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故事【文案95句摘抄】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3-03 20:28:39

哲学家故事

1、这意味着什么呢?黑格尔对此有过一个说法:赫拉克利特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他是第一个把宇宙理解为一个过程的人。(第三章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2、纪伯伦只好又回到美国,十五个月里,他相继失去3位亲人,并欠下了15000美元的债务。为了还债,纪伯伦和大妹玛尔雅变卖家中的财物,靠写文章、卖画、做零工来赚钱,纪伯伦在波士顿的老师戴伊得知了这个情况,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3、从28岁到40岁,柏拉图都在海外漫游,先后到过埃及、意大利、西西里等地,他边考察,边宣传他的政治主张。公元前388年,他到了西西里岛的叙拉古城,想说服统治者建立一个由哲学家管理的理想国,但目的没有达到。返回途中他不幸被卖为奴隶,他的朋友花了许多钱才把他赎回来。

4、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

5、 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出生在百老汇酒店的一个房间里。65岁时去世,他说:“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出生在酒店的房间,该死的,死也酒店的房间。“

6、 德里克贾曼是一位艺术家,作家和电影制作人。他的后一句话:“我希望全世界都充满了白色地毛绒鸭子。”

7、“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8、 阿瑟·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故事的作者,享年71岁。在他去世前,他看着妻子说:“你真的很好。”然后紧紧地依偎在她的怀里而逝。

9、柏拉图曾说过,在这个时代我们知道的所有人中间,苏格拉底是勇敢、聪明、正直的。他追随苏格拉底的脚步,在其影响下成了一个博学的哲学家。(第十一章柏拉图——培养哲学王)

10、哲学家再问:“你懂化学吗?”渔夫回答“不懂。”哲学家叹道:“真遗憾!这样你就等于失去了一半的生命。”这时,水面上刮起一阵狂风,把小船掀翻了。渔夫和哲学家都掉进了水里。

11、公元12世纪以前,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一直被教廷排斥,甚至欧洲已经不再流传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当时,柏拉图的学说占统治地位,因为圣奥古斯丁借用和改造了柏拉图的思想,以服务神学教义。直到13世纪,托马斯·阿奎那利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解释宗教教义,建立了烦琐和庞大的经院哲学。亚里士多德才重新被重视。

12、“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13、道德可以认为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只要那个目的有价值,达到目的的手段才有价值。

14、苏格拉底回答道:“我向来有兴趣的是,看看市场上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不要买自己想买的东西,而要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不需要的东西即使只花一分钱,也是昂贵的。”(哲学家故事)。

15、苏格拉底:“真的很爱她?她认为离开你是一种幸福。”

16、苏格拉底没有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简单也是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

17、亚里士多德在质疑老师中,发展了柏拉图的学说,伽利略、牛顿等后辈又在质疑、打脸亚里士多德的过程中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18、  渔夫边从鱼钩上取鱼,边不解地问:“可鱼儿现在还在池塘里,先生却在考虑怎么吃它了,是不是早了点?”

19、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他认为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非物质的观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真实的,而物质世界是不真实的,是理念世界的模糊反映。我们可以以美为例来理解柏拉图所说的感觉世界、理念世界和人的思想认识三者的关系。柏拉图认为:世间有许多类的事物,当你判断它是否为美时,心中必然已有了一个美的原型,这心目中美的原型又来源理念世界中存在的那个的美。任何美的事物都无法与美的原型相比,前者不过是对后者的一种模仿,美的事物有千千万,而美的原型或理念的美却只有一个。其他事物也是如此,如有了桌子的理念才有各式各样的桌子,有了房子的理念才有了各式各样的房子,有了绿色的理念才有了世间的绿色……显然,他的理念论是客观唯心的,根本的错误在于抹煞了客观世界而把假想当成了真实。

20、  后的结果是,那渔夫回家饮着小酒,品着鱼香,而哲学家却依然两手空空,饥肠辘辘,但他在意念里早津津有味地品尝过鱼了。摸着瘪瘪的肚皮,已开始考虑明天打天上的鸟了,甚至琢磨着该怎样吃鸟了。

21、请注意:赫拉克利特特别强调了宇宙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还强调了火的“燃烧”和“熄灭”。

22、 莱昂纳多达芬奇(发明家和画家): “我冒犯了上帝和人类,因为我的工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23、让他迷恋、激动和疲惫的事有多少啊!他从前一段围绕婚姻的感情纠葛中解脱出来了,他更爱生活了。5月,玛丽来到纽约与纪伯伦见面。

24、后来,那人遇到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他问:“你的老师总是那么快快乐乐,可我却感到,他每次所处的环境并不那么好呀?“

25、3目录1内容提要编辑本书着重描述了人类史上数十位著名哲学家的境遇、情感与生平,因之,它并不该被看做是一部哲学史,而是一部关于哲学家的故事。这些故事本身奇巧而有趣,加上作者娓娓动听的叙述,使它变成了一部极富魅力的人文经典。该书自问世以来,一直畅销不衰,给热爱哲学但又心存敬畏的读者们敞开了一扇亲切的大门。苏格拉底服毒、柏拉图逃亡、亚里士多德被流放,为了真理师徒三人前仆后继;培根立遗嘱托付“把灵魂送给上帝;把躯体留给泥土;把名字留给后世”;伏尔泰和卢梭两人合伙“击垮了法国”……威尔·杜兰特以苏格拉底的谦逊、伏尔泰的洞察力和恒心、罗素的冷静,用生动幽默的文笔,将哲学思想融合于血肉之躯,记述了从苏格拉底到约翰·杜威等有史以来的主要哲学家,让读者在短的时间内、用有趣的方法读懂漫长的哲学发展和艰深的哲学精髓。(1) 2作者简介编辑威尔·杜兰特(WillDurant,1885―1981)普利策奖和自由勋章获得者。用五十多年的时间写就一系列广受好评的重要著作,《哲学的故事》、十一卷本《世界文明史》(后几卷是他和妻子阿里尔合著)、《历史上伟大的思想》等。他终生致力于将哲学从学术象牙塔中解放出来,让它进入普通人的生活。《哲学的故事》出版后,第一年连续再版22次,迅速译成18种语言,掀起了世界范围的哲学热潮。(1) 《哲学家讲的哲学故事》系列丛书的第一卷于2005年由韩国子音&母音株式会社在韩国出版,直至2010年方才出齐。加上之前的策划组稿时间,韩国出版家和众多知名学者耗时近十年,终于为广大读者奉献出这套堪称哲学盛宴的少儿普及读物。这是一套妙趣横生的故事书,改变人生的哲学课,让孩子和家长共同成长的智慧之书!丛书每卷约4万字,插图20幅,全彩印刷。每卷均以东西方哲学史上一位著名哲学家的核心思想作为主题,并将其地融合于贴近中小学生生活与爱好的精彩故事和插图中。丛书首先强调的就是故事的可读性。

26、10月31日,纪伯伦抵达纽约,接着马不停蹄赶到波士顿,把行李交给妹妹玛尔雅后,便匆忙地去见玛丽。

27、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都成了家,先后搬了出去,屋内只剩下他一个人,但他每天仍快乐。

28、哲学家说:陛下,我确实该死。但是您能不能缓我两年的时间,我可以教会您的马说话。

29、第寻找方法,寻找可以用于研究这个世界上事物的理论的方法。哲学是用来引领社会发展的,要解决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要想找到新的理论很难。哲学家肯定要做很多的设想,绝大多数都会成为空想。为了提高效率,就需要找到能提高效率的方法,也就是新的思维方式。也可以称之为新的思维工具。

30、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对着一只给他叼回死鸟的狗说了句,“好狗。”

31、《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主要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他认为,国家就是放大了的个人,个人就是缩小了的国家。人有三种品德:智慧、勇敢和节制。国家也应有三等人:一是有智慧之德的统治者;二是有勇敢之德的卫国者;三是有节制之德的供养者。前两个等级拥有权力但不可拥有私产,第三等级有私产但不可有权力。他认为这三个等级就如同人体中的上中下三个部分,协调一致而无矛盾,只有各就其位,各谋其事,在上者治国有方,在下者不犯上作乱,就达到了正义,就犹如在一首的乐曲中达到了高度和谐。

32、我是谁?我来自哪里?你为什么需要我?后来邢台不孕不育专科医院(邢台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检验科的医生帮我解析了这三个困扰了我多年的问题。

33、柏拉图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34、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

35、回到讲台后,他再次提问:“同学们,大家闻到苹果的味儿了吗?”他的话音刚落,除一位学生外,其他学生全部举起了手。那位没举手的学生左右看了看,也慌忙地举起了手。他的神态,引起了一阵笑声。苏格拉底也笑了:“大家闻到了什么味儿?”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香味儿!”

36、尽管亚里士多德,某些关于世界的经验论还不够完善。但他的逻辑学、伦理学、美学仍然是人类思想的永恒典范。

37、苏格拉底是单身汉的时候,原来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房间里,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38、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有什么好高兴的?”

39、第寻找新的理论。新的理论可以解决社会的现实问题,对社会的发展起引领作用。比如西方国家,就是借助近代产生的哲学思想,打破了宗教势力和封建领主的统治,建立了西方民主制度,完成了工业革命。满清在鸦片战争后, 只知道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产品,而不能引进和接受西方的思想。所以就只能走向灭亡。但是人是很难被改变的,除了孩子。一个成年人,你让他接受一个新的普通事物,都比较困难,更何况是新的思想。参考一下,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阿Q。以及马克思是怎样形容资本家的,就应该能够大概明白了。新的哲学理论如此的重要,它被人接受的难度又是如此的大。 如果不是社会面临严峻的问题,有迫切的需要,就算某个哲学家研究出了新的哲学理论,也难以被重视和采用。 哲学家现在又不是一个职业,不能以此来为生和牟利。所以现在社会上都是一些研究哲学的人,而哲学家。不管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 都已经有很长的时间没有冒出来了。而他的出现,也意味着世界面临重大的社会问题,面临迫切的改变。

40、“苏格拉底的妻子”是悍妇、坏老婆的代名词。她是个心胸狭窄,性格冥顽不化,喜欢唠叨不休,动辄破口大骂的女人,常使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困窘不堪。一次,别人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娶这么个夫人”时,他回答说:“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我如果能忍受得了这样女人的话。恐怕天下就再也没有难于相处的人了。”据说苏格拉底就是为了在他妻子烦死人的唠叨申诉声中净化自己的精神才与她结婚的。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互相争论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出外提来一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怒斥妻子一顿,哪知苏格拉底摸了摸浑身湿透的衣服,凤趣地说:“我知道,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的。”

41、过了一年,苏格拉底把一层的房间让给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家有一个偏瘫的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他搬到了楼房的高层--第七层,每天,他仍是快快活活。

42、苏格拉底:“丢了就丢了,何不继续向前走去,鲜美的葡萄还有很多。”

43、爱迪生: “那漂亮。”在他去世前,爱迪生从昏迷中醒来,他睁开眼睛,不知道是看着妻子还是窗外的景色留下了后的这句话。

44、“愚蠢的哲学家”给孩子编写的哲学启蒙书!!!

45、但是苏格拉底拉住了他,不准他去报复。朋友说:“你怕那个人吗?”“不,我绝不是怕他。”“人家打了你,你都不还手吗?”

46、康德是一个聪明的人,他的代表作《纯理性批判》出版后就进行过重大的修改。这说明,他是一个思想上不断进取、发展的哲学家。

47、什么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简单讲就是我们心中存在着的那种向善的强制性力量。康德认为那是我们天生就有的,否则我们不会一做坏事就感到内心不安。尽管他关于道德的论述在后来遭受到很多质疑,但他那句关于星空和道德律的名言却响彻了几个世纪。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也曾这样发出共鸣:“头顶有群星璀璨,心中有道德法庭。”

48、当然,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水是万物之源”这句话似乎很没有道理,但在哲学的世界里,泰勒斯的这句话,意味着人类已经开始透过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去思考世界的本原了。(第一章泰勒斯——古希腊哲学的起源)

49、忽然有一个莫名其妙的人,冲了出来,对苏格拉底打了一棍子,就逃去了。他的朋友立刻回头要去找那个家伙算账。

50、1904年,31岁的玛丽在家中举办宴会,邀请各个学校的老师参加,受到邀请的老师戴伊想借此机会,带着纪伯伦开开眼界。在一群装扮精致的男女之间,纪伯伦显得尤其格格不入,他的出现让有些人窃窃私语。作为主人的玛丽也注意到了纪伯伦,但她没有以貌取人,而是热情接待了他,并把他郑重介绍给客人们。

51、拉斐尔的一位好朋友,红衣主教Bibbiena在写给他的侄女的信中写道,拉斐尔醒过来了,环顾四周,然后问道:“阳光是从那里来的?” 当他们跟他说话时,他似乎没有听到朋友说的话,然后说出“快乐......” - 却没能完成这句话。

52、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0--前406年)曾承认写三句诗有时要花三天时间。一位跟他谈话的低能诗人惊讶地叫了起来:“那么长时间我可写出一百句诗呢!”“这我完全相信,”欧里庇得斯答道,“可它们只会有三天的生命力。”

53、失恋者:“依您的说法,这一切倒成了我的错?”

54、但亚里士多德说了一句有名的话: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55、失恋者:“高兴?怎么可能呢,不过怎么说,我是被人给抛弃了。”

56、那人见他还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间,也感到高兴吗?”

57、哲学家摊开两手说:“你们已经给了我太多的荣誉,先生们,但我不想再写了,理由有四点:我太老了,太胖了,太懒了,太富了。”

58、正是劳动本身构成了你追求的幸福的主要因素,任何不是靠辛勤努力而获得的享受,很快就会变得枯燥无聊,索然无味。

59、哲学家是指进行哲学思考的人。他们在取得巨大的成就时,背后的故事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哲学家的有趣故事,欢迎大家阅读与学习!

60、今天,他刚一来我这里,我就抢在他前面说:“我有话说。”我犹豫了一会,接着又说:“我的心背叛着我的嘴,我的心责备着我的脑,但真理是要占上风的。”

61、在出现的页面右上角,点击“放大镜”——搜索按钮。

62、但尼采本质上却并不拥护悲观主义,他为此被后人称为“新的虚无主义者”,行走在精神世界里“永恒轮回”。

63、休谟曾向朋友提及一次他在偶然间被“转化”为基督徒的过程:当他前往监督自己新居建筑工地的途中跨过爱丁堡市中心一片刚干枯的湖泊时,他不小心滑入了泥沼中,由于身型肥胖而爬不出来被困在了那里。这时一些卖鱼妇人刚好路过,看到了休谟的窘境,但她们很快便认出他是那位知名的无神论者,于是拒绝救援他,直到休谟答应要成为一名基督徒、并且被迫在泥沼中朗读主祷文和信经之后,这些壮硕的卖鱼妇才将他拉起。休谟事后向朋友开玩笑道这些卖鱼妇是“他所遇过聪明的神学家了”。

64、一位哲人单身时,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房子里。

65、“孩子,问题就在这里,”苏格拉底站起身来,慈爱地抚摸着柏拉图的肩头,说,“一个人如果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看待别人,常常会把人看错。所以,我看人,从来不看他对我如何,而看他对待别人如何。”

66、苏格拉底又问:“还有哪位同学闻到了?”学生们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苏格拉底再次举著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座位旁边走过,边走边叮嘱:“请同学们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

67、这一忠告显然也是他自己奉行的原则。按他自己的说法,他曾经从“独断论的美梦”中被唤醒。他所说的“独断论”是指他的前辈哲学家莱布尼兹和沃尔夫的学说。这种学说的内容是什么,在这里无关紧要。我要说的只是,康德认为自己曾躺在这种学说上睡过大觉,停止了“自己思维,自己探索”的活动。一旦醒过来,他就开始努力“用自己的脚站着”。

68、进一步说,这个题目,还可能是个伪命题——好像没听说什么时候有过机构的统计,能够证明“许多”大哲学家拒绝结婚——统计学意义上的“许多”,似乎缺乏足够的根据。

69、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

70、  渔夫摸了摸自己的头,虚心地问,那鱼儿游来游去,眼花缭乱的,先生怎么能够看得清呢?

71、你大概快要知道康德忧虑的是什么了吧?他是一个热爱科学、热爱知识的人,当发现整个知识大厦都好像建在流沙之上时,怎么能不担心呢?他花了12年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是不是真的解决了,后人一直有争论。他的解决办法说起来很难懂,你也没有必要现在就弄懂它。我想告诉你他的一些主要结论,目的则在于让你了解他更深一层的忧虑。

72、3个月之后,苏格拉底又问道:”那个简单的甩手动作,有谁在坚持做?“这一次,只有一位学生举起了手。他,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大思想家的柏拉图。

73、  哲学家看了渔夫一眼,从鼻子里哼了一声,不紧不慢地说:“我在考虑怎么烹饪它了。”

74、 O.O McIntyre是一名美国记者。他去世前对妻子梅贝尔说了后一句话:“斯诺克斯,请你转过来。我喜欢看着你的脸。“

75、哲学家卡尔·马克思: “遗言是给那些没有说够的傻瓜准备的。”

76、一次,柏拉图对老师苏格拉底说:“东格拉底这人很不怎么样!”苏格拉底问:“这话怎么说?”柏拉图说:“他老是挑剔你的学说,并且不喜欢你的扁鼻子。”苏格拉底笑了笑,缓缓地说:“可我倒觉得,他这人很不错。”柏拉图问:“你怎么会这样认为呢?”苏格拉底说:“他对他的母亲很孝顺,每天都照顾得周到;他对他的老师十分尊敬,从来没有对老师不恭的行为;他对朋友们很真诚,常常当面指出别人的弱点,帮助改正;他对孩子很友善,经常和孩子们在一起做游戏;他对穷人富有同情和怜悯,有一次,我亲眼看见他搜出身上后一个铜板,丢进了乞丐的帽子里……”

77、在出现的页面右上角,点击“放大镜”——搜索按钮。

78、尼采有一颗狂日错乱的心,他认为语言通过撒谎来发挥运用。语言生产出缪论,对人施行暴政。他谴责柏拉图“对时间的恐惧”,渴求虚无和死亡。

79、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开始,大家每天做三百下,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80、如果还有,可以举出康德。这是个特例——康老先生,真的一表人材,可又真的属于那种嗜书如命的夫子。把他归入德国哲学家,其实不很准确,他出生并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现在属于俄罗斯,叫加里宁格勒,旧称柯尼斯堡。康德一生,也没出过这个地方。按传记作家的说法,他后来甚至连执教的大学校园也没出过。也是据说,他的学生看他永远沉溺于书斋和教室,把终身大事搁在一边,便找了个女人塞进老师的寝室。第二天,只见康老先生一直不停地摇头叹气,说,哎,一套杂乱无章的程序,毫无逻辑可言。再次说明,这只是据说。 (加里宁格勒或柯尼斯堡)

81、纪伯伦首先搬到瓦渥雷区164号,虽然住着简陋的房间,但他很快与布鲁克林与曼哈顿的阿拉伯朋友们打成一片,他应邀给人画像,和朋友们交流阿拉伯世界的消息,去看画展,和艺术家、鉴赏家讨论出售画的价钱,上博物馆,做礼尚往来的应酬,读自己购得的和玛丽寄来的书,有时累病了又和疾病作斗争。

82、康德强调了人的认识能力(他称为纯粹理性)在获取知识方面的主动性。他说,人的认识能力并不像一块只能被动接受印象的蜡版(把什么东西往上一按,就留下一个痕迹),而更像一个活动着的装置,能够把感觉材料整理、铸造成形(知识)。与此同时,他为纯粹理性划定了界限,说只有在某种范围内,它才有可能取得对它有效的知识。超出这个范围,它就无能为力了。也就是说,在这个范围之外,我们不可能有任何知识。

83、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出外提来一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

84、进入“搜索”页面后,输入期号进行搜索,一般都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一期。如果没有找到,也可以尝试输入标题中的关键词进行搜索。

85、其实,柏拉图心中至善的城邦,不过是空想的乌托邦。他认为:理想的国家纵然还不能真实存在,但它却是真实的国家,现存各类国家都应向它看齐,即使不能完全相同,也应争取相似。这就是柏拉图对他的理想国家所持的态度。柏拉图在文艺、美学等方面,也有成套的理论主张。他的“对话”妙趣横生、想象丰富,依此他完全有资格被列入古代文学大师之列。然而,他却起劲地贬低和非难文学家及诗人,他认为,一切文艺家的作品,归根结底是模仿别人的仿制品。

86、“但是,他对你却不那么尊敬啊!”柏拉图说。

87、苏格拉底:“去感谢那个抛弃你的人,为她祝福。”

88、后来,那人遇到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他问:“你的老师总是那么快快乐乐,可我却感到,他每次所处的环境并不那么好呀?“

89、有一天,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成为像苏格拉底那样学识渊博的学者。

90、 拉斐尔,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 “快乐”

91、本杰明富兰克林,在84岁时逝世,他的女儿告诉他改变一下在床上的位置,这样他就可以更好地呼吸。他后道:“一个垂死的人做什么都费劲。”

92、也就在这时,纪伯伦有幸结识了长他10岁的女校校长玛丽。

93、那人见他还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间,也感到高兴吗?”

94、回到讲台上后,他又问:“大家闻到苹果的气味了吗?”这次,绝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稍停,苏格拉底第三次走到学生中间,让每位学生都嗅一嗅苹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