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故事我来讲
1、以清育美德,用廉润心田。清正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廉洁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此次廉洁主题班会故事分享交流活动,充分发挥了班会课育人阵地的作用,也是我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具体实践,在师生心中播下了“真善美”的种子。今后我校将继续加大“清廉学校”的创建力度,积极营造清廉文化氛围,让清风正气溢满校园,让廉洁理念根植在师生心中,让廉洁之花在校园里绚烂绽放!
2、面对懵懵懂懂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多才多艺的金老师用一首朗朗上口的民谣,以别样的方式带领孩子们了解了明代新昌籍清官甄完的清贫生活,让六百年前的“甄完清风”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孩子们的认知,也让清廉之风浸润孩子们的心田。(廉洁故事我来讲)。
3、孔繁森与王宝森的鲜明对照,说明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性。追求进步、完善道德,是社会发展的主流。让我们一起深刻思考该选择和保持什么样的人生观吧。不同的人生观将会把人引向不同的境界:我们若崇尚孔繁森式的追求,就会不以善小而不为,就能一点一滴塑造出的心灵和品格;我们若是羡慕王宝森那样的“潇洒”,则会以恶小而为之,终一步一步滑向邪恶的深渊。在两种人生观的拔河赛中,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会站到正确的位置加油使劲。
4、有一次,天降大雨,他坐班车回姚关的家。“书记,这么大的雨,要不就破一次例吧?我们用车给您送回去。”“不行,定的规矩什么时候也不能破,回家是私事,不能有公车。”
5、勤、廉二字看似平浅,实则获上在此,信友在此,服民亦在此,舍此二字,上司即偶然表盼,亦不能久。
6、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7、建国后,谭震林长期担任d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每次外出都要向随行人员交代自己确定的“约法三章”:不准搞迎送,不准搞接风洗尘,不准工作人员趁机购买内部物品。
8、白话文释义:普通大众以财利为重,廉洁之士以名誉为重,贤能之人以志向为崇尚对象,圣明之人以精神为珍贵之物。
9、钱阳凤同志以《一张薪水表背后的故事》为题,讲述了李大钊同志每月把大部分收入都拿出来当做d组织活动经费,还慷慨资助贫困青年学生自己却过着极为节俭生活的故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崇高的革命精神,更让大家熟知了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d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一心为d,一心为民的崇高思想和清廉本色。 (廉洁故事我来讲)。
10、 为了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树立廉洁修身、诚信做人的思想意识,铁道运输学院“初心明廉”大学生廉洁教育社团于11月20日在教学楼907举办“廉洁故事我来讲”活动。
11、春秋时期,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玉石,把它献给主管建筑工程的大臣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的人说:“我已经把它给加工玉石的匠人看了,玉匠认为它是珍宝,所以才敢献给您。”子罕说:“我把不贪财作为珍宝,你把玉作为珍宝;如果给我,我们都丧失了珍宝,还不如各人持有自己的珍宝。”于是,留下了“子罕弗受玉”的美传。
12、第二是如果不得不常在河边走,那就坚决做到走在河边不湿鞋。
13、1957年4月底,谭震林率中央工作组到家乡上云桥乡进行“民主办社”工作试点。县委的同志热情欢迎谭震林一行的到来,决定将他及随行人员安排在新盖的县委招待所里并另开“小灶”,还指派一人做服务工作。谭震林知情后,坚决拒绝,并批评县委一班人:“我是回乡蹲点的,不是‘衣锦还乡’,我们共产d人不能搞这样的‘特殊接待’!”谭震林可能觉得自己的语言过于生硬,过了一会,他又找来县委几位负责人一起谈话,他诚恳地说:“我们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不是过去的钦差大臣。这样的安排,势必会脱离群众。蹲点嘛,就要与群众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第二天早饭过后,他就带领工作组全班人马,一起搬进县委大院,住进普通宿舍,在大食堂与普通干部职工一样用餐。
14、不,不是的!廉洁其实是很朴素的精神,无需极端,无需标榜。仰望先贤,我作为一名年轻人,面对那些因丧失廉洁而落马的领导干部、普通干部,甚至还有刚刚工作不久的年轻干部,我也曾心生疑惑:“难道廉洁在人们心中的分量严重缩水了?难道廉洁的正气已被雨打风吹去?”然而,一个身边的故事扭转了我的看法,使我明白:无论如何,廉洁永远是人心里真诚的呼唤、闪光的品质。
15、给我启示的,是在XXX实习期间带我的一位老领导。他曾经在XX战线上从事多年领导职务,经常与各类干部群体打交道,位殊权重。可他踏踏实实做人,本本份份做事,平时的交往中看不到老领导为虚荣所扰、为享受所困的情景,他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智慧的领导艺术为我进入干部队伍上了一堂很好的启蒙课。记的自己来实习的当天,老领导就对我说:小汤,作为长辈,我必须得提醒你啊:XXX的工作十分重要,今后可能也会面对不少诱惑,年轻人要想把工作搞好,从一开始就得注意“五官”端正,就是要“手不长”,“嘴不馋”,“耳不偏”,“腿不懒”,“心不邪”,努力做到廉在心中,洁在行中。老领导是这么说的,自身更是这么做的!
16、以廉化人,以洁润心,以讲明志。为弘扬光荣传统,讲述红色故事,近日,培训中心纪委组织开展线上故事会“廉洁故事我来讲”活动,以实际行动学习宣传d的二十大精神。各d支部围绕d史故事、廉洁人物、时代楷模等主题倾情讲述,经初评共评选出优秀廉洁故事9部,现继续对优秀作品进行展播,充盈清风正气,推动崇德尚廉蔚然成风。
17、后来,在的坚持下,工作人员把西花厅的地毯、灯具、窗帘等能够挪动的东西全部搬走。已经修缮好的地板、窗户,再换的话,又是一笔费用。只好让秘书算账,换过的东西他要个人付款,绝不用国家的钱。他说:“国家现在这么困难,各方面建设都需要资金,怎么能用公款为我家里装修,这是不能允许、不能容忍的。”等西花厅恢复了旧貌,才进了家门。
18、是像于谦一样吗?在六十寿宴那年,一一回绝了众人送来的厚礼,不外乎皇上送来的那只玉猫金座钟。
19、 每位同学在短短的几分钟内,紧紧围绕廉洁文化故事这一主题展开,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诠释了“廉洁”的浩然正气,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丰富而又精彩的廉洁世界,为在场的同学上了一堂生动的廉洁教育课。
20、清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明朝有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名叫于谦,他身居高位,却从未滥用手中的权利,在他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中没贪污受贿过,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操守。他带着两袖清风进京奏事的故事也成为一段人人称道的典故。
21、后,我想再次强调:要拒腐防变,好是远离那条河,如果不得不在河边走,那你一定要坚定信念,不湿鞋。如果不小心弄湿了鞋,那就赶快交待情况,而千万别下河洗脚甚至还洗澡,到那时,悔之晚矣!
22、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23、 春秋时,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24、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体现的是刚烈之气。
25、白话文释义:是宁愿凭力气除草耕作呢,还是游说于达官贵人之中来成就名声呢?是宁愿直言不讳来使自身危殆呢,还是跟从习俗和富贵者来偷生呢?是宁愿超然脱俗来保全纯真呢,还是阿谀逢迎战战兢兢,咿咿喔喔(语无伦次地谄言献媚)来巴结妇人呢?是宁愿廉洁正直来使自己清白呢,还是圆滑求全,像脂肪如熟皮,来谄媚阿谀呢?
26、学习先进,使我敬仰满怀,审视世情,使我更添清醒。我们究竟想要什么样的干部,究竟想形成什么样的作风?我想,“廉洁XX建设”应该能带给我们每一位干部切身的触动、深刻的思考。而在这一活动中,干部无疑更需要带好头、示好范。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干部群众的热切期盼,作为基层干部——
27、保持清正廉洁,建设廉洁政治,就是要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保持一心为民、不谋私利的政治局面。只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获得广泛、可靠、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这是我们d深刻洞察现实和历史、国内和国外得出的科学论断。
28、 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发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d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三百两。
29、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
30、我们要在学习中理解廉洁,不断地学习掌握d员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制度、各项规定,经常性地接受廉洁从政警示教育,使廉洁的要求成为一项基础知识;
31、郑板桥回到杨州,生活仍很贫寒,他在女儿嫁奁诗中写道: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
32、宋时,刘温臾在朝中身居要职,一个自称他门生的人送给他一车粮草,刘温臾推辞不掉,当即答谢回赠他一套华丽的衣服,其价值高于一车粮草的数倍,那人见达不到送礼行贿的目的,只好将粮草拖了回去。
33、人生有诚信才更加灿烂,世界有了诚信才更加精彩。同学们,为了创造和谐的美好明天,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让敬廉崇洁、诚信守法的清风永远飘荡在我们心中,永远飘扬在我们校园的上空吧!
34、同学们还把自己收集来的清廉小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从清廉小故事中,同学们了解到清廉必须从身边小事做起,要时刻养成节俭惜物、诚实守信、不贪取不应得钱财的良好行为习惯。
35、乾隆十七年,潍县遇到天灾。板桥关心民瘼,呈请,赈济。然后,他的请赈惹怒了上司,遭到打击报复,被加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
36、59岁的张定宇,从一名普通医生起步,先后担任湖北省卫健委副主任、武汉市四医院副院长。共产d员、院长、医生,是张定宇的三重身份。
37、成语故事《黑白混淆》出自《后汉书·杨震传》:“白黑溷淆,清浊同源,天下讙哗,咸曰财货上流,为朝结讥。”溷(hùn混)淆:混淆;讙:通“喧”。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故意颠倒是非。也作“混淆黑白”。
38、成语故事《不为五斗米折腰》《晋书·陶潜传》:“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五斗米:指微薄的官俸;折腰:弯腰行礼,引伸为屈身事人。“不为五斗米折腰”,表示为人清高,不肯为谋求生计而屈居人下。
39、1931年,顾顺章和向忠发相继叛变后,我d在上海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中央特科被迫离开上海,中央特科的重任交到了手上。
40、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风清气正谱新篇——如何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41、 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不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
42、退休第三天,他就背起铺盖,赶到离大亮山近的黄泥沟,带领着从县里抽掉来的15位同志,人挑马驼,在大亮山搭建简易窝棚,植树造林就这样开始了。要把大亮山变成林海,需要大量的树苗,杨善洲可谓绞尽了脑汁。“去街上捡这个果壳,不就能省点种子钱嘛!”“老书记这也太丢人了吧!”“捡种子并不丢人,街上那么多人,你要不说,谁知道你是谁呀?”“老书记,你要我上山种树,我有的是力气,可捡这个……“山下弯弯脚,山上绿一片,等果子成熟了,就光彩了!”杨善洲经常说,共产d人什么困难也不怕,就怕伤群众的心。21年过去了,杨善洲捡回来的果核,已经变成了大亮山上郁郁葱葱的果林。2009年4月,82岁的杨善洲把辛劳建成的面积8万亩,价值3亿多元的大凉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国家“我办林场是义务,不要报酬,林场这笔财富,从一开始就是国家和群众的,我只是代表他们在植树造林,实在干不动了,只好物归原主。”“老书记,谢谢您!”
43、成语故事《不贪为宝》出自《左传.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贪:爱财,贪得;宝:珍贵物品。“不贪为宝”,就是以不贪得为可贵,表示廉洁。
44、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d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为深入推进廉洁文化建设,通过对百年d史中共产d人典型廉洁故事的重温讲述,带领大家在学史明理中养清廉之风,在学史增信中筑清廉防线,在学史崇德中汲清廉力量,教育引导广大d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从百年d史中汲取奋斗力量,护航新征程、彰显新作为。
45、古时,东关临池司马孟宗在外做渔官时,因妻子爱吃鱼,他便把腌鱼寄给妻子。其妻却将鱼如数退回,并附言说:“你做渔官,却把腌鱼寄给我,别人如何看呢?”为此,她三年不吃鱼,司马孟宗从此也恪守清廉。
46、清顺治年间,侯抒愫任潍县知县时,操守清正。大商人郭某遭了官司,有十多个官员为其说情,侯抒愫都闭门不见。侯抒愫为官清正与其哥哥的劝导是分不开的。当初,侯抒愫任知县时,其哥哥侯抒恽就劝戒说:“我们家世代清白,你如果贪一文钱回来,我就不认你这个弟弟了。”
47、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48、秋收起义失败后,秦邦礼到上海避难,一边在一家店当学徒,一边秘密从事地下交通工作。
49、当时年幼的我,在房间里看得十分不解。现在,我才真正明白,姨父的清廉,我深深佩服,他在自己的岗位上时刻保持着他的廉洁,平凡的他,却有不平凡的举动。
50、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絜楹乎?
51、后,几分钟的沉默,那位伯伯勉强地挤出一点笑容,放下手中的东西准备告辞。姨父叫住他,说把东西拿回去吧,伯伯摆摆手笑着就走出门了。
52、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般诗情画意,生动表述了板桥身在官位,却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
53、惭吴陷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郑板桥一生历尽坎坷,廉洁爱民,于乾隆三十年放下了手中的如椽之笔,与世长辞。
54、在近几年查处的腐败案件中,很多都是“揪出一个,拉出一群”的集体腐败案,比如厦门走私案、湛江走私案和省交通厅腐败案就是这样的典型案例。在省交通厅腐败案中,李向雷、文发明、张三戒等高级领导干部与包工头杨建心等人来往密切,频繁进出杨建心等人在某高级宾馆包下的套房。结果,在套房里污浊的空气中,李向雷等人对包工头的行贿由开始的推却发展到主动索贿,由给多少收多少发展到讨价还价。李向雷等人由于常在河边走而湿了自己的鞋,同时,由于“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巨大效应,还导致交通厅不少下级领导干部也把持不住,纷纷效仿。结果,行贿受贿之风在单位内部形成了一条肮脏的大河,令其他的领导干部或普通干部也不得不常在河边走。后,省交通系统中国共产d有90多名国家公职人员收受贿赂,形成了令人震惊的集体腐败案。由此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作为单位的主要领导,必须时时处处以李向雷等人为鉴,要亲近一身正气的正人君子,远离另有企图的卑鄙小人,坚决做到不赴任何不该赴的约,不吃任何不该吃的饭,不拿任何不该拿的钱,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真正发挥作为上梁的支柱作用。而作为下级领导干部或普通干部,在加强自身廉政建设的同时,必须积极主动行使民主监督权力,与单位内外出现的任何腐败分子或腐败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为自己、为别人创造一个清正廉洁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