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战争的成语
1、吉祥止止:第一个止字是留止的意思,第二个止字是助词。指喜庆。
2、俗称“七夕”。相会时,喜鹊为他们搭桥,谓之鹊桥。
3、牝鸡司晨: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牝(pìn)鸡,母鸡。(赞美战争的成语)。
4、割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5、(举例造句) 赤壁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7回
6、丁是丁,卯是卯:某个钉子一定要安在相应的铆处,不能有差错。形容对事认真,毫不含糊。
7、疏而不漏:天道看起来很稀疏,但决不放走一个坏人。后指坏人终于受到惩罚。对象是法律方面。(顺口溜总结)疏而不漏指法律。
8、10萍水相逢:喻素不相识的人。(顺口溜总结)萍水相逢素不识。
9、洗心革面: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只能用于人。
10、战战栗栗战火纷飞决一死战忘战必危春秋无义战战不旋踵战天斗地背城一战短兵接战
11、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用瞪眼回击瞪眼,用牙齿咬人对付牙齿咬人。指对方使用什么手段,就用什么手段进行回击。
12、(胆战心惊)(胆战心摇)(非战之罪)(攻城野战)(干戈征战)(孤军独战)(孤军奋战)(孤军作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战无不胜)(裹血力战)(股战而栗)(惯战能征)(各自为战)(股战胁息)(魂飞胆战)(坚壁不战)(兢兢战战)(尽锐出战)(决一死战)哎,给问主这个网站,慢慢感受“战”吧!(战必胜,攻必取)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战不旋踵)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战火纷飞)形容战斗频仍、激烈。(战兢兢)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栗失箸)战栗:恐惧的样子;箸:筷子。害怕得连手里的筷子都掉了。形容吓得失去了常态(战略战术)泛指指导或决定全局的策略和作战具体部署和克敌制胜的谋略。(战胜攻取)战就能胜,攻即能取。形容所向。(战天斗地)战、斗:泛指斗争。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战无不克)攻战没有不取胜的。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或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战无不胜,攻无不取)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或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战争贩子)挑起战争的人。指依靠煽动战争而从中牟利的人。(战战惶惶)戒慎畏惧貌。(战战兢兢)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栗栗)战战:戒惧的样子;栗栗:哆嗦,发抖。因戒惧而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栗栗)因激动或害怕引起的身体战抖(战战业业)戒慎畏惧的样子。
13、挥洒自如:形容举止潇洒,从容不迫。也形容写字或写文章,画画运笔不拘束。(顺口溜总结)言举止或书画或写作。
14、(例句):这场战斗,只杀得侵略者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15、牛童,牧童;马走,犹仆役牛头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对不上号牛星织女:即牛郎织女牛羊勿践:勿使牛羊践踏。比喻爱护。
16、②今多指体育比赛或考试等接连取得好成绩。龙战虎争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17、(易错点)易误解为褒义词,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18、定义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彩,包括贬义和褒义.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编辑本段成语的来源成语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成语多由四个字组成,但也有三个字或四个字以上的。成语的来源有五个方面:一是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和狐假虎威;三是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和破釜沉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和青出于蓝;五是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和火中取栗。编辑本段形式结构成语一共有5万多条,其中96%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等以上成语。如“五十步笑百步”、“闭门羹”、“莫须有”、“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等。成语一般用四个字,这大概是因为四字容易上口。如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就以四字句为多,古代历史《尚书》,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后来初学读的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后两种即全为四字句。《四言杂字》《龙文鞭影》初、三集,都是四言。这虽然是训蒙书,也足以说明四字句之为人所喜爱、所乐诵。古人有些话,本来够得上警句,可以成为成语。只是因为改变为四字,比较麻烦,也就只好把它放弃,作为引导语来用。例如"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意思很好,但因字数较多的关系,就没能形成成语,我们只能视为警句,有时可以引入文章。而如"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容易说,容易记,便可以成为成语。而同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百废俱兴",因为是四个字,所以就成了成语。编辑本段四字的语法结构主谓式:名副其实、盛气凌人、杞人忧天、胸有成竹、买椟还珠愚公移山万象更新;动宾式:好为人师、莫名其妙、视为畏途;联合主谓式: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联合动宾式:知己知彼、养精蓄锐、防微杜渐、发号施令;联合名词式:粗心大意、南辕北辙、镜花水月;联合动词式:突飞猛进、勇往直前;动补式:逍遥法外、问道于盲;兼语式:以邻为壑、令人生畏;并列式:千山万水、画蛇添足;偏正式:倾盆大雨、窈窕淑女(中间可加“的”字)。成语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上面只是简单举例的性质。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对比以及加重的措辞方法。如“阳奉阴违”、“外强中干”、“五光十色”、“一知半解”、“七嘴八舌”、“患得患失”、“不寒而栗”等各有妙用。因为成语有多种意思,所以文学家对成语的运用都注意。
19、老气横秋: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也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对象不是老年人。
20、(出自):鲁迅《华盖集·夏三虫》:“被吃者也无须在被吃之前,先承认自己之理应被吃,心悦诚服,誓死不二。”
21、凡国运衰败、王朝崩溃,史家总要找出原因。史家找出的原因之中,除“王”、“皇”残暴不仁、不行德政、不恤民情、信奸佞小人外,多的就是女色惑主了。幽王“烽火戏诸侯”,“废后”、“去太子”。正因为有了这些前因,才有“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才有“幽王举烽火,兵莫至”,才有“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才有西周灭亡在幽王手里之后果。人们在说到褒姒时,总是说她的“笑”与“不笑”。历史学家说这笑与不笑是西周灭亡之必然。其实,褒姒笑与不笑,只是她生活中喜怒哀乐的表现。
22、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充栋汗牛指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
23、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也形容山林花木优美。
24、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也形容山林花木优美。(顺口溜总结)秀色可餐女貌美、山木秀。
25、舐,舔笔误作牛:《晋书·王献之传》:“桓温尝使扞王献之呴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驳牸牛,甚妙。”后因以“笔误作牛”喻随机应变,化拙成巧或持功补过喘月吴牛:相传吴地之牛畏热,见月亦疑为日,喘息不已。
26、强本弱枝:犹强干弱枝。比喻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
27、势如水火形容双方就像水火一样互相对立,不能相容。
28、势不可当当:抵挡。形容来势十分迅猛,不能抵挡。
29、穿云裂石:(声音)穿过云层,震裂石头。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
30、祸结兵连: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31、以利相倾依靠钱财争权夺利,互相排挤。以暴易暴以:用;易:改变,更换;暴:残暴。
32、强自取折:指物性过硬则反易折断。同“强自取柱”。
33、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呼牛作马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
34、二者都可以表示丑恶的样子表现出来。而“穷形尽相”侧重于丑态表现之彻底。“丑态百出”侧重各种各样的丑陋样子都表现出来,偏重于丑态表现之多。
35、以卵投石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36、百战不殆百战百胜战战兢兢背水一战南征北战身经百战孤军奋战胆战心惊骁勇善战心惊胆战
37、老气横秋: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也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对象不是老年人。(顺口溜总结)老气横秋非老人。
38、能征惯战形容作战经验丰富,很能打仗。怯防勇战小心设防,勇敢出战。
39、马牛其风指马、牛奔逸。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40、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逼真,仿佛叫他一声就会从画里走出来,也形容文艺作品中人物刻画得十分生动,只适用于文学、绘画方面。(顺口溜总结)呼之欲出画像活形象真。
41、别出机杼:机杼,织布机,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指写作另辟途径,能够创新。(顺口溜总结)别出机杼指写作。
42、在我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中,《大雅》和《小雅》篇分别有“哲夫成城,哲妇倾城”;“赫赫宗周,褒姒灭之”的诗句。这就是讥讽周幽王宠幸绝代佳人褒姒,朝政荒废而亡国的真实故事。哲夫、哲妇,即明达、才智者。倾城,是指城邦覆灭。“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意思是“智慧的丈夫为城,智慧的妇人坏城”。
43、吹毛求疵: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
44、比喻拿对方的观点、方法或言论来反驳对方。以手加额把手放在额上。
45、势字开头的成语:势不两立、势不可当、势如劈竹、势如破竹、势均力敌等等。
46、势不可遏犹势不可当。形容来势十分迅猛,不能抵挡。
47、日新月异: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48、倚马可待:意思是站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特指人的文思敏捷。
49、我已经发过誓,我在一九四〇年也信守了这一誓言——永远不写一句赞美战争的话,也绝不贬低别的民族。
50、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
51、止渴望梅犹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同“止渴思梅”。
52、(无偏无颇)不偏向;不邪曲.同“无偏无陂”.
53、赤壁鏖兵、弹雨枪林、枪林弹雨、烽火连天、炮火连天。
54、干戈满地:干戈:古兵器,比喻战争。形容到处受到战争的摧残。
55、10蓬筚生辉:是自谦之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光荣,只能用于自己。
56、战无不胜百战无前屡战屡败百战百败攻无不克,战无不。浴血奋战舌战群儒战无不胜,
57、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初生牛犊不怕虎犊:小牛。
58、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59、止戈兴仁: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60、以文会友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以沫相濡沫:唾沫;濡:沾湿,湿润。
61、(汗马勋劳):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62、偃甲息兵:甲:古代作战时穿的护身服。兵:兵器。停止**。
63、(伯牛之疾)伯牛:人名,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伯牛不幸生了癞疮,那里是不治之症。因此用以指人患的不治的恶疾。
64、兵戈扰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65、所向:敌:抵挡。力量所指向的地方,谁也抵挡不住。形容力量强大,无往不胜。
66、兵戈扰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秩序的动荡混乱。
67、伊何底止:不知将弄到什么地步为止,不堪设想的意思。同“伊于胡底”。
68、(例句):张爷爷是一位在硝云弹雨中度过半生的老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