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著名的对联
1、王夫之的书房对联: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2、清朝有个知县叫王寅,贪脏枉法,有位先生写了一副对联叫人贴到了县衙的门口,联道:
3、正如作者诗云:“红尘倦游人,山中避烦扰。多少山中人,梦向红尘绕。”动中求静,闹里寻幽。人啊,人,就是生活在这种矛盾之中。(历史上著名的对联)。
4、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5、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地无论宛襄,有诸葛庐自堪千古; 统并存吴魏,读隆中对早定三分。
6、前掌后门,后掌前门,千磕头,万磕头,叫了几声万岁爷爷娘娘站立左右
7、抗孙黄以作总统,先临时,后正式,旋改国号,一片心称皇呼帝,忽尔取消,我也笑鳖入紫泥。
8、品字三个口,宜当张口且张口,口口口,劝君更尽一杯酒。
9、佛既辟大千世界,种人间烦恼莫耽独乐守名山。
10、史上流传广的对联:上联: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11、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真人白水生文叙; 名士青山卧武侯。
12、上联读音:海水朝(hǎishuǐcháo),朝朝朝(zhāozhāocháo),朝朝朝落(zhāocháozhāoluò);
13、乾隆游览佛寺时,在郊外看见飞来一只白鹤便让纪晓岚作诗,纪随声吟道:“长空一鹤飞,朱砂为定雪为衣”,刚吟出两句,乾隆却刁难纪说:“这是一只黑鹤”,纪看了一下乾隆,接着吟道:“只因,觅食归来晚,误入羲之蓄墨池”,乾隆听后开怀大笑,大家也都赞叹纪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乾隆帝看出纪晓岚想家了又不敢说,就给纪一个机会对对联,对上了就回家乾隆出上联:“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纪一听道:“陛下圣明,如蒙恩准,臣感戴圣恩,我是: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纪出了一幅十分完整的下联,乾隆大为高兴,当场批他回家。
14、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碳
15、对联贴出后,乡亲们很愤怒。有个穷秀才因无钱行贿,年年落榜,故在夜里将春联改了几个字,为:
16、 中国史上早的对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采薇》)
17、正如作者诗云:“红尘倦游人,山中避烦扰。多少山中人,梦向红尘绕。”动中求静,闹里寻幽。人啊,人,就是生活在这种矛盾之中。
18、十年寒窗,进了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
19、在甲午战争之前,当时清廷派了一位大臣出使日本,在谈判桌上,日本竟妄想在文化上下玷辱中国。当记者汇聚集齐之时,日方突然提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我们日本有一个上联却对不出下联,只好求于汉字发源地的人了。”说完以后,日本人亮出上联: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这就是明目张胆的挑衅了,这上联时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日本人骑着战马拉着长弓,而且对琴棋书画的精通,八个王踩着我们肩上,一个人打我们几十个人,前去谈判的人顿时慌了神。
20、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蜓,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里就凤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阳柳;
21、两个女人一样长 一个女儿,一个娘。为娘本是女儿做,先做女儿后做娘。
22、一对船儿紥港湾,一船秀才,一船官。当官本是秀才作,先做秀才后做官;
23、此联巧妙地解析了“磊”字和“出”字。三石成磊,两山为出,这是依据象形和会意的造字原理组成的复合汉字。
24、 云成罗汉,风吹漫步到西天(王尔烈)
25、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
26、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相仿,既非家禽,又非 野兽
27、楼大防的书斋对联:门前莫约频来客,座上同观未见书。
28、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赋于诸葛草庐的门联 驽马并麒麟; 寒鸦配鸾凤。
29、 翠湖凌紫阁,丹梁碧栋,俨然玉殿金宫;
30、此联出自清人李文甫,少时随老师出游,师指积雪山峰出上联相试,李低头沉思,见一池碧水被风吹皱,悟出下联。此联的意思:水本来是没有什么烦愁的,因为他像镜面一样平静没有一点皱纹,但当风吹过的时候就起了波澜,就像起了皱纹,山原来是不会老的,但是因为山顶的白雪而显得好像白了头一样!
31、这个对联是古代一个穷教书先生的自题。教书先生多半清贫,而这个教书先生又特别穷,所谓“寒灯”与“秃笔”,显然是穷得叮当响,所谓家徒四壁,不过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