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马功劳是什么意思
1、据目前正规记载出自《韩非子·五蠹》中有“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
2、秦琼是公认的第一勇士,他智勇双全,战功赫赫。秦琼又被称为秦叔宝,他一生中跟随了多位大将,并且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3、秦朝末年,刘邦起兵反秦,终在乱世之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天下,建立汉朝,做了皇帝,也就是汉高祖。
4、 劳苦功高 (láokǔ-gōnggāo):出了大力,吃了大苦,立了大功。
5、(汗马功劳):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6、释义:汗马,马累了出了汗。借以比喻征战劳苦,泛指大的功劳,特指在战争中立下的大功劳。
7、 《史记·萧相国世家》: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待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8、(例子)将俺丞相汗马功劳一旦忘了,贬在济南府闲住。(元·王实甫《丽堂春》第四折)
9、但是决定修道的尉迟恭还是被李世民怀疑,多次试探,其中有一次还说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来测试尉迟恭是不是真的决定潜心修道。还好尉迟恭情商高,毅然拒绝了这个赏赐,否则他的下场也是犹未可知的。
10、 汗马功劳(hànmǎgōngláo),汗马:马累了出了汗,比喻征战劳苦。原指在战争中立下的大功劳。现泛指大的功劳。
11、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同乡,从刘邦起兵开始,一直在身边帮助他,忠心耿耿,不离不弃。他是刘邦可靠的助手,也是刘邦身边有才华的人物之一。
12、反义词;一事无成(成语举例)将俺丞相汗马功劳一旦忘了,贬在济南府闲住。(元王实甫《丽堂春》第四折)
13、(王杨卢骆):指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擅长诗文,对初唐文学革新有贡献。
14、➤27岁姑娘,去世前一天,留给世界这封信,看哭众多网友
15、韩信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卓绝用兵才能著称,留下许多著名战例和策略。后世何去非评价为“言兵莫过孙武,用兵莫过韩信”。韩信为西汉立下汗马功劳,“王侯将相”一人全任,却也因其功高震主引起猜忌。
16、秦琼在投奔唐朝以后,跟随李世民讨伐征战,每次都在前面冲锋陷阵,作为李世民的头号战将,他的骁勇善战为唐朝开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根据唐人撰写的《隋唐嘉话》还提到了秦琼武艺高强,称其在一次战役中,将自己平常所用的长矛,插在城下,然后纵马离去,城中立马冲出来十几个人,拔这只长矛,但是十几个人一起都没有拔出来。随后秦琼率马回头轻松拔出,惊呆了众人。后来这只长矛还被视为珍宝,到晚唐时,每次有重大活动,都会被请出来,以表示大唐开国功臣的武力超群。
17、晋剧《打金枝》第二场:“他言说王坐江山非容易,本是他郭家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汗马功劳争来的。”
18、(成语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中性成语;强调立功的劳苦,适用面较广。
19、《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
20、一是“参与”过某些活,跟随过某个成功人士。但功劳一般般,与劳苦功高得利之人比,只是当时参加了,而没多少建树。因此说起来就有“想当年老子跟**立下汗马功劳”云云。
21、古今得破解都是源自聪明,而现在的人唯独不能证明这几点,一个美丽的女人,想要自己美丽就开始变得丑陋,一个聪明的人想要自己聪明就开始变得愚痴,一个有才华的人想要自己有才华就开始变得一文不值,所以我们的小聪明终会害人,要懂得人情世故,我们在官场也好,在生活中也好,在一些特别场合中,有一些聪明的人自动会把角色位置甘心让给别人,自己甘心当配角,这并不是代表自己的失败,这是一种好心态优良的对待人生,这样就不同了。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如不学习好人情世故那我们的人生就不行。
22、(出处)《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汗马功劳的故事
23、(解释): 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形容贡献大的成语,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24、《史记·晋世家》叙述春秋时晋文公的一段故事时,也说过汗马之劳的话。晋文公,名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所以又称公子重耳。他曾流亡国外达十九年之久,后来回国做了国君,而且称霸一时。当他回国之初,即位为晋文公时,对于随从他流亡的人员,一一论功行赏。有个小臣名叫介之推,没有提出自己有什么功劳,也不求赏赐,躲到深山里隐居起来了。另一个小臣名叫壶叙,见三次行赏都没有他的份儿,便对晋文公说:“君行三赏,赏不及臣,敢请罪!”晋文公当即把行赏的标准向他说明:“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矢石(箭矢炮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我缺者,此复受次赏。三赏之后,故且及子。”
25、劳苦功高:意思是形容做事勤苦而功劳很大;多用以慰问和赞颂别人。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26、英译:Servelikeadogorahorse
27、(成语出处)《韩非子》卷十九《五蠹(du)》:“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
28、意思也简单得很,就是军人战士踦马打仗,把马跑得大汗淋漓,原先用来比喻军功,现在也指其它工作做出的贡献。
29、《史记·晋世家》叙述春秋时晋文公的一段故事时,也说过「汗马之劳」的话。晋文公,名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所以又称公子重耳。他曾流亡国外达十九年之久,后来回国做了国君,而且称霸一时。当他回国之初,即位为晋文公时,对于随从他流亡的人员,一一论功行赏。有个小臣名叫介之推,没有提出自己有什么功劳,也不求赏赐,躲到深山里隐居起来了。另一个小臣名叫壶叙,见三次行赏都没有他的份儿,便对晋文公说:「君行三赏,赏不及臣,敢请罪!」晋文公当即把行赏的标准向他说明:「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矢石(箭矢炮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我缺者,此复受次赏。三赏之后,故且及子。」
30、这句话是韩信在为刘邦打天时对韩信说的话,全文是:“今尔立此汗马勋劳,特封尔为王侯,享千金食禄。将军,为何还不听封!”。
31、出处:《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
32、功高望重(gōng gāo wàng zhòng):功勋甚高,声望隆重。
33、➤“悦读+”快递到家服务读者足不出户享受借阅乐趣
34、我们都知道,刘邦是个布衣天子,也就是说,他登基之前不过就是个无权无势的普通百姓。而这样的人,在自己艰难的时候获得了他人的帮助,并欣然接受了。等到他获得了一番成就之后,就有可能希望他人能够忘记自己的过往,只记得自己为风光的时候,因此便会逐渐疏远一些与自己一同打拼天下的人。
35、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跟着太汗老佛爷,征过高丽、平过察哈尔,仗着汗马功劳上头,挣了一个世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