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经典作品
1、活动主题 如果《海边的卡夫卡》系猫所著,小说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2、在卡夫卡的童年记忆中,父亲很多类似的「教育」行为令他无法理解,其中印象深的,当属那次卡夫卡因喝水而为自己招来的「祸患」。
3、笔不是作家的工具,而是他的器官。——卡夫卡
4、因此我希望这篇推荐文本能为看不懂的人找到一个思路,从更多角度去解读这个优秀的作品。
5、作品讲述主人公K应聘来城堡当土地测量员,他经过长途跋涉,穿过许多雪路后,终于在半夜抵达城堡管辖下的一个穷村落。在村落的招待所,筋疲力尽的K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它们都是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平民。
6、男人在追求“理想”的路上遇见一个女人,于是和她在一起,一切就都变成了为了这个女人,为了这个家!《城堡》
7、卡夫卡有过三次订婚,又三次解除婚约,除了对于婚姻的恐惧,还来自于对写作的挚爱,在各种矛盾中,他拒绝了调和,在仅存的空间里,做了没有选择的选择。
8、第三部分,为了能够继续生存,除了格里高尔全家人只能打工挣钱,对变为甲虫的格里高尔忍无可忍。妹妹提出将自己的亲哥哥赶出家门。格里高尔在亲情冷漠的情况下饥寒交迫,并且患病在身,但仍心系家人,然后他的头就不由自主地垂倒在地板上,鼻孔呼出了后一口气
9、卡夫卡认为,婚姻意味着走向独立,意味着自己有了和父亲平起平坐的「符码」。所以他曾对婚姻寄予了高度的期许与希望。然而,婚姻这条生路并没有走通。
10、上述诸多作品,都充满了「儿子」对「父亲」的恐惧,对自身及周遭环境的怀疑。虽然《审判》和《城堡》中没有具体的「父亲」形象,但「法官」、「律师」、「警卫」和官僚机构,以及《城堡》中可望不可及的城堡,都是父亲「」的象征,都喻指着那个难以抵达的,名为父亲的。(卡夫卡经典作品)。
11、我永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燃烧成灰烬。
12、我永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烧成灰烬。——卡夫卡
13、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审判》中无罪被捕的主人公,还是《城堡》中欲进城堡而不得的勘测员,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K。这个似乎是从「卡夫卡」(Kafka)脱胎出来的名字,为人们理解卡夫卡与作品主人公的关系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14、卡夫卡的《城堡》不是钱钟书的《围城》。钱钟书的"围城"是爱情之城,是城外面的人想进去,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卡夫卡的"城堡"是政治之城,城外面的人,削尖脑袋想钻进去,而城里面的人,一旦进去了,那是不到灰飞烟灭不会出来的。
15、“一本书,如果我们读了不能在我们脑门上击一猛掌,让我们惊醒,那我们为什么要读它呢?”
16、我的本质是:恐惧。确实,恐惧就是我的一部分,也许是我身上好的那部分。完全承认恐惧的合理存在,比恐惧本身所要求获得的还要多,我这么做并不是由于任何压力,而是欣喜若狂,将自己的整个身心全部地向它倾注。
17、书必须是用来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
18、他是一位业余作家,生前默默无闻,孤独奋斗,留下的作品也并不多。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在世界范围形成了经久不衰的影响——他就是弗兰茨•卡夫卡,与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美国诗人奥登认为:“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而卡夫卡则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站立着面对这场大雨吧!让它的钢铁般的光芒刺穿你。你在那想把你冲走的雨水中飘浮,但你还是要坚持,昂首屹立,等待那即将来临的无穷无尽的阳光的照耀。”
19、上帝,生活,真理,这些只是同一件事实的不同名称,我们时刻在体验它,它存在于我们自己身上,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无法获得它的全貌。
20、不过别误会,《乡村医生》的窘境并不是孤独者的幸福,写小说的人对自己作品的看法信不得了,笑。
21、人必须对某些永恒之物怀有不易之心。——卡夫卡
22、我生活在这个世上,仿佛确信会有来生,有点像我为了安慰自己没能去巴黎,就会想,下次争取去一趟。《日记》
23、卡夫卡之所以喜欢这部作品,正是因为他所在的家庭环境所致,他父亲是一位创业成功的商人,其家庭地位是的,卡夫卡从小就生活在父亲的阴影里。同时卡夫卡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家庭因素与社会环境,造成了他与社会与他人的多层隔绝,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
24、卡夫卡著名长篇代表作,被誉为“后世无法逾越,必读不可的小说经典”。本次制作精装版,并根据德语原版校对,也是对他的一种尊重。
25、有一个传说很能表达出这一关系。传说皇上给你个人,你这可悲的臣民,你这渺小的、在皇上的阳光照耀下逃到了远的远方去的影子,恰恰皇上在临终前从他的卧榻上给你下了一道谕旨。他让使者在榻前跪下,好把这旨令悄悄地说给他。这旨令对他来说是如此要紧,以至于他让使者在耳边再重复给他听。他点点头,表示使者所说的是正确的。临死前他当着全体朝臣的面——一切有碍视线的墙壁被拆毁,在宽阔的、高高向上延伸的露天玉阶上帝国的大人物们围成一个圈——当着所有这些人的面他遣走了使者。使者随即就上了路,这是一个强壮的、不知疲倦的人;他一会儿伸出这条胳膊,一会儿伸出另一条胳膊,在人群中为自己开路;遇到了抵抗,他就指指胸前那有着太阳标志的地方;他快步向前,比任何一个人都容易。可是人是这样多;他们的住宅一间接一间,望不到边际。要是敞开一块空地,他将会怎样的健步如飞,而你就会马上听到他的拳头敲打你的门的美妙声音。可是事实正相反,他是多么白费力气,他依旧还在试图挤出里层皇宫的房舍;他永远也征服不了它们;就算他成功了,也无济于事,他还得挤下台阶;就算他成功了,也无济于事,还得穿过众多的庭院;而出了庭院则是第二层宫阙;随后又是台阶和庭院;又是一层宫阙;就这样几千年地延续下去;就算他终于冲出了外面的宫门——然而这永远永远也不会发生——,横亘在他面前的还有整个的京城,这世界的中心,密密麻麻地居住着社会底层的沉渣。没有一个人能从这儿冲得出去,更不用说还揣着一个死者的旨令。——可是,每当傍晚降临的时候,你却坐在你的窗前,梦想着这个谕旨。
26、也许我永远到不了姑娘身边的武士那儿,即使我能够到达,将已是浑身是血,失去了知觉。那姑娘始终是一个人待在那里吗?不,另一个人到了她的身边,轻而易举,毫无阻挠。由于艰苦的努力而精疲力尽,我竟然那么无所谓地看着他们,就好像我是他们俩进行第一次接吻时两张脸靠拢而穿过的空气。《爱的险境》
27、我爱她,但不能跟她说话,我窥视着她,以便不与她相遇。——卡夫卡
28、你的意志是自由的。这就是说:当它想要穿越沙漠时,它是自由的,因为它可以选择穿越的道路,所以它是自由的,由于它可以选择走路的方式,所以它是自由的。可是它也是不自由的,因为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不自由,因为无论哪条路,由于其谜般的特点,必然令你触及这片沙漠的每一寸土地。《误入世界》
29、窘境马夫趁火打劫,轻薄女佣,他不想妥协,却在懦弱和形势之下不得不默认把姑娘作为使用马匹的代价。
30、静安区图书馆“书房里的阅读”推出经典常读栏目,每月选取1本你很熟悉,但可能一直没有认真细读过的经典作家作品。你需要做的,就是加入进来,定下阅读目标,与志同道合的书友一起,以打卡的方式,鼓励自己完成阅读任务。主办方也会为坚持阅读的书友送上鼓励哦!
31、幸福并不取决于财产。幸福只是定向问题。这就是说,幸福者看不见现实的黑暗边缘。——卡夫卡
32、弗兰茨·卡夫卡(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犹太人,20世纪奥地利德语小说家,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
33、小说中的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萨姆莎变成甲虫之后,时刻面临着被父亲一脚踩死的危险。当他听到家人拒绝承认自己,并用「它」来指代自己的时候,当他被父亲用苹果砸伤,领悟到父亲那句「如果他能懂得我们的意思」言外之意的时候,他对自己的厌恶和对父亲、家庭的罪恶感达到极点。
34、你还年轻。不相信明天的青年就是对自己的背叛。人要生活,就一定要有信仰。信仰什么?相信一切事物和一切时刻的合理的内在联系,相信生活作为整体将永远延续下去,相信近的东西和远的东西。《午夜的沉默》
35、不可能存在没有真实的人生,真实恐怕就是指人生本身吧。
36、努力想得到什么东西,其实只要沉着镇静、实事求是,就可以轻易地、神不知鬼不觉地达到目的。而如果过于使劲,闹得太凶,太幼稚,太没有经验,就哭啊,抓啊,拉啊,像一个小孩扯桌布,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只不过把桌上的好东西都扯到地上,永远也得不到了。《城堡》
37、归根结底,在这个世界上,是建造高而牢固的樊篱的人类有效地生存下来,如果否认这点,你势必被赶去荒野。
38、理由如下:01卡夫卡的这两部作品的阅读体验都不是很好,有人读得昏昏欲睡、有人读得头昏脑涨、有人读得异常痛苦,为了能够顺利地将全文读完,我建议选择字数少一点的。《城堡》四百多页,《审判》两百多页,只有前书的一半。
39、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们生活在这种充满矛盾的混杂世界里,时刻感觉到恐慌,不安,孤独,迷茫,遭受着强烈的压迫却从不敢反抗,一直向往着明天,却又看不到出路。他的作品描绘出的一幅幅画卷,会让人们感觉到一阵阵震惊和恐惧,他一直在为人类的未来担忧。
40、 卡夫卡的作品像一个圆心分得很开的椭圆;这两个圆心一个被神秘体验(尤其是传统的体验)支配着,一个被现代大城市居民的体验支配着。至于现代大城市居民的体验,我有许多想法,首先,我想到的是现代市民清楚自己是听由一架巨大的官僚机器摆布的,这架机器由操纵着,而这个即使对于那些执行官来说也在云里雾里,而对于那些它们要对付的人们来说就更模糊不清了。(卡夫卡的小说,尤其是《审判》里的某一层意义与此紧密相关,这是为人所熟知的。)当我说到现代大城市居民时,我想到的也是当今物理学家们的同龄人。如果你读爱丁顿的《物理世界的本质》中的下面几段,你真可以听见卡夫卡的声音:
41、这个故事并没有我们想象重的那么沉重,因为它的原作者卡夫卡先生是一个阴郁的密室热爱者,你能所想象到的黑色细胞都跳跃在字里行间,山村浩二一定为这个文本痴迷了,因为从你刚开始欣赏这部扭曲的动画,其中黯淡的色彩和“哈哈镜”一样的人物肢体语言充满了张力,带来了幽闭绝望的氛围。
42、乌鸦们宣称,仅仅一只乌鸦就足以摧毁天空。这话无可置疑,但对于天空来说,它什么也无法证明,因为天空意味着,乌鸦的无能为力。《对罪愆、苦难、希望和真正的道路的观察》
43、不过,庆幸的是,卡夫卡还有另外一个「逃生」的可能,那就是写作。这一次,他成功了。
44、 (选自[德]汉娜·阿伦特编:《启迪:本雅明文选》,张旭东、王斑译,三联书店2008年版。)
45、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背负的铁栅栏后面、比起人,动物离我们更近。这是铁栅栏。与动物攀亲比与人攀亲更容易。人的自然生活才是人生,可是这一点人们看不见。人们不愿意看见这一点。——卡夫卡
46、它们(报纸)折断了想象力的翅膀。这是很自然的。图画技术越完善,我们的眼睛就越弱。——卡夫卡
47、我永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烧成灰烬。
48、“由极端否定而转向肯定”,这一说法必然是某种成熟的否定神学,不论它是诺斯替教、基督教还是异端的犹太教神秘主义,卡夫卡的否定性显得更微妙也更有层次,而且还与时代精神合拍。
49、(……)如果我们用犹太一词意指犹太教或犹太教所倡导的规范传统的话,那么这些东西不管怎样断断续续,却始终跳动在弗洛伊德与卡夫卡的作品之中。弗洛伊德一定不知道我们内心还有“不可摧毁”之物;生存的意志终在他的心中动摇了。然而,就像尼采和卡夫卡一样,弗洛伊德相信内心深处的自我能够变得强大,爱欲可以增强并战胜死亡冲动。意识对于弗洛伊德,也像尼采和卡夫卡认为的那样,是虚假的并充满了错误的希望。虽然弗洛伊德拒绝接受存在这个神秘的概念(他把它作为一种“大海般的感受”而不予理睬),但他高尚而竭力用自己善良的取而代之,所以他为我们提供了调节虚假意识的良方。卡夫卡拒绝任何(包括弗洛伊德的),也没有给自己和我们开出任何药方。然而他为存在和那不可摧毁性辩护时,或许是以一种纯粹的犹太人方式、一种犹太人的否定来说话。(……)
50、真正的道路在一根绳索上,它不是绷紧在高处,而是贴近地面的。它与其说是供人行走毋宁说是用来绊人的。
51、 我带着一个美丽的伤口来到这个世界,这便是我全部的陪嫁。
52、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之为路的,无非是踌躇。《误入世界》
53、《饥饿艺术家》(EinHungerkünstler),是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创作的短篇小说。该作品于1922年10月发表于《新观察》。《饥饿艺术家》描述了一个“痴迷”饥饿艺术的表演者从其风靡全城的荣光到被人厌弃的落漠,始终不被真正理解而孤寂痛苦直至无声死去的过程。
54、我用我的未来来衡量我的过去,但发现两者都是出色的,彼此不相伯仲,只是我必须谴责天意的不公,它是那样善待我。《变形记》
55、什么是财富?对于甲,一件旧衬衫就是一笔财富,而乙有一千万元
56、文明世界大部分建立在一系列训练活动的基础上。这是文化的目的。按达尔文主义的观点,人类的形成似乎是猴子的原罪,而一个生物是不可能完全摆脱构成他的生存基础的东西的。——卡夫卡
57、害怕失去饭碗,这种恐惧心理败坏了人的性格,生活就是这样。
58、这封信也不仅仅是写给父亲的「了断信」,它同样展露了卡夫卡对自身的拷问与追寻。卡夫卡本想通过母亲将此信转交到父亲手中,但软弱顺服的母亲并不希望这封信被丈夫看到,于是这封信又回到了卡夫卡手里,成为他自我审视的镜子。
59、卡夫卡的挚友马克斯·勃罗德(Max Brod)在为卡夫卡写的传记中,摘取了一段卡夫卡的日记:
60、卡夫卡1883年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
61、《判决》是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创作的短篇小说,创作于1912年。作品通过对“家长制”的抨击,同时也表达了对奥匈帝国集权制的统治表示不满。作品也有作家自身经历的痕迹,通过挑衅的方式把内心想法表达出来,这也正是表现主义时期的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