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善的名言【文案62句摘抄】

admin 伤感的语录 2023-03-03 18:23:46

孔子关于善的名言

1、孔子语录: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

2、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壮举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它是安插在自我的中心堡垒中的暗探。毛姆

3、孔子语录: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孔子关于善的名言)。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6、孔子语录: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孔子关于善的名言)。

7、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8、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9、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0、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1、孔子语录: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论语》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13、(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14、孔子语录: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

15、  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16、(不该说话的时候却抢着去说,这叫急躁;到该说话的时候却闭口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别人的脸色便随便插嘴,这叫没有眼色。)

17、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摘孔子《论语》(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18、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

19、⊙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20、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21、行善的人应该觉得自己快乐才对。——罗曼·罗兰

22、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卢梭

23、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24、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25、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2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7、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摘孔子《论语》(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2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孔子《论语》(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29、(孔子语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孔子《论语》

30、(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31、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2、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摘孔子《论语》(每天懂得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记自己所已经掌握的,可以说是爱好学习了。)

33、⊙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34、(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出自:孔子《中庸》

35、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36、·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37、(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和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

38、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39、⊙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40、孔子语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41、孔子语录: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

42、老是考虑怎样去做好事的.人,就没有时间去做好事。泰戈尔

43、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44、(孔子语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出自:孔子《论语》

45、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47、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48、·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9、喜欢知识的人不如爱知识的人,爱知识的人不如以知识为乐的人

50、(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51、(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52、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摘孔子《论语》(当他未得到官职的时候,唯恐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官职,又唯恐丢失掉。假若害怕丢失掉,便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

53、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论语》

54、⊙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55、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56、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57、⊙ ……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5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9、孔子语录: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60、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61、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分享: