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黄河的成语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2、黄河,跳着豪爽奔放的锅庄舞,唱着悠长高亢的“拉噜”,在“世界屋脊”穿行;与红原媲美,与白河争流,舒缓着天下第一道弯的磅礴,重叠着宇宙中庄严的幻影;黄河,碧绿清澈千回百转,桀骜不驯反向西流;黄河,咆哮出大地湾文化的,奔腾出马家窑文化的灿烂;黄河,漩涡连连,圈圈相套,套出了农耕社会的文明,套出了无风三尺浪的一道道险关。
3、成语解释: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4、(出自):《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是岁地连震”裴松之注引《吴录》:“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5、成语出处: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夫黄河清而圣人生。”
6、黄河用铁一样的身躯保卫着中华民族。多少年来,外国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陷入危险之中的时候,是它浊流宛转,奔腾不息的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从不退缩,敢于胜利。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护盾。黄河是战胜敌人的长矛。黄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经典语句
7、出处:唐·薛逢《九日曲池游眺》:“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唐·郑锡《日中有王子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8、这篇文章用的多的方式是烘托,整个文章只有一句半写艄公,但是整篇文章都在衬托艄公。
9、负石赴河:河:指黄河。背着石头跳进黄河。比喻人以死明志。
10、师:王公贵族穿的衣服叫衮,加上三点水也叫滚,说明水的汹涌。读出词语的气势。
11、(出处)《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12、师:声音要有重有轻,有时候看得见,有时候看不见。
13、砺带河山: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14、九曲黄河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唐《浪淘沙》
15、啊!黄河!你一泻千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深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16、黄河浩浩汤汤地从西往东流淌,古往今来,从来没有一刻停歇过。时而上天,时而经地,滔滔黄河发源于昆仑,一路如雷似电般的狂飙猛进,气势宏伟。打起鼓、唱起歌,声音响彻碧空,看着沿途重峦叠嶂,也不过时想要为了乘着一叶扁舟渡过这直通银河的长河鼓鼓气啊。
17、师:波浪滔滔也可以叫黄河滚滚。这个涛是浪,浪就是涛。考考你,惊涛骇浪的意思。惊和骇都是让人害怕的意思。
18、中流砥柱: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19、河汾门下:河:黄河。汾:汾水。用以比喻名师门下,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
20、成语:砥柱中流、海晏河清、河清海晏、河山带砺、黄河水清、砺山带河、鲤鱼跳龙门、俟河之清、中流砥柱
21、黄河水清: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22、问鼎中原: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23、教学一定是让不会的会,不熟练的变熟练,教学一定要看到改变学生的力量。这就是语文课。谢谢大家!
24、(河汾门下)河:黄河。汾:汾水。用以比喻名师门下,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
25、生有错,同学笑,老师说犯了错误没关系,人人都会犯错的。
26、(出自):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27、出处:《左传·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28、出处:《左传·襄公八年》:“《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