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战斗的成语
1、上兵伐谋:上:上等,引申为好。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计策。用兵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2、狼烟四起 ( láng yān sì qǐ )
3、(2)(2019年江苏(A)真题)楚汉相争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4、(举例造句):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5、(孤军奋战):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形容战斗的成语)。
6、(举例造句):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杵休重说。
7、(攻必克,守必固):克:攻下据点,战胜;固:牢固,坚固。进攻没有打不下来的,防守没有不稳固的。形容战斗力极强。
8、高朋满座: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9、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高兴。(形容战斗的成语)。
10、(肉薄骨并):肉和肉相迫,骨和骨相并。形容战斗的激烈。
11、项羽派蒲将军率兵昼夜兼程,从三户津向南渡过漳水,再次打败秦军,切断了章邯的退路。项羽又率主力部队猛攻,在汗水(漳水支流,在今河北省临漳县附近)把秦军打得大败。章邯接二连三地遭到失败,既无援军,又怕被秦二世和赵高杀害,再次向项羽求降。
12、擦拳抹掌: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13、(旗开取胜):形容战斗顺利,一出兵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成功。
14、万人空巷: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5、战无不克:攻战没有不取胜的。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
16、拼音是dào xǐ xiāng yíng,意思是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形容热情欢迎宾客。出自《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17、(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九回:“关胜等众,乘势长驱,势如破竹,又克大谷县。”
18、短兵接战: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19、(解析)意思是拿自己的心思来衡量或揣度别人。出自《韩诗外传》。
20、(兵不污刃):犹兵不血刃。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21、兵革之祸:兵革:兵器战甲,引申为战争。指发生战争。
22、(弓弩上弦,刀剑出鞘):弦:弓上的牛筋绳子;鞘:装刀剑的套子。弓张上弦,刀拔出鞘。形容做好了战斗准备。
23、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24、出处:清·无名氏《木兰从军·陷阵》:“来见这,枪林刀树,杀人如麻。”
25、(强兵猛将):强兵:强大的军队;猛将:威猛的武将。指军队强大而有战斗力。
26、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热闹拥挤。
27、(兵不雪刃):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28、屡战屡胜:屡次战斗屡次胜利,关于形容战争的成语是常事。
29、楚汉相争时期,刘邦任用韩信为大将,破赵取齐。蒯通知道天下局势的变化取决于韩信,想劝韩信背叛刘邦,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蒯通举出当年常山王张耳抱头鼠窜归降了汉王并出兵消灭了生死与共的好友陈余。并跟韩信指出 “ 野禽殚,走犬亨;敌国破,谋臣亡。”
30、(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六回:“遂与其友鲜伯等百余人,直犯秦阵,所向披靡,杀死秦兵无算。”
31、战事已经结束。秋天的暮色中,红色衣甲的步兵骑兵已经退到主战场之外的南部山头,大纛旗上的“晋”字尚依稀可见。主战场北面的山头上黑蒙蒙一片,黑色旗甲的兵团整肃的排列在“风”字大纛旗下严阵以待,愤怒的望着南面山头的晋军,随时准备再次冲杀。南面山头的晋军,也重新聚集成步骑两阵,同样愤怒的望着北面山头的紫风军,同样准备随时冲杀。
32、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不能用于赞扬的语境。
33、陈友谅果然亲自率领水军顺流东下,先到大胜港,打算从这里登陆。可是这里的港口很窄,大船开不进去,而且发现朱军早有准备,就急忙掉转船头,直接驶往江东桥。到了近前,一看是大石桥,不是木桥,陈友谅不禁大吃一惊;接着按照约定信号,连喊“老康!”又没人答应。陈友谅这才恍然大悟,自己受了康茂才的骗,赶紧指挥部队撤退。
34、欢欣鼓舞:欢欣:欣喜;鼓舞:振奋。形容高兴而振奋。
35、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36、(兵微将乏):乏:缺乏。形容军队战斗力薄弱。
37、(散兵游勇)勇: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士兵。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现有指没有组织的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38、赤壁鏖兵、弹雨枪林、枪林弹雨、烽火连天、炮火连天。
39、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继之又道:‘这不过演放两三响已经这样了,何况炮火连天,亲临大敌呢,自然也要逃走了。’”
40、厉兵秣马: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41、济济一堂: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42、以逸待劳: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43、出自: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真是冤家路窄,今日一命讨了一命。”
44、(正确示例)判断一个人的是非功过要实事求是,以己度人是不对的。
45、明·无名氏《庆赏端阳》第一折:“某姓秦名琼自叔宝,立唐以来,苦征恶战,累建功勋。”
46、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常被误用来形容七月的天气十分炎热,实在是望文生义。
47、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宋太祖赵匡胤,被打的是御史张霭。
48、C项:正确。琵琶曲《十面埋伏》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
49、(弹雨枪林):弹下如雨,枪立如林。形容战斗剧烈。
50、(矢尽兵穷):箭已用完,兵已打光。形容战斗到兵力丧尽。
51、造句:现在是各国结成军事同盟之际,并不是各自为战。
52、短兵接战: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53、淝水之战(东晋谢安 以少胜多):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投鞭断流( 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东山再起;围棋赌墅(用来形容人从容镇定,举重若轻。);踉踉跄跄
54、白话文:“山上有几处精兵杀下,来势十分迅猛,前军大败。”
55、危机四伏:四面都有埋伏,比喻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
56、速战速决:用快速的战术结束战局。也比喻用迅速的办法完成任务。
57、译文:你是大丈夫男儿汉,应当把马革裹尸当作自己的誓言,为了消灭敌人,为国捐躯是光荣的。
58、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