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静心禅语【文案95句摘抄】

admin 伤感的语录 2023-03-04 09:45:55

佛家静心禅语

1、我们现在心里烦恼不清净,就像池塘里的水浑浊不清。为什么会浑浊呢?因为有鱼在游动,把清水搅起来了。心中哪来的烦恼?因为有妄想,没有妄想就没有烦恼。

2、5)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3、★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

4、不睹恶生嫌,不观善劝措,不舍智就愚,不抛迷就悟。

5、生度脱心,息灭恶念。★报君今日是念佛须当戒淫欲。

6、觉者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佛国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

7、人之所迷,因在局内,人之所悟,因在局外。人生充满变数,定力如何,直接影响到人生的走向。淡定看人生,宁静看自己。

8、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9、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10、智慧的种子在我们内边,认识它,我们会比历史上任何一位英雄都无所畏惧;不认识它,每件事都会令我们不安,即使拥有全世界也不会快乐。贪婪和欲望因此造成,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快乐过。

11、永远不要浪费你的分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12、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13、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14、养心莫过于养志,不苛求生活本来就是对生活的一种善待。

15、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及涅盘寂静,是三是法印。——源自:《莲花面经》

16、心小了,小事就大了;心大了,大事都小了;看淡世间沧桑,内心安然无恙。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定其心,应天下之变。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败看坚持。

17、有缘而来,无缘而去。世上之事,就是这样,该来的自然会来,不该来的盼也无用,求也无益。有缘,不推,无缘,不求。来的,欢迎,去的,目送。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人世间的事情勉强终归不能如意,强求势必不会甜蜜。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世事大抵如此,努力无悔,尽心无憾。

18、“染”的意思是“被污染”,代指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清”指的是清醒。在这里引申为辨别是非的意思。总的意思是人要保持善良的本性,同时清醒的辨别社会上的是非曲直。

19、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20、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唐代惠能《菩提偈》 译文: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21、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22、人生在世,快乐是一生,忧愁也是一生,何不开开心心的过好这一生,凡事看开些,看淡些,嘴角上弯,疏开眉头,把事情简单一些,你会发现,事实远没那么糟糕!虽然人生有很多劳累和辛苦,但是人生已无路可退!只有勇敢的面对和坚强的路过,人生真正的归宿,是心地的清净和解脱。

23、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24、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25、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26、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27、16)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28、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29、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30、过客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佛说∶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过堂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佛说∶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31、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32、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33、心性虚空,动静之源莫真如绝虑,缘计之念非殊。

34、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35、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杀人无血,其过甚恶。

36、唯有心静,才能生出智慧。真正长久的幸福,靠自己经营。经营在哪里,收获在哪里。经营理财身不穷,经营思想心不贫。持久的幸福感,要靠经营一颗宁静,稳重,忍耐,淡然而平和的心。

37、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38、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没有。

39、业障深重的人,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40、菩提无是处,佛不得,众生亦不失菩提,但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4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42、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43、放得下,才能更好地拿得起。人生不管是苦恼还是快乐,是舒心还是纠结,都是源于自我心境,大可不必苦苦纠缠,黯然神伤。只要找到正确的方向,人生就不会迷茫。不要心怀不满、怨气冲天,也不必耿耿于怀。与其烦躁地抱怨生活命运不公,还不如从容淡定地笑对人生。

44、问大珠禅师、多么大算大?答、无边际。又问、多么小算小,答、看不见。问、大无边际,小至不见,究竟何处是?禅师反问、何处不是呢?

45、释义:回头望去,我来时淋雨的地方,一片萧条,归去时又一片平静,也没有什么风雨,也无晴。

46、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47、但当自观身,云何食他肉。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

48、出家人的境界很高很妙,如果你真的用功开了悟,所谓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十方法界,山河大地都是如来。

49、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

50、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51、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52、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53、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唐代惠能《菩提偈》 译文: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妙的佛家思想?

54、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55、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北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56、心散乱、胡思乱想的,心就很难静得下来。只有用专心才能伏住或转变这种不良情绪,平时我们还可在心里、口上默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圣号的功德利益很大,其中一个作用就是能静心。心中默念。均须心里念得清清楚楚。耳中听得清清楚楚。如此则心不外驰。妄想渐息。静念渐纯。就能快速的把乱想转变成静念相继。

57、一念而从善,一念而从恶,一念而成佛,一念而成魔。一切皆在一念之间!

58、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59、不睹恶生嫌,不观善劝措,不舍智就愚,不抛迷就悟。

60、恒唯法师:生活里无论我们的心态怎么样,这个世界好像并不在乎,我们那些自以为是的感觉,有时候祈求上苍,留给我们的只是蓝天流云,人活一场后来才明白,祈求神灵,后不如寻找自己内心的安宁。

61、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下文是佛家经典佛心禅语,希望你们喜欢。

62、佛在心中莫外求,浅显自然游。天籁破解千重雾,空谷闲云万载流。尘世忙碌日取汗,独处静心月照楼。悟得随缘是妙谛,抛尽妄执乐相酬。

63、授业佛曰:执著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佛曰:执著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佛曰:执著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佛曰:不要再求五百年,入我空门,早已超脱涅磐顿悟禅者心也,心中有禅,坐亦禅,立亦禅,行亦禅、睡亦禅,时时处处莫非禅也。禅也是顿生的,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人顿悟,得禅意。

64、该怎样,就表现怎样的心,既不矫揉造作,又不虚伪处世,完全是一种真实自我的流露,在这种真我里心自然解脱自在了。

65、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66、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67、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68、常常使别人过快乐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乐。

69、在给别人充分尊重的时候,你已经尽善尽美地做好了一件事情。

70、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71、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天气的变化,人情的冷暖,不同的风景都会影响你的心情。而他们都是你无法左右的。看淡了,天无非阴晴,人不过聚散,地只是高低。沧海桑田,我心不惊,自然安稳;随缘自在,不悲不喜,便是晴天。

72、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

73、时间过得真快,一下子就老了,一下子就死了,人命在呼吸之间,要有受用,必须靠自己。

74、想得开,想不开,终还得想得开,何不提前想得开,找那么多憋屈干什么。放得下,放不下,终都是被放下,何不快乐的放下,受那么多累心做什么。

75、行于世,当识人,识人不必探尽,探尽则多疑;当知人,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当责人,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当敬人,敬人不必卑尽,卑尽则少骨;当让人,让人不必退尽,退尽则路寡。

76、学道人只怕一念有。即与道隔矣。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佛。

77、有些事,你真别看清,看清,心痛;有些人,你真别看懂,看懂,伤情。人生,就是一种糊涂,一份模糊,说懂不懂,说清不清,糊里糊涂,含含糊糊。人生看不惯的东西太多,看清、看懂,全是自找伤心。给生活罩上一层薄雾,不是自欺,而是对自我的保护。凡事太认真,苦了心,累了自己。

78、将恩惠刻在岩石上,将仇视写在沙滩上。佛祖会保佑心地善良的你!

79、诚实守信是与他人相处的要诀,结缘交友的前提,唯诚信才能趋真趋善,进德进学,立身立业。“本立而道生”,父母是孩子的本,这些品质又是做人的本。

80、3)佛语有云: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佛语有云:心清自然凉,心诚自然灵。佛语有云:宁静而致远。

81、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云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82、心外见法即是外,若悟自心,即离生死,即是涅盘。

83、四季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沙门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84、沧桑洗尽华章,醉极弹歌一场。莫要轻言亘古,离散终看荒凉。

85、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86、9)佛陀卧于恒河畔,不进食不沐浴,想通过肉体痛苦悟道。终无果,终明白:肉体修行仍将受困于肉体,执于一念,也受困于一念。

87、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88、人活一世,其实吃苦没什么不好的,其成长的过程是复杂又充满乐趣的。生命中有太多的不尽人意,更无法维护一个尽善尽美,也无法给缘起缘灭一个合理的解释,既然都做不到,那就要给生命一个浅释,还心灵一份淡泊。

89、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90、湖水湖风凉不管,看汝梳头。——龚自珍《浪淘沙》

91、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92、人强大的时候,不是坚持的时候,而是放下的时候。当你选择腾空双手,还有谁能从你手中夺走什么!多少人在哀叹命运无可奈何之企盼头际,却忘了世上强悍的三个字是:不在乎!

93、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他部份的缺点。

94、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水,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此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