇(钻进罐子里喝酒)、齐格鲁德吃了龙心之后懂得了鸟类的语言。
70、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精神的载体,多姿多彩的龙文化中,从中也可看出古代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71、在中国,龙被视为好运和尊贵的象征,并和古代帝王结合在一起,而中国的龙有很多种类,包括天龙(在天上守护天神的住所)、府藏龙(守护大地之下的秘密宝藏)、神龙(掌管风和雨)、地龙(掌管河流和溪水)等等。其中,黄龙/应龙在中国神话里被视为创世之神和龙族始祖,它的形象经常被描绘成有翼龙,它划分了阴阳,孵化了盘古,掌管四季和江河,并帮助黄帝争夺地位,帮助大禹治水。而在中国神话里还有着四海龙王(道教神祇)掌管着四方的海洋,其中青龙在东海,赤龙在南海,黑龙在北海,白龙在西海。因此这反映出龙作为宇宙秩序的象征
72、好莱坞女星神秘死亡的背后:集体自杀与自焚,死者都是“双面人”
73、《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当朱丽叶得知表哥被罗密欧杀死时说:“花一样的面庞里藏着蛇一般的心!哪一条恶龙曾经栖息在这清雅的洞府里?”狄更斯在《艰难时世》中讽刺斯巴塞太太:“走来走去的市镇上的人们都看得见她坐在那儿,却把她看作这银行的恶龙,在看守着那座矿山的宝藏。”
74、意思就是,作为象征着中华民族形象的“龙”,是蛇与各种动物的部分躯体相加而成的。角似鹿、头似牛、眼似虾、嘴似驴、腹似蛇、鳞似鱼、足似凤、须似人、耳似象。在新石器时期考古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龙形象就是蛇身人首,这说明在原始社会后期,以蛇为图腾的华夏部族征服了其他氏族,组成了强大的氏族部落联盟,并且吸收了其他氏族的图腾元素,升华成新的图腾形象,从而完成了一个以蛇为主体,但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生活在广袤中华大地上人类共同的崇拜图腾——龙。
75、而从刘邦如此刻意编造以后,历代皇帝就多自诩为龙种,“龙种自与常人殊”,于是连带着,与“真龙天子”皇帝有关的东西,就多带上了龙字,如龙体、龙颜、龙床、龙椅、龙辇、龙袍、龙子龙孙,发展到后来,甚至服装、建筑、器具之上的龙纹,也成了皇家的专利。这样,龙就变成了皇帝的化身。
76、其实这又是一个中国和美国文化差异,加上我们心底里“国耻教育”的阴影,也许还有一些总不希望中美之间和平相处的人,一起造成的误解。
77、同一种动物,由于在中美双方人们的生活中的位置不同,用在比喻中的褒贬含义也大不相同。狗在中国文化中的形象总的偏于负面,但在美国,狗是孩子的玩伴,是残障人士的助手,是家庭成员,是勤恳的象征。大家谈话中谈到狗时,都不用“it(它)”来指狗,而是用“he或she(他或她)”。
78、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与成功的标志。
79、中国科技文化传播产业联盟标志是集体创作的成果,主要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龙图腾,传达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与中国的英文首字母“C”结合为logo主体造型,简约、易识别的LOGO形式,体现了科技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丰富的色彩展现出我国科技文化多样、多元化的发展态势。黄色代表收获和希望,红色代表着中国、紫色代表科技探索未知的神秘;蓝色、绿色分别代表科技发展与绿色的生机;尾部的晶格碎片是光纤和粒子的形象,象征着互联网世界的代码,体现出科技感。标志中彩色线条似舞动的丝带,象征着中国科技文化传播产业联盟将植根于“一带一路”经济带战略思想,以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开启多元化跨界融合,开放包容,放眼世界,携手共赢,寓意联盟所搭建的广阔平台,将引领中国科技文化传播产业进入一个全新时代,同时也代表着中国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以飞快的步伐走向世界!
80、龙文化应该是始于在我国神话传说中的帝颛顼时期地址则是现如今的河南濮阳。龙是不是真正存有并没有明确的,可是现如今大家见到的龙的品牌形象是大家先祖与实践活动生活紧密结合想象的物质。她们把大象的头、鹿的角、兔的眼、牛的耳、蛇的颈、蜃的腹、鲤的鳞、鹰的爪、虎的掌等9种动物的部分特点综合性于一体,多种多样动物特点兼收并蓄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