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斗的成语【文案83句摘抄】

admin 伤感的语录 2023-03-04 10:11:57

关于战斗的成语

1、孤军奋战: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2、决一死战 ( jué yī sǐ zhàn )(关于战斗的成语)。

3、(将勇兵雄):将:将领;兵:士卒;雄:强有力。将领和士兵都英勇威武。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

4、释义:决:决定;死:拼死。对敌人拼死决战。

5、立于不败之地:立于:处在;比喻自己处在一个永不失败的地位。

6、(肝髓流野):形容战斗激烈残酷、尸横遍野。

7、(擐甲执兵):擐:穿;兵:武器。身披铠甲,手拿武器。指准备战斗。

8、金鼓:古时作战,用金钲和战鼓指挥士兵,击鼓表示前进,鸣金表示后退;连天:响彻云霄。形容军威盛大或战斗激烈。

9、(弓折刀尽):比喻战斗力没有了,无法可想。

10、(练兵秣马):训练士兵,喂饱战马。指作好战斗准备。

11、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二千人。”

12、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13、兵戈抢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抢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混乱。

14、门庭若市: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热闹。

15、出处:清·昭梿《啸亭续录·转庵和尚》:“将军之事吴王亦至矣,为之辟地攻城,战无不克,数月之间招来数郡。”

16、(擦拳抹掌):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同“摩拳擦掌”。

17、赤膊上阵:chì bó shàng zhèn: 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18、(举例造句) 因为参加各种运动,是甚至于像这次一样,要‘冒枪林弹雨的险,受践踏死伤之苦’的。 ——鲁迅《华盖集续编·空谈》

19、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20、项羽要乘胜追击秦军,被范增制止了说:“秦二世昏庸,赵高专制擅权,他们是不会轻绕败将章邯的。再说,章邯还有一二十万人马呢,我们未必能全部吃掉他们。不如等他们内部起了内讧,再去攻打秦军。”项羽听了范增的建议,停止了进军。

21、速战速决:用快速的战术结束战局。也比喻用迅速的办法完成任务。

22、(解释) 枪杆象树林,子弹象下雨。形容战斗激烈。

23、(出处) 汉·蔡邕《蔡中郎集·外纪上·汉书十志疏》:“其时鲜卑连犯云中五原,一月之中烽火不绝,埃尘连天。”

24、出自:理由《高山与平原》:挫折也有两重性。它可以把人置于死地,也可能使人置于死地而后生。他只有背水一战 了。

25、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lie)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埋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返,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26、完颜亮过高地估计了他自己的力量,过低地估计了南宋军民的力量。就在他出兵南犯的前后,南宋的义军领袖魏胜和王友直,起兵收复了长期沦陷的海州(今江苏省新海连市)、沂州(今山东省临沂县)和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南)。各地义军的反抗斗争,有力地扰乱了金军的后方,分散了金军的兵力。在金军内部,从完颜亮出兵那天起,先后就有两万多人在半路上开了小差。更加严重的是,一部分女真贵族利用完颜亮率军南下的机会,发动政变废除了他的帝号,拥立完颜雍为新皇帝(即后来的金世宗)。可是当时走在南侵路上的完颜亮还蒙在鼓里。

27、解释:揭:高举;竿:竹竿,代旗帜。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28、(兵革互兴):兵革:兵器衣甲,比喻战争;兴:发起,发动。互相发动战争,战乱相继发生。形容时局不安定,战乱频繁。

29、危机四伏:四面都有埋伏,比喻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

30、(出处) 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一折:“叵耐刘备那厮,暗地夺取荆州,想他赤壁鏖兵,全仗我东吴力气。”

31、解释: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也隐喻男女私通。

32、(出处) 清·孙雨林《皖江血·拒敌》:“且划策,弹雨枪林,木坏山隤,江城付动灰。”

33、(有生力量):①原指军队中的兵员和马匹。亦泛指有战斗力的部队。②指充满活力的力量。

34、★四面楚歌——出自秦末项羽和刘邦的垓下之战。

35、枪林弹雨、枪林刀树、狼烟四起、炮火连天、尸横遍野等。

36、捷报频传:捷报:胜利的消息;频:屡次。胜利的消息不断地传来。

37、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38、白起针对赵括没有作战经验、鲁莽轻敌的弱点,决定对赵军采取迂回包抄的战术,并进行了具体的战斗部署:第在长壁构成一个袋形阵地,以主力部队坚守营垒,阻止赵军的进攻;第把原来在第一线上的军队作为诱敌部队,命令他们受到赵军进攻就向长壁撤退,引诱赵军深入包围圈;第在长壁的两翼布置精兵22000人,准备出其不意地插入赵军的后方,断绝它的粮道,并协助长壁的部队,包围来进攻的赵军;第另外再派出骑兵5000人插入赵军营垒的中间,把赵军分割成为两部分,使赵军首尾不能相顾。

39、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40、(刀折矢尽):折:断;矢:箭。刀也断了,箭也用尽了。形容战斗到后,无力再战了。

41、★火烧连营——出自三国时期蜀吴之间的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虢亭之战,由陆逊谋划。

42、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43、(被坚执锐):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谓上阵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

44、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 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45、淳于琼战败被杀的消息传到官渡前线,张郃看到大势已去,又听说郭图在袁绍面前诬陷他,他既气愤,又害怕,便同高览把全部攻城机械烧掉,一同到曹营去投降。袁军本来已经军心动摇,一见主将投降,就更加慌乱,全部溃散。曹军乘势反击,袁军大败,主力差不多全部被歼灭,袁绍和袁谭只率领着800名亲兵逃回黄河以北。

46、决一死战:决:决定;死:拼死。对敌人拼死决战。

47、(身经百战):亲身经历过很多次战斗。比喻况历多,经验丰富。

48、血流成河(xuè liú chéng hé)释义形容死伤的人多。也作“血流成渠”。

49、(出处): 《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50、兴高采烈: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51、革:皮革。指在战场上牺牲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形容英勇作战,战死疆场。

52、(楚河汉界):楚(项羽)、汉(刘邦)相争时,双方对峙的河界。后来中国象棋盘的双方分界处写有“楚河汉界”。也比喻一般战争的前线。也作“楚界汉河”。

53、(血战到底):血战:激烈地拼死地战斗。指激烈战斗到后时刻。

54、出处:《孙子·谋攻》:“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55、(笔枪纸弹):以笔为枪,以纸为子弹。指用文字作为战斗的武器。

56、势如破竹:shì rú pò zhú:势:气势,威力。 形势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57、: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九回:“为头一个先生,姓樊,名瑞,绰号混世魔王,能呼风唤雨,用兵如神。”

58、(兵不血刃):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59、纷至沓来: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60、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直杀到天明,却才收军。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61、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来日尽驱百姓当先,以军继其后,与曹操决一死战。”

62、(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63、果然,章邯回到秦国,在赵高的怂恿下,秦二世要惩办章邯。这可气坏了章邯手下的将军们。有个将军叫司马欣,就劝说章邯:“我们在前方拼死血战,还要受罚。他们站着说话不腰疼,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不如向楚军求和。”于是章邯就派人与楚军交涉投降事宜。项羽和章邯在“洹水南,殷墟上”缔结了“洹上之盟。”章邯投降了项羽。

64、欢声雷动: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乎的动人场面。

65、(孤军奋战):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66、陈友谅果然亲自率领水军顺流东下,先到大胜港,打算从这里登陆。可是这里的港口很窄,大船开不进去,而且发现朱军早有准备,就急忙掉转船头,直接驶往江东桥。到了近前,一看是大石桥,不是木桥,陈友谅不禁大吃一惊;接着按照约定信号,连喊“老康!”又没人答应。陈友谅这才恍然大悟,自己受了康茂才的骗,赶紧指挥部队撤退。

67、(解甲投戈):卸下盔甲,放下武器。比喻不再战斗。

68、鼓乐喧天: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形容十分欢乐热闹。

69、弹冠相庆: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70、势如破竹: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

71、王邑、王寻拒绝了严尤的建议,决定先破昆阳,再进兵宛城。新军全部兵力42万人,把一座小小的昆阳城包围了几十层。他们在昆阳城外扎下几百座营盘,真是旌旗蔽野,尘土遮天,擂鼓呐喊的声音一直传到几十里外。王寻、王邑一面命令士兵挖掘地道攻城,一面用冲车猛烈地撞击城门。汉军顽强抵抗,新军没能把城攻破。王邑又命令士兵推出十多丈高的楼车,靠近城墙。楼车上的士兵居高临下,对着城中放箭和发射石块。新军的箭和石块像雨点般地向城里射来。城中的人不能出门行走,老百姓要到井边汲水,都得背着一块门板挡住箭石。王寻、王邑更加得意,认为攻破昆阳,是早晚之间的事,只须坐等破城的捷报,再不去留心其他事情了。

72、(秣马厉兵):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73、(解释):露:暴露。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赞成的悲剧景象。

74、百战不殆 ( bǎi zhàn bù dài )

75、百战不殆: 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76、★背水一战——出自秦末楚汉争霸时期的井陉之战,由韩信带领。

77、项背相望:项:颈项。原指前后相顾。后多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78、释义: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79、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80、(荷枪实弹):荷:扛。扛着枪,上了子弹。形容全副武装,准备投入战斗。

81、(兵连祸结):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82、十一月二十七日黎明,金将完颜元宜率领将士们来到完颜亮的御营。完颜亮听到喧哗声,从梦中惊醒,还以为是宋军来劫营。他急忙披衣坐起,早有一支羽箭嗖的一声射入帐中,完颜亮拣起来一看,不觉大惊,原来是金军的箭。他正要去取弓反射,已被营外金军一阵乱箭射中了。金军将士一拥而入,见他倒在地上,四肢还在动弹,就用绳子把他勒死了。这个杀人不眨眼的暴君,终于落得了悲惨可耻的下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