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胜利的成语【文案26句摘抄】

admin 伤感的语录 2023-03-04 10:13:45

战争胜利的成语

1、(克敌制胜):克:战胜;制胜:取得胜利。制服敌人,取得胜利。

2、成语释义:姬:指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妾虞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终垮台。

3、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4、解释:敌:抵挡。力量所指向的地方,谁也抵挡不住。形容力量强大,无往不胜。

5、国际法是天下公器,不是哪个国家出于一己之私信口开河就能动摇得了的。日方诬称中方活动“违反国际法”,恰恰暴露了其对国际法的公然蔑视。持这种观点的人应该重新看一看《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中方将一如既往地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定捍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战争胜利的成语)。

6、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

7、萧何在向刘邦推荐韩信时说他是“国士无双”。指一国的人才。

8、上兵伐谋:上:上等,引申为好的。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战争胜利的成语)。

9、由于在自己地盘,韩信以为刘邦不会拿自己怎么样,放心地去见刘邦。

10、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11、韩信戎马一生,曾任大将军、左丞相,受封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王侯将相”一人全任。

12、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始常山王、成安君为布衣时,相与为刎颈之交……此二人相与,天下至欢也。然而卒相禽者,何也?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

13、捷报频传、势如破竹、凯旋而归、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哀兵必胜胜券在握大获全胜百战百胜以少胜多手到擒来连中三元常胜将军得胜回朝反败为胜出奇制胜旗开得胜势不可当锐不可当马到成功

14、(释义):均:平;敌:相当。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15、D项:正确。“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苻坚载记》,讲的是:东晋时,前秦统治者苻坚亲率大军攻打东晋,先头部队被打败,他趁夜去前线视察,看到晋军阵容严整,连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绰绰像是满山遍野的士兵。不久,前秦军在淝水决战中被彻底击溃。“草木皆兵”也用来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16、在这场战役中,虽然苏军总计投入了三个方面军(乌克兰第第第4方面军)号称200万人马,而实际上这200万兵力中还包括罗马尼亚两个集团军、波兰一个集团军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个军,真正的苏军数量不过170万人,与德军的兵力对比在1比7左右,连两倍的兵力优势都不具备,却在短时间内粉碎了德军90多万部队,这无论如何不是什么人海战术。

17、赵王带领20万大军驻扎在井陉关,韩信便令部队在20里外的地方安营扎寨。

18、在韩信攻打赵国的时候,他采取背水一战的计谋,赢得了战争胜利比喻在艰难情况下跟敌人决一死战。

19、解释: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20、(刀光剑影)隐约显现出刀剑的闪光和影子。形容环境充满了凶险的气氛。

21、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22、韩信为了东进中原,采取麻痹敌人的办法,让士兵去修理栈道,自己却领大军从陈仓出来,占领了关中。军事上的含义是:从正面迷惑敌人,用来掩盖自己的攻击路线,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这是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谋略。

23、在秦末楚汉相争之际,有这样一位将领,没有任何指挥经验,一出道就是战争奇才。

24、(出自):《史记·张仪列传》:“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25、居常鞅鞅:刘邦建立汉朝后,夺去了韩信的兵权,而韩信从此称病不朝,闷闷不乐。也指的是因不平或不满而常常郁郁不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