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战争不断的成语【文案57句摘抄】

admin 伤感的语录 2023-03-04 10:12:43

形容战争不断的成语

1、出处:出自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2、刀痕箭瘢:刀砍箭击的伤口后留下的疤痕。形容战争留下的创伤。

3、(穷兵黩武)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4、烽火四起:战争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5、(师老民困)师:军队;老:疲惫。军队疲惫,百姓困苦。形容连年战争使兵疲民苦。

6、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形容战争不断的成语)。

7、释义: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8、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9、连天烽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10、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

11、战国时期,魏国出生的范雎做了秦国的丞相,深得秦昭王的赏识。燕国的蔡泽到秦国拜会范雎,劝范雎急流勇退,范雎将他引荐给秦昭王后就及时隐退。他们都是口才很好的策士,靠辩才取得成功。但在战国,辩士并不少,为何只有他们能相继取得秦的信任而为卿、相呢?司马迁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评论道:“韩子说的‘长袖善舞,多钱善贾’这句话,的确是有道理啊!”——即指范雎和蔡泽二人,像舞蹈者有更美的舞衣、经商者有更多的本钱一样,他们有比别人更强的一张嘴啊!

12、(人海战术):以众多人数来进行战斗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13、倒戢干戈: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同“倒载干戈”。

14、(答案)D。解析:“无所顾忌”指没有什么顾虑、畏惧,“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根据语意可知,文段讲“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已经尽力了”,二者明显均不符合语意,排除A、B项。“无所事事”指闲着什么事都不干,文段没有包含“闲着不做”的意思,而是强调已经做了,只是没有成绩,排除C项。“无所作为”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符合语意。故本题选D。

15、释义:常比喻帝位、政权。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16、  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17、《新五代史唐庄宗纪上》:“克用兵大掠晋绛,至于河中,赤地千里。”

18、以逸待劳: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19、(释义)用于政策的变更。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形容政令时常更改,使人不知怎么办。

20、(提示)指土地灌溉及排水情况良好,不论天旱或多雨,都能得到好收成的成语

21、唐朝时,张弘靖手下有两个部将,他们没有什么文化,经常聚在一起喝酒发牢骚。每当喝多了酒,他们就责骂士兵:“现在天下太平,不需要打仗了,你们空有拉开硬弓的力气,有什么用?还不如认识一个字。”后来被误传为“识一丁字”。

22、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需要进一步沟通和交流,通过以下方式也可联系到我们:

23、粉身碎骨视死如归慷慨就义舍生取义血肉之躯义无反顾杀声四起尸横遍野

24、骁勇善战 ( xiāo yǒng shàn zhàn )勇猛,善于战斗。

25、春秋战国时期是汉语成语的孵化器,在《大秦帝国之崛起》中,成语故事呈现了井喷式迸发,鸡鸣狗盗、毛遂自荐、完璧归赵……每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背后,其所对应的人和事件都汇成了一段段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

26、释义:指超出一般(多用于形容品德、才能)。

27、(金戈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同“金戈铁马”。

28、(提示)比喻得到与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很适合自己的环境。

29、黄毛丫头青面獠牙火中取栗捧腹大笑见微知著书香铜臭快言快语讳莫如深三人成虎疯疯癫癫

30、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31、(释义)照:知道;宣:公开说出。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

32、造句:现在是各国结成军事同盟之际,并不是各自为战。

33、伐罪吊民: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34、译文:白色的骨头露在夜晚,一千里之内没有鸡鸣叫。

35、兵犹火也,不戢自焚:戢:停止。战争就象玩火,不在适当情况下及时止息,就会把自己烧掉。

36、(释义)越:过;岭:山岭。爬过高山,越过峻岭。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37、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38、(提示)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的成语

39、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40、止戈散马: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谓结束战争。

41、从前,有一个人叫满愿,他买到了一颗又大又明亮的珍珠,经常独自把玩,从不让别人看。他的邻居寿量从路上捡来一颗大“珍珠”,也珍藏起来。后来,他们俩得了同一种病,医生说要用珍珠粉配药。他们只得拿出各自藏着的珍珠。医生笑着对寿量说:“你这颗不是珍珠,是鱼的眼睛啊!”

42、唐朝时,韩愈因为反对将佛祖释加牟尼的遗骨供奉在皇宫中,被贬了官职。后来,他向唐宪宗上了奏章,建议在东岳泰山举行祭天大典,还请求皇上让他参加这个仪式,说这是千年也遇不到的盛事。宪宗对他的奏章很满意,让他担任了吏部侍郎的重要官职。

43、(磨盾之暇)暇:闲暇,馀暇。指在战争的馀暇。

44、黩武穷兵:黩:随便,任意;穷:竭尽。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45、解释:打仗没有不取得胜利的。形容力量十分强大,百战百胜。

46、干戈满目:干戈:古兵器,比喻战争。形容到处受到战争的摧残。

47、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48、出自:宋·辛弃疾《满江红》:“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忤休重说。”

49、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

50、(出处)郑振铎《猫》:“我心理还有一线希望,以为它偶然跑到远处去,也许会认得归途的。”

51、古时候,边塞有位老人,人称塞翁。有一天,他丢了一匹马。别人来安慰他,他说:“这不一定是坏事。”后来,丢失的马带回来一匹好马。大家来祝贺,他说:“这不见得是好事。”不久,他儿子骑这匹好马时,摔瘸了腿,他说:“没准是好事呢。”后来爆发了战争,他的儿子因腿瘸没有当兵而活了下来。

52、(穷兵极武)穷:竭尽;极:用尽。极力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53、出自: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在这~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

54、今天小编将和大家分享50个常用的成语,和成语背后的小故事,相信一定会对大家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55、(提示)多用来比喻学习时不加以分析和理解,而笼统地全部接受。

56、兵连祸深:兵:指战争。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